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论《三国演义》的“多层展现”人物性格表现法
被引量:2
- 1
-
-
作者
关四平
-
机构
哈尔滨师范大学中文系
-
出处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65-69,共5页
-
-
关键词
人物性格表现
《三国演义》
曹操
罗贯中
刘备
奇性
讲史
“形”
情节链
周瑜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人物性格表现的随机性
- 2
-
-
作者
刘振修
-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
-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18-27,共10页
-
文摘
人物的性格,往往兼具对立的两极,在不同的时空条件下分别表现出来或者在相同的时空条件下一起表现出来,对此,哲学上称为对立的统一,文艺理论中则称为双向逆反运动。有关这方面的著述已经很多,略嫌不足的是,对双向逆反运动的形态论述甚少,以至于一些问题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皆有模糊不清之处,例如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中的主人公,其性格一直作单向的运动,这是否与双向逆反运动的规律相悖呢?探讨这样的问题。
-
关键词
人物性格表现
海明威
罗曼·罗兰
肖洛霍夫
朱丽叶
莎士比亚
爱与恨
爱情
桑提亚哥
弗洛伊德
-
分类号
I0
[文学—文学理论]
-
-
题名论性格的多重色彩与质的一元化
- 3
-
-
作者
张毓书
-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1984年第4期14-24,共11页
-
文摘
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和社会环境的关系早已作为现实主义的重大课题被提了出来。恩格斯关于“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这一经典性的著名论述是过去艺术经验的科学总结。它的根本精神就是要求人们在现实发展过程中历史地观察生活、观察人物。事实上,历史上许多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他们笔下的人物都首先是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的产物,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在给哈克奈斯的信里,恩格斯就指出,巴尔扎克主要反映了一八一六年到一八四四年这个时期法国的历史,也就是说,恩格斯认为巴尔扎克所创造的众多人物是以那个时期为典型环境的。事实上,正是这个时期,由于拿破仑的失败,欧洲许多国家的统治者结成反动的“神圣同盟”,法国出现了王朝复辟。
-
关键词
人物形象
人物性格表现
典型环境
现实主义
多侧面
当代作家
丰富性
十八世纪
典型性格
社会生活
-
分类号
I0
[文学—文学理论]
-
-
题名中小学学生性格的研究方法
- 4
-
-
作者
А.Г.郭瓦列夫
王仁欣
-
出处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58年第1期105-110,共6页
-
文摘
要在学校的条件下,在教学和教育的过程中,有意識地和積極地形成苏維埃人新型的性格,不僅必须通曉性格形成的規律性,而且必須善于研究学生正在形成中的性格表現。对学生性格研究的成效,决定于教师和研究者所采用的方法。假如說資產階級的科学和学校实踐,由于階級利益,是采用着侮辱学生人格的方法的話,如心理测驗法,罗尔沙赫墨水点画法,征求学生对其他同学評判的意見法(阿勒蒲尔特,戈尔登·蘭德),最后是各种人体測量法(腦壳、鼻子等等的测量),那末。
-
关键词
学生性格
性格表现
中学生
性格形成
教师
教育
研究者
学校
态度
行为
-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
-
题名《阿Q正传》艺术属性新探
被引量:1
- 5
-
-
作者
周国雄
-
出处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3期54-58,共5页
-
文摘
本文不同意把《阿Q正传》的艺术属性看成是悲剧或悲喜剧,从作家意图、主要人物性格表现和读者主要审美感受等方面探讨,得出《阿Q正传》是喜剧性杰作的结论.
-
关键词
《阿Q正传》
艺术属性
审美感受
喜剧性
悲喜剧
作家
人物性格表现
小说
鲁迅
果戈理
-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
-
题名论《阿Q正传》中含义空间的形成
- 6
-
-
作者
陈卫平
-
出处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1992年第3期17-24,共8页
-
文摘
1 《阿Q正传》是一部不朽之作,除了对那特定时代的准确而深刻的表现,以及圆熟的艺术手法和独具一格的艺术风格之外,还在于阿Q形象意义的广泛性。这种广泛性并非指启示性延伸性的联想式推理。
-
关键词
《阿Q正传》
艺术风格
艺术手法
阿Q形象
启示性
延伸性
精神胜利法
鲁迅
作品
性格表现
-
分类号
I210.9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李力的矛盾性——论《钢锉将军》的美学思考
- 7
-
-
作者
李洁非
张陵
-
出处
《当代文坛》
1984年第4期43-45,共3页
-
文摘
本刊先后发表了几篇文章,对文艺作品反映生活的复杂性和人的复杂性问题,把作品人物分为正面人物、反面人物是否恰当的问题,进行了一些讨论。这篇文章在评论《钢锉将军》时又涉及这个问题,并提出了文学创作中的悲剧问题。这些问题我们觉得仍有继续讨论的必要,欢迎大家参加这场有意义的讨论。
-
关键词
钢锉
美学思考
矛盾性
将军
“悲剧”
军长
性格表现
悲剧人物
小说
人物性格
-
分类号
I2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