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菜用型和果用型番木瓜表型性状表达差异性分析 |
刘迪发
黄东益
夏薇
高玲
陈媚
纪长绵
魏守兴
|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
|
不同氮肥条件下水稻DUS测试性状表达的差异性 |
李华勇
王艳平
王显生
吴燕
沈奇
|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
2016 |
5
|
|
3
|
2种栽培模式对辣椒DUS测试性状表达的影响 |
高玲
唐浩
龙开意
张如莲
徐丽
王琴飞
|
《热带生物学报》
|
2011 |
1
|
|
4
|
光温敏雄性核不育水稻性状表达及遗传规律研究 |
李振宇
王志兴
陈广红
王绍林
|
《垦殖与稻作》
|
2001 |
5
|
|
5
|
5龄期的叶质与食桑量对茧丝纤度性状表达的影响 |
徐孟奎
姜永煌
闵木焱
|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CSCD
|
1996 |
1
|
|
6
|
甘蔗杂交后代早期世代性状表达的重演力 |
邓祖湖
林彦铨
陈如凯
张增基
|
《甘蔗(福建)》
|
1996 |
1
|
|
7
|
水稻光温敏核雄性不育性状表达的时空性 |
李继开
李振宇
郭文强
王志兴
陈广红
刘继强
|
《垦殖与稻作》
|
1997 |
0 |
|
8
|
不同施氮量对小麦DUS测试性状表达的影响 |
孙建军
豆丹丹
申培林
丁超明
郭玉玺
郭新海
王德新
|
《湖北农业科学》
|
2023 |
0 |
|
9
|
生态因子对甜玉米穗部性状表达的影响 |
卢俊浩
樊应虎
李琰聪
陈怀军
胡美静
寸婕
黄晓蓉
张婷
张建华
|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10
|
春化处理对蚕豆性状表达的影响 |
陈江辉
王旭强
王双千
张琳玲
徐伟韦
|
《浙江农业科学》
|
2018 |
8
|
|
11
|
家蚕大卵突变基因的性状表达 4.大卵卵壳的表面构造 |
河口丰
伴野丰
古贺克己
土井良宏
藤井博
何毅译
|
《蚕学通讯》
|
1994 |
0 |
|
12
|
不同栽培模式对玉米DUS 测试部分数量性状表达的影响 |
赵佳
高欣
李佳佳
|
《农业科技通讯》
|
2022 |
2
|
|
13
|
三眠蚕大卵基因的性状表达 |
河口丰
杨彦波
|
《国外农学(蚕业)》
|
1994 |
0 |
|
14
|
家蚕大卵突变基因的性状表达 Ⅱ.大量注射20-羟基蜕皮激素人工诱发大型卵 |
河口丰
潘庆中
|
《国外农学(蚕业)》
|
1990 |
0 |
|
15
|
单细胞精度的表达数量性状位点研究进展 |
徐晓鹏
范小英
|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16
|
应用基因表达数量性状基因座定位(eQTL)研究PINK1表达调控 |
殷冬梅
陈颖
黄超兰
杜青青
吴娟娟
许玲莉
陆璐
沈勤
|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2
|
|
17
|
大额牛SCD基因多态性及肉质性状的表达 |
宋宪博
苟潇
刘兴勇
|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18
|
应用近等基因系研究Bt基因对水稻性状表现的影响 |
沈圣泉
舒庆尧
包劲松
吴殿星
夏英武
|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13
|
|
19
|
白色杜洛克×二花脸资源家系猪血液性状的系统遗传学研究 |
徐盼
张震
崔磊磊
杨斌
段艳宇
|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3
|
|
20
|
甘蓝型油菜BnTT3基因的表达与eQTL定位分析 |
卢坤
曲存民
李莎
赵会彦
王瑞
徐新福
梁颖
李加纳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