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茶薪菇性遗传模式和育种工艺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郑元忠 蔡衍山 +3 位作者 傅俊生 罗凤来 柯丽娜 黄秀治 《安徽农学通报》 2007年第4期32-33,127,共3页
以鲜茶薪菇为材料,经担孢子弹射,稀释分离法获得37个单孢菌株。经单孢出菇验证其性遗传模式为异宗结合。再经单孢配对试验,得到了4种不同交配型的单孢菌株,单孢的极性比为7:9:8:3。研究结果表明:茶薪菇性遗传模式为四极性异宗结合。经... 以鲜茶薪菇为材料,经担孢子弹射,稀释分离法获得37个单孢菌株。经单孢出菇验证其性遗传模式为异宗结合。再经单孢配对试验,得到了4种不同交配型的单孢菌株,单孢的极性比为7:9:8:3。研究结果表明:茶薪菇性遗传模式为四极性异宗结合。经异核体菌株出菇试验,证实茶薪菇的性遗传模式是四极性异宗结合担子菌的性遗传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薪菇 性遗传模式 育种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薪菇遗传模式和育种工艺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蔡衍山 傅俊生 +2 位作者 罗凤来 柯丽娜 黄秀治 《中国食用菌》 2007年第1期17-20,共4页
以鲜茶薪菇为材料,经担孢子弹射,稀释分离法获得37个单孢菌株。经单孢出菇验证其性遗传模式为异宗结合。再经单孢配对试验,得到了4种不同交配型的单孢菌株,单孢的极性比为9∶11∶11∶6。研究结果表明,茶薪菇性遗传模式为四极性异宗结合... 以鲜茶薪菇为材料,经担孢子弹射,稀释分离法获得37个单孢菌株。经单孢出菇验证其性遗传模式为异宗结合。再经单孢配对试验,得到了4种不同交配型的单孢菌株,单孢的极性比为9∶11∶11∶6。研究结果表明,茶薪菇性遗传模式为四极性异宗结合。经异核体菌株出菇试验,证实茶薪菇的性遗传模式是四极性异宗结合担子菌的性遗传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薪菇 性遗传模式 育种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春小麦株高自交后代遗传变异的因素Ⅰ——遗传距离
3
作者 张晓岗 《农业科学研究》 2012年第1期17-20,30,共5页
在加性遗传模式和符合孟德尔定律(符合分离定律和独立分配定律,没有连锁遗传和基因互作)的条件下,集团混种群体自交后代的最大基因型值和最小基因型值的差称遗传距离.用株高遗传距离表示株高遗传变异的大小.最大基因型值和最小基因型值... 在加性遗传模式和符合孟德尔定律(符合分离定律和独立分配定律,没有连锁遗传和基因互作)的条件下,集团混种群体自交后代的最大基因型值和最小基因型值的差称遗传距离.用株高遗传距离表示株高遗传变异的大小.最大基因型值和最小基因型值保持不变,集团混种群体自交后代的遗传距离保持不变(2Σa).用株高遗传均差表示株高遗传距离的相对大小.用t-测验分析表明不同集团混种群体自交后代间遗传均差有无显著差异:采用2个样本平均数相比较的假设测验——成组数据的平均数比较,分析两两自交后代间遗传均差,全部自交后代符合各代间遗传均差保持不变的假设;采用单个样本平均数的假设测验分析两两自交后代间遗传均差,50%自交后代符合各代间遗传均差保持不变的假设,50%自交后代不符合自交后代的遗传均差保持不变的假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株高 遗传距离 遗传均差 性遗传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春小麦株高自交后代遗传变异的因素Ⅱ——基因型概率
4
作者 张晓岗 《农业科学研究》 2012年第1期21-24,共4页
在加性遗传模式和符合孟德尔定律(符合分离定律和独立分配定律,没有连锁遗传和基因互作)的条件下,推导集团混种群体自交后代的遗传变异大小:随着自交代数的增加,基因型概率发生改变,遗传方差增加.采用单个样本平均数的假设测验分析两两... 在加性遗传模式和符合孟德尔定律(符合分离定律和独立分配定律,没有连锁遗传和基因互作)的条件下,推导集团混种群体自交后代的遗传变异大小:随着自交代数的增加,基因型概率发生改变,遗传方差增加.采用单个样本平均数的假设测验分析两两自交后代间遗传方差:25%自交后代间遗传方差符合自交后代的遗传方差受基因型概率改变影响的假设;75%自交后代间遗传方差不符合自交后代的遗传方差受基因型概率改变影响的假设.采用单个样本平均数的假设测验分析两两自交后代间遗传方差保持不变的假设:50%自交后代符合自交各代间遗传变异保持不变的假设;50%自交后代不符合自交后代的遗传变异保持不变的假设.集团混种群体自交后代的遗传变异大小,除了受到遗传距离保持不变和基因型概率改变的影响以外,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株高 性遗传模式 遗传方差 基因型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