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先秦儒家性理观念溯源
被引量:2
- 1
-
-
作者
朱汉民
-
机构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
-
出处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8,共4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玄学与理学的学术思想理路研究"(07BZX036)
-
文摘
"性理之学"是由"性"、"理"两个内在联系的核心范畴构成的,它虽定型于宋代,其观念则起源于先秦儒学中"生"、"天"、"命"、"德"、"理"等思想内涵。先秦儒家性理学观念的早期形态特点对后世性理之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关键词
性
理
命
性理之学
先秦
-
Keywords
nature
principle
fate
the Learning of Nature and Principle
Pre-Qin Period
-
分类号
B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题名惠能的宗教革新与唐宋之际中国传统思想的重构
- 2
-
-
作者
章权才
-
机构
广东省社科院历史所
-
出处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7年第5期76-82,共7页
-
文摘
惠能的宗教革新与唐宋之际中国传统思想的重构章权才(一)中唐时期,发生在中国佛教史和意识形态领域中的一件大事,是惠能的宗教革新。这个宗教革新,不仅导致禅宗在佛教界主流地位的确立,而且对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统治思想的奠定产生了历史性的影响。惠能的宗教革新,有...
-
关键词
宗教革新
中国传统思想
庶族地主
唐宋之际
惠能
柳宗元
佛教
性理之学
人本主义
《中庸》
-
分类号
K092.40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两宋事功思想论析
被引量:1
- 3
-
-
作者
赵滕
王浦劬
-
机构
北京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
出处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13-120,共8页
-
基金
北京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研究项目“利益政治学”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两宋时期,是儒家改变魏晋隋唐的相对弱势地位,重新主导官方意识形态的关键时期。沿着战国时期孟荀之间规范主义与现实主义辩争的理路,两宋儒家形成了性理之学与事功思想的对立。两宋事功思想从现实与功利的视角阐释儒家的世界观、伦理观与政治观,已萌发人本思想,其发展了儒家“入世”的文化传统,强调“经世致用”的君子人格意象。从这个意义上说,两宋事功思想是儒家内生的由传统向现代转进的文化基因。
-
关键词
性理之学
事功思想
文化意义
-
分类号
D092
[政治法律—政治学]
-
-
题名曾国藩是怎样镇压太平天国的
被引量:1
- 4
-
-
作者
谢各良
-
出处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4期110-111,共2页
-
文摘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重要人物。太平天国革命爆发后,他纠集一批从性理之学中走出来的士儒,组成了一个以他为首的反革命军事集团,从政治、思想文化和军事等方面采取一整套的反革命策略,对太平天国进行残酷的镇压。一、政治上采取的措施是:1、表面上减轻“民间疾苦”,目的为收拾“民心”。
-
关键词
镇压太平天国
中国近代史
军事集团
性理之学
民间疾苦
帮办军务
集贤关
外国侵略者
鲍超
经世
-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