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北太平洋柔鱼(Ommastrephes bartramii)繁殖生物学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李思亮 刘必林 +3 位作者 陈新军 马金 曹杰 张广文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79-185,共7页
根据2007年7—10月西北太平洋海域采集的1342尾柔鱼样本,分析其性腺成熟度和性腺成熟度指数等生物学特征,进行繁殖生物学研究。结果表明,总性别比均接近1:1,性成熟个体的雌性比例小于雄性,说明雄性繁殖期较长,性成熟较早。性成熟个体比... 根据2007年7—10月西北太平洋海域采集的1342尾柔鱼样本,分析其性腺成熟度和性腺成熟度指数等生物学特征,进行繁殖生物学研究。结果表明,总性别比均接近1:1,性成熟个体的雌性比例小于雄性,说明雄性繁殖期较长,性成熟较早。性成熟个体比例的动态变化表明,9月底雌性达到性成熟高峰。8—10月胴长组成出现双峰结构,对应于未成熟、性成熟个体,同时存在少量繁殖后雌性个体。渔获组成表明,捕获样本中存在较大胴长的秋季产卵群体和个体较小的冬春生产卵群体。雌、雄柔鱼初次性成熟胴长分别为33.17cm和29.90cm。性腺成熟度指数(GSI)与胴长之间呈现显著的线性关系(雌性GSI=0.0093ML+0.0084;雄性GSI=0.15ML-3.313),这也说明雄性性腺发育较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鱼 繁殖生物学 西北太平洋 成熟 性腺成熟度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