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作物产量源库性能模式及其应用的探索(上) 被引量:5
1
作者 李少昆 刘景德 李保成 《新疆农垦科技》 1999年第1期16-17,共2页
关键词 作物产量 源库 性能模式 增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性能模式改进分布式系统的架构设计
2
作者 徐冬 覃海宁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第4期115-119,共5页
分布式系统设计容易出现性能问题。作者讨论了如何应用性能模式分析分布式系统的瓶颈、要求,并选择合适的设计模式完成了系统的架构设计。通过性能实践,研究了系统的性能直觉、性能感知技能。结果表明,凭借性能模式能够实现既定分布式... 分布式系统设计容易出现性能问题。作者讨论了如何应用性能模式分析分布式系统的瓶颈、要求,并选择合适的设计模式完成了系统的架构设计。通过性能实践,研究了系统的性能直觉、性能感知技能。结果表明,凭借性能模式能够实现既定分布式系统的性能设计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系统 性能模式 设计模式 性能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模式性能和独立性加权的全球增暖1.5/2℃下中国区域气候的未来预估 被引量:1
3
作者 周攀宇 江志红 李童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6-391,共16页
基于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第6阶段(CMIP6)中的全球气候模式的模拟结果,采用考虑模式性能和独立性结合(Climate model Weighting by Independence and Performance,ClimWIP)的加权方案进行中国区域气候的多模式集合预估及不确定性研究。结果... 基于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第6阶段(CMIP6)中的全球气候模式的模拟结果,采用考虑模式性能和独立性结合(Climate model Weighting by Independence and Performance,ClimWIP)的加权方案进行中国区域气候的多模式集合预估及不确定性研究。结果表明,ClimWIP方案在历史阶段的模拟优于等权重方案,降低了多模式模拟的气候态偏差。温度指数的未来预估不确定性较大的区域主要集中在中国北方和青藏高原,而降水指数主要集中在华北和西北地区。ClimWIP方案的预估不确定性与等权重方案相比有所降低。ClimWIP方案预估的温度指数的增温大值区主要集中在中国北方和青藏高原;降水指数在西北和青藏高原增加最为显著。全球额外0.5℃增暖时,中国区域平均的温度指数变化更强,平均高于全球0.2℃,最低温在东北部分地区的额外增温甚至是全球平均的3倍;总降水额外增加5.2%;强降水额外增加10.5%。全球增暖2℃下,中国大部分区域温度指数较当前气候态增加可能超过1.5℃(概率>50%),在中国北方和青藏高原的部分地区增温超过1.5℃的可能性更大(概率>90%);总降水,强降水和连续干日在西北和华北增加幅度有可能超过10%、25%和-5 d(概率>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式性能和独立性 全球增暖1.5/2℃ 预估不确定性 概率预估 CMIP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区域中尺度数值模式预报性能及其与天气过程关系初探 被引量:13
4
作者 肖玉华 康岚 +3 位作者 徐琳娜 屠妮妮 卢萍 袁本荷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257-1264,共8页
本文以探空站和自动站实测资料为检验参考,通过主客观检验GRAPES和WRF模式在西南地区的初始分析场和预报场,一定程度揭示出模式在西南地区的初值质量、动力框架性能和降水参数化效果。GRAPES在西南地区的位势高度、风速、风向初值质量... 本文以探空站和自动站实测资料为检验参考,通过主客观检验GRAPES和WRF模式在西南地区的初始分析场和预报场,一定程度揭示出模式在西南地区的初值质量、动力框架性能和降水参数化效果。GRAPES在西南地区的位势高度、风速、风向初值质量都不同程度好于WRF,但进入预报阶段,GRAPES位势高度、温度均方根误差以比WRF更高的斜率随时效增长,GRAPES对西南地区的500 hPa高度场预报呈现系统性偏低,而WRF对西南地区高度预报的正误差概率比较高;分类天气过程检验表明,GRAPES对低涡、切变过程的初始分析质量好于WRF,但进入预报阶段,WRF对低槽、低涡和切变三类天气过程的低值系统预报正确率都高于GRAPES,这一定程度反映出WRF的模式性能好于GRAPES;分类天气过程降水预报检验表明,低涡过程降水预报难于低槽过程。GRAPES对低涡过程的降水预报能力较低,WRF预报能力最低的是切变过程。这与模式对分类天气过程中低值系统预报能力一致,这一定程度表明两个模式的降水参数化效果水平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地区 数值模式性能 天气过程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面过程对气候影响的数值模拟:SSiB与IAP/LASG L9R15 AGCM耦合及其模式性能 被引量:28
5
作者 孙岚 吴国雄 孙菽芬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79-193,共15页
利用陆面过程模式 SSi B与 IAP/LASG发展的 L9R1 5AGCM的耦合 1 0 a积分试验 ,研究了全球尺度大气与地表的水分和能量交换以及陆地与大气环流和气候的相互作用。模拟表明 :SSi B模式可模拟出陆地上较为真实的表面通量及其日变化 ,较好... 利用陆面过程模式 SSi B与 IAP/LASG发展的 L9R1 5AGCM的耦合 1 0 a积分试验 ,研究了全球尺度大气与地表的水分和能量交换以及陆地与大气环流和气候的相互作用。模拟表明 :SSi B模式可模拟出陆地上较为真实的表面通量及其日变化 ,较好地定量描述土壤 -植被 -大气连续体系 ( SPAC)中能量和水分的传输过程。因此 ,将其引入气候模式中能够模拟出比 CTL- AGCM更合理的气候平均状态、水汽分布以及水汽输送的气候特征 ,特别是亚洲夏季风水汽输送独特的地域性 ,再现了大气环流 ,尤其是陆面气候的基本特征。并指出 ,陆面过程参数化的引进及其陆面状况的变化显著地改善了全球陆地上的水分平衡状况。利用改进的再循环降水模式 ,进一步研究了陆面过程参数化明显改进降水模拟的物理机制。指出全球陆地 ,特别是盛夏北半球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再循环降水率明显减小 ,与陆面上表面潜热通量的显著减小区一致 ,从而克服了许多未耦合陆面过程的 AGCMs因对地表水过程非常简单地参数化导致的普遍存在着整个陆地降水偏高 ,改善了全球陆地上的水分平衡状况。因此 ,在充分耦合的陆气环流模式中模拟的降水分布与实况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面过程 气候影响 数值模拟 模式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改进的陆面过程模式及其模拟试验研究第一部分:陆面过程模式及其“独立(off-line)”模拟试验和模式性能分析 被引量:42
6
作者 张晶 丁一汇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19,共19页
文中在综合比较过去各类陆面过程模式优缺点的基础上,主要参考BATS模式,发展了一个陆面过程模式(LPM-ZD)。它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采用物理方程和经验解析公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土壤温度和土壤水汽的求解。在上层土壤,... 文中在综合比较过去各类陆面过程模式优缺点的基础上,主要参考BATS模式,发展了一个陆面过程模式(LPM-ZD)。它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采用物理方程和经验解析公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土壤温度和土壤水汽的求解。在上层土壤,土壤分层较细并采用温度传导和水汽扩散方程求解,而在下层土壤,土壤分层较粗并利用经验方法处理。2.考虑了降水分布的次网格特征及其对陆面水文产生的重要影响。3.较全面地考虑了雪盖对陆面过程的各种影响:对陆面水文的影响、对土壤热传导的影响以及雪盖的高反照率对辐射收支的影响。利用3组单点观测试验资料对陆面过程模式LPM-ZD进行了“独立(of-line)”模拟试验。模拟结果表明陆面过程模式LPM-ZD具有较好的模拟性能,能够比较准确地模拟不同气候区的多种下垫面类型的陆面过程变化特点,模拟结果与观测基本一致。进而又利用一组观测资料和模式LPM-ZD进行了一系列敏感性模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模式LPM-ZD对一些参数的确定非常敏感,如初始土壤水汽、植被的物理特性参数以及降水次网格分布因子等,因此提高确定这些参数的准确性是改进陆面模式的重要内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面过程模式 模拟试验 大气模式 模式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TS1e陆面模式对p-σ九层区域气候模式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7
作者 黄安宁 张耀存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55-166,共12页
将BATS1e(Biosphere-Atmosphere Transfer Scheme version 1e)陆面模式与p-σ九层区域气候模式(PσRCM9)进行耦合,发展了一个包含有更复杂陆-气相互作用的区域气候模式(BATS1e-PσRCM9)。通过对东亚地区1月和7月气候平均场和1991年江淮... 将BATS1e(Biosphere-Atmosphere Transfer Scheme version 1e)陆面模式与p-σ九层区域气候模式(PσRCM9)进行耦合,发展了一个包含有更复杂陆-气相互作用的区域气候模式(BATS1e-PσRCM9)。通过对东亚地区1月和7月气候平均场和1991年江淮流域梅雨期间三次强降水过程的数值模拟,考察了BATS1e陆面模式对PσRCM9模式模拟性能的影响。数值试验结果表明,BATS1e-PσRCM9模式对东亚区域冬、夏季气候平均场的模拟能力有明显提高,且对近地层和对流层低层各气象要素场模拟效果的改善比对流层中高层更加明显。与PσRCM9模式的模拟结果相比,BATS1e-PσRCM9模式对中国东南部地区降水的模拟与观测更为一致,并且对江淮流域梅雨期间的强降水过程也有较好的模拟能力。由于BATS1e-PσRCM9模式改进了地气之间动量、热量和水汽通量交换的计算,更好地描述了陆地下垫面与大气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改善了模式对近地层各气象要素场的模拟。因此,通过耦合BATS1e陆面模式能较明显地提高PσRCM9模式模拟东亚区域短期气候变化的能力,这为区域气候模式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面模式 区域气候模式 数值模拟 模式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能保障模式下关键设备市场扩张期的二级备件库存优化及案例 被引量:1
8
作者 秦绪伟 纪梦旭 +1 位作者 蒋忠中 康艳新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888-2899,共12页
针对由中央仓库和多个区域仓库构成的二级备件服务系统,提出一种自适应分段近似方法,将时变备件需求处理为多阶段稳定需求,采用多阶段(Q,R)库存策略和以备件可用度为参数的分级服务收益函数,建立性能保障模式下的备件服务收益最大化模... 针对由中央仓库和多个区域仓库构成的二级备件服务系统,提出一种自适应分段近似方法,将时变备件需求处理为多阶段稳定需求,采用多阶段(Q,R)库存策略和以备件可用度为参数的分级服务收益函数,建立性能保障模式下的备件服务收益最大化模型。新型CT机售后服务案例分析证实:分段近似方法能够根据区域市场增长累积及时调整阶段库存策略;性能保障模式能够激励供应商改善备件服务性能、增加服务收益。上述研究为关键设备在市场扩张期的二级备件库存控制提供了有效决策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能保障服务模式 时变备件需求 两级库存 多阶段库存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亚季风经向环流数值模拟及结果分析 Ⅱ.模式性能检测及个例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同美 袁卓建 郭裕福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97-100,共4页
局地经向环流诊断模式性能检验及对 1994年 5月1日世界时 12时东亚季风区局地平均经向环流 的模拟分析,分析所用的是经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处理过的NCEP/NCAR再分析逐日资料.结果表明, 在现行资料条件下模拟达到... 局地经向环流诊断模式性能检验及对 1994年 5月1日世界时 12时东亚季风区局地平均经向环流 的模拟分析,分析所用的是经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处理过的NCEP/NCAR再分析逐日资料.结果表明, 在现行资料条件下模拟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证明该模式对局地经圈环流模拟性能良好.在此基础上,根据线性方程的叠加原理,进一步诊断分析方程中各强迫项对经向环流所起的作用.对1994年5月1日世界时 12时东亚季风区局地平均经向环流而言,模拟出的各项的作用与对天气实况进行理论上的定性分析结果是相吻合的.在东亚季风区的经向环流形成过程中,温度平流及绝热加热的作用相当显著.非绝热加热的作 用在本文中没有作确切地比较,因其计算受到水汽资料精度和各层辐射资料缺乏的限制.另外,对流中的 云物理过程也暂时未加以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季风径向环流 东亚季风 绝热变温效应 绝热加热 热通量散度 模式性能检测 涡动角动量散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碟式植物油分离机分离性能故障模式分析
10
作者 严建国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5-36,共2页
碟式分离机是植物油脂精炼系统中的关键设备 ,它应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油品的质量、精炼率。以可靠性分析的方法———分离性能故障树分析法 (FTA)对碟式分离机的分离性能故障进行了分析 。
关键词 碟式植物分离机 分离性能故障模式分析 基本原理 精炼设备 油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模式检测研究综述 被引量:1
11
作者 盛津芳 胡培培 王斌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3525-3528,共4页
反模式是一类在软件设计和实现过程中重复出现的不良解决方案,这种方案会妨碍软件的维护和演化。反模式检测不仅能够帮助识别软件缺陷,避免未来的工作中出现同样的错误,还能够对软件重构提供指导,对于软件的质量保证有着重要意义。从静... 反模式是一类在软件设计和实现过程中重复出现的不良解决方案,这种方案会妨碍软件的维护和演化。反模式检测不仅能够帮助识别软件缺陷,避免未来的工作中出现同样的错误,还能够对软件重构提供指导,对于软件的质量保证有着重要意义。从静态反模式检测和动态反模式检测入手,详细分析了目前反模式检测领域的相关方法,对相关检测工具进行了调查分析,总结了各种检测方法的应用以及存在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式 静态反模式检测 性能模式检测 缺陷检测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地自适应多级模式降水预报
12
作者 万齐林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1-76,共6页
介绍了一个局地自适应多级模式降水预报系统,以及各级模式对1998年6月9日降水的预报结果,并相互比较。预报结果是:广州区域中心业务模式(75 km水平格距)较好地反映了这次降水过程,依托其上的局地各级模式(分别为25 km、5 km水平... 介绍了一个局地自适应多级模式降水预报系统,以及各级模式对1998年6月9日降水的预报结果,并相互比较。预报结果是:广州区域中心业务模式(75 km水平格距)较好地反映了这次降水过程,依托其上的局地各级模式(分别为25 km、5 km水平格距)能够逐级进一步细致地描述降水过程的空间和时间的分布。这表明自适应多级模式是局地降水预报客观、定量化的有效方法。结果也有利于实际预报人员进一步了解各级模式性能,以便更合理有效地应用数值模式所提供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多级模式 局地降水预报 模式性能 数值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在线分析计算现状与协同计算关键技术 被引量:15
13
作者 郭健 周京阳 +3 位作者 李强 YOUSU CHEN 罗雅迪 郎燕生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49-159,共11页
阐述了电力系统高性能计算模式的概念,沿着"离线计算在线协同化"的演进方向,以提高计算实时性、可靠性和计算服务化为目的,将并行计算、分布式计算、云计算等高性能计算模式作为主要分析内容,从分解协调方法、数值计算并行、... 阐述了电力系统高性能计算模式的概念,沿着"离线计算在线协同化"的演进方向,以提高计算实时性、可靠性和计算服务化为目的,将并行计算、分布式计算、云计算等高性能计算模式作为主要分析内容,从分解协调方法、数值计算并行、硬计算架构和软计算模式等方面总结了状态估计、潮流计算、包含暂态稳定计算和静态安全分析功能的在线动态安全分析研究应用现状。阐述了实现在线分析一体化协同计算技术路线图的三个演进阶段,重点探讨了支撑以上业务分析应用在线计算协同化的关键技术,如分配映射机制、分解协调计算服务、模块服务接口化和数据交互规范等。最后在云计算模式下,设计了在线分析业务的协同计算场景和状态估计服务模式,对基于云计算的调度控制系统设计与开发进行了有益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能计算模式 在线分析计算 计算云 协同计算 分解协调计算服务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TE网络测试仪IP流量生成技术的研究与实现
14
作者 王晓娇 张治中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8-23,共6页
针对LTE网络测试仪的测试需求,本文对IP流量生成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双模式IP流量发生器的设计方案,介绍了总体平台的设计架构及其工作原理,性能模式下流量控制的算法,仿真模式下利用读写索引进行数据边发送、边更新的软件控制方... 针对LTE网络测试仪的测试需求,本文对IP流量生成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双模式IP流量发生器的设计方案,介绍了总体平台的设计架构及其工作原理,性能模式下流量控制的算法,仿真模式下利用读写索引进行数据边发送、边更新的软件控制方法。测试应用表明,该IP流量发生器能定量、定速发送指定IP数据分组,且能模拟高速网络流量,具有良好的性能,能较好地满足IP数据采集与仿真测试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流量发生器 性能模式 流量控制 仿真模式 读写索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背景下辽宁省未来气象干旱危险性风险评估 被引量:7
15
作者 卢晓昱 任传友 王艳华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5-75,共11页
利用第5次耦合模式国际比较计划CMIP5中的27个模式历史1 990 s数据、RCP2.6,RCP4.5和RCP8.5情景下的未来气象数据以及观测数据评估模型模拟气象要素性能。结果表明,CanESM2,CNRM-CM5,MIROC5以及MRI-CGCM3模式模拟降水性能最好。用上述4... 利用第5次耦合模式国际比较计划CMIP5中的27个模式历史1 990 s数据、RCP2.6,RCP4.5和RCP8.5情景下的未来气象数据以及观测数据评估模型模拟气象要素性能。结果表明,CanESM2,CNRM-CM5,MIROC5以及MRI-CGCM3模式模拟降水性能最好。用上述4个气候模式的数据计算描述干旱危险性强度的指标——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基于信息扩散理论得到未来不同干旱等级的超越概率。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多模式在不同典型浓度路径(RCPs)下对未来气候变化特征的预估。结果表明:未来时段较1 990 s的轻旱危险性风险变化最显著(P<0.05)。各个干旱等级的超越概率增加率最大的地区位于西部以及南部环渤海地区。辽河流域西部是中度及重度危险性高值区,次高值区位于辽宁省南部地区包括环渤海地区;北部危险性变异程度较大,在不同未来情景下随时间表现的规律不同;东部及中部地区在各个情景下均较稳定,分别被超低和低以及低和中风险覆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IP5模式性能 干旱危险性 信息扩散理论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vel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optical fiber coupler 被引量:1
16
作者 帅词俊 段吉安 钟掘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06年第3期242-245,共4页
Based on the coupling mode theory that the coupling ratio of fiber coupler changes periodically with center distance of two optical fibers, a novel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optical fiber couplers was developed with fus... Based on the coupling mode theory that the coupling ratio of fiber coupler changes periodically with center distance of two optical fibers, a novel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optical fiber couplers was developed with fused biconical taper experimental system. Its fabrication process is that the fiber is fused but not stretched when light begins to split, and the reduction of diameter of fiber is dependent on the theological characteristic of the fused fiberglas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coupler was tes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erformance of the novel optical fiber coupler meets the performance expectations, and its diameter of coupling region (about 30 μm) is twice as long as that of classical fused biconical taper coupler (about 16 μm), so the default, that is, the device is easy to fracture, is restrained and the reliability is greatly improv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tical fiber coupler coupling ratio performance test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upled simulation of BES-CFD and performance assessment of energy recovery ventilation system for office model 被引量:6
17
作者 Yunqing FAN T.Hayashi K.Ito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3期633-638,共6页
Thermal comfort and indoor air quality as well as the energy efficiency have been recognized as essential parts of sustainable building assessment. This work aims to analyze the energy conservation of the heat recover... Thermal comfort and indoor air quality as well as the energy efficiency have been recognized as essential parts of sustainable building assessment. This work aims to analyze the energy conservation of the heat recovery ventilator an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the air supply arrangement. Three types of mixing ventilation are chosen for the analysis of coupling ANSYS/FLUENT (a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 program) with TRNSYS (a building energy simulation (BES) software). The adoption of mutual complementary boundary conditions for CFD and BES provides more accurate and complete information of indoor air distribution and thermal performance in buildings. A typical office-space situated in a middle storey is chosen for the analysis. The office-space is equipped with air-conditioners on the ceiling. A heat recovery ventilation system directly supplies flesh air to the office space. Its thermal performance and indoor air distribution predicted by the coupled method are compared under three types of ventilation system. When the supply and return openings for ventilation are arranged on the ceiling, there is no critic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predictions of the coupled method and BES on the energy consumption of HVAC because PID control is adopted for the supply air temperature of the occupied zone. On the other hand, approximately 21% discrepancy for the heat recovery estimation in the maximum between the simulated results of coupled method and BES-only can be obviously found in the floor air supply ventilation case. The discrepancy emphasizes the necessity of coupling CFD with BES when vertical air temperature gradient exists. Our future target is to estimate the optimum design of heat recovery ventilation system to control CO2 concentration by adjusting flow rate of flesh ai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ilding energy simulation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 FLUENT TRNSYS energy sav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f dynamic performance of horizontal steam-launch system
18
作者 金家善 严志腾 胡继敏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12期3604-3611,共8页
Based on theory of variable-mass system thermodynamics, the dynamic mathematic models of each component of the horizontal steam-launch system were established, and by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he system launching p... Based on theory of variable-mass system thermodynamics, the dynamic mathematic models of each component of the horizontal steam-launch system were established, and by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he system launching process, the thermodynamics and kinetics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ystem with three valves of different flow characteristics were got.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values of the peak-to-average ratios of dimensionless acceleration with the equal percentage valve, the linear valve and the quick opening valve are 1.355, 1.614 and 1.722, respectively, and the final values of the dimensionless velocities are 0.843, 0.957 and 1.0, respectively. In conclusion, the value of the dimensionless velocity with the equal percentage valve doesn't reach the set value of 0.90 when the dimensionless displacement is 0.82, while the system with the linear valve can meet the launching requirement, as well as the fluctuation range of dimensionless acceleration is less than that of the quick opening valve. Therefore, the system with the linear valve has the best performance among the three kinds of valv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rizontal steam-launch system thermodynamics and kinetics characteristics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