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文艺争鸣——关于“复杂性格”问题的争鸣
- 1
-
-
-
出处
《当代文坛》
1985年第1期47-47,共1页
-
文摘
如何评价文学创作中出现的有“复杂性格”的人物?什么是“复杂性格”?把人物性格的二重组合说成是人物性格的普遍结构是否科学?“复杂性格”与“典型性格”、“复杂性格”与塑造社会主义新人形象之间的关系如何?——《文艺报》近期连续载文展开争鸣。
-
关键词
复杂性格
文艺
人物性格
二重组合
性格构成
对立两极
造社会
典型性格
极形式
复象
-
分类号
I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论沈从文作品中的自然女性
被引量:2
- 2
-
-
作者
韩立群
-
出处
《齐鲁学刊》
CSSCI
1991年第3期123-128,共6页
-
文摘
在现代作家的作品中,论题材人物的广阔性,沈从文应首屈一指。但他写得最成功的在文学史上具有不可替代意义的则是自然女性。鲜明的时代性与社会性是“五四”以来新文学的历史性特征。新旧社会力量斗争构成的社会关系不仅成为新文学的主要内容,而且被认为是人物性格及环境典型化的主要尺度。这种倾向表现在女性形象塑造方面则是几乎所有女性性格均被描写为某种社会力量自觉或不自觉的代表者,她们的生存环境都是由支配她们的社会关系所构成。鲁迅小说中的祥林嫂和子君,郭沫若历史剧中的“三个叛逆的女性”,便都是代表着某种道德力量而又受道德力量支配的人物。这种普遍的社会性倾向成为新文学矢志不移的发展方向,至30年代,在马克思主义思潮影响下,更增加了革命的色彩。于是继“五四”时代的道德女性,又出现了革命女性。茅盾在《蚀》、《虹》等小说中所塑造的就是这类女性的典型。沈从文笔下的自然女性完全是另一类性格。在这些性格中社会性已淡化,而自然性则成为其突出特点。
-
关键词
沈从文作品
新文学
女性形象塑造
自然化
生存环境
文学史
郭沫若历史剧
鲁迅小说
突出特点
性格构成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论宣传盛其顺所给的启示
- 3
-
-
作者
王本群
-
机构
团山东省委研究室
-
出处
《理论学刊》
1986年第2期42-42,共1页
-
文摘
勇敢和怯懦,进步和落后,两种相反的性格构成了盛其顺的性格形态。然而,他成了英雄,把他的双重性格展示给人们,这种宣传同样取得了极佳的效果。这给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树立典型,指导工作,这是我们党长期使用的一个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宣传先进典型,必须表现其性格。以往,我们宣传的先进典型,性格往往是单一化的。肯定性的性格因素较多,而否定性的性格因素则较少或根本没有。说好就“聚敛天下美名而加之”(墨子语),过分强调先进典型的共性或代表性,忽视以至抹杀先进典型的个性特点,对先进典型性格中的消极因素更是讳莫如深。以为如果暴露了先进典型的“黑子”,便有损于他们的形象,降低了他们的价值。
-
关键词
启示
先进典型
性格因素
指导工作
性格形态
双重性格
性格构成
宣传
工作方法
个性特点
-
分类号
D2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C55
[社会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