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VBA对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的优化和拓展 被引量:1
1
作者 周俊毅 许爱娟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3-56,共4页
“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等核心素养。利用EXCEL中VBA语言对实验进行数字化模拟,优化数据分析,能增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VBA具有可操作性强的特点,可以拓展对自由组合性状分离比、配... “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等核心素养。利用EXCEL中VBA语言对实验进行数字化模拟,优化数据分析,能增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VBA具有可操作性强的特点,可以拓展对自由组合性状分离比、配子致死等内容的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状分离比 模拟实验 VBA 信息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孟德尔遗传定律特殊性状分离比例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吕爱民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6-58,共3页
本文归纳分析了孟德尔遗传定律中几种常见的特殊性状分离比例出现的原因,并通过典型例题来加深理解。
关键词 孟德尔遗传定律 特殊性状分离比 典型例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教学设计 被引量:2
3
作者 申丽娜 陈云杰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31-32,共2页
本文重点介绍了"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的设计思路、重难点分析及教学过程。
关键词 性状分离比 模拟实验 教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教学设计 被引量:1
4
作者 邓玉娟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0-80,M0003,共2页
本文从引导学生学会数据收集、分析和归纳的科学方法角度设计“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的教学设计及实施方案。
关键词 高中生物学 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 教学设计 理性思维 科学探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自制教具的拓展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韩瑞华 《生物学教学》 2022年第10期32-33,共2页
利用透明饮用水桶和儿童弹力球制成性状分离比的教具,是针对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的再次改进。改进后的教具可以应用在模拟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解释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以及模拟两对相对性状的性状分离比三类实验中。
关键词 性状分离比 模拟实验 再次改进 高中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的改进意见 被引量:1
6
作者 甄树山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0-50,共1页
关键词 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 教材实验 组织形式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物和计算机模拟相结合的“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教学设计 被引量:1
7
作者 孙志涛 《生物学教学》 2023年第5期51-53,共3页
本文通过提供小桶、小球等实物让学生设计实验、观看实物模拟实验的操作视频,体验实验过程,体会模拟实验的原理,再用编程软件模拟小桶中小球的动态移动及随机抓取、随机结合的过程,有效节约了课堂时间,让学生有更多时间对实验原理进行思... 本文通过提供小桶、小球等实物让学生设计实验、观看实物模拟实验的操作视频,体验实验过程,体会模拟实验的原理,再用编程软件模拟小桶中小球的动态移动及随机抓取、随机结合的过程,有效节约了课堂时间,让学生有更多时间对实验原理进行思考,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及实验数据进行分析与讨论,从而对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有深度的理解和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状分离比 模拟实验 教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的教学设计
8
作者 罗建义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2-43,共2页
对人教版“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做了分析,从实验用具、数据处理等方面进行了改进,模拟植物双受精后胚和胚乳的形成。适当的实验拓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探究能力及创新能力,使教学更加高效。
关键词 性状分离比 教学设计 实践 模拟实验 高中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纸板圆盘对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进行优化 被引量:4
9
作者 刘贵贤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33-34,共2页
通过对教材中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进行分析,找出容易让学生误解及不易于操作的环节,结合教学实际用纸板圆盘对实验进行了优化.优化后的实验能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孟德尔分离定律和受精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缩短实验时间、更有效地培养学生... 通过对教材中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进行分析,找出容易让学生误解及不易于操作的环节,结合教学实际用纸板圆盘对实验进行了优化.优化后的实验能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孟德尔分离定律和受精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缩短实验时间、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状分离定律 模拟实验 优化 废纸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的优化和拓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彭飞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2-63,共2页
本文通过对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的探究式设计,诱导学生去自主开发模拟实验材料、优化数据处理方法,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孟德尔遗传规律。
关键词 模拟实验 性状分离 优化和拓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量性状分离分析中分布参数估计的IECM算法 被引量:107
11
作者 章元明 盖钧镒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699-706,共8页
在主基因 +多基因混合遗传分析中 ,随着模型的扩展 ,估计成分分布参数的 EM算法显示其局限性。本文在 ECM算法和剖分成分分布方差为主基因、多基因及环境三种方差组分基础上 ,推演出S个 CM步骤的一般迭代公式 ,称为迭代 ECM算法 (简称 I... 在主基因 +多基因混合遗传分析中 ,随着模型的扩展 ,估计成分分布参数的 EM算法显示其局限性。本文在 ECM算法和剖分成分分布方差为主基因、多基因及环境三种方差组分基础上 ,推演出S个 CM步骤的一般迭代公式 ,称为迭代 ECM算法 (简称 IECM算法 )。文中给出利用个别分离世代鉴定主基因和多基因存在 ,以及利用联合多个世代分离分析的 IECM算法。用 Turbo C++语言编写了所有计算程序。最后给出的实例说明 IECM算法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ECM算法 参数估计 数量性状分离分析 混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蝴蝶兰Phalaenopsis ‘Frigdaas Oxford’和Phal.316杂交F_1代性状分离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李佐 肖文芳 +2 位作者 陈和明 尤毅 吕复兵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54-861,共8页
以中小型-黄底红紫斑纹-蜡质花品种Phalaenopsis‘Frigdaas Oxford’(黄金豹)为母本,大花型-纯白无斑纹-纸质花品种Phal.316为父本进行常规杂交,对其F1代群体的性状分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F1代群体根据花部性状特点分为11个类群... 以中小型-黄底红紫斑纹-蜡质花品种Phalaenopsis‘Frigdaas Oxford’(黄金豹)为母本,大花型-纯白无斑纹-纸质花品种Phal.316为父本进行常规杂交,对其F1代群体的性状分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F1代群体根据花部性状特点分为11个类群(Group 01-Group11),17个数量性状介于双亲之间或低于双亲或高于双亲,表现为中亲优势或正向超亲优势或负向优势;杂交后代在花色、斑纹、花朵质地、唇瓣须状物、株高等方面都发生了明显的性状分离,今后可以此为基础进行优良单株或株系的筛选,并为部分花部性状的定向育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蝴蝶兰 杂交F1 性状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年生杂种李苗性状分离研究初报 被引量:7
13
作者 邓继光 黄庆文 +2 位作者 刘凤君 代汉萍 高秀岩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4期363-368,共6页
以吉林6号李、金县大紫李等7个品种为亲本,组配11个杂交组合,获得341个杂交单株。对杂交后代一年生苗的叶长、叶宽、叶宽基距、叶形指数、株高等12个性状的组合间性状差异程度及组合内性状分离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一年... 以吉林6号李、金县大紫李等7个品种为亲本,组配11个杂交组合,获得341个杂交单株。对杂交后代一年生苗的叶长、叶宽、叶宽基距、叶形指数、株高等12个性状的组合间性状差异程度及组合内性状分离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一年生杂种李苗在组合间表现明显差异,在组合内各性状均有较大的分离表现,为李子杂交育种的早期性状鉴定和选择提供了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子 杂种 一年生苗 性状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路易斯安娜鸢尾自交后代观赏性状分离研究初报 被引量:7
14
作者 周玉珍 成海钟 +2 位作者 张文婧 陆桂梅 薛荣荣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4-156,共3页
对引进的8个路易斯安娜鸢尾品种自交后代群体的花茎高度、花色分离情况与开花本色率等的观测统计结果表明:Bold Pretender、Good Doctor、Ione、Heather Stream等4个品种隔离自交后代实生苗开花本色率分别达100%、97.9%、88.8%、79.8%,... 对引进的8个路易斯安娜鸢尾品种自交后代群体的花茎高度、花色分离情况与开花本色率等的观测统计结果表明:Bold Pretender、Good Doctor、Ione、Heather Stream等4个品种隔离自交后代实生苗开花本色率分别达100%、97.9%、88.8%、79.8%,为需要人工隔离自交授粉制种的品种,可生产纯色种苗。无论隔离与否,Colorific品种自交后代实生苗花茎高度变异系数均最小,整齐度较好,该品种可以通过不隔离人工自交授粉进行制种,生产混色系种苗。Professor-Neil、Bold Pretender、Heather Stream自交后代分离色系广,花茎高度不整齐,可以作为筛选新品系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易斯安娜鸢尾 制种 性状分离 花色 花茎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柚杂交一年生苗性状分离初步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丹 肖慈木 +1 位作者 李秀 任少雄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7,共5页
对 5个杂交组合 12 0株柚品种间杂交 1年生苗树体和叶片性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 ,柚杂种 1年生苗的同一组合的不同单株间性状即出现分离 ,特别是株高、叶片数、总叶面积和分枝数等性状分离现象最为明显 ,可作为杂种实生苗早期... 对 5个杂交组合 12 0株柚品种间杂交 1年生苗树体和叶片性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 ,柚杂种 1年生苗的同一组合的不同单株间性状即出现分离 ,特别是株高、叶片数、总叶面积和分枝数等性状分离现象最为明显 ,可作为杂种实生苗早期鉴定、选择的重要指标 ;柚不同组合间苗期多数性状表现出有显著差异 ,母本对杂种 1年生苗性状表现影响最为明显 ;被测性状的株间变异大于组合间变异 ,相同组合不同单株选择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 1年生苗 性状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岭’核桃杂交后代性状分离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爽 任俊杰 +5 位作者 李美美 赵福洞 李保国 齐国辉 陈利英 石鹤飞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3-49,共7页
为探索‘绿岭’核桃杂交后代物候期及树体生长主要性状的分离规律,为杂交后代性状早期选择提供依据,以‘绿岭’核桃为亲本的5个杂交组合739个杂交单株7年生实生树及其同龄亲本为试材,调查分析了各个组合杂交单株的物候期、树高、冠幅、... 为探索‘绿岭’核桃杂交后代物候期及树体生长主要性状的分离规律,为杂交后代性状早期选择提供依据,以‘绿岭’核桃为亲本的5个杂交组合739个杂交单株7年生实生树及其同龄亲本为试材,调查分析了各个组合杂交单株的物候期、树高、冠幅、干周和枝类组成,分析了杂交组合内各单株间、组合间的植株性状分离变异情况及差异显著性。结果表明:不同杂交组合内各单株间开花结果物候期的期望值均在4.8以上,变异系数均大于30%,在不同的杂交组合间,雌花各物候期的遗传力相对大于雄花,在30%~70%;树体生长主要性状的变异系数均在17%以上,其中枝类组成的变异系数均大于90%,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可作为杂种实生树早期鉴定、选择的重要指标。不同杂交组合间的性状变异小于单株间的变异,变异系数均小于30%。对杂交后代各组合间性状的方差分析表明,‘绿早’ב绿岭’的雌花开放初期最晚,期望值达8.11,极显著高于其他组合,‘绿岭’ב清香’杂交组合的树高最矮,为4.20m,与其他4个杂交组合有极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岭’核桃 杂交后代 性状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叶芋Cal.11和Cal.22杂交F1代性状分离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金梅 巫志坚 +2 位作者 宋勇强 Zhanao Deng 钟荣辉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92-796,共5页
本研究以阔心形叶品种C11为母本,披针形叶品种C22为父本进行杂交,对其F1代群体的性状分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观赏性状方面,根据叶形,F1代群体分为阔心形和披针形2个组群,分离比率为1∶1。根据叶色,分为4个组群,分离比率为3∶2∶2∶1... 本研究以阔心形叶品种C11为母本,披针形叶品种C22为父本进行杂交,对其F1代群体的性状分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观赏性状方面,根据叶形,F1代群体分为阔心形和披针形2个组群,分离比率为1∶1。根据叶色,分为4个组群,分离比率为3∶2∶2∶1。第1组群,整个叶片粉色至红色,与父本相似,但叶色更加鲜艳;第2组群叶片中间粉色至白色斑点,与母本相似;第3组群,叶片中间红色,外围绿色;第4组群,整个叶片绿色,主脉红色。母本的主脉色为红色,父本为白色,获得的杂交后代主脉色为红色和绿色,分离比率为3∶1,绿色主脉与斑点色紧密连锁。母本的叶柄色为褐色,父本为粉色,杂交后代的叶柄均为红色。在数量性状方面,F1代的芽数、叶片数、块茎数和块茎直径表现为中亲优势,其中芽数和叶片数表现为高亲优势。因此,采用Cal.11和Cal.22作为亲本,产生的杂交后代变异丰富,可从中筛选出叶色更鲜艳、块茎产量更高、叶片数和芽数更多的优选单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南星科 花叶芋 杂交F1代 性状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葫芦DH群体主要农艺性状分离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谢冰 王晓云 王秀峰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10-114,共5页
对一个包括31个株系的西葫芦胚囊植株DH群体进行考察,初步分析其几个主要农艺性状的分离变异情况,并与同来源的F2群体进行比较,以了解其在西葫芦性状遗传分析及优异自交系选育上的应用价值。结果显示,所考察的西葫芦DH群体在第一雌花节... 对一个包括31个株系的西葫芦胚囊植株DH群体进行考察,初步分析其几个主要农艺性状的分离变异情况,并与同来源的F2群体进行比较,以了解其在西葫芦性状遗传分析及优异自交系选育上的应用价值。结果显示,所考察的西葫芦DH群体在第一雌花节位、雌花节率、始花期、始收期、果形指数、果肉厚、果柄长及单果质量等数量性状上的分离变异情况与F2基本一致;在果实颜色、叶片形状、分枝习性等质量性状上的分离经卡方检验,只有叶片形状基本符合1∶1的分离比,其余两个性状的分离均出现了超亲类型;该DH群体中5个株系两个自交世代R1、R2的相关性状表现出较好的遗传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葫芦 DH群体 农艺性状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杂交组合内生长性状分离的机制探讨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海蓉 齐明 +1 位作者 叶金俊 何贵平 《浙江林业科技》 2020年第3期1-8,共8页
为研究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杂交组合内子代生长性状分离的分子机制,以杉木杂种和亲本为研究对象,从基因表达水平揭示超亲杂种优于低亲杂种的形成分子机制,采用Illumina Hiseq 4000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不同生长势的杉木杂种(龙15... 为研究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杂交组合内子代生长性状分离的分子机制,以杉木杂种和亲本为研究对象,从基因表达水平揭示超亲杂种优于低亲杂种的形成分子机制,采用Illumina Hiseq 4000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不同生长势的杉木杂种(龙15×1339)的超高亲子代(HF1)和超低亲子代(LF2)及其亲本(龙15和1339)进行无参转录组测序和差异比较。结果表明,所有样本经转录组测序共产生Clean reads 5.8E+08条,总拼接长度为49803726nt,将Clean reads在6个数据库(Nr,Swiss-prot,KOG,KEGG,Pfam,GO)进行BLASTX分析,比对结果产生80171个基因;杉木同一组合内的HF1比LF2的生产力高,是因为HF1在不同的GO和KEGG terms内和terms间两个层面上的差异表达基因的分布处于不均匀、不平衡状态;HF1的GO terms和KEEG terms的差异基因的分布不均匀、不平衡;LF2 GO terms和KEEG terms的差异基因的分布趋于均匀、平衡状态。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育种群体展开遗传多样性研究,选择表达基因互补的亲本进行杂交组配,这样可以降低杂种间生长性状的分离,以达到收获期大体一致的目的,是一条可行的技术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杂交组合 生长性状分离 转录组测序 分子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苎麻杂交一代性状分离变异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飞虎 《中国麻作》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7-10,15,共5页
三个组合苎麻杂交一代性状分离变异如下:(1)形态学性状分离复杂、类型繁多,如(黄壳早×芦竹青)F168个单蔸可分为63个类型。(2)经济性状变异显著,如株高和单蔸分株数的变异系数为10.2—19.7%和41.0—... 三个组合苎麻杂交一代性状分离变异如下:(1)形态学性状分离复杂、类型繁多,如(黄壳早×芦竹青)F168个单蔸可分为63个类型。(2)经济性状变异显著,如株高和单蔸分株数的变异系数为10.2—19.7%和41.0—41.7%,各组合后代不同类型间单纤维支数的差异为500—1000支,变异系数为10.4-15.5%。(3)有些组合F1的叶面绉纹少:多、幼茎绿色:黄绿、叶形卵圆:椭圆等符合1:1的分离比例,而叶缘锯齿深尖:浅钝、托叶红色:黄白等分离比例适合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 杂交一代 性状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