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74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繁殖期日本海螂的壳尺寸性状对重量性状的通径分析
1
作者 徐筱琰 杜美荣 +1 位作者 王庭豪 蒋增杰 《渔业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7-135,共9页
为了揭示繁殖期日本海螂(Mya japonica)壳尺寸性状和重量性状之间的关系,通过直观可见性状判断非直观性状,在苗种繁育中指导种贝挑选,本研究测定了185只来自青岛胶州湾繁殖期日本海螂的壳尺寸性状[壳长(X1),壳宽(X2),壳高(X3)]和重量性... 为了揭示繁殖期日本海螂(Mya japonica)壳尺寸性状和重量性状之间的关系,通过直观可见性状判断非直观性状,在苗种繁育中指导种贝挑选,本研究测定了185只来自青岛胶州湾繁殖期日本海螂的壳尺寸性状[壳长(X1),壳宽(X2),壳高(X3)]和重量性状[总湿重(Y1),软体湿重(Y2),性腺湿重(Y3)],开展了壳尺寸性状对重量性状的通径分析。结果显示,繁殖期日本海螂的6个性状之间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相关性系数为0.891~0.966。壳宽对总湿重、软体湿重和性腺湿重的直接效应最大,其值分别为0.462、0.519和0.537。单一性状中,壳宽对总湿重、软体湿重和性腺湿重的影响最大,其值分别为21.34%、26.94%和28.84%。壳宽和壳高对总湿重、软体湿重和性腺湿重的共同决定程度最大,其值分别为32.88%、24.93%和21.34%。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法,建立壳尺寸性状对重量性状的最优回归方程:Y1=0.295X1+1.73X2+1.128X3–72.554,R2=0.954;Y2=0.117X1+0.56X2+0.219X3–19.240,R2=0.927;Y3=0.055X1+0.362X2+0.082X3–9.402,R2=0.891。研究表明,在日本海螂苗种繁育中的种贝挑选阶段,以重量性状(总湿重、软体湿重和性腺湿重)为首要育种目标时,可以通过壳宽进行间接选择,同时考虑壳高的协同作用。研究结果可为日本海螂的选择育种工作中的种贝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海螂 壳尺寸性状 重量性状 通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荷斯坦牛体型与产奶性状的群体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2
作者 杨家紫 黄越川 +7 位作者 张海亮 高梓萌 赵雪莲 王思佳 李斌 温东旭 俞英 王雅春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8-267,共10页
[目的]西藏地区规模化饲养奶牛具有重要经济和社会意义,但荷斯坦牛引入高原后的生长和产奶性能通常有较大下降,本研究旨在探究荷斯坦牛在高原的体型性状和产奶性状的影响因素及其与产奶性状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了西藏拉萨某规模化牧场... [目的]西藏地区规模化饲养奶牛具有重要经济和社会意义,但荷斯坦牛引入高原后的生长和产奶性能通常有较大下降,本研究旨在探究荷斯坦牛在高原的体型性状和产奶性状的影响因素及其与产奶性状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了西藏拉萨某规模化牧场237头荷斯坦牛的20个体型外貌性状线性鉴定记录以及895条生产性能测定记录,并计算了5个部位得分(体躯容量、尻部、肢蹄、泌乳系统和乳用特征)和体型总分,使用SAS 9.2软件的GLM程序对来源牧场、胎次和鉴定员等因素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分析西藏地区奶牛体型外貌部位得分的影响因素,并利用IBM SPSS Statistics 21.0软件的Pearson相关性分析程序计算5个部位得分、体型总分与日产奶量之间的相关系数。[结果]西藏地区荷斯坦牛20个体型外貌性状线性评分均值与最优分差值的绝对值介于0.30(体高)~3.70(后乳房附着高度)之间,5个部位得分及体型总分均值介于78.97(尻部)~87.72(体躯容量);平均日产奶量为21.23 kg,平均乳脂率和乳蛋白率分别为4.45%和3.75%,体细胞数介于(0.30~28.60)×10^(4)/mL。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来源牧场和鉴定员对体型总分存在显著影响(P<0.05),入藏时长和泌乳天数对部位得分及体型总分均无显著影响(P>0.05),胎次效应仅对肢蹄得分存在显著影响(P<0.05);5个部位得分与体型总分均存在中等至高度相关(0.395~0.857),体型性状与日产奶量之间的相关性均较低,相关系数介于―0.021(体躯容量和日产奶量)~0.117(尻部和日产奶量)之间。[结论]西藏荷斯坦牛体型性状受到多种饲养管理因素的显著影响,并与产奶性状存在相关性,本研究为将来开展适应高原环境的荷斯坦牛新品系选育奠定了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荷斯坦牛 体型性状 产奶性状 影响因素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植密度对云南省优质弱筋小麦新品种‘云麦114’产量和品质性状影响的研究
3
作者 田景梅 刘佳 +6 位作者 杨晓云 李绍祥 张翠萍 张林 刘琨 朱润云 丁明亮 《农学学报》 2025年第2期14-21,共8页
研究种植密度对云南省最新审定的优质弱筋小麦新品种‘云麦114’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旨在为弱筋小麦新品种在云南省大面积推广确定合理的种植密度提供理论依据。以‘云麦114’为试验材料,设置基本苗90万株/hm^(2)(A)、135万株/hm^(2)(B)、... 研究种植密度对云南省最新审定的优质弱筋小麦新品种‘云麦114’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旨在为弱筋小麦新品种在云南省大面积推广确定合理的种植密度提供理论依据。以‘云麦114’为试验材料,设置基本苗90万株/hm^(2)(A)、135万株/hm^(2)(B)、180万株/hm^(2)(C)、225万株/hm^(2)(D)、270万株/hm^(2)(E)、315万株/hm^(2)(F)和360万株/hm^(2)(G)7个处理,3次重复,不完全随机区组排列,考察该品种在不同种植密度下的产量及产量相关性状、粒型性状、品质性状与茎蘖动态并进行方差分析与相关分析。‘云麦114’的最高茎蘖数、有效穗以及三叶期、四叶期、五叶期、六叶期和七叶期的茎蘖数在7个种植密度下存在极显著差异,成穗率、穗粒数、株高、吸水率、蛋白质含量、稳定时间、形成时间和硬度值在各种植密度下存在显著差异,而理论产量、实际产量、千粒重、籽粒面积、籽粒周长、籽粒长宽比、粒长和粒宽在各种植密度下差异不显著,理论产量和实际产量的变化趋势都是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表现出先增加、后降低再增加最后降低的趋势;该品种的有效穗以及三叶期、四叶期、五叶期、六叶期和七叶期的茎蘖数与其基本苗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r=0.778**、0.908**、0.767**、0.924**、0.850**和0.752**),株高和理论产量与其基本苗存在显著的正相关(r=0.536*和0.520*),穗粒数、蛋白质含量和稳定时间与其基本苗存在显著的负相关(r=-0.450*、-0.449*和-0.467*),实际产量等其余16个性状与其基本苗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不显著。种植密度可显著影响‘云麦114’的三叶期、四叶期、五叶期、六叶期和七叶期的茎蘖数、最高茎蘖数、有效穗、成穗率、穗粒数、株高、吸水率、蛋白质含量、稳定时间、形成时间和硬度值等性状,而不会显著影响理论产量、实际产量、千粒重、籽粒面积、籽粒周长、籽粒长宽比、粒长和粒宽,过低种植密度不利于该品种产量与品质特性的发挥。该品种在基本苗为135万~360万株/hm^(2)时其产量均稳定在14389.50~16078.50 kg/hm^(2),即保持很好的丰产性与稳产性,且能够保持其弱筋小麦的品质特性,适宜在云南水肥条件较好的区域推广时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麦114’ 弱筋小麦 种植密度 产量性状 品质性状 茎蘖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氮下小黑杨×欧洲黑杨杂交子代苗期性状遗传变异和选择
4
作者 王天欣 牛晋鸿 +2 位作者 曹明嵘 刘成功 李金花 《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2-151,共10页
【目的】探析低氮胁迫下杨树杂交子代苗期性状适应性,筛选耐低氮能力强的优良基因型,为选育速生、适应性强的耐低氮性杨树新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26个小黑杨×欧洲黑杨杂交子代为试验材料,利用温室盆栽方法,在低氮(LN)和... 【目的】探析低氮胁迫下杨树杂交子代苗期性状适应性,筛选耐低氮能力强的优良基因型,为选育速生、适应性强的耐低氮性杨树新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26个小黑杨×欧洲黑杨杂交子代为试验材料,利用温室盆栽方法,在低氮(LN)和正常供氮(NN)处理条件下,测定生长、叶片形态、叶绿素荧光参数和氮同位素参数性状,基于线性混合模型的限制最大似然/最佳线性无偏预测(REML/BLUP),分析性状遗传变异和估算遗传参数及育种值,利用多性状指数MGIDI法,对杂交子代进行基因型排序,综合评价供试杂交子代适应性。【结果】生长和叶片形态性状均值在两组供氮水平间差异显著,且LN﹤NN,大多数性状基因型效应为显著,基因型与供氮处理环境的交互效应(G×E)均为极显著,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基因型和G×E效应均不显著。性状广义遗传力(h2g)、均值遗传力(h2gm)和遗传变异系数(CVg)分别小于0.38、0.56和22.30%。利用生长和形态性状育种值和氮同位素参数观测值,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并提取前4个主成分(特征值﹥1,占总方差的84.10%)进行因子分析(FA),4个因子(FA1、FA2、FA3和FA4)分别反映了生长、叶片形态、氮同位素组成和氮同位素含量的信息,获得MGIDI多性状指数,并对杂交子代进行基因型排序,以选择强度20%筛选出了排名前42个子代基因型,其性状遗传增益为2.00%~16.50%,其中有7个、8个、7个和3个基因型分别在生长、叶片形态、氮同位素组合和氮同位素含量上表现出优势。【结论】在低氮胁迫条件对杨树杂交子代苗期生长、叶片形态和生理性状均具有显著抑制作用,生长和叶片形态性状受遗传因素和环境交互作用的影响显著,多性状指数综合评价筛选出的基因型,耐低氮适应性强,可用于耐低氮杨树新品种选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 低氮 最佳线性无偏预测 育种值 性状基因型-理想型距离指数 性状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穗部和粒型性状相关分析及QTL定位
5
作者 马明 王掌军 +2 位作者 李清峰 刘凤楼 刘彩霞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2期170-174,共5页
为了促进小麦优良穗型的选育,利用穗部性状有显著差异的小麦品种宁春44号和密穗小麦进行杂交组合,并对其F2代穗部和粒型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及数量性状位点(QTL)定位。结果表明:该F2群体穗部性状和粒型性状变异系数为8.52%~38.00%,穗密... 为了促进小麦优良穗型的选育,利用穗部性状有显著差异的小麦品种宁春44号和密穗小麦进行杂交组合,并对其F2代穗部和粒型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及数量性状位点(QTL)定位。结果表明:该F2群体穗部性状和粒型性状变异系数为8.52%~38.00%,穗密度与穗粒重、粒长、粒宽和粒重成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4、-0.57、-0.38和-0.22,说明穗密度越高,结实籽粒越小,粒重越低;本研究共定位到4个控制穗长的QTL,分别位于1D、2D、3D和6D染色体上,单个QTL可解释16.91%~31.20%的穗长变异;定位到3个控制穗密度的QTL,与2D、3D和6D上控制穗长的QTL重合;在2D和1B染色体上,分别定位到1个控制粒长和粒厚的QTL,分别可解释14.27%和13.05%的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穗部性状 粒型性状 相关分析 QTL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化控处理对大麦农艺性状及经济性状的影响
6
作者 戴玉美 徐建锋 冒霞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1期5-7,29,共4页
为明确不同化控药剂组合处理对大麦生长的影响,在大麦5个不同发育时期用4种化控药剂进行不同组合喷施处理,对大麦植株抗倒性、茎蘖动态、穗粒结构、节间长度等性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供试4种化控药剂均对大麦安全,未产生药害现象,... 为明确不同化控药剂组合处理对大麦生长的影响,在大麦5个不同发育时期用4种化控药剂进行不同组合喷施处理,对大麦植株抗倒性、茎蘖动态、穗粒结构、节间长度等性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供试4种化控药剂均对大麦安全,未产生药害现象,不同处理对大麦分蘖数的影响较大。在大麦二至三叶期、五至六叶期、生理拔节期、剑叶抽出1/2、始穗期关键化控时期使用不同化控药剂化控,各处理对株高、倒二节节间长度、穗颈节节间长度有明显的影响;大麦苗期至始穗期关键化控时期全程使用化控药剂处理株高最矮、倒二节节间长度和穗颈节节间长度均最短,控高效果最好,但穗总粒数和穗实粒数最少,千粒重最低,对经济性状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化控药剂 农艺性状 经济性状 抗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状膨胀土裂隙演变性状的环境效应与表征 被引量:1
7
作者 周振华 孔令伟 +1 位作者 李甜果 舒荣军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02-412,共11页
为探究原状膨胀土裂隙演变性状的环境效应,利用环境箱对饱和原状膨胀土开展不同湿度环境下的脱湿试验,并结合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简称CT)技术提取土体裂隙网络,计算相关特征指标。结果表明:膨胀土裂隙演变性状可由特征... 为探究原状膨胀土裂隙演变性状的环境效应,利用环境箱对饱和原状膨胀土开展不同湿度环境下的脱湿试验,并结合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简称CT)技术提取土体裂隙网络,计算相关特征指标。结果表明:膨胀土裂隙演变性状可由特征指标定量表征,且各项指标与脱湿速率密切相关;脱湿速率的提升逐渐弱化了土体的收缩变形程度,且二维裂隙率沿高度方向上的分布呈现出显著变化;从三维角度看,脱湿导致微裂隙持续扩张,且渐增的脱湿速率使得孔隙间的连通性不断增强,具体表现在土体连通裂隙率、孔隙与喉道体积、平均配位数的不断增长;另外,随着脱湿速率的增长,裂隙分布可概化为三阶段演变模式:(1)水平裂隙逐渐连通,斜向裂隙逐渐增多;(2)水平裂隙的连通度达到最大,斜向裂隙占比达到峰值;(3)斜向裂隙逐渐连通,水平裂隙再次衍生。裂隙分布演变模式最主要取决于原生裂隙的初始分布状态,而脱湿速率则是影响裂隙规模及连通程度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状膨胀土 湿度环境 裂隙演变性状 表征 连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种和种植密度对红花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8
作者 申思洋 孙玉镯 +9 位作者 李梦荷 朱红彩 李习军 赵治军 金玉蔓 董琪 屈涛 马海涛 董彦琪 李连珍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4-80,共7页
为探究不同品种和种植密度对红花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筛选出更适合“卫红花”区域种植的红花品种和密度,本试验选取6个红花品种、设置3个密度(D1:33.3万株/hm^(2);D2:16.7万株/hm^(2);D3:11.1万株/hm^(2))处理,采用随机区组排... 为探究不同品种和种植密度对红花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筛选出更适合“卫红花”区域种植的红花品种和密度,本试验选取6个红花品种、设置3个密度(D1:33.3万株/hm^(2);D2:16.7万株/hm^(2);D3:11.1万株/hm^(2))处理,采用随机区组排列法进行对比试验,分析比较各处理植株农艺性状、花产量、种子产量及花和种子中化学成分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同一密度不同品种间比较,新疆大果球(P5)为优势品种,其植株株高、主茎粗、二级分枝数、花蕾数、花蕾直径、花和种子产量、种子含油量和种子可溶性糖含量大多显著大于其他品种;同一品种不同密度比较,D2为最适宜种植密度,其中各性状的具体表现为,株高随密度增加而提高,主茎粗、花蕾直径随密度增加而减小,植株一级分枝数、二级分枝数、花蕾数均随密度增加而降低,花和种子产量随密度增加而提高,种子含油量和种子蛋白质、可溶性糖、淀粉含量均随密度增加而降低,这些性状综合来看,3个密度处理中D2表现优良。综上所述,适宜“卫红花”区域推广种植的红花品种为新疆大果球,种植密度为16.7万株/hm^(2),即行距30 cm,株距20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 品种 种植密度 农艺性状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关中地区玉米穗部性状关系研究
9
作者 王乃江 刘璐 +1 位作者 冯浩 魏永胜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1-159,共9页
为构建“玉米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百粒重-穗粒重”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揭示农田环境变化下关中地区玉米穗部性状之间的因果效应,依据关中地区田间管理经验,在陕西杨凌设置雨养和灌溉2个主处理,免耕、不同灌水定额、不同施肥量、不... 为构建“玉米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百粒重-穗粒重”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揭示农田环境变化下关中地区玉米穗部性状之间的因果效应,依据关中地区田间管理经验,在陕西杨凌设置雨养和灌溉2个主处理,免耕、不同灌水定额、不同施肥量、不同有机物料添加和不同覆盖措施5个副处理,共33个处理,进行了连续3 a(2014—2016年)的田间定位试验。结果表明:6个穗部性状均易受田间环境变化的影响,变异系数均介于10.87%~22.49%(中等变异),其中穗粒重对田间环境变化最敏感,其次为百粒重。玉米穗部性状关系的初始结构方程模型与田间实测数据适配欠佳,但在修订后,6个适配度评价指标均在合理范围内。穗粒重受百粒重的影响(0.667)>穗行数(0.554)>穗长(0.463)>行粒数(0.283)>穗粗(0.102),百粒重受行粒数的影响(-0.734)>穗长(-0.398)>穗行数(0.318)>穗粗(0.151),行粒数受穗长的影响(0.939)>穗行数(-0.167),穗粗受穗长的影响(0.606)>穗行数(0.272)。研究结果可为关中地区通过改善穗部性状来提高玉米产量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农田环境 穗部性状 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槟榔江水牛和德宏水牛肉质性状与营养成分分析
10
作者 杜治泳 申晓静 +8 位作者 张浩 张萌 张丽娟 张立新 黄琴 尹富鹞 梅国栋 毛华明 李清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7,共9页
为探究槟榔江公水牛和德宏公水牛的肉品质及开发利用其肉用价值,分别选取(33±3)月龄的槟榔江公水牛(BLJ组)和德宏公水牛(DH组)各10头,在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每头补饲精料3 kg/d,自由采食全株玉米青贮,预实验期10 d,正式实验期90 d... 为探究槟榔江公水牛和德宏公水牛的肉品质及开发利用其肉用价值,分别选取(33±3)月龄的槟榔江公水牛(BLJ组)和德宏公水牛(DH组)各10头,在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每头补饲精料3 kg/d,自由采食全株玉米青贮,预实验期10 d,正式实验期90 d。结果表明:BLJ组的背最长肌和股二头肌肉色亮度值、红度值、黄度值均明显高于DH组,眼肌面积极显著高于DH组(P<0.01)。在饱和脂肪酸中,BLJ组背最长肌C17:0、C18:0相对含量极显著高于DH组(P<0.01),C16:0相对含量显著低于DH组(P<0.05);BLJ组股二头肌中C18:0相对含量极显著高于DH组(P<0.01),C17:0显著高于DH组(P<0.05);多不饱和脂肪酸中,BLJ组股二头肌和背最长肌中C22:4 n-6相对含量极显著高于DH组(P<0.01),背最长肌中C20:4 n-6和C22:5 n-6相对含量显著高于DH组(P<0.05)。BLJ组背最长肌中易引发高胆固醇血症的多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显著低于DH组(P<0.05);BLJ组的股二头肌胆固醇含量显著高于背最长肌(P<0.05),其背最长肌胆固醇含量极显著低于DH组(P<0.01)。综上,槟榔江水牛眼肌面积更大,肉色鲜红明亮,2种牛肉胆固醇含量较低,肌肉脂肪酸组成合理,均为优质脂肪酸肉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槟榔江水牛 德宏水牛 肉质性状 脂肪酸 胆固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遗传因素对济宁青山羊繁殖性状的影响
11
作者 李雪 何军敏 +9 位作者 刘桂芬 魏晨 张果平 任一帆 毛静艺 杨存明 张文静 龙丽 田可川 黄锡霞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1-155,共5页
为探究非遗传因素对济宁青山羊繁殖性状的影响,本研究收集山东省嘉祥济宁青山羊原种场和曹县正道牧业科技有限公司2012—2023年母羊产羔记录共2912条数据,使用最小二乘分析和多重比较分析场、胎次、产羔年份、产羔季节和产羔类型对繁殖... 为探究非遗传因素对济宁青山羊繁殖性状的影响,本研究收集山东省嘉祥济宁青山羊原种场和曹县正道牧业科技有限公司2012—2023年母羊产羔记录共2912条数据,使用最小二乘分析和多重比较分析场、胎次、产羔年份、产羔季节和产羔类型对繁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胎次、产羔年份和产羔类型对母羊的繁殖性能具有极显著影响,其中母羊在第4次及以上胎次的胎产羔数和胎羔羊总产羔重最高,且母羊的总产胎次越多,总产羔数和总产羔重越高;场对羔羊平均初生重具有显著影响,对其他性状具有极显著影响;产羔季节对胎羔羊平均初生重具有显著影响,对胎产羔数和胎羔羊总产羔重影响不显著,其中夏季产羔的胎羔羊初生重较高。本研究结果可为今后济宁青山羊遗传参数估计和遗传评定奠定基础,以便制定更准确的育种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宁青山羊 非遗传因素 繁殖性状 多重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7-2022年我国花生登记品种主要性状演变分析
12
作者 汪娅梅 谭家壮 +5 位作者 吴小丽 陈少菜 宋昌艺 黄小妹 洪彦彬 鲁清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93,共13页
为提升花生育种水平、加速品种改良,对2017-2022年我国登记的花生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品质及抗性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2017-2022年我国共登记了1168个品种,以普通型花生为主,通过杂交育成的品种占比达85.6%,科研院所是花生育... 为提升花生育种水平、加速品种改良,对2017-2022年我国登记的花生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品质及抗性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2017-2022年我国共登记了1168个品种,以普通型花生为主,通过杂交育成的品种占比达85.6%,科研院所是花生育种的主导力量。对其进行亲本分析,发现亲本利用较为集中,开选01-6、白沙1016、豫花15号等9个骨干亲本育成新品种数多达300个,是国内花生育种重要的骨干亲本。登记品种的单株结果数、油酸含量随年份增长不断上升,但抗性等级有明显下降,产量及其它性状变幅较小,相对稳定。相关性分析发现,干荚果产量、籽仁产量均与总分枝、结果枝、百果重、百仁重、含油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主茎高、侧枝长、蛋白质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这说明产量可以通过增加分枝数、适当降低主茎高等措施来提高,产量与品质的协同提升关系为高产高油高油酸花生品种的选育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登记品种 产量和农艺性状 高油酸 抗病性 演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灌溉模式对胡杨根蘖苗功能性状的影响
13
作者 孟祥东 凌红波 +3 位作者 张广朋 张凌凯 王子康 覃小林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0-106,共7页
为巩固塔里木河下游输水成效,需探明最适宜胡杨根蘖苗生长的灌溉模式,以促进区域生态恢复。根蘖苗作为胡杨种群的主要增殖方式和生态恢复的先锋物种,其功能性状是反映生存策略的重要指标,但相关研究仍较为有限。因此,研究在昆阿斯特生... 为巩固塔里木河下游输水成效,需探明最适宜胡杨根蘖苗生长的灌溉模式,以促进区域生态恢复。根蘖苗作为胡杨种群的主要增殖方式和生态恢复的先锋物种,其功能性状是反映生存策略的重要指标,但相关研究仍较为有限。因此,研究在昆阿斯特生态闸口附近,进行了不同灌溉模式对胡杨根蘖苗功能性状影响的野外试验。通过设置3种不同的灌溉梯度,研究灌溉频次、灌溉水量和灌溉持续时间对土壤理化性质及胡杨根蘖苗叶片功能性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F2灌溉模式下,土壤的全氮、全磷含量以及根蘖苗的叶面积(LA)、干物质含量(LDMC)和氮磷比(LN/LP)均显著高于F1和F3灌溉模式。相比之下,F1灌溉模式导致土壤全盐含量较高,进而引起根蘖苗LDMC和LN/LP的下降,同时比叶面积(SLA)有所上升。进一步研究表明,土壤全氮对叶面积的正向影响最为显著,贡献率达到52.4%。相反,土壤全盐含量对LDMC和LN/LP产生了抑制作用,但对SLA具有促进作用,贡献率为31.6%。土壤全磷、pH和含水率对根蘖苗功能性状的总体贡献率较低,仅为16%。因此,根据不同灌溉模式下根蘖苗长势及土壤理化性质对根蘖苗功能性状的影响,确定出F2灌溉模式(灌溉频次23 d,每10 m断根沟每次灌溉水量6 m^(3),灌溉持续时间2 d)更有利于土壤养分积累,进而有效的促进胡杨根蘖苗的生长。这一研究结果为塔里木河下游胡杨林的生态恢复提供了有力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河下游 灌溉模式 根蘖苗 功能性状 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烤烟经济性状和品质对长叶龄烟苗延迟移栽的响应
14
作者 谢怡宁 夏冰 +7 位作者 陈舜尧 蒋宇丽 张阳 周毅 王新月 王霞 秦凌 邓小华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32,共7页
以云烟87为材料,设计T1(10叶龄烟苗延迟移栽、136孔育苗盘漂浮育苗、育苗基质添加“苗强壮”菌肥200 g/kg,添加“根茎康”微生物菌剂30 kg/hm^(2)与基肥混合均匀条施),T2(8叶龄烟苗延迟移栽、200孔育苗盘漂浮育苗、育苗基质加“苗强壮... 以云烟87为材料,设计T1(10叶龄烟苗延迟移栽、136孔育苗盘漂浮育苗、育苗基质添加“苗强壮”菌肥200 g/kg,添加“根茎康”微生物菌剂30 kg/hm^(2)与基肥混合均匀条施),T2(8叶龄烟苗延迟移栽、200孔育苗盘漂浮育苗、育苗基质加“苗强壮”菌肥200 g/kg、添加“根茎康”微生物菌剂30 kg/hm^(2)与基肥混合均匀条施),CK(200孔育苗盘漂浮育苗,基质不添加“苗强壮”菌肥,6叶龄移栽,基肥不添加“根茎康”微生物菌剂)3个处理,研究长叶龄烟苗延迟移栽对烤烟经济性状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T1处理可提高烤烟的产量、产值、上等烟率,改善烟叶物理特性,提高烟叶化学成分可用性和评吸质量。与CK相比,T1处理的上等烟率、均价、产量、产值分别高8.02%、2.05%、4.41%、6.58%;B2F、C3F、X2F等级的外观质量指数分别高9.67%、4.05%、9.67%;B2F、C3F等级的物理性状指数分别高0.85%、6.38%;B2F、C3F、X2F等级的化学成分可用性状指数分别高1.2%、20.85%、0.83%;B2F、C3F等级的评吸质量分别高6.87%、4.92%;B2F、C3F、X2F等级的品质指数分别高4.83%、9.19%、1.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长叶龄烟苗延迟移栽 经济性状 烟叶品质 烟稻复种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连翘根系形态性状的季节动态研究
15
作者 申澜懿 王佳音 +5 位作者 刘冰阳 许丽颖 刘斗南 赵玥琪 齐虹凌 罗丹 《中国林副特产》 2025年第1期11-14,共4页
以东北连翘为实验材料,分别在2023年4月~11月取植物1-5级根,并测定各月份东北连翘不同根序的形态性状,主要探究季节动态对东北连翘根系形态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一季节下,随着根序增加,东北连翘细根直径和组织密度呈现逐渐增大的趋... 以东北连翘为实验材料,分别在2023年4月~11月取植物1-5级根,并测定各月份东北连翘不同根序的形态性状,主要探究季节动态对东北连翘根系形态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一季节下,随着根序增加,东北连翘细根直径和组织密度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而比根长和比表面积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连翘 季节动态 根系 形态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性状-化学-生物”序贯检测的柴胡饮片质量评控
16
作者 郑长辉 马丽娜 +7 位作者 何婷 顾媛媛 赵薇 汪红斌 牛源菲 富尧 陈彦君 曹俊岭 《中国药物警戒》 2025年第2期197-205,I0022,I0023,共11页
目的探究基于“性状-化学-生物”三位一体的柴胡饮片质量评价体系,保障柴胡饮片临床用药安全有效。方法网络采购不同药材市场和直接购买正规饮片公司柴胡饮片样品26批,同时制备6批特殊样品(水煮、醇提),共32批样品。采用德尔菲(Delphi)... 目的探究基于“性状-化学-生物”三位一体的柴胡饮片质量评价体系,保障柴胡饮片临床用药安全有效。方法网络采购不同药材市场和直接购买正规饮片公司柴胡饮片样品26批,同时制备6批特殊样品(水煮、醇提),共32批样品。采用德尔菲(Delphi)法对不同来源柴胡饮片进行传统经验鉴别;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5种柴胡皂苷(a、b_(1)、b_(2)、c、d)进行含量测定,分析不同来源柴胡饮片指标性成分含量差异,并进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和变量重要性投影值分析(VIP);采用脂多糖诱导的RAW264.7细胞炎症模型,通过检测其对白介素6(IL-6)、肿瘤因子α(TNF-α)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考察其抗炎活性;测定不同来源柴胡饮片的细胞毒性,明确安全范围。结果传统性状鉴别可有效识别指标性成分含量较高的藏柴胡和性状不易分辨的竹叶柴胡,特殊制备样品(水煮、醇提)在性状鉴别中未能有效分辨。含量测定结果显示32批柴胡饮片中,除4批特殊制备样品(TS2、TS4、TS5、TS6)柴胡皂苷a、d含量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规定的0.3%限度外,其余28批样品含量结果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0.3%的规定。但全部6批特殊制备样品(TS1~TS6)5种皂苷总含量均低于北柴胡样品的最低含量。5种皂苷总含量在北柴胡和藏柴胡中分别为0.53%~1.09%和3.40%~4.01%,藏柴胡为北柴胡的3~4倍,两者掺杂品种的总含量在2.02%~3.41%。水煮、醇提样品5种柴胡皂苷总含量显著下降为原样本的50%、25%。进一步生物评价发现,不同来源柴胡饮片具有明显的抗炎活性(P<0.05、0.01),藏柴胡抗炎活性优于北柴胡(P<0.05、0.01),细胞毒性结果显示藏柴胡细胞毒性明显大于北柴胡(P<0.01);竹叶柴胡抗炎活性和细胞毒性均与北柴胡接近。结论采用“传统性状-化学含量测定-生物评价”序贯检测的方法,可更全面准确反映柴胡饮片质量,更有效发现不合格样品,保证柴胡饮片质量的一致性和稳定性,提高临床用药有效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 性状鉴别 抗炎活性 细胞毒性 化学含量测定 生物评价 质量评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表型性状和ISSR分析的5个核桃品种亲缘关系鉴定
17
作者 吴雨桦 李丕军 +6 位作者 熊福博 李润 刘华 白斌 郑崇文 王静 冯春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2期117-123,共7页
[目的]选择四川省栽培面积最大、产量最多的核桃品种“盐源早”(Juglansregia“Yanyuanzao”),探索“盐源早”的亲缘关系。[方法]选择“盐源早”、“三台泡核桃”(Juglanssigillata‘Santai’)、“漾濞泡核桃”(Juglanssigillata“Yangb... [目的]选择四川省栽培面积最大、产量最多的核桃品种“盐源早”(Juglansregia“Yanyuanzao”),探索“盐源早”的亲缘关系。[方法]选择“盐源早”、“三台泡核桃”(Juglanssigillata‘Santai’)、“漾濞泡核桃”(Juglanssigillata“Yangbi”)、“温185”(Juglansregia“Wen185”)、“新新2”(Juglansregia“Xinxin2”)5个核桃品种为试验材料,测定单果重、果仁重、出仁率、坚果三径、果形指数、种壳厚以及果仁成分(粗蛋白、粗脂肪)等指标,通过方差、相关性、聚类与主成分分析等探索5个核桃品种的表型性状和果仁成分多样性;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探究“盐源早”等5个核桃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关系。[结果]果实的表型性状与果仁成分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5个核桃品种的单果重、果仁重、出仁率、侧径、横径、纵径、果形指数、种壳厚及果仁成分(粗脂肪、粗蛋白含量)之间差异极显著或显著(P<0.01或P<0.05)。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可将5个核桃品种聚为三大类群,第Ⅰ类为“温185”,第Ⅱ类为“新新2”“盐源早”“漾濞泡核桃”,第Ⅲ类为“三台泡核桃”。利用ISSR分子标记筛选出10条图谱条带清晰,背景明亮,重复性强,多态性较好,稳定性强的引物。通过对扩增图谱进行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5个核桃品种的有效等位基因数均值为1.3370,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均值为0.1935,Shannon信息指数均值为0.2858。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表明,“盐源早”和“漾濞泡核桃”聚为一类,表明亲缘关系表现较近,且相同地区的“温185”和“新新2”聚为一类,“三台泡核桃”聚为一类。[结论]通过对5个核桃品种的果实表型性状、果仁成分及ISSR分子标记的聚类分析得出,“盐源早”与“漾濞泡核桃”亲缘关系较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品种 表型性状 果仁成分 ISSR分子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遗传因素对山东地区小尾寒羊早期生长性状的影响
18
作者 张文静 何军敏 +7 位作者 刘桂芬 张果平 魏晨 李雪 杨存明 龙丽 田可川 黄锡霞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2期84-89,共6页
[目的]通过探究非遗传因素对山东地区小尾寒羊早期生长性状的影响,进一步了解其生长性能,旨在为提高山东地区小尾寒羊的生长速率和遗传进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山东嘉祥县A、B2个羊场养殖的小尾寒羊为研究对象,收集2015—2023年小尾... [目的]通过探究非遗传因素对山东地区小尾寒羊早期生长性状的影响,进一步了解其生长性能,旨在为提高山东地区小尾寒羊的生长速率和遗传进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山东嘉祥县A、B2个羊场养殖的小尾寒羊为研究对象,收集2015—2023年小尾寒羊的早期生长性状(初生重、断奶重以及2个阶段的体长、体高、胸围、胸宽、胸深、管围),并运用SAS9.2软件GLM程序对影响小尾寒羊早期生长性状的非遗传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出生年份对小尾寒羊初生阶段的体长有显著影响(P<0.05),对初生重和其他体尺性状有极显著影响(P<0.01);出生年份对小尾寒羊断奶阶段的体高有显著影响(P<0.05),对断奶重和管围有极显著影响(P<0.01),而对体长、胸围、胸宽和胸深均无显著影响(P>0.05)。出生类型对小尾寒羊早期生长阶段体尺性状和体重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母羊年龄对小尾寒羊初生重和断奶重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初生阶段除体长外的其他体尺性状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断奶阶段除胸深外的其他体尺性状均无显著影响(P>0.05)。性别对小尾寒羊初生阶段的胸宽无显著影响(P>0.05),对断奶阶段的管围有显著影响(P<0.05),对早期生长阶段体重和其他体尺性状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场别对小尾寒羊早期生长阶段体重和体尺性状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结论]通过对影响山东地区小尾寒羊早期生长性状的非遗传因素进行检验,确定了影响显著的固定效应,为山东地区小尾寒羊的选种选育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地区 小尾寒羊 早期生长性状 非遗传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芯片数据的长白猪繁殖性状基因组选择研究
19
作者 阳文攀 刘相杰 +8 位作者 罗冬香 陈梦会 谢瑛 方跃鑫 林婷燕 李爱民 李文静 邓政 丁能水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3-221,共9页
旨在比较不同基因组预测模型预测准确性与运行效率,以探究支持向量机(SVM)回归与随机森林(RandomForest)回归在基因组预测中的应用价值与应用前景。本研究使用博瑞迪猪50K液相芯片,采用GBLUP、BayesB、BayesLASSO、SVM回归和RandomFores... 旨在比较不同基因组预测模型预测准确性与运行效率,以探究支持向量机(SVM)回归与随机森林(RandomForest)回归在基因组预测中的应用价值与应用前景。本研究使用博瑞迪猪50K液相芯片,采用GBLUP、BayesB、BayesLASSO、SVM回归和RandomForest回归等基因组预测模型,对1 001头长白猪繁殖性状进行基因组预测评估。研究发现,在总产仔数、产活仔数、窝重等繁殖性状中,使用SVM回归径向基函数核的评估准确性均最高;产活仔数、窝重在参数C值为1时评估准确性达到最大值,总产仔数在参数C值为2时评估准确性达到最大值。在总产仔数、产活仔数、窝重等繁殖性状中,使用RandomForest回归评估ntree、mtry、nodesize等参数时发现,基因组预测准确性随着参数的变化展现一定的随机性。RandomForest回归模型在总产仔数、产活仔数、窝重中的评估准确性均最高,其次为SVM回归,GBLUP、BayesB、BayesLASSO等模型遗传评估准确性较差且保持一致。交叉验证相关性显示,不同模型遗传评估结果存在较强的相关性,为0.806~0.995。SVM回归与RandomForest回归等非参数机器学习模型在猪繁殖性状基因组选择中具有一定的优势,但运行时间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这些算法的使用。随着算法的研究优化,SVM回归与RandomForest回归等非参数机器学习模型将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猪 繁殖性状 基因芯片 基因组选择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行山东麓酸枣果实表型性状特征及主要驱动因子
20
作者 贺舒蕾 陈艳梅 +1 位作者 刘倩愿 郭文芳 《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1-112,共12页
【目的】研究酸枣果实表型性状特征其环境驱动因子,筛选优良酸枣产地,为太行山东麓酸枣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在太行山东麓设38个采样点共152个样方,调查各样点的海拔、土壤pH等立地条件,采集各样方内酸枣果实,测定其表型性... 【目的】研究酸枣果实表型性状特征其环境驱动因子,筛选优良酸枣产地,为太行山东麓酸枣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在太行山东麓设38个采样点共152个样方,调查各样点的海拔、土壤pH等立地条件,采集各样方内酸枣果实,测定其表型性状(果实、果核、果仁的纵径、横径、质量等)。【结果】1)酸枣果实表型特征不同地区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其中果仁质量(20.86%)、出仁率(19.63%)、果实质量(13.72%)、鲜果可食率(13.35%)地区间变异性显著。酸枣果实表型特征间存在相关性关系,其中出仁率主要与果实纵径、果实横径、果实质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2)环境因子对酸枣表型形状的总解释率为56.7%,海拔(14.2%)、纬度(11.8%)、土壤pH(4.2%)、土壤含水率(3.9%)、土壤密度(3.2%)等是影响酸枣果实表型性状的主要环境因子,其中出仁率与海拔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纬度、经度、土壤含水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鲜果可食率与纬度、海拔、经度、土壤砂粒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年均温、有效积温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3)根据酸枣果实表型分布特征,筛选出博爱县、赞皇县等“果用型”酸枣产地,涉县、林州市等“仁用型”酸枣产地,邢台市信都区2、赞皇县等“果仁双用型”酸枣产地。【结论】酸枣果实性状间存在较强相关性,出仁率、鲜果可食率在品种选育、改良时可作为重要参考指标。酸枣出仁率、鲜果可食率等表型性状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可将调控温度、土壤pH、含水率等环境因素作为提高酸枣果仁、果肉产量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枣 太行山东麓 果实表型性状 环境因子 灰色关联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