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性类固醇激素与近视之间的因果关系:一项孟德尔随机化研究
1
作者 李宝花 亢泽峰 +5 位作者 张明明 侯昕玥 王健全 李丹玉 刘梦雨 师宜鹏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961-966,共6页
目的利用孟德尔随机化(MR)法分析血清性类固醇激素水平与近视之间的因果关系。方法按照性别分类的性激素遗传工具是来自英国生物银行财团关于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总睾酮(TT)、生物可用睾酮(BT)和雌二醇(E2)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 目的利用孟德尔随机化(MR)法分析血清性类固醇激素水平与近视之间的因果关系。方法按照性别分类的性激素遗传工具是来自英国生物银行财团关于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总睾酮(TT)、生物可用睾酮(BT)和雌二醇(E2)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公开汇总统计数据。近视的GWAS汇总统计数据来自芬兰财团R10发布的公开数据。所有数据于2024年4月18日至31日从相应数据库中下载并进行分析。所有MR的结果分析以逆方差加权(IVW)方法为主。结果欧洲人群中较高的血清SHBG水平增加女性近视发生的风险(IVW,OR=1.152,95%CI:1.014~1.308,P=0.029);而低水平血清TT(IVW,OR=0.821,95%CI:0.697~0.967,P=0.018)和BT(IVW,OR=0.820,95%CI:0.691~0.972,P=0.022)水平增加女性近视发生的风险。男性血清SHBG、TT、BT水平与近视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无论男女,其E2与近视之间不存在因果效应。敏感性分析支持本研究结果的稳定性。结论女性血清SHBG水平升高、TT和BT水平降低与近视风险增加有关,而在男性中未发现这种关联。E2与近视之间没有因果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德尔随机化 近视 性类固醇激素 激素结合球蛋白 睾酮 雌二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带石斑鱼雌鱼卵巢发育与血清性类固醇激素的生殖周期变化 被引量:28
2
作者 赵会宏 刘晓春 +2 位作者 刘付永忠 王云新 林浩然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6-59,63,共5页
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coioides卵母细胞发育可分为6个时相,以卵母细胞在卵巢中组成的差异可以把卵巢发育划分为相应6个时期。测定了成熟雌鱼血清中雌二醇和睾酮含量的生殖周期变化,在生殖季节成熟雌鱼血清中雌二醇和睾酮含量最高。生... 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coioides卵母细胞发育可分为6个时相,以卵母细胞在卵巢中组成的差异可以把卵巢发育划分为相应6个时期。测定了成熟雌鱼血清中雌二醇和睾酮含量的生殖周期变化,在生殖季节成熟雌鱼血清中雌二醇和睾酮含量最高。生殖季节成熟雌鱼的平均性腺成熟系数GSI显著高于其它月份,并且血清性类固醇激素水平的季节变化与性腺成熟系数的变化基本一致,都是在生殖季节达到最高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带石斑鱼 雌鱼 卵巢发育 血清性类固醇激素 生殖周期变化 雌二醇 睾酮 人工繁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血浆性类固醇激素表达与卵巢发育及温光调控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徐永江 柳学周 +4 位作者 王清印 马爱军 赵明 倪娜 曲建忠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7-74,共8页
采用放射免疫法(RIA)、组织切片技术和形态测量法首次系统研究了人工养殖条件下半滑舌鳎亲鱼卵巢的年周期发育过程中血浆中性类固醇激素[雌二醇(E2)和睾酮(T)]的表达规律与性腺发育[组织结构、性腺指数(GSI)、肥满度(CF)和肝脏指数(HSI)... 采用放射免疫法(RIA)、组织切片技术和形态测量法首次系统研究了人工养殖条件下半滑舌鳎亲鱼卵巢的年周期发育过程中血浆中性类固醇激素[雌二醇(E2)和睾酮(T)]的表达规律与性腺发育[组织结构、性腺指数(GSI)、肥满度(CF)和肝脏指数(HSI)]及温度和光周期调控的关系。结果表明,半滑舌鳎属于非同步分批产卵类型,卵巢发育依据卵母细胞形态和组成划分为五期。GSI、CF和HSI随性腺的年周期发育而呈现规律性变化。水温调节与GSI和HSI值变化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性腺的年周期发育过程中,血浆中E2在8月(Ⅳ期)达到峰值,进入产卵期后(9月)开始下降。T含量在9月达到最大值,在10月开始下降。在年周期各月份,雌鱼体内E2表达水平都远高于T表达水平,E2与T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水温调节对E2和T表达水平影响显著且与其呈正相关关系,光周期调节对T和E2表达水平影响不显著。E2表达水平与HSI变化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CF变化呈负相关关系,T表达水平与HSI变化呈正相关关系,表明性类固醇激素表达水平可用于准确判断鱼类的生殖状态。本研究结果可为温光调控人工亲鱼性腺发育成熟、激素诱导亲鱼产卵提供重要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滑舌鳎 性类固醇激素 卵巢发育 温光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洲鲥鱼卵巢发育规律和性类固醇激素变化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洪磊 李兆新 +3 位作者 陈超 郭正龙 王蔚芳 雷霁霖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6-92,共7页
采用组织学、形态学及电化学等技术方法,研究了人工养殖条件下美洲鲥鱼雌性亲鱼卵巢发育和性类固醇激素的周期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美洲鲥鱼属于非同步分批产卵类型;根据卵巢外部形状大小及色泽等的不同,可将美洲鲥鱼卵巢发育过程分为6... 采用组织学、形态学及电化学等技术方法,研究了人工养殖条件下美洲鲥鱼雌性亲鱼卵巢发育和性类固醇激素的周期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美洲鲥鱼属于非同步分批产卵类型;根据卵巢外部形状大小及色泽等的不同,可将美洲鲥鱼卵巢发育过程分为6个时期;根据卵母细胞的形态结构、卵黄物质的积累和滤泡细胞的变化,将卵子发生划分为6个时相;卵巢周期变化过程中,肝脏指数(HSI)和肥满度(CF)变化不显著,性腺指数(GSI)与血浆中雌二醇(E2)水平表现出与性腺发育协同一致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鲥鱼 卵巢发育 卵子发生 组织学 形态学 性类固醇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条斑星鲽卵巢发育规律和性类固醇激素周年变化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倪娜 柳学周 +2 位作者 徐永江 赵明 曲建忠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6-25,共10页
采用组织学方法、形态测量法、放射免疫法(RIA)等技术方法,研究了人工养殖条件下条斑星鲽雌性亲鱼卵巢发育成熟和性类固醇激素的年周期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条斑星鲽属于非同步分批产卵类型。卵母细胞按其组织学特点可分为6个时相,卵巢... 采用组织学方法、形态测量法、放射免疫法(RIA)等技术方法,研究了人工养殖条件下条斑星鲽雌性亲鱼卵巢发育成熟和性类固醇激素的年周期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条斑星鲽属于非同步分批产卵类型。卵母细胞按其组织学特点可分为6个时相,卵巢发育依据其形态特征可划分为相应的6个时期。卵巢年周期发育过程中,性腺指数(GSI)、肝脏指数(HSI)和肥满度(CF)发生变化,表现出与性腺发育协同一致的变化规律。统计分析表明,卵巢年周期发育过程中,GSI和HSI值与CF值都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GSI值的变化与水温调控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亲鱼血浆中雌二醇(E2)在6月份开始升高,9月份达到年周期中的第1个小高峰,翌年2月份,E2表达水平达到最高峰值,4月产卵结束后,E2表达水平降低并维持较低水平至下一个生殖季节。血浆中睾酮(T)含量在7月达到第1个峰值,并在翌年1月份达到第2个峰值,在4月份产卵后降至最低水平并维持至下一个生殖季节。统计分析表明,E2与T存在正相关关系,E2与光周期调控存在正相关关系,同时与GSI和CF呈弱的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斑星鲽 卵巢发育 组织学 性类固醇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类固醇激素诱导雌性日本鳗鲡性腺发育过程中钙和脂肪的动员 被引量:6
6
作者 张利红 张为民 +1 位作者 林浩然 陈鑛安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86-88,共3页
7次埋植雄烯二酮 (ADSD)或甲基睾酮 (MT)后雌鳗的性腺成熟系数 (GSI)显著升高 ,分别达到 ( 2 4 94±7 2 4 ) %和 ( 1 8 67± 7 56) % ,其肝体系数 (HSI)也显著高于对照组 ;雌鳗卵巢中钙和脂肪含量明显提高 ,水分含量显著降低 ... 7次埋植雄烯二酮 (ADSD)或甲基睾酮 (MT)后雌鳗的性腺成熟系数 (GSI)显著升高 ,分别达到 ( 2 4 94±7 2 4 ) %和 ( 1 8 67± 7 56) % ,其肝体系数 (HSI)也显著高于对照组 ;雌鳗卵巢中钙和脂肪含量明显提高 ,水分含量显著降低 ,灰分含量没有明显变化 ;肝脏中钙和脂肪含量也明显提高 ,水分和灰分含量明显降低 ;红肌和白肌中脂肪和灰分的含量则明显降低 ,水分和钙含量无明显变化 ;骨骼中钙含量明显降低 ,水分含量显著增加 ,脂肪和灰分的含量没有明显变化 .表明ADSD和MT促进了钙从骨骼中和脂肪从肌肉组织中的动员 ,从而为雌性日本鳗鲡 (Anguillajaponica)的卵巢发育提供了物质基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鳗鲡 激素 脂肪 腺发育 性类固醇激素 成熟系数 肝体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漂白纸浆废水对鲫鱼血清性类固醇激素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杨兴烨 尹大强 +2 位作者 陈良燕 孙爱龙 翟卫中 《农村生态环境》 CSSCI CSCD 2000年第3期15-18,22,共5页
在实验室研究了一种漂白纸浆废水对鲫鱼 (Carassius auratus)的毒性效应和血清性类固醇激素(睾酮和 17β-雌二醇 )水平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该漂白纸浆废水的 96 h- LC50 和 16 8h- LC50 分别为 4 39.0± 30 .9ml/ L和 2 96 .6... 在实验室研究了一种漂白纸浆废水对鲫鱼 (Carassius auratus)的毒性效应和血清性类固醇激素(睾酮和 17β-雌二醇 )水平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该漂白纸浆废水的 96 h- LC50 和 16 8h- LC50 分别为 4 39.0± 30 .9ml/ L和 2 96 .6± 6 2 .0 ml/ L,各染毒组鲫鱼血清睾酮浓度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虽有所降低 ,却不具有显著差异 (P>0 .0 5) ,而暴露于漂白纸浆废水中的鲫鱼血清 17β-雌二醇水平显著低于空白对照 (P<0 .0 5) ,表明漂白纸浆废水可以抑制鲫鱼血清 17β-雌二醇水平 ,从而损害鱼体繁殖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漂白 纸浆废水 鲫鱼 血清性类固醇激素 造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乌塘鳢血清性类固醇激素含量与性腺发育的关系及其季节变化 被引量:6
8
作者 洪万树 吴秋艳 张其永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74-277,共4页
采用放射免疫法(RIA)测定了中华乌塘鳢(Bostrichthys sinensis)不同性腺发育期血清雌二醇(E2)、孕酮(P)和睾酮(T)的含量,并分析了其季节变化.结果表明,在雌鱼性腺发育过程中,Ⅱ期卵巢个体血清E2的含量最低,Ⅲ期卵巢个体E2的含量开始上升... 采用放射免疫法(RIA)测定了中华乌塘鳢(Bostrichthys sinensis)不同性腺发育期血清雌二醇(E2)、孕酮(P)和睾酮(T)的含量,并分析了其季节变化.结果表明,在雌鱼性腺发育过程中,Ⅱ期卵巢个体血清E2的含量最低,Ⅲ期卵巢个体E2的含量开始上升,Ⅳ期卵巢个体E2的含量达到高峰,Ⅴ期卵巢个体E2的含量极显著(p<0.01)下降.在雄鱼性腺发育过程中,Ⅱ期和Ⅲ期精巢个体血清E2的含量都比较低,Ⅳ期精巢个体E2的含量最高,Ⅴ期精巢个体E2的含量下降.雌鱼和雄鱼血清P和T的含量随性腺发育而上升,Ⅴ期卵巢和Ⅴ期精巢个体P和T的含量均达到峰值.雌鱼和雄鱼血清E2、P和T的含量均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其高低均依次为6月>10月>3月>1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乌塘鳢 腺发育 性类固醇激素 季节变化 成熟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成熟前期尼罗罗非鱼雌雄性别生长差异与性类固醇激素水平比较 被引量:6
9
作者 岳蒙蒙 赵金良 +2 位作者 唐首杰 王燕 赵永华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678-1686,共9页
利用分子标记法、醋酸洋红压片法、组织切片技术等方法进行个体性别鉴定,比较了性成熟前期(0.5~4.0月龄)尼罗罗非鱼雌、雄鱼生长差异,并检测了2.5~4.0月龄雌、雄鱼血清睾酮(T)、雌二醇(E2)激素含量。结果发现,雌、雄鱼全长、体质... 利用分子标记法、醋酸洋红压片法、组织切片技术等方法进行个体性别鉴定,比较了性成熟前期(0.5~4.0月龄)尼罗罗非鱼雌、雄鱼生长差异,并检测了2.5~4.0月龄雌、雄鱼血清睾酮(T)、雌二醇(E2)激素含量。结果发现,雌、雄鱼全长、体质量分别自3.0月龄、2.5月龄开始出现差异显著(P〈0.05)。Logistic拟合全长、体质量生长方程为:Lt(♀)=16.443/(1+e^(2.821-1.363*t)),Lt(♂)=18.248/(1+e^(2.752-1.295*t));Wt(♀)=107.704/(1+e^(5.157-1.464*t)),Wt(♂)=134.796/(1+e^(5.080-1.417*t)),雌、雄鱼体质量生长拐点分别为3.523、3.585月龄,拐点体质量分别为52.352、67.398 g。雄鱼全长、体质量生长速度始终大于雌鱼,雄鱼快速增长期区间长度、体质量增加量大于雌鱼。2.5月龄之后,雌、雄鱼E2含量差异显著(P〈0.05),3.0月龄之后,雌、雄鱼T含量差异显著(P〈0.05),推测E2、T含量差异是引起尼罗罗非鱼雌雄性别生长差异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罗罗非鱼 雌雄 性类固醇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条斑星鲽精巢年周期发育规律和血液性类固醇激素含量变化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春广 柳学周 +2 位作者 徐永江 王妍妍 孙中之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5-41,共7页
采用组织学方法和放射免疫法(RIA)等技术方法,研究了人工养殖条件下条斑星鲽雄性亲鱼精巢发育规律和性类固醇激素的年周期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条斑星鲽精巢中可见5个时相的生殖细胞类型,精巢发育可分为5期。条斑星鲽雄鱼GSI值自10... 采用组织学方法和放射免疫法(RIA)等技术方法,研究了人工养殖条件下条斑星鲽雄性亲鱼精巢发育规律和性类固醇激素的年周期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条斑星鲽精巢中可见5个时相的生殖细胞类型,精巢发育可分为5期。条斑星鲽雄鱼GSI值自10月开始升高,12月达峰值(P≤0.05),之后显著下降并保持较低值至下一次生殖周期开始。HSI值在11~12月保持较高表达值,其他各月份保持相对稳定水平。CF值在5~8月保持较高水平,其他月份保持平稳状态。雄鱼血浆中睾酮(T)水平自9月开始升高并在12月(Ⅴ期精巢)达到峰值,其后显著下降并在其后的月份保持较低水平,而雌二醇(E2)在2月出现峰值,其他月份保持相对稳定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斑星鲽 精巢发育 组织学 性类固醇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隆肛蛙卵巢性类固醇激素的免疫细胞化学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雷忻 张育辉 李亚琳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46-448,464,i001,共5页
目的 深入探讨两栖动物卵巢内不同性类固醇激素在卵子发育中的调控作用。方法 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对隆肛蛙不同发育时期卵泡的性类固醇激素雌二醇、孕酮和睾酮进行定位检测。结果 雌二醇在卵黄合成期的卵母细胞和滤泡细胞中表达为强... 目的 深入探讨两栖动物卵巢内不同性类固醇激素在卵子发育中的调控作用。方法 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对隆肛蛙不同发育时期卵泡的性类固醇激素雌二醇、孕酮和睾酮进行定位检测。结果 雌二醇在卵黄合成期的卵母细胞和滤泡细胞中表达为强阳性,而在趋于成熟的卵泡中表达减弱;孕酮在卵黄合成期和卵黄合成后期的卵母细胞和滤泡细胞中表达较强;睾酮在各期卵母细胞中的表达均较弱,仅在卵黄合成后期表达略有增强。结论 雌二醇与卵黄合成关系密切,而睾酮和孕酮在卵母细胞成熟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隆肛蛙 性类固醇激素 免疫细胞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激素对花尾胡椒鲷血清性类固醇激素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唐啸尘 刘楚吾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7,共3页
对花尾胡椒鲷(Plectorhynchus cinctus)雌鱼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注射后 6 h,两种处理均能显著增加血清睾酮(T)水平;注射后24 h,两种处理睾酮水平均下降,与对照差异不显著。注射后6 h,HCG... 对花尾胡椒鲷(Plectorhynchus cinctus)雌鱼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注射后 6 h,两种处理均能显著增加血清睾酮(T)水平;注射后24 h,两种处理睾酮水平均下降,与对照差异不显著。注射后6 h,HCG处理组血清T水平比LRH-A处理组更高,而注射后6~24 h,LRH-A处理组血清睾酮水平更为稳定。实验过程中,血清雌二醇(E2)水平没有显著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源激素 花尾胡椒鲷 血清 性类固醇激素 人绒毛膜促激素 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笛鲷血清性类固醇激素周年变化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春玲 刘楚吾 《广西农业科学》 CAS CSCD 2010年第2期174-176,共3页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红笛鲷雌、雄鱼血清性类固醇激素雌二醇、睾酮和孕酮的周年变化水平。结果表明,雌、雄鱼血清雌二醇、孕酮的变化趋势相似,3~10月雌二醇水平较低,11月以后不断升高,至次年2月雌鱼达到1257.46±447.20pg/mL,...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红笛鲷雌、雄鱼血清性类固醇激素雌二醇、睾酮和孕酮的周年变化水平。结果表明,雌、雄鱼血清雌二醇、孕酮的变化趋势相似,3~10月雌二醇水平较低,11月以后不断升高,至次年2月雌鱼达到1257.46±447.20pg/mL,雄鱼达到1179.14±322.50pg/mL;4、5月孕酮水平较高,雌鱼在5月达到高峰118.49±18.45ng/mL,雄鱼4月达到高峰109.98±60.97ng/mL,之后一直在比较低水平波动;雄鱼睾酮水平有一定规律性,3~9月一直处于比较高水平,8月达到高峰0.27±0.24ng/mL,而雌鱼睾酮水平周年变化没有规律性,最高水平在6月,达到0.28±0.13n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笛鲷 性类固醇激素 雌二醇 睾酮 孕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乌塘鳢野生和养殖群体血清中性类固醇激素以及性腺中17α-P和前列腺素含量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卫红 洪万树 +1 位作者 张其永 叶辉铭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6期195-199,共5页
比较了中华乌塘鳢野生和养殖群体血清中雌二醇(E2)、睾酮(T)、孕酮(P)和皮质醇含量以及卵巢、精巢和贮精囊中17α羟孕酮(17αP)、前列腺素E2(PGE2)和前列腺素F2α(PGF2α)含量的差异.测定结果表明,雄性野生中华乌塘鳢群体血清中E2、T和... 比较了中华乌塘鳢野生和养殖群体血清中雌二醇(E2)、睾酮(T)、孕酮(P)和皮质醇含量以及卵巢、精巢和贮精囊中17α羟孕酮(17αP)、前列腺素E2(PGE2)和前列腺素F2α(PGF2α)含量的差异.测定结果表明,雄性野生中华乌塘鳢群体血清中E2、T和P的含量均显著高于雄性养殖群体(P<0.01),但两者的皮质醇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雌性中华乌塘鳢血清中E2、T、P和皮质醇的含量在野生和养殖群体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野生群体卵巢中的17αP、PGE2和PGF2α含量均极显著高于养殖群体(P<0.01);野生群体精巢中的PGE2和PGF2α含量也显著高于养殖群体(P<0.05),但17αP含量则显著低于养殖群体(P<0.05).野生群体贮精囊PGE2含量显著高于养殖群体(P<0.05),17αP含量则显著低于养殖群体(P<0.05),PGF2α含量两者没有差异(P>0.05).中华乌塘鳢雌性养殖群体血清中E2和T的含量随性腺发育而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乌塘鳢 养殖群体 性类固醇激素 血清 比较研究 PGF2Α 前列腺素F2Α 野生群体 PGE2 测定结果 含量差异 腺发育 贮精囊 皮质醇 雌二醇 醇含量 卵巢 孕酮 精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类固醇激素雌二醇、睾酮对半滑舌鳎雌、雄、伪雄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佳林 杨英明 +2 位作者 杨倩 王娜 陈松林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7-34,共8页
多种鱼类包括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都存在性别大小异形现象,这种生长二态性可能与性类固醇激素和生长轴相关基因的相互作用有关。笔者课题组前期已通过转录组学分析发现性类固醇激素可能参与半滑舌鳎性别大小异形调控过程... 多种鱼类包括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都存在性别大小异形现象,这种生长二态性可能与性类固醇激素和生长轴相关基因的相互作用有关。笔者课题组前期已通过转录组学分析发现性类固醇激素可能参与半滑舌鳎性别大小异形调控过程。为探究性类固醇激素对半滑舌鳎不同性别生长差异的影响,该研究对16月龄雌、雄、伪雄鱼进行了雌二醇、睾酮激素注射处理,并对其生长数据进行统计,且对半滑舌鳎生长激素1(Growth hormone 1, gh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 igf1)和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Suppressor of cytokine signaling 3, socs3) 3个基因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性类固醇激素对半滑舌鳎不同性别个体的生长均具有抑制作用。激素处理后,gh1、igf1在脑、肝脏中的表达量总体呈下降趋势,socs3在肌肉和肝脏中的表达量显著上升。该研究探讨了性类固醇激素对半滑舌鳎不同性别生长性能的影响,为深入研究性固醇激素调控鱼类性别大小异形现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滑舌鳎 性类固醇激素 别大小异形 gh1 IGF1 SOCS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鳢叉头框转录因子基因Foxl2的克隆表达及性类固醇激素刺激下的表达响应 被引量:5
16
作者 吴燕铎 欧密 +4 位作者 高丹丹 陈昆慈 罗青 刘海洋 赵建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9-60,共12页
为探究叉头框转录因子Foxl2基因(forkhead transcription factor gene 2)在斑鳢Channa maculata性腺发育过程中的作用,采用RT-PCR和RACE技术克隆出斑鳢Foxl2基因,利用qRT-PCR解析Foxl2基因在雌雄斑鳢1龄成鱼组织、不同发育时期性腺中的... 为探究叉头框转录因子Foxl2基因(forkhead transcription factor gene 2)在斑鳢Channa maculata性腺发育过程中的作用,采用RT-PCR和RACE技术克隆出斑鳢Foxl2基因,利用qRT-PCR解析Foxl2基因在雌雄斑鳢1龄成鱼组织、不同发育时期性腺中的表达情况,以及外源性激素诱导后雌雄斑鳢性腺中Foxl2的表达变化,通过酶联免疫法测定性腺不同发育时期雌雄斑鳢血清中的雌性激素(estrogen,E)总含量,并利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性腺中Foxl2蛋白表达的细胞类型。结果表明:克隆获得斑鳢Foxl2 cDNA序列全长为1939 bp,开放阅读框(ORF)为921 bp,共编码306个氨基酸;组织表达分析显示,Foxl2在卵巢中表达量最高且极显著高于精巢(P<0.01),但在鳃和脑组织中雄鱼表达量显著高于雌鱼(P<0.05);性腺发育时期表达分析显示,Foxl2在卵巢中表达量高于精巢,且在孵化出膜后105 d时,卵巢中表达量达到最高,精巢中表达量最低,两者表达量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血清中雌激素总含量变化与之相似;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Foxl2蛋白表达于斑鳢卵巢成熟卵母细胞周围的颗粒细胞,精巢中未检测到Foxl2表达信号;经外源性类固醇激素17α-乙炔基雌二醇(17α-ethynylestradio,EE2)和17α-甲睾酮(17α-methyltestosterone,MT)处理后,卵巢中Foxl2的表达均受到抑制,但精巢中表达水平被EE2上调,被MT下调。研究表明,Foxl2基因在斑鳢性腺中呈现明显的性别二态性表达,推测其参与卵巢的发育和维持,通过外源激素诱导,Foxl2可能响应性类固醇激素的调节,本研究从mRNA和蛋白层面初步揭示了Foxl2在斑鳢性腺发育中的重要作用,为深入研究其性别分化机制及性别控制技术提供了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鳢 Foxl2基因 克隆 性类固醇激素 mRNA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乌塘鳢雌雄异体和雌雄同体性类固醇激素含量的季节变化与差异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志杰 洪万树 +2 位作者 连惠波 赖晓健 王琼 《台湾海峡》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69-374,共6页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了野生中华乌塘鳢(Bostrichthys sinensis)不同季节血清E2和11-KT含量的变化,并比较了生殖季节养殖雌雄同体与野生雌雄异体之间E2、11-KT和17α,20β-P三种性类固醇激素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野生雌鱼和雄鱼血清E2...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了野生中华乌塘鳢(Bostrichthys sinensis)不同季节血清E2和11-KT含量的变化,并比较了生殖季节养殖雌雄同体与野生雌雄异体之间E2、11-KT和17α,20β-P三种性类固醇激素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野生雌鱼和雄鱼血清E2和11-KT的含量均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其高低均依次为5>8>2>11月.在相同月份,雌鱼的E2含量显著高于雄鱼,而雄鱼的11-KT含量显著高于雌鱼.生殖高峰期,雌雄同体E2含量高于雌雄异体雄鱼,但低于雌雄异体雌鱼;雌雄同体11-KT和17α,20β-P含量均高于雌雄异体雌鱼和雄鱼;野生雌鱼和雄鱼血清17α,20β-P含量没有显著差异.性类固醇激素在中华乌塘鳢的生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E2是野生中华乌塘鳢雌鱼的主要雌激素,而11-KT则是野生雄鱼的主要雄激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物学 中华乌塘鳢 雌雄异体 雌雄同体 性类固醇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子鳄卵巢性类固醇激素受体的免疫细胞化学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许多 吴孝兵 +3 位作者 王力 李琴 朱红星 王朝林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95-501,共7页
为探讨扬子鳄卵巢内不同性类固醇激素受体在卵泡发育中的调控作用,研究采用组织学和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运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扬子鳄不同发育时期卵泡中的雌激素受体、雄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3种类固醇激素受体... 为探讨扬子鳄卵巢内不同性类固醇激素受体在卵泡发育中的调控作用,研究采用组织学和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运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扬子鳄不同发育时期卵泡中的雌激素受体、雄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3种类固醇激素受体在卵巢各期滤泡细胞中均有表达,在4月Ⅱ-Ⅳ期卵泡的滤泡细胞中阳性反应最强;9月卵巢的滤泡细胞中阳性反应最弱;ER和AR不仅在各期滤泡细胞中存在阳性位点,在6月卵泡的卵母细胞胞质中也有表达。结果说明,在扬子鳄卵母细胞生长发育和成熟过程中,3种激素受体通过与其对应的激素结合对滤泡细胞的发育、卵黄的合成与积累以及排卵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子鳄 性类固醇激素受体 免疫细胞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类固醇激素在虾夷扇贝成体组织中的分布 被引量:1
19
作者 郭振义 谢欣冉 +5 位作者 李亚娟 刘亮洁 张丽靖 吴绍轩 张玲玲 王师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23-529,共7页
性类固醇激素在动物性别分化、生殖、发育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关于性类固醇激素在软体动物中是否存在合成、转化、运输等过程,目前所知甚少。本试验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析孕酮、睾酮和雌二醇在雌性和雄性虾夷扇贝成体组... 性类固醇激素在动物性别分化、生殖、发育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关于性类固醇激素在软体动物中是否存在合成、转化、运输等过程,目前所知甚少。本试验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析孕酮、睾酮和雌二醇在雌性和雄性虾夷扇贝成体组织中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肝胰腺中孕酮占比(80%)明显高于其他组织,提示孕酮可能在肝胰腺合成或吸收;血淋巴中性类固醇激素含量最高,暗示性类固醇激素可能在血淋巴中积累;3种激素含量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表明在扇贝体内存在激素的转化。3种激素含量在雌、雄个体的大部分组织之间无明显差异,但雌贝性腺和肝胰腺中的雌二醇/睾酮显著高于雄贝,表明雌性个体的性腺和肝胰腺中存在较高雌二醇转化能力。本试验结果将为深入了解性类固醇激素在软体动物中的合成与转化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夷扇贝 成体组织 性类固醇激素 孕酮 睾酮 雌二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性类固醇激素及其受体在北方山溪鲵卵母细胞发育中的分布
20
作者 雷忻 张育辉 廉振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3-18,23,共7页
为探讨性类固醇激素对北方山溪鲵(Batrachuperus tibetanus)卵泡发育的调控作用,采用组织学与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观测卵子发生周期中雌二醇(17β-estradiol,E2)、孕酮(progesterone,P)、睾酮(testosterone,T)3种性类固醇激... 为探讨性类固醇激素对北方山溪鲵(Batrachuperus tibetanus)卵泡发育的调控作用,采用组织学与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观测卵子发生周期中雌二醇(17β-estradiol,E2)、孕酮(progesterone,P)、睾酮(testosterone,T)3种性类固醇激素及其受体(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在不同发育时期卵泡中的表达特征。结果可见,北方山溪鲵卵巢中Ⅰ期卵泡数量在10月达到最大值,Ⅱ期卵泡数量在翌年5月达到最大值,Ⅲ期卵泡数量在6月最多,Ⅳ期卵泡数量在11月最多。E2与ER在Ⅲ期卵泡卵母细胞胞质中的阳性反应最强,P与PR,T与AR均在Ⅳ期卵泡卵母细胞中的阳性反应最强。结果表明,北方山溪鲵的卵泡为异步发育,其从发生至成熟后排出需要的最短时间应为20~22个月。E2在卵母细胞的卵黄形成中起作用,P与T均对卵母细胞成熟起重要作用。3种性类固醇激素分泌的变化规律与北方山溪鲵卵泡发生、发育、成熟和排出的周期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方山溪鲵 卵母细胞 性类固醇激素 受体 免疫细胞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