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晚发精神分裂症与血液流变学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张陕宁
白永莉
+1 位作者
王西田
杨宗儒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197-198,共2页
目的探讨晚发精神分裂症与血液流变学的相关性。方法对46例晚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常规应用抗精神药物治疗前及治疗6周末分别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定精神症状,对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检测结果与阳性与阴性症状量...
目的探讨晚发精神分裂症与血液流变学的相关性。方法对46例晚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常规应用抗精神药物治疗前及治疗6周末分别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定精神症状,对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检测结果与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减分值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本组患者治疗前血液流变学检测血浆粘度、血沉、血沉方程K值、红细胞变形指数均高于正常值,红细胞聚集指数低于正常标准;治疗后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各因子分及血液流变学检测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或0.01),且血液流变学变化与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减分值存在显著相关(R=0.8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检测患者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对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血液流变学
血浆粘度
血沉
血沉方程K值
红细胞变形指数
阳
性
与阴
性症状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针刀结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术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
13
2
作者
胡国强
杜晓楠
田佳琪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9期165-168,176,共5页
目的通过观察针刀结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术对颈性眩晕(CV)患者的临床疗效,为CV的治疗和研究提供思路和方法。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就诊于石家庄市中医院CV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治...
目的通过观察针刀结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术对颈性眩晕(CV)患者的临床疗效,为CV的治疗和研究提供思路和方法。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就诊于石家庄市中医院CV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治疗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术,每周治疗1次,共治疗2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针刀治疗,每周治疗1次,共治疗2次。两组均于治疗前后行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ESCV)、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并对两组治疗前、后的数据进行比较,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ESCV评分、平均血流速度、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舒张末期血流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ESCV评分、平均血流速度、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舒张末期血流速度检测较治疗前升高,且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刀结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术治疗CV效果显著,有临床推广意义。其长远期疗效有待临床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刀
星状神经节阻滞术
颈
性
眩晕
颈
性
眩晕
症状
与功能评估
量
表
经颅多普勒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电子灸联合常规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
1
3
作者
刘兰英
庄垂加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第2期30-34,共5页
目的:探讨电子灸联合常规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CS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艾灸联合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采用电子灸联合常规针刺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
目的:探讨电子灸联合常规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CS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艾灸联合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采用电子灸联合常规针刺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结果及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ESCV)评分,并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椎-基底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Vs)、平均血流速度(Vm)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椎-基底动脉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同组治疗前后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眩晕程度、眩晕频率、眩晕持续时间、颈肩痛程度、头痛程度、工作与生活、心理与社会适应力评分及ESCV总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但上述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28/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00%(27/3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子灸联合常规针刺治疗CSA能有效改善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液高流速状态,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社会功能,疗效与传统艾灸联合常规针刺治疗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型颈椎病
痹证
电子灸
针刺
经颅多普勒超声
颈
性
眩晕
症状
与功能评估
量
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颈舒汤加减联合推拿康复治疗混合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
11
4
作者
张田宁
田千慧
+5 位作者
朱咏梅
贾学锋
许世维
贾敬喜
项旭
何基杰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3期36-40,共5页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联合推拿康复治疗混合型颈椎病疼痛和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法将66例混合型颈椎病(颈痛、眩晕为主要症状)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手法推拿、康复运动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自...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联合推拿康复治疗混合型颈椎病疼痛和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法将66例混合型颈椎病(颈痛、眩晕为主要症状)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手法推拿、康复运动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自拟中药汤剂颈舒汤加减内服联合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3、7、10、14 d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评估,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evaluation scale cervical vertigo,ESCV)对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眩晕症状进行评分。结果与同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3、7、10、14 d时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ESCV评分均显著增高(P<0.05);治疗10、14 d时,观察组疼痛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3、7、10、14 d时,观察组ESCV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舒汤加减内服联合推拿康复治疗可有效缓解混合型颈椎病疼痛、眩晕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型颈椎病
视觉模拟评分
颈
性
眩晕
症状
与功能评估
量
表
颈舒汤
颈椎推拿
康复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晚发精神分裂症与血液流变学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张陕宁
白永莉
王西田
杨宗儒
机构
宝鸡市康复医院
出处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197-198,共2页
基金
宝鸡市卫生局科研基金资助项目(编号:201040)
文摘
目的探讨晚发精神分裂症与血液流变学的相关性。方法对46例晚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常规应用抗精神药物治疗前及治疗6周末分别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定精神症状,对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检测结果与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减分值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本组患者治疗前血液流变学检测血浆粘度、血沉、血沉方程K值、红细胞变形指数均高于正常值,红细胞聚集指数低于正常标准;治疗后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各因子分及血液流变学检测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或0.01),且血液流变学变化与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减分值存在显著相关(R=0.8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检测患者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对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血液流变学
血浆粘度
血沉
血沉方程K值
红细胞变形指数
阳
性
与阴
性症状量表
Keywords
Schizophrenia
hemorheology
plasma viscosity
blood sedimentation~ K value of blood sedi- mentation equation
RBC deformation index
PANSS
分类号
R749.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针刀结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术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
13
2
作者
胡国强
杜晓楠
田佳琪
机构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医院康复科
河北北方学院研究生院
出处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9期165-168,176,共5页
基金
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计划项目(2019439)。
文摘
目的通过观察针刀结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术对颈性眩晕(CV)患者的临床疗效,为CV的治疗和研究提供思路和方法。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就诊于石家庄市中医院CV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治疗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术,每周治疗1次,共治疗2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针刀治疗,每周治疗1次,共治疗2次。两组均于治疗前后行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ESCV)、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并对两组治疗前、后的数据进行比较,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ESCV评分、平均血流速度、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舒张末期血流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ESCV评分、平均血流速度、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舒张末期血流速度检测较治疗前升高,且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刀结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术治疗CV效果显著,有临床推广意义。其长远期疗效有待临床进一步验证。
关键词
针刀
星状神经节阻滞术
颈
性
眩晕
颈
性
眩晕
症状
与功能评估
量
表
经颅多普勒超声
Keywords
Acupotomy
Stellate ganglion block
Cervical vertigo
Cervical vertigo symptom and function assessment scale
Transcranial doppler
分类号
R681.5 [医药卫生—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电子灸联合常规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
1
3
作者
刘兰英
庄垂加
机构
福建省泉州市中医院
出处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第2期30-34,共5页
基金
泉州市第1批青年中医骨干人才研修项目(2021)。
文摘
目的:探讨电子灸联合常规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CS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艾灸联合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采用电子灸联合常规针刺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结果及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ESCV)评分,并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椎-基底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Vs)、平均血流速度(Vm)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椎-基底动脉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同组治疗前后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眩晕程度、眩晕频率、眩晕持续时间、颈肩痛程度、头痛程度、工作与生活、心理与社会适应力评分及ESCV总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但上述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28/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00%(27/3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子灸联合常规针刺治疗CSA能有效改善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液高流速状态,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社会功能,疗效与传统艾灸联合常规针刺治疗相当。
关键词
椎动脉型颈椎病
痹证
电子灸
针刺
经颅多普勒超声
颈
性
眩晕
症状
与功能评估
量
表
分类号
R246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颈舒汤加减联合推拿康复治疗混合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
11
4
作者
张田宁
田千慧
朱咏梅
贾学锋
许世维
贾敬喜
项旭
何基杰
机构
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
出处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3期36-40,共5页
基金
安徽省卫计委中医特色专项(AH2015)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二批基地课题(JDZX2015139)。
文摘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联合推拿康复治疗混合型颈椎病疼痛和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法将66例混合型颈椎病(颈痛、眩晕为主要症状)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手法推拿、康复运动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自拟中药汤剂颈舒汤加减内服联合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3、7、10、14 d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评估,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evaluation scale cervical vertigo,ESCV)对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眩晕症状进行评分。结果与同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3、7、10、14 d时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ESCV评分均显著增高(P<0.05);治疗10、14 d时,观察组疼痛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3、7、10、14 d时,观察组ESCV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舒汤加减内服联合推拿康复治疗可有效缓解混合型颈椎病疼痛、眩晕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
混合型颈椎病
视觉模拟评分
颈
性
眩晕
症状
与功能评估
量
表
颈舒汤
颈椎推拿
康复运动
Keywords
Mixed cervical spondylosis
Visual Analogue Scale
Evaluation Scale for Cervical Vertigo
Jingshu Decoction
Cervical massage
Rehabilitation exercise
分类号
R681.55 [医药卫生—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晚发精神分裂症与血液流变学相关性研究
张陕宁
白永莉
王西田
杨宗儒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针刀结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术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效果
胡国强
杜晓楠
田佳琪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电子灸联合常规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刘兰英
庄垂加
《中国民间疗法》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颈舒汤加减联合推拿康复治疗混合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张田宁
田千慧
朱咏梅
贾学锋
许世维
贾敬喜
项旭
何基杰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