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现代主义小说叙述对性格逻辑的背离
1
作者 王纯菲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22-126,共5页
作为小说三要素之一的人物从来没有在现代主义小说中消失 ,消失的只是传统人物观推崇的推动人物行动的性格逻辑。在现代主义小说与现实主义小说的比照中 ,可见出以表现“主观”意旨为主的现代主义小说叙述背离性格逻辑的必然性 ;将现代... 作为小说三要素之一的人物从来没有在现代主义小说中消失 ,消失的只是传统人物观推崇的推动人物行动的性格逻辑。在现代主义小说与现实主义小说的比照中 ,可见出以表现“主观”意旨为主的现代主义小说叙述背离性格逻辑的必然性 ;将现代主义小说与浪漫主义小说做以比照 ,则强调了现代主义小说表现“主观”意旨的特殊之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主义小说 性格逻辑 主观体验 背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受情节背后的性格逻辑
2
作者 任富强 许海连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1-72,共2页
《我的叔叔于勒》是经典的外国选文。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一般教师大多以串通情节,前后对比为首选,用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变化来梳理情节。而付老师的这份设计,则能够结合这篇小说的特点,恰当地选择切入口,按“不变”到“变”... 《我的叔叔于勒》是经典的外国选文。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一般教师大多以串通情节,前后对比为首选,用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变化来梳理情节。而付老师的这份设计,则能够结合这篇小说的特点,恰当地选择切入口,按“不变”到“变”再到“不变”的教学程序展开,要求学生关注在什么情况下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发生着变化,并由此引出小说的主题。这是值得肯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格逻辑 情节 《我的叔叔于勒》 菲利普夫妇 感受 教学内容 教学程序 “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文概念的“逻辑性格”——读卡西尔《人文科学的逻辑》 被引量:2
3
作者 东方朔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2-37,161,共6页
自然科学的世界之作为秩序和尺度的世界是否概括和穷尽了一切知识?人文学的知识又如何具有"真理"的性格?人文学的逻辑上的自我思考有没有独立于自然科学的模式或特征?我们又当藉由何种方式或方法摆脱自然科学对人文科学的垄断... 自然科学的世界之作为秩序和尺度的世界是否概括和穷尽了一切知识?人文学的知识又如何具有"真理"的性格?人文学的逻辑上的自我思考有没有独立于自然科学的模式或特征?我们又当藉由何种方式或方法摆脱自然科学对人文科学的垄断和"暴虐",为人文科学的真理性和科学性正名?这是卡西尔《人文科学的逻辑》一书试图给出的答案。通过梳理其中的思路,呈现卡西尔的独特思考,冀望对今日人文学界有所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西尔 人文概念 逻辑性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环境和人物性格 被引量:1
4
《文艺理论研究》 1981年第4期185-186,共2页
方柯的《社会环境和人物性格》一文(见《解放日报》81年9月3日),从文艺创作的实际出发,分析了社会环境与人物性格之间的复杂关系。文章指出:如果以人物出现于作品的时间为界限。
关键词 人物性格 社会环境影响 文艺创作 性格逻辑 解放日报 实际出发 出现于 作品 划分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个性化的性格中阐释人生——《阿甘正传》谈片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勇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34-34,共1页
在小城生活要想看到那些外国名片得先学会耐心和克制,还得随时准备失之交臂,或者,眼看着一个瞎子摸着一块宝石不愿示人而你只能干瞪眼又气恼不得——电影院不能因为你一个人而浪费水电煤火,耽误了放映员的睡觉。 好在中央电视台上了加... 在小城生活要想看到那些外国名片得先学会耐心和克制,还得随时准备失之交臂,或者,眼看着一个瞎子摸着一块宝石不愿示人而你只能干瞪眼又气恼不得——电影院不能因为你一个人而浪费水电煤火,耽误了放映员的睡觉。 好在中央电视台上了加密卫星电影频道,虽然因种种原因暂时还是看不上,但总归有了希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甘正传》 个性化 性格逻辑 加密卫星 思维方式 电影化 放映员 人格力量 橄榄球 街头表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艺创作与生活逻辑——兼论“四人帮”在此问题上制造的混乱
6
作者 陈自仁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8年第4期30-35,共6页
俄国伟大的文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在论述艺术与生活的关系时有段名言:“生活现象如同没有戳记的金条;许多人就因为它没有戳记而不肯要它,许多人不能辨出它和一块黄铜的区别;艺术作品象是钞票,很少内在的价值,但是整个社会保证着它的假定... 俄国伟大的文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在论述艺术与生活的关系时有段名言:“生活现象如同没有戳记的金条;许多人就因为它没有戳记而不肯要它,许多人不能辨出它和一块黄铜的区别;艺术作品象是钞票,很少内在的价值,但是整个社会保证着它的假定的价值,结果大家都宝贵它,很少人能够清楚地认识,它的全部价值是由它代表着若干金子这个事实而来的。”这就是说,艺木作品的全部价值,是被它所反映的社会生活所决定的;它所反映的生活的真实性,它所揭示的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的方面,决定着它的社会作用。正如钞票的价值,是被它所代表的金子所决定的一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逻辑 文艺创作 四人帮 性格逻辑 高于生活 现实生活 社会生活 生活真实 车尔尼雪夫斯基 真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冰心对文学美的新开拓
7
作者 游友基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1995年第1期50-53,共4页
论冰心对文学美的新开拓游友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没有任何一个女性作家能象冰心那样以建构爱的哲学体系来重塑东方女性形象;能象她那样在新文学的草创期,辛勤耕耘,进行着多层面的审美开拓;能象她那样,确立优美和谐的女性文学审... 论冰心对文学美的新开拓游友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没有任何一个女性作家能象冰心那样以建构爱的哲学体系来重塑东方女性形象;能象她那样在新文学的草创期,辛勤耕耘,进行着多层面的审美开拓;能象她那样,确立优美和谐的女性文学审美范式,深深吸引当时和以后的广大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美 “问题小说” 冰心体 冰心创作 “爱的哲学” 哲理逻辑 文学主潮 现实主义 审美创造 性格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漫谈叙事电影的结尾原则 被引量:1
8
作者 薛翔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1期118-122,共5页
一部影片,如果开头简练清楚,悬念骤生,中间部分也峰峦起伏,一波三折,而结尾却游离子影片之外,那将造成整部影片的不完整,以至于前功尽弃。电影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具体到每部影片的结尾也面貌各异,难于规定某几种固定的模式。当然,就其... 一部影片,如果开头简练清楚,悬念骤生,中间部分也峰峦起伏,一波三折,而结尾却游离子影片之外,那将造成整部影片的不完整,以至于前功尽弃。电影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具体到每部影片的结尾也面貌各异,难于规定某几种固定的模式。当然,就其大概而论,有封闭式结尾,有开放式结尾,有循环式结尾,等等,但即使同一类型的结尾,也没有哪两部会完全一模一样,这是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所使然。但这并非说影片的结尾可以随意为之,没有规律可循,影片结尾有它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式结尾 影片 基本原则 电影 简·爱 人物性格 性格逻辑 漫谈 观众 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友梅近作散论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同吾 《当代文坛》 1983年第3期9-12,共4页
一个富有艺术使命感的作家,必须能够驾驭他自己所稔熟的同时又是与作品内容相和谐的艺术形式,真实地生动地去表现他自己民族的生活和历史,去表现人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思想和命运,以及典型环境规定下的性格特征和心理素质。高尔基说:托... 一个富有艺术使命感的作家,必须能够驾驭他自己所稔熟的同时又是与作品内容相和谐的艺术形式,真实地生动地去表现他自己民族的生活和历史,去表现人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思想和命运,以及典型环境规定下的性格特征和心理素质。高尔基说:托尔斯泰是深深地具有俄罗斯民族性的,“他在他的灵魂深处体现了复杂的俄罗斯心理的一切特点。”(《俄国文学史》)仅就对于作品内容的民族性和作品形式的民族化的追求而言,我以为邓友梅是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开掘并初有成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友梅 近作 散论 作家 作品内容 陶然亭 表现手法 性格逻辑 “京腔” 典型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论程乃珊的长篇新作“望尽天涯路”
10
作者 戴翊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28-31,共4页
《望尽天涯路》是上海女作家程乃珊完成的、继《子夜》和《上海的早晨》之后,又一部以民族资产阶级为主要表现对象的长篇力作。“望尽天涯路”,生动地揭示了处于帝国主义和官僚买办资本双重压迫下的民族资产阶级,在近现代历史时期行路... 《望尽天涯路》是上海女作家程乃珊完成的、继《子夜》和《上海的早晨》之后,又一部以民族资产阶级为主要表现对象的长篇力作。“望尽天涯路”,生动地揭示了处于帝国主义和官僚买办资本双重压迫下的民族资产阶级,在近现代历史时期行路难的痛苦心态。但是,作为这个阶级的具体成员,却并非真的都无路可走,或者都是历史上不留痕迹的过客。有道是:条条大路通罗马,正如小说中一位人物所说的:“其实一个个在社会上做人,一言一行,皆在众人眼中,为众人做过好事的,大家会永远记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乃珊 长篇 小说 小姐 民族资产阶级 肥田粉 女塾 人物形象 性格逻辑 实业救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迅小说的情节构设
11
作者 贺瑞君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2期84-89,共6页
鲁迅小说虽不以情节的丰富引人,而以人物性格的饱满取胜,但因小说是一种流动的艺术,其中的人物要活动,由人物间相互关系组成的事件要演化,所以,鲁迅对构设情节给予了充分的重视。以下,试从两个方面就鲁迅小说的情节艺术作些分析。
关键词 鲁迅小说 人物性格 小说情节 性格逻辑 发展变化 情节发展 子君 结局 老子 相互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因人废文一例
12
作者 高松年 《浙江学刊》 1981年第1期122-123,共2页
在金圣叹所批改的《西厢记》中,金对于崔莺莺的“五便三计”的修改,一直来在学术界争论不休,至今看法也尚未得到统一。前些时候,上海古籍出版社重版印行《西厢记》,在这一点上,仍沿用原本,甚至在注释中,对金在此处的修改,也讳言不提。... 在金圣叹所批改的《西厢记》中,金对于崔莺莺的“五便三计”的修改,一直来在学术界争论不休,至今看法也尚未得到统一。前些时候,上海古籍出版社重版印行《西厢记》,在这一点上,仍沿用原本,甚至在注释中,对金在此处的修改,也讳言不提。上海越剧院最近改编上演越剧《西厢记》,在这个地方,虽然作了一些更动,也只是将第三计的唱词一剖为二,前一半仍由莺莺唱出,后一半才由老夫人接着说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品 越剧 金圣叹 主观意图 性格逻辑 西厢记 老夫人 崔莺莺 古籍出版 献身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电影创作的现实主义方向
13
作者 杨匡汉 《当代文坛》 1983年第5期15-17,共3页
这些年来,“探索”和“创新”这类字眼犹如秋夜里闪烁的丛丛火苗,使得电影艺术家们心向往之;然而,忠于生活真实毕竟是“探索”和“创新”的基本依据,因此,只有那些怀有崇高的审美理想,坚持从生活出发,恪守真实是艺术的生命这一基本原则... 这些年来,“探索”和“创新”这类字眼犹如秋夜里闪烁的丛丛火苗,使得电影艺术家们心向往之;然而,忠于生活真实毕竟是“探索”和“创新”的基本依据,因此,只有那些怀有崇高的审美理想,坚持从生活出发,恪守真实是艺术的生命这一基本原则,根据生活和现实的真实性去独特地、深刻地再现生活和现实的艺术家,才能真正地扑向和靠近这丛丛火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主义 电影创作 影片 马强 性格逻辑 新兵 怕老婆 电影艺术 合情 战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术创作中的对立与统一
14
作者 姚居顺 王鸿鹤 《社会科学辑刊》 1981年第1期151-154,共4页
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提出:“相反皆相成也”。这包含着矛盾着的两个方面互相连接起来获得同一性的思想。世界上任何互相联系着的双方,都是又对立又联系,组成对立的统一体。矛盾的一方假如没有和另一方形成对立关系,它自己就失... 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提出:“相反皆相成也”。这包含着矛盾着的两个方面互相连接起来获得同一性的思想。世界上任何互相联系着的双方,都是又对立又联系,组成对立的统一体。矛盾的一方假如没有和另一方形成对立关系,它自己就失去了存在的条件。矛盾着的双方除了表现为相互依存的关系之外,还呈现出其特有的复杂性。如:哭泣常常是软弱的表现,但有时却预示着坚毅与顽强的进发;笑是愉悦的迹象,又能是内心空虚传达在脸上的痉挛;直率可以是心地坦荡的表露,也可以作为简单粗暴的代名词;老实是做人的美德,也是无用的别称。所谓“长歌当哭”、“大智若愚”、“男愁唱,女愁浪”,对这些矛盾的双方所表现的复杂性的深刻认识、理解与把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创作 生活中 性格逻辑 汉书·艺文志 相互依存 复杂性 深刻认识 表现手法 妻子 矛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楼梦》艺术札记
15
作者 张文潛 颜纯均 《文艺理论研究》 1981年第1期97-102,共6页
谁也说不清,究竟有多少文学作品,在历史长河中逐渐象泥沙一样沉淀下去了。那些流传下来的至今依然熠熠闪光的优秀篇章,相比较来看毕竟是极少数。文学,有它自身优胜劣败、生存(?)争的规律。一部分古典作品能存在于今天,必然有其存在的理... 谁也说不清,究竟有多少文学作品,在历史长河中逐渐象泥沙一样沉淀下去了。那些流传下来的至今依然熠熠闪光的优秀篇章,相比较来看毕竟是极少数。文学,有它自身优胜劣败、生存(?)争的规律。一部分古典作品能存在于今天,必然有其存在的理由。《红楼梦》是值得中国人民骄傲的一本书。《红楼梦》里写的四百多个人物中,给读者留有鲜明印象,甚至象熟人似地“活”在眼前的,就有好几十人。一部小说,能一下子提供这许多活生生的形象,不仅是在中国,就是在世界文坛也是十分少见的。两百多年来,对这部书的研究经久不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人物形象 人物性格 性格逻辑 薛宝钗 反面人物 古典作品 黛玉 宝玉 札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物件 大用场─—说说《药》中的“灯笼”
16
作者 任俊荣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28-28,共1页
关键词 小物件 《药》 人血馒头 艺术特点 艺术功用 废物利用 人物性格 短篇小说 艺术构思 性格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朴自然 情真意挚——评电影《本命年》中姜文的表演
17
作者 卢世曾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9-9,共1页
直面人生的《本命年》上映之后反响热烈,好评如潮。尤其对男主角的扮演者姜文纯朴、自然、真挚的表演备加赞赏。笔者叹服姜文演得好,好在: 一、从总体上恰当地把握住了主人公的悲剧性格。《本命年》表现了改革年代某个层次青年人复杂微... 直面人生的《本命年》上映之后反响热烈,好评如潮。尤其对男主角的扮演者姜文纯朴、自然、真挚的表演备加赞赏。笔者叹服姜文演得好,好在: 一、从总体上恰当地把握住了主人公的悲剧性格。《本命年》表现了改革年代某个层次青年人复杂微妙的心态,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和警世意义。主人公李慧泉昔日失足,如今单干;他憨厚又无知,哥们的封建意识害苦了他。他表面壮实,整天忙碌,好象没有心思;其实他性格内向,苦闷压抑,带着沉重的精神枷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文 好评如潮 男主角 扮演者 精神枷锁 悲剧性格 性格逻辑 性格内向 思想深度 爬起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