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回交改良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的研究 被引量:19
1
作者 何克荣 祝新荣 +1 位作者 黄健辉 夏建国 《蚕业科学》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85-188,共4页
将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与优良常规品种杂交后 ,F1代自交 ,再与平衡致死系回交 ,然后利用标记基因选择 ,可以把常规品种的血缘导入平衡致死系 ,改良其经济性状。本文对这一方法进行了研究 。
关键词 家蚕 性连锁平衡致死系 回交改良 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的杂交改良方法 被引量:8
2
作者 何克荣 祝新荣 +2 位作者 孟智启 陈诗 柳新菊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58-561,共4页
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是专养雄蚕品种的关键亲本材料,为了全面改良其实用经济性状,初步建立了一种杂交改良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的方法。该方法先将常规品种的雄性与平衡致死系的雌性连续回交,育成一个在性染色体W上带有易位的+l1基因... 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是专养雄蚕品种的关键亲本材料,为了全面改良其实用经济性状,初步建立了一种杂交改良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的方法。该方法先将常规品种的雄性与平衡致死系的雌性连续回交,育成一个在性染色体W上带有易位的+l1基因的中间材料,然后再用此材料的雌性与平衡致死系雄性杂交,并连续自交,同时结合致死基因表型差异进行选择,育成新的平衡致死系品种。采用该方法改良育成的平衡致死系品种平60和普通品种华菁的一代杂交种,雄蚕率达99%以上,茧丝质量和生命力性状均达到了现行普通品种的雄蚕群体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性连锁平衡致死系 杂交 改良 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原种的孵化率与发育调查 被引量:3
3
作者 祝新荣 柳新菊 +2 位作者 孟智启 王永强 何克荣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42-344,共3页
为了加速雄蚕品种的实用化进程,对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原种平28、平30的雄性黄卵和雌性黑卵的孵化率、各龄期减蚕率等进行了调查。平28雄卵、雌卵及平30雄卵、雌卵的二日孵化率分别为39.67%、40.67%与29.50%、36.50%,黄色雄卵孵化率低... 为了加速雄蚕品种的实用化进程,对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原种平28、平30的雄性黄卵和雌性黑卵的孵化率、各龄期减蚕率等进行了调查。平28雄卵、雌卵及平30雄卵、雌卵的二日孵化率分别为39.67%、40.67%与29.50%、36.50%,黄色雄卵孵化率低于黑色雌卵,品种间的二日孵化率达极显著差异。平28雄卵、雌卵及平30雄卵、雌卵1-4龄的减蚕率分别为11.34%、17.62%与9.60%、13.24%,雌性减蚕率高于雄性,品种间的4龄起蚕率达显著性差异。对影响孵化及减蚕率的原因进行分析认为:黄色雄卵在蚕种保护过程中,卵内胚胎除受致死基因的影响外,也许更易受到外界环境诸如光线等的不利影响;平衡致死系的致死基因可能对正常孵化的蚕儿会产生微弱不利影响,从而影响正常孵出蚕儿的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性连锁平衡致死系 原种 孵化率 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将性连锁平衡致死系限性卵色和致死基因导入现行家蚕品种的方法 被引量:3
4
作者 廖鹏飞 陈安利 +7 位作者 朱水芬 黄平 杨伟克 罗顺高 祝新荣 杨继芬 陈世良 董占鹏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11-1016,共6页
对现行家蚕品种进行遗传改良获得新的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是快速育成优良雄蚕品种的技术途径之一。建立了一种将性连锁平衡致死系限性卵色和致死基因导入现行家蚕品种的方法:通过雌回交把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用于原种雌雄鉴别的限性... 对现行家蚕品种进行遗传改良获得新的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是快速育成优良雄蚕品种的技术途径之一。建立了一种将性连锁平衡致死系限性卵色和致死基因导入现行家蚕品种的方法:通过雌回交把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用于原种雌雄鉴别的限性卵色基因w3和控制一代杂交组合性比的2对隐性胚胎期致死基因l1、l2导入现行优良家蚕品种,即用现行品种的雌性与性连锁平衡致死系的雄性杂交,再用性连锁平衡致死系的雌性与杂交后代回交,以后多次用现行品种的雌性回交,再多代自交固定后育成具有现行品种优良经济性状的性连锁平衡致死系。采用该方法,将性连锁平衡致死系的限性卵色基因与胚胎期致死基因导入现行优良家蚕品种云蚕8A和云蚕8B中,并按云蚕7×云蚕8的组配方式配制雄蚕一代杂交组合,其雄蚕率达100%,与原杂交组合相比,虫蛹率、解舒率、干茧出丝率分别提高2.33、5.53、2.60个百分点,茧丝洁净达95.4分,表明该方法可用于创制经济性状优良的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育种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蚕 性连锁平衡致死系 比控制 卵色基因 胚胎期致死基因 现行品种 回交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个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与限性斑纹母本的配合力测定 被引量:1
5
作者 廖鹏飞 朱水芬 +5 位作者 白兴荣 黄平 冉瑞法 黎勇谋 杨继芬 董占鹏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83-488,共6页
以限性斑纹品系Y7、JS、MC为母本,性连锁平衡致死系sd2、px2、YH4、8、12和YH18为父本,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法测试分析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的配合力。结果表明,不同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的配合力不同,同一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不同性状... 以限性斑纹品系Y7、JS、MC为母本,性连锁平衡致死系sd2、px2、YH4、8、12和YH18为父本,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法测试分析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的配合力。结果表明,不同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的配合力不同,同一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不同性状间的配合力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性连锁平衡致死系18的万蚕产茧量和万蚕茧层量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最高,分别为2.83和3.07;雄蚕杂交组合Y7×YH18的万蚕产茧量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值最高(为4.32),Y7×YH8的万蚕茧层量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值最大(为5.08);而MC×sd2在万蚕产茧量和万蚕茧层量方面的配合力总效应值均为最高(分别为9.92和8.96)。以配合力效应值为选择依据,筛选出产茧量和茧层量预期较高的雄蚕杂交组合MC×sd2,实验室饲养结果表明,该组合的综合性状优良,茧丝生产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性连锁平衡致死系 配合力 不完全双列杂交法 产茧量 茧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雌性胚胎的组织形态学初步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风波 刘岩 +7 位作者 牛宝龙 陈金娥 王海龙 何秀玲 翁宏飚 何丽华 沈卫峰 孟智启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29-533,共5页
为了调查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中Z染色体携带致死基因l2的雌性胚子(简称l2胚子)致死的时间和原因,收集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品种平2不同胚胎发育时期的雌性黑卵,解剖获取胚胎后用光学显微镜对不同发育时期的l2胚子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 为了调查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中Z染色体携带致死基因l2的雌性胚子(简称l2胚子)致死的时间和原因,收集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品种平2不同胚胎发育时期的雌性黑卵,解剖获取胚胎后用光学显微镜对不同发育时期的l2胚子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形态观察可见l2胚子在胚胎发育早期和能正常发育的雌性胚子没有区别,但l2胚子发育至晚期的己2期,约有一半胚子的体表未能正常着色,因此推断那些仍没有正常着色的胚子即为致死的l2胚子。通过胚胎的半薄切片观察发现,己2期l2胚子的组织器官结构完整,与正常发育的雌性胚子之间无明显的差异。观察结果提示:l2胚子死亡可能不是由于胚胎组织结构异常造成的,有可能是在己2期胚子停滞发育致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性连锁平衡致死系 胚胎 组织形态学 半薄切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致死基因的SSR定位 被引量:1
7
作者 轩楠 牛宝龙 +2 位作者 王海龙 庄俐 孟智启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269-1274,共6页
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S-14)雄蚕的两条Z染色体分别携带有一个非等位、紧密连锁的隐性胚胎期致死基因l1(lethal gene1)和l2(lethal gene2)。两个致死基因的致死时期分别是转青期和G2期。将S-14品系的雄蚕和家蚕P50品系的野生型雌蚕杂交... 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S-14)雄蚕的两条Z染色体分别携带有一个非等位、紧密连锁的隐性胚胎期致死基因l1(lethal gene1)和l2(lethal gene2)。两个致死基因的致死时期分别是转青期和G2期。将S-14品系的雄蚕和家蚕P50品系的野生型雌蚕杂交,F1代雄蚕和P50品系雌蚕回交,即P50×(P50×S14)。回交后代雌蛾根据父本(F1代雄蚕)携带l1或l2基因分成两类BC1-l1和BC1-l2,分别用来做l1和l2基因定位。利用公布的家蚕全基因组序列筛选l1基因和l2基因所在Z染色体与P50品系Z染色体间的差异SSR标记,分别获得16个和18个差异性SSR标记,用差异性标记检测BC1-l1和BC1-l2,最终将l1基因定位在Z染色体物理图谱中的19.79Mb位点到染色体末端约2.60Mb范围内,将l2基因定位在Z染色体物理图谱的17.86Mb位点到18.55Mb位点约0.69Mb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性连锁平衡致死系 致死基因 SSR 基因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性连锁平衡致死系雄蚕品种材料选育初报 被引量:2
8
作者 韦博尤 闭立辉 +4 位作者 黄玲莉 顾家栋 罗坚 苏红梅 蒙艺英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2011年第10期1280-1283,共4页
【目的】创新南亚热带桑蚕品种资源,实现专养雄蚕,进一步提高广西蚕茧质量。【方法】2005年广西蚕业科学研究院从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引进性连锁平衡致死系雄蚕品种材料进行培育改良。【结果】初步培育的雄蚕基础材料平桂12L1L2&... 【目的】创新南亚热带桑蚕品种资源,实现专养雄蚕,进一步提高广西蚕茧质量。【方法】2005年广西蚕业科学研究院从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引进性连锁平衡致死系雄蚕品种材料进行培育改良。【结果】初步培育的雄蚕基础材料平桂12L1L2·平28、平桂10L1L2·平32在生命率方面均有所提高,其中品种平桂12L1L2·平28最明显,虫蛹生命率达87.26%,比其亲本平28提高了22.15%(绝对值,下同);两个培育材料的茧层率分别为23.32%和21.64%,较充血亲本7532提高了2.44%和0.76%;其雄性个体与常规品种雌性个体杂交,所得F1代雄蚕率达100.00%、茧层率在23.50%以上、结茧率在97.00%以上,茧丝质各项指标较其雄蚕亲本均有所提高。【结论】将性连锁平衡致死系性别控制基因导入广西常规基础品种7532中培育改良获得的平桂12L1L2·平28和平桂10L1L2·平32,生命力较强,饲养成绩良好,经后续转育改良,可成为热带、亚热带型性连锁平衡致死系雄蚕品种,在广西区内可实现专养雄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蚕品种 性连锁平衡致死系 选育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新品种桂蚕20号的育成
9
作者 安春梅 刘艳伟 +5 位作者 黄玲莉 闭立辉 黄文功 蒙艺英 黄扬玉 苏红梅 《广西蚕业》 2025年第1期1-11,共11页
蚕品种是蚕业的基础,优良新品种能够大力促进蚕桑产业的发展。本文利用抗BmNPV天然黄茧的中系杂交原种与强健好养的性连锁平衡致死日系杂交原种,组配成四元雄蚕杂交组合,通过选配和筛选,得到组合“金秋·金绣×平桂82·平... 蚕品种是蚕业的基础,优良新品种能够大力促进蚕桑产业的发展。本文利用抗BmNPV天然黄茧的中系杂交原种与强健好养的性连锁平衡致死日系杂交原种,组配成四元雄蚕杂交组合,通过选配和筛选,得到组合“金秋·金绣×平桂82·平桂28”,即桂蚕20号,该品种具有抗血液型脓病强、生产黄色雄蚕丝的优良特点。2022—2023年的省级实验室鉴定结果显示其雄蛹率为99.33%,黄茧率为98%以上,龄期经过与对照相仿;结茧率为98.02%,比对照高0.48%;虫蛹生命率为95.28%,比对照高1.70%;万头茧层量为3.456 kg,比对照高6.14%;茧层率为22.66%,比对照高1.69%;一茧丝长987 m,比对照长64 m;鲜茧出丝率为17.24%,比对照高1.07%;解舒率为75.4%,净度为94.0分。添食BmNPV的半感染浓度(LC50)高于1×109PDV/mL,抗血液型脓病能力明显优于对照两广二号。农村生产鉴定试验单张产茧量36.40 kg,比对照增产2.74%;健蛹率为96.41%,比对照高3.31%;死笼率为3.61%,比对照低3.30%。2024年7月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审定委员会审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蚕20号 性连锁平衡致死系 抗BmNPV 雄蚕品种 黄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雄蚕新品种“秋丰×平28”的育成 被引量:24
10
作者 祝新荣 何克荣 +1 位作者 柳新菊 孟智启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5-49,共5页
以家蚕平衡致死系平30为受体亲本,以茧丝质优、抗性强的现行家蚕品种白玉为优良基因的供体材料,通过杂交、自交和回交3个过程,育成了经济性状优良的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平28,用该品种与皮斑限性品种秋丰组配成雄蚕杂交组合秋丰×... 以家蚕平衡致死系平30为受体亲本,以茧丝质优、抗性强的现行家蚕品种白玉为优良基因的供体材料,通过杂交、自交和回交3个过程,育成了经济性状优良的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平28,用该品种与皮斑限性品种秋丰组配成雄蚕杂交组合秋丰×平28。杂交种的雄蚕率达98%以上,茧层率、万蚕茧层量、鲜茧出丝率分别比对照品种秋丰×白玉高3.1%、0.166 kg、1.76%,而且解舒率较为稳定,是一对综合经济性状优良的雄蚕品种。2005年通过浙江省家蚕品种审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性连锁平衡致死系 雄蚕品种 秋丰×平2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丝量雄蚕新品种华菁×平72的育成 被引量:10
11
作者 祝新荣 何克荣 +3 位作者 柳新菊 王永强 陈诗 孟智启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48-253,共6页
以多丝量为主要选育目标,提高雄蚕品种的茧丝生产性能。以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平8为受体,普通家蚕品种872为优良性状基因供体,采用回交改良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的方法,育成了经济性状优良的新平衡致死系平72。将该平衡致死系与多丝量... 以多丝量为主要选育目标,提高雄蚕品种的茧丝生产性能。以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平8为受体,普通家蚕品种872为优良性状基因供体,采用回交改良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的方法,育成了经济性状优良的新平衡致死系平72。将该平衡致死系与多丝量限性斑纹品种华菁组配成雄蚕杂交组合华菁×平72,一代杂交种的雄蚕率达100%。经浙江省家蚕新品种实验室鉴定,华菁×平72的万蚕产茧层量5.016 kg,洁净96.36分,鲜茧出丝率19.00%,分别比多丝量家蚕品种菁松×皓月高0.308 kg、1.70分、1.56个百分点,是一对综合经济性状优良的多丝量雄蚕新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蚕品种 华菁×平72 性连锁平衡致死系 多丝量 回交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雄蚕品种选育及产业化应用20年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永强 祝新荣 +2 位作者 何克荣 夏建国 孟智启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89-195,共7页
雄蚕具有强健好养、饲料效率高、出丝率高、茧丝品质优等特点,选育雄蚕品种实现专养雄蚕是提高茧丝品质和综合效益最为有效的途径。本文综述了从俄罗斯科学院引进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20年来,我国在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转育改良方法研... 雄蚕具有强健好养、饲料效率高、出丝率高、茧丝品质优等特点,选育雄蚕品种实现专养雄蚕是提高茧丝品质和综合效益最为有效的途径。本文综述了从俄罗斯科学院引进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20年来,我国在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转育改良方法研究、家蚕性别控制种质资源库构建、实用化雄蚕品种选育、雄蚕品种繁育配套技术开发及雄蚕品种产业化应用等方面取得的主要成果,分析了专养雄蚕产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加强雄蚕种、茧、丝绸及产品的一体化建设,打造雄蚕丝高端产品与品牌,提高全产业链综合效益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蚕品种 性连锁平衡致死系 种质材料 状改良 繁育技术 产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秋用雄蚕品种限7×平48的育成 被引量:9
13
作者 柳新菊 祝新荣 +4 位作者 孟智启 陈诗 曹锦如 叶爱红 何克荣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75-580,共6页
饲养雄蚕品种是提高蚕丝品质和蚕茧生产效益的重要途径之一。以引进的性连锁平衡致死系S-14为母本,用普通家蚕品种夏6为优良性状基因供体回交改良性连锁平衡致死系,经2轮杂交、自交、回交组成的循环改良和纯化,育成经济性状优良的家蚕... 饲养雄蚕品种是提高蚕丝品质和蚕茧生产效益的重要途径之一。以引进的性连锁平衡致死系S-14为母本,用普通家蚕品种夏6为优良性状基因供体回交改良性连锁平衡致死系,经2轮杂交、自交、回交组成的循环改良和纯化,育成经济性状优良的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平48,将该品种与家蚕限性皮斑品种限7组配成夏秋用雄蚕杂交组合限7×平48。经浙江省家蚕新品种实验室联合鉴定,该雄蚕品种的雄蚕率达99%以上,在农村生产鉴定试验中表现出强健好养、产量高、丝质优等特点:张种产茧量和50 kg桑产值分别较对照品种秋丰×白玉提高8.4%和9.4%;茧丝长、解舒丝长、解舒率和干茧出丝率分别较对照种提高7.9%、12%、2.57个百分点、1.54个百分点。新品种2009年通过浙江省家蚕新品种审定,适合在长江中下游蚕区的夏秋季饲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性连锁平衡致死系 限7×平48 夏秋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秋兼用雄蚕新品种云蚕7×红平2的育成 被引量:8
14
作者 董占鹏 廖鹏飞 +9 位作者 白兴荣 黄平 丁善明 陈松 吴克军 杨文 朱树帧 祝新荣 何克荣 孟智启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52-357,共6页
雄蚕品种的培育和应用对于提高叶丝转化效率与生丝品位具有重要作用。以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材料平30作为供体亲本,普通家蚕品种云蚕8作为受体亲本,采用回交改良的方法,育成了新的日系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红平2,用该品系与限性皮斑中... 雄蚕品种的培育和应用对于提高叶丝转化效率与生丝品位具有重要作用。以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材料平30作为供体亲本,普通家蚕品种云蚕8作为受体亲本,采用回交改良的方法,育成了新的日系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红平2,用该品系与限性皮斑中系品种云蚕7组配成雄蚕杂交组合云蚕7×红平2。经实验室鉴定和农村饲养鉴定,该雄蚕品种的雄蚕率达98%以上,且具有强健好养,产量稳定,茧丝产量高、品质优的特点,其中在四川、湖南、贵州、浙江4省实验室鉴定的虫蛹率、茧丝长、解舒丝长、解舒率、鲜茧出丝率分别比对照品种菁松×皓月提高0.63个百分点、155 m、154 m、1.9个百分点、1.5个百分点,茧丝洁净达到97.2分。该雄蚕品种适合在云南蚕区春秋期推广饲养,可生产缫制高品位生丝的原料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性连锁平衡致死系 雄蚕品种 云蚕7 红平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秋兼用雄蚕品种夏·华×平8的选育 被引量:8
15
作者 祝新荣 何克荣 +2 位作者 黄健辉 夏建国 柳新菊 《蚕业科学》 CAS CSCD 2003年第1期95-98,共4页
以俄罗斯引进的性连锁平衡致死系S14和春用多丝量家蚕品种春日为材料 ,采用杂交、回交并结合测交和标记基因选择的方法 ,育成性连锁平衡致死系平 8,与常规蚕品种夏·华选配雄蚕杂交组合夏·华×平 8,其雄蚕率达到 99%以上... 以俄罗斯引进的性连锁平衡致死系S14和春用多丝量家蚕品种春日为材料 ,采用杂交、回交并结合测交和标记基因选择的方法 ,育成性连锁平衡致死系平 8,与常规蚕品种夏·华选配雄蚕杂交组合夏·华×平 8,其雄蚕率达到 99%以上。农村试养表现发育齐一、强健好养、产量高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性连锁平衡致死系 雄蚕杂交组合 夏·华×平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秋兼用雄蚕新品种蒙草×红平4的育成 被引量:5
16
作者 董占鹏 白兴荣 +9 位作者 廖鹏飞 黄平 丁善明 杨文 陈松 罗正宏 罗顺高 祝新荣 何克荣 孟智启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20-825,共6页
采用回交法,利用常规家蚕品系红云回交改良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材料平28,育成了新的日系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红平4,并与限性皮斑中系品种蒙草组配成雄蚕杂交组合蒙草×红平4。经实验室和农村鉴定,蒙草×红平4的雄蚕率达98%以... 采用回交法,利用常规家蚕品系红云回交改良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材料平28,育成了新的日系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红平4,并与限性皮斑中系品种蒙草组配成雄蚕杂交组合蒙草×红平4。经实验室和农村鉴定,蒙草×红平4的雄蚕率达98%以上,健康易养,茧丝质优,产量和产值稳定,是一个优良雄蚕品种,适宜云南春季和秋季饲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性连锁平衡致死系 雄蚕品种 蒙草 红平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秋兼用雄蚕品种镇781×红平6的育成 被引量:3
17
作者 廖鹏飞 陈安利 +7 位作者 罗顺高 李继娅 李琼艳 刘敏 范永慧 吴克军 黄俊荣 董占鹏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4-32,共9页
为适应市场对细纤度蚕丝的需求,以健康性较强的限性斑纹品种2033为母本,中细纤度的多丝量品种781为父本,定向转育成限性斑纹品种镇781;以性连锁平衡致死系红平2为供体,含多化性血缘的细纤度品种7532为受体,采用雌回交法育成红平6。两者... 为适应市场对细纤度蚕丝的需求,以健康性较强的限性斑纹品种2033为母本,中细纤度的多丝量品种781为父本,定向转育成限性斑纹品种镇781;以性连锁平衡致死系红平2为供体,含多化性血缘的细纤度品种7532为受体,采用雌回交法育成红平6。两者组配成雄蚕品种镇781×红平6,其雄蚕率达98%以上,与对照品种菁松×皓月相比,实验室鉴定的龄期经过减少约1 d,虫蛹率(91.00%)、茧层率(25.68%)、茧丝长(1352.97 m)和干茧出丝率(43.93%)分别增加3.77百分点、4.00百分点、26.04%和6.33百分点,茧丝纤度(2.43 dtex)细16.54%,净度(95.85分)提高1.52%;农村鉴定的龄期经过缩短约0.5 d,虫蛹率94.30%、全茧量1.63 g、茧层率25.91%、茧丝长1371.5 m、茧丝纤度2.54 dtex、净度95.3分。镇781×红平6是一对健康好养、产丝量高、茧丝纤度细和茧丝质量好的雄蚕品种,适合在云南蚕区春秋期推广饲养,可生产用于缫制高品位生丝的原料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性连锁平衡致死系 春秋兼用 细纤度蚕丝 雄蚕品种 镇781×红平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秋兼用四元雄蚕品种菁·云×平28·平30的育成 被引量:4
18
作者 祝新荣 王永强 +3 位作者 孟智启 王红芬 于少芳 邵云华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69-677,共9页
以提高雄蚕品种繁育系数为主要选育目标,从现有蚕品种资源中选配具有高产卵量性状的中系斑纹限性杂交原种与强健好养的日系平衡致死系杂交原种,通过四元雄蚕杂交组合的选配与比较筛选,得到繁育系数高、强健好养、茧丝质优的春秋兼用四... 以提高雄蚕品种繁育系数为主要选育目标,从现有蚕品种资源中选配具有高产卵量性状的中系斑纹限性杂交原种与强健好养的日系平衡致死系杂交原种,通过四元雄蚕杂交组合的选配与比较筛选,得到繁育系数高、强健好养、茧丝质优的春秋兼用四元雄蚕杂交组合菁·云×平28·平30。经浙江省家蚕新品种农村生产鉴定与杂交种繁育试验,新品种的张种产茧量、张种产值、健蛹率分别为569 kg、2 701元与9702%,分别比对照品种秋·华×平30高43 kg、193元、313百分点;解舒丝长、干茧出丝率分别为7211 m、3401%,分别比对照品种长594 m、高194百分点。经蚕种场繁育试验,菁·云×平28·平30的杂交种克蚁制种量达154张,比对照品种增加21张,增幅达1579%,可有效降低雄蚕种生产成本。2019年4月四元雄蚕品种菁·云×平28·平30通过浙江省农作物新品种审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连锁平衡致死系 春秋兼用 四元雄蚕品种 菁·云×平28·平30 繁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用多丝量雄蚕品种“鲁菁×华阳”的育成 被引量:11
19
作者 孙勇 房德文 +4 位作者 朱勤高 管瑞英 刘国俊 陈诗 何克荣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65-169,共5页
以家蚕平衡致死系平76为受体亲本,以丝质优良的普通蚕品种皓月为基因供体材料,采用杂交、自交和回交三步改良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的方法,育成了经济性状优良的性连锁平衡致死系华阳;以限性皮斑蚕品种857为母本,以茧丝质优良、茧层率高... 以家蚕平衡致死系平76为受体亲本,以丝质优良的普通蚕品种皓月为基因供体材料,采用杂交、自交和回交三步改良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的方法,育成了经济性状优良的性连锁平衡致死系华阳;以限性皮斑蚕品种857为母本,以茧丝质优良、茧层率高、配合力优的蚕品种菁松为父本,转育成限性皮斑蚕品种鲁菁。两者组配成雄蚕杂交组合鲁菁×华阳,其雄蚕率达到98%以上,茧层率、万蚕茧层量和鲜茧出丝率分别比对照品种菁松×皓月高3.42%、0.46 kg和3.52个百分点,是一对经济性状优良的春用多丝量雄蚕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性连锁平衡致死系 雄蚕品种 鲁菁×华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秋用雄蚕品种秋华×平30在云南的饲养初报 被引量:2
20
作者 董占鹏 白兴荣 +3 位作者 廖鹏飞 祝新荣 何克荣 柳新菊 《中国蚕业》 2009年第2期32-35,共4页
通过实验室鉴定和农村试养,对夏秋用雄蚕品种秋华×平30在云南的适应性和生产性能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在云南省蚕业生产条件下,该品种性状稳定、雄蚕率高、发育齐一、产量稳定、茧丝质较好,且生产性能好、适应性强,可在云南省夏、... 通过实验室鉴定和农村试养,对夏秋用雄蚕品种秋华×平30在云南的适应性和生产性能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在云南省蚕业生产条件下,该品种性状稳定、雄蚕率高、发育齐一、产量稳定、茧丝质较好,且生产性能好、适应性强,可在云南省夏、秋蚕期和部分地区春蚕期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雄蚕品种 性连锁平衡致死系 秋华×平30 茧丝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