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现代诗学中的性灵派——论徐志摩的诗学思想与诗论风格 被引量:12
1
作者 龚刚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5-53,共9页
文学批评是否应该科学化?以诗话词话及小说评点为代表的更重兴会与妙悟的传统文学批评形态是否应当传承发扬?性灵化的文学批评在当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总体格局中是否应有一席之地?这三个问题是关乎中国文学研究前途和中国现代文论话... 文学批评是否应该科学化?以诗话词话及小说评点为代表的更重兴会与妙悟的传统文学批评形态是否应当传承发扬?性灵化的文学批评在当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总体格局中是否应有一席之地?这三个问题是关乎中国文学研究前途和中国现代文论话语建构的重要问题,值得关注和深思。现代诗人徐志摩主张诗歌是性灵的抒发,并以"活泼无碍"的创作境界作为自己的理想。与此相呼应,在文学批评与鉴赏层面,他高度推崇个性化的"整体领悟",而不是科学化的机械分析。本文认为,徐志摩既是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性灵派,也是中国现代诗学中的性灵派,与明清性灵派相呼应,他可以说是新性灵派的代表人物。他的崇尚"性灵"的诗歌创作观,反对教科书式机械分析的文学批评观,以及"独抒性灵"、激情四射的散文体诗论有其不容忽视的价值,对于深思文学批评的科学化问题以及如何建构现代人文学的"中国话语"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诗学 性灵派 徐志摩 文学批评形态 中国话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品文的路向:“幽默性灵派小品文”还是“杂感文派小品文” 被引量:2
2
作者 裴春芳 《汉语言文学研究》 2017年第3期88-95,共8页
《论语》的创刊及幽默性灵派小品文的兴起,标志着晚明性灵派小品的通俗化、消费化,对主张抗日"高调"的"载道派"进行着反拨。鲁迅先生提出"小品文的危机和生机"的命题,对所谓"幽默性灵体小品文"... 《论语》的创刊及幽默性灵派小品文的兴起,标志着晚明性灵派小品的通俗化、消费化,对主张抗日"高调"的"载道派"进行着反拨。鲁迅先生提出"小品文的危机和生机"的命题,对所谓"幽默性灵体小品文"发出尖锐的质疑,揭示其"风雅"背后的麻醉意味,提出匕首、投枪式的"生存的小品文"路向;林语堂以密室闲谈式的性灵与闲适,造成"小品散文"发展中西洋式"幽默"与晚明式"性灵"的合流,而抗衡鲁迅式杂感文派的小品文。在这两派之外,还有关于小品文路向的零星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雅 幽默性灵派小品文 杂感文小品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性灵派诗人张问陶的连云栈道之行 被引量:2
3
作者 冯岁平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51-53,共3页
有清一代穿越秦巴山地的连云栈道 ,不仅勾通着我国西部地区南北的交通 ,而且不同角色的行旅游记或纪行诗作对履栈作了种种记述。本文根据《船山诗草》 ,简要勾勒出张问陶的生平事迹 ,较为详细地梳理出了他的六次履栈 ,指出了这些纪行诗... 有清一代穿越秦巴山地的连云栈道 ,不仅勾通着我国西部地区南北的交通 ,而且不同角色的行旅游记或纪行诗作对履栈作了种种记述。本文根据《船山诗草》 ,简要勾勒出张问陶的生平事迹 ,较为详细地梳理出了他的六次履栈 ,指出了这些纪行诗是性灵派一路 ,他的连云栈之行又使其诗更显沉郁空灵 ,从而在清代诗歌史上留下了一笔可贵的文化遗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问陶 连云栈 清化 性灵派 诗歌 生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位诗歌论略──性灵派研究之一 被引量:2
4
作者 王英志 《中国韵文学刊》 1996年第2期16-22,共7页
关键词 性灵派研究 舒位 袁枚 诗歌创作 咏史怀古 陈文述 西南少数民族 审美感受 审美情趣 山水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灵派研究的开山之作──王英志《性灵派研究》评述 被引量:1
5
作者 胡传淮 《中国韵文学刊》 1999年第1期112-113,共2页
关键词 性灵派研究》 王英志 开山之作 张问陶 袁枚 中国文学史 中国古典诗歌 女弟子 性灵 理论纲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灵诗派源头考辨 被引量:1
6
作者 杨有山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67-72,共6页
学术界对袁枚为首的性灵诗派源头的探索主要有两种观点:其一认为"性灵诗派"的源头是南宋杨万里;其二认为"性灵说最直接的源头"是钟嵘的《诗品》。虽各有其一定道理,但都比较表面化。从精神实质上看,袁枚性灵诗派与... 学术界对袁枚为首的性灵诗派源头的探索主要有两种观点:其一认为"性灵诗派"的源头是南宋杨万里;其二认为"性灵说最直接的源头"是钟嵘的《诗品》。虽各有其一定道理,但都比较表面化。从精神实质上看,袁枚性灵诗派与李商隐的诗论及诗歌创作最为接近,把李商隐看作性灵诗派的源头更符合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袁枚 性灵 源头 李商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宏阔视域的建构 新人耳目的考论——读《袁宏道与晚明性灵文学思潮研究》
7
作者 朱晓青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25-126,共2页
袁宏道在尘封三百余年之后的20世纪前期重见天日,周作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1932年)无疑具有开创之功,但周氏对公安派文学之近代化价值的判断主要建立在明代性灵派与复古派的二元对立认识基础之上。周质平《公安派的文学批评及其... 袁宏道在尘封三百余年之后的20世纪前期重见天日,周作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1932年)无疑具有开创之功,但周氏对公安派文学之近代化价值的判断主要建立在明代性灵派与复古派的二元对立认识基础之上。周质平《公安派的文学批评及其发展》(1986年)批评了以“载道”与“言志”划分七子与三袁的做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思潮 袁宏道 性灵派 《中国新文学的源流》 晚明 考论 视域 20世纪前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园遗珠——南京博物院藏袁枚晚年书札三则散记
8
作者 万新华 《中国美术》 2024年第3期39-46,共8页
袁枚,字子才,号简斋,晚号仓山居士、随园老人,浙江钱塘(今杭州)人。乾隆四年(1739)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历任溧水、江宁、江浦、沭阳知县,凡七年,为官勤勉、清廉,颇有声望。乾隆十四年(1749),辞官归隐小仓山,饮酒对诗,广收弟子,人称“... 袁枚,字子才,号简斋,晚号仓山居士、随园老人,浙江钱塘(今杭州)人。乾隆四年(1739)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历任溧水、江宁、江浦、沭阳知县,凡七年,为官勤勉、清廉,颇有声望。乾隆十四年(1749),辞官归隐小仓山,饮酒对诗,广收弟子,人称“随园先生”。他擅长诗文,倡导“性灵说”,主张直抒胸臆,自出心裁,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嘉三大家”,又与赵翼、张问陶并称“性灵派三大家”,一生著述丰富,传有《小仓山房诗文集》《随园诗话》《随园食单》等。近三十年来,苏州大学王英志筚路蓝缕,经过广泛搜集,先后辑录、编纂、校点《袁枚全集》《袁枚全集新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园诗话》 小仓山房诗文集 张问陶 蒋士铨 性灵派 翰林院庶吉士 性灵 南京博物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徐渭邂逅梵高——中西文化艺术的另类比较 被引量:2
9
作者 潘祖平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31-232,共2页
季羡林先生说:"20世纪是中国文化兴起的时代。"改革开放以来,当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占据一席重要地位时,中国的文化艺术,需要反思近百年来对民族文化的虚无主义思潮及近数十年来对民族文化艺术的无视与无识,有必要从不同角... 季羡林先生说:"20世纪是中国文化兴起的时代。"改革开放以来,当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占据一席重要地位时,中国的文化艺术,需要反思近百年来对民族文化的虚无主义思潮及近数十年来对民族文化艺术的无视与无识,有必要从不同角度对中西文化作一些比较研究,对中华文化有一些新的视域、新的认知与定位。本文试图通过对徐渭与梵高这两位中西文化艺术不同时期的大师并列解析,以见异同之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美术史 徐渭 梵高 邂逅 性灵派 后印象 精神分裂症 意在象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世纪:小品精神的末路 被引量:2
10
作者 赵伯陶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2003年第5期589-596,共8页
晚明小品是中国散文史中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文体,王阳明心学的哲学理论、性灵派的文学主张蕴涵了其精神,士林文化、市井文化与老庄、禅悦思想的相互交融,构成了晚明小品的文化品格。17世纪中叶的明清易代暂时中断了中国迈向近代的步伐,从... 晚明小品是中国散文史中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文体,王阳明心学的哲学理论、性灵派的文学主张蕴涵了其精神,士林文化、市井文化与老庄、禅悦思想的相互交融,构成了晚明小品的文化品格。17世纪中叶的明清易代暂时中断了中国迈向近代的步伐,从而也令具有近代意识的小品精神衰落,最终走向了末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7世纪 晚明小品 阳明心学 性灵派 近代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陵诗境在,寂寞古今情”——杜甫与张问陶
11
作者 徐希平 《杜甫研究学刊》 2003年第4期37-45,67,共10页
关键词 杜甫 张问陶 性灵派 艺术风格 生平 忧患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机清妙 闺中罕俪——席佩兰《贺外省试报捷》探赜
12
作者 伏涛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17-21,共5页
席佩兰,清代乾嘉年间常熟著名性灵派女诗人,被袁枚推为本朝女性诗人第一。她具有极为明显的男性意识,且伉俪能诗。其夫孙原湘与王昙、舒位合称"江左三君",虽榜眼高中,但从中举到成进士,前后相隔19年,且仕途不畅,席佩兰诗中对... 席佩兰,清代乾嘉年间常熟著名性灵派女诗人,被袁枚推为本朝女性诗人第一。她具有极为明显的男性意识,且伉俪能诗。其夫孙原湘与王昙、舒位合称"江左三君",虽榜眼高中,但从中举到成进士,前后相隔19年,且仕途不畅,席佩兰诗中对此有所记述。该类诗在对科举情状的真切描摹中透出性灵派诗歌的特色,既具很好的认知价值,又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席佩兰 科举诗 审美价值 认知价值 性灵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周作人早期散文观 被引量:1
13
作者 柳琴 《艺术科技》 2014年第4期192-192,201,共2页
中国现代散文的诞生是可以上溯到"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它开始走向文体自觉,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实现了其从古代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变,而在它形成过程中,周作人功不可没,可谓"开山大师",其在散文理论与创作... 中国现代散文的诞生是可以上溯到"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它开始走向文体自觉,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实现了其从古代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变,而在它形成过程中,周作人功不可没,可谓"开山大师",其在散文理论与创作方面做出的重要历史贡献。当我们要研究现代散文的流变,看清当下散文的格局与面貌,不可不重新研究起周作人的散文观以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散文 周作人 性灵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袁枚与淮、扬盐商——十八世纪士、商关系的一个考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振忠 《盐业史研究》 1993年第4期30-36,共7页
袁枚(1716——1797年),字子才,号简斋,浙江钱塘(今杭州)人。乾隆四年(1739年)进士,曾在溧水、江浦、沐阳、江宁等地当过知县。年三十三即辞官,卜居于江宁小仓山之随园,以诗文闻名于世。交游甚广,为当时诗坛所崇仰者凡五十年,世称随园先... 袁枚(1716——1797年),字子才,号简斋,浙江钱塘(今杭州)人。乾隆四年(1739年)进士,曾在溧水、江浦、沐阳、江宁等地当过知县。年三十三即辞官,卜居于江宁小仓山之随园,以诗文闻名于世。交游甚广,为当时诗坛所崇仰者凡五十年,世称随园先生,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老人。著有《小仓山房诗文集》、《随园诗话》、《随园尺牍》和《子不语》等共三十余种。由于他是著名的“性灵派”诗人,以往学术界多从文学角度对他加以考察,而用历史学的观点加以透视,则尚未有专文。其实,在他的生活阅历中,与淮、扬盐商的交往,相当引人注目。通过对这一现象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认识十八世纪士、商关系的一个侧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园诗话》 小仓山房诗文集 性灵派 子不语 专文 生活阅历 程晋芳 辞官 玲珑山馆 文人学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问陶的诗书画——张问陶《山水》册赏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陆昱华 《中国书画》 2009年第11期4-6,I0001-I0004,共7页
昆仑堂美术馆藏清代大诗人张问陶山水册页,共12帧,画四时景物。每幅画上都有题诗,作小行书数行。张问陶是清代著名的性灵派诗人,同时又擅长书画,蒋宝龄《墨林今话》称:"船山才情横轶,世但称其诗而不知书画俱胜。书法放野,近米海岳。... 昆仑堂美术馆藏清代大诗人张问陶山水册页,共12帧,画四时景物。每幅画上都有题诗,作小行书数行。张问陶是清代著名的性灵派诗人,同时又擅长书画,蒋宝龄《墨林今话》称:"船山才情横轶,世但称其诗而不知书画俱胜。书法放野,近米海岳。山水花鸟人物杂品悉随笔为之,风致萧远。椒畦孝廉(王学浩)谓其脱尽凡骨,虽画名家弗及也。"昆仑堂美术馆所藏的这本《山水册》正好为我们欣赏和研究张问陶的诗书画艺术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文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 诗书画 张问陶 赏析 《山水册》 书画艺术 美术馆 性灵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船山文艺思想浅探
16
作者 羊玉祥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2期84-88,共5页
张问陶,号船山,四川遂宁人,是清代乾嘉年间继袁枚而起的性灵派中坚。乾嘉年间,袁枚执诗坛牛耳,力主性灵,反对格调和考据,有摧陷廓清之功。但随园是博学才子,理论建树甚大,然创作成就不孚。继之而起的船山是艺术通才,一生创作了四千多首... 张问陶,号船山,四川遂宁人,是清代乾嘉年间继袁枚而起的性灵派中坚。乾嘉年间,袁枚执诗坛牛耳,力主性灵,反对格调和考据,有摧陷廓清之功。但随园是博学才子,理论建树甚大,然创作成就不孚。继之而起的船山是艺术通才,一生创作了四千多首诗歌,又精通书法和绘画,因此他的文艺见解不象袁枚多从思想中来,而是多从艺术创造的实践中来,故比随园更慧眼独具,更真切精辟,值得我们很好地总结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船山 张问陶 创作成就 性灵派 乾嘉 艺术创造 儒家诗教 《随园诗话》 性情诗 温柔敦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园怡情娱文艺——袁枚其人其艺评介
17
作者 苏金成 《剧影月报》 2007年第1期66-67,共2页
袁枚(1716-1798)字子才,小字瑞官,号简斋、存斋、随园、随园主人,竹村居士、随园老人等。浙江钱塘人,乾隆四年(1739)进士,入翰林散馆,曾为翰林院庶吉士,与纪晓岚有“南袁北纪”之称,是清朝中叶文坛最有影响的文学家之一,... 袁枚(1716-1798)字子才,小字瑞官,号简斋、存斋、随园、随园主人,竹村居士、随园老人等。浙江钱塘人,乾隆四年(1739)进士,入翰林散馆,曾为翰林院庶吉士,与纪晓岚有“南袁北纪”之称,是清朝中叶文坛最有影响的文学家之一,居“乾隆三大家”之首。袁枚在诗、文、书画等方面均有建树,他的充满创造精神的文学理论和艺术创作,不仅在当时声誉卓著,而且在整个中国文学与艺术史上都有很大影响。袁枚在考据成风的乾嘉时期,异军突起,以他为首的性灵诗派,突破了当时诗坛上流行的格调说、肌理说的樊篱,促进了文学观念上的解放,使诗歌创作向表现人之感隋的轴心回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袁枚 评介 文艺 怡情 性灵 艺术创作 文学理论 创造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