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作家的性格气质与作品的艺术个性——论秦兆阳早期的散文和诗 |
季成家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89 |
0 |
|
2
|
张恨水论 |
袁进
|
《江淮论坛》
|
1988 |
5
|
|
3
|
生活转折与创作转型——试论皮日休创作差异形成的原因 |
彭庭松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3 |
2
|
|
4
|
李广田早期散文与古希腊“画廊派” |
肖剑南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9 |
1
|
|
5
|
副手应扮演好的五种角色 |
陈文国
|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
2017 |
1
|
|
6
|
正副职之间的矛盾与协调 |
王碧华
|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0 |
|
7
|
她以笑者的姿态迎接生活——谈方方小说的幽默感 |
宋致新
|
《江汉论坛》
|
1988 |
0 |
|
8
|
苏轼“以诗为词”内因说——兼论苏辛之别的一个问题 |
刘石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1992 |
3
|
|
9
|
浅谈田径训练中怎样发挥运动员的特点和专长 |
赵庆惠
李兵
|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
1995 |
0 |
|
10
|
试论张孝祥词风特色 |
裴善明
|
《江淮论坛》
CSSCI
|
1997 |
2
|
|
11
|
领导干部须克服的心理障碍 |
王昔罗
|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
2006 |
2
|
|
12
|
论鲁迅的“韧”性人格精神 |
雷世文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1
|
|
13
|
爱情走向坟墓的朕兆 |
姚扶有
|
《社会》
北大核心
|
1991 |
0 |
|
14
|
接受范式与文学功能 |
马大康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1992 |
0 |
|
15
|
周永年小说创作论 |
陈朝红
|
《当代文坛》
|
1985 |
0 |
|
16
|
鲁迅的个性与鲁迅小说的喜剧艺术 |
姜建
|
《云南社会科学》
|
1987 |
0 |
|
17
|
对一把手协调班子的辩证思考 |
马文举
|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
1998 |
0 |
|
18
|
二胡教学散论 |
贾纪文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6 |
1
|
|
19
|
关于使用“心”“胸”“腹”的惯用句考察 |
曲明月
|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
2015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