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赫尔巴特的性格形成理论研究——基于教育学与伦理学相互关系的视角
被引量:
9
1
作者
彭韬
林凌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9-76,156,157,共10页
赫尔巴特将道德性视为人的"全部目的",道德教育是通过性格形成而实现的。他克服了康德关于性格的二元论,将人的性格视为一种可塑的性格,并将教育行动和道德判断建基于一种审美的因果性。在这两项努力的基础上,赫尔巴特一方面...
赫尔巴特将道德性视为人的"全部目的",道德教育是通过性格形成而实现的。他克服了康德关于性格的二元论,将人的性格视为一种可塑的性格,并将教育行动和道德判断建基于一种审美的因果性。在这两项努力的基础上,赫尔巴特一方面提出了伦理学的道德判断理念,将教育纳为伦理学的必要环节之一;另一方面则建构起系统的教育理论,说明了实践理念对教育行动的规定以及通过教育而在人的性格上实现道德性的途径。以此,赫尔巴特在其关于未成年人性格形成的理论中形成了教育行动和实践理念在感知-审美层面的一种相互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格形成
教育学
伦理学
相互关系
赫尔巴特
道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茅盾家庭对茅盾性格形成的影响
2
作者
钟桂松
《浙江学刊》
CSSCI
1991年第2期101-103,共3页
茅盾的家庭是乌镇小镇上一家普通寻常的家庭,经济社会地位仅居中等水平。
关键词
家庭生活
母亲
性格
基础
直接影响
茅盾
曾祖父
少年
青年时代
性格形成
启蒙老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习惯在性格形成中的作用
3
作者
Д.В.科列索夫
杨进发
《教育理论与实践》
1984年第5期33-36,46,共5页
“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此话不容置疑。的确如此,性格在很多地方决定一个人的命运。众所周知,生活中取得杰出成就(指人对社会的贡献,以及社会对他的活动的评价)的人,往往并不是那些在他们的童年和学生时代人们所预料中的人。...
“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此话不容置疑。的确如此,性格在很多地方决定一个人的命运。众所周知,生活中取得杰出成就(指人对社会的贡献,以及社会对他的活动的评价)的人,往往并不是那些在他们的童年和学生时代人们所预料中的人。有时候,一些很有才气的人并无突出成就;相反,有些看上去平平常常的人却硕果累累。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如果认真考察一番的话,往往就会清楚,问题在于性格。一些即使能力属于中等水平的人,由于具备坚毅、顽强和专注等性格特征,能够比那些能力较强,但缺乏这些性格特征的人,在生活中作出更多的贡献。缺乏这些性格特征,一个人即使具有明确的方向,也不能造福社会。举例来说,一个打算要做一些有益于人民的好事的人,但他却缺乏实现其计划所必需的任何具体行动,这样的人有什么用呢?当一个人处在童年时代和学生时代,人们往往从能力这个角度去评价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格
特征
良好习惯
性格形成
行动
儿童少年
学生时代
能力
生活中
缺乏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论李清照的思想与性格
4
作者
王延梯
《文史哲》
1981年第2期36-39,48,共5页
作家和艺术家的思想与性格,对其艺术风格的形成,起着至为重要的作用。刘勰说过:“气以实志,志以定言,吐纳英华,奠非情性。”(《文心雕龙·体性》)所以,知人论世,是研究作家作品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现在,我们就李清照的思想与性格,...
作家和艺术家的思想与性格,对其艺术风格的形成,起着至为重要的作用。刘勰说过:“气以实志,志以定言,吐纳英华,奠非情性。”(《文心雕龙·体性》)所以,知人论世,是研究作家作品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现在,我们就李清照的思想与性格,作些研讨,耗点笔墨,应是值得的。长期以来,在人们的思想上,对李清照的思想与性格形成了一种很片面的认识,认为她不过是个整天泪啊愁啊的思想性格极脆弱的女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清照
历史人物
司马氏
封建社会
王导
宋高宗
思想
性格
性格形成
图经
桓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荣府通灵故细陈--贾宝玉性格塑造的特点
5
作者
周书文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3期62-69,共8页
曹雪芹虽然对人物性格形成的原因,没有作出科学的概括,然而却借着他对社会生活的深切了解与手中的生花妙笔,生动地刻画了许多令人过眼难忘的典型形象,而且还透过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人情交往,描绘出他们在横向联系与纵向发展中,典型性...
曹雪芹虽然对人物性格形成的原因,没有作出科学的概括,然而却借着他对社会生活的深切了解与手中的生花妙笔,生动地刻画了许多令人过眼难忘的典型形象,而且还透过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人情交往,描绘出他们在横向联系与纵向发展中,典型性格的形成与发展流程。对贾宝玉更是“荣府通灵故细陈”。既写出了主体的心理矛盾对他性格形成的规制作用,又写出了社会环境对他性格形成的深刻影响,更从主体的心理活动与客体的深刻影响形成的交互“合力”中,刻画了他的性格形成与发展的辩证进程。贾宝玉性格的塑造具有自放手眼的开创性意义,达到了时代可能达到的思想高度与艺术深度,闪耀着生动的艺术辩证法光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宝玉
性格
塑造
黛玉
叛逆精神
性格形成
思想高度
人生道路
仕途经济
贾政
生活道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小学学生性格的研究方法
6
作者
А.Г.郭瓦列夫
王仁欣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58年第1期105-110,共6页
要在学校的条件下,在教学和教育的过程中,有意識地和積極地形成苏維埃人新型的性格,不僅必须通曉性格形成的規律性,而且必須善于研究学生正在形成中的性格表現。对学生性格研究的成效,决定于教师和研究者所采用的方法。假如說資產階級...
要在学校的条件下,在教学和教育的过程中,有意識地和積極地形成苏維埃人新型的性格,不僅必须通曉性格形成的規律性,而且必須善于研究学生正在形成中的性格表現。对学生性格研究的成效,决定于教师和研究者所采用的方法。假如說資產階級的科学和学校实踐,由于階級利益,是采用着侮辱学生人格的方法的話,如心理测驗法,罗尔沙赫墨水点画法,征求学生对其他同学評判的意見法(阿勒蒲尔特,戈尔登·蘭德),最后是各种人体測量法(腦壳、鼻子等等的测量),那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
性格
性格
表现
中学生
性格形成
教师
教育
研究者
学校
态度
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少年参议员到总统——西方青少年精英的政治教育
被引量:
2
7
作者
高金鹭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7-88,共2页
关键词
性格形成
暑假
政治教育
高一
精英
青少年
西方
国家
参议员
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让中国经典文化伴随孩子的成长
8
作者
于雨
《当代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9-59,共1页
为了让经典文化影响孩子的一生,我们就必须从一个人的孩提时期进行教育。这个时期是孩子记忆力超强和性格形成期,在这个时期记住的东西,只要在后来稍加巩固,便可陪伴自己的一生。
关键词
经典文化
孩子
成长
中国
性格形成
记忆力
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作家不要随意左右他的人物——评《雪落黄河静无声》中范汉儒的形象塑造
9
作者
程仁章
《学习与探索》
1984年第5期126-128,共3页
鲁迅关于人物形象的塑造有过这样的意见,认为不要人为地表现性格的单一性,要按照生活本来的复杂面貌表现出人物性格的丰富性来,作家在塑造他的人物时也不要把“好人写得完全的好,坏人写得完全的坏”。这里实际说的是人物性格的真实性问...
鲁迅关于人物形象的塑造有过这样的意见,认为不要人为地表现性格的单一性,要按照生活本来的复杂面貌表现出人物性格的丰富性来,作家在塑造他的人物时也不要把“好人写得完全的好,坏人写得完全的坏”。这里实际说的是人物性格的真实性问题。要做到这点,大概就要象歌德说的那样,“艺术家应是自然的奴隶与自然的主宰两者的统一”。这些有关艺术真实规律的意见对于我们今天的文学创作应该说是仍有指导和借鉴作用的。如果谁违反了艺术真实规律,那么在他的创作面前将是荆棘满地,作家往往是捉襟见肘,他笔下的形象也不可能生辉,不可能感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物
性格
性格形成
艺术真实
汉儒
人物形象
作家
黄河
作者
文学创作
本质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中小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途径
10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1992年第4期20-20,共1页
(1)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表现:懒于思考;狭隘抑郁;怯懦自卑;孤僻离群;对立破坏;焦虑急躁。(2)心理素质教育的培育途径:①经常关注学生情绪是否稳定,鼓励他们积极进取;②培养广泛兴趣,满足学生求知欲的需要;③加强情感教育;
关键词
我国中小学生
心理素质教育
心理健康
学生情绪
情感教育
离群
自我锻炼
心理相容
性格形成
自我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您会给新生儿进行心理护理吗?
11
作者
龙玲
《农村百事通》
2004年第3期56-56,共1页
关键词
心理护理
新生儿期
系统发育
小儿神经
妇幼保健
感情交流
心情不好
侧胸部
性格形成
睁开眼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赫尔巴特的性格形成理论研究——基于教育学与伦理学相互关系的视角
被引量:
9
1
作者
彭韬
林凌
机构
柏林洪堡大学教育学院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出处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9-76,156,157,共10页
基金
国家留学基金资助
文摘
赫尔巴特将道德性视为人的"全部目的",道德教育是通过性格形成而实现的。他克服了康德关于性格的二元论,将人的性格视为一种可塑的性格,并将教育行动和道德判断建基于一种审美的因果性。在这两项努力的基础上,赫尔巴特一方面提出了伦理学的道德判断理念,将教育纳为伦理学的必要环节之一;另一方面则建构起系统的教育理论,说明了实践理念对教育行动的规定以及通过教育而在人的性格上实现道德性的途径。以此,赫尔巴特在其关于未成年人性格形成的理论中形成了教育行动和实践理念在感知-审美层面的一种相互关系。
关键词
性格形成
教育学
伦理学
相互关系
赫尔巴特
道德教育
Keywords
charakterbildung
pedagogy
ethic
interaction
Herbart
moral education
分类号
G40-05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茅盾家庭对茅盾性格形成的影响
2
作者
钟桂松
机构
中共桐乡县委宣传部
出处
《浙江学刊》
CSSCI
1991年第2期101-103,共3页
文摘
茅盾的家庭是乌镇小镇上一家普通寻常的家庭,经济社会地位仅居中等水平。
关键词
家庭生活
母亲
性格
基础
直接影响
茅盾
曾祖父
少年
青年时代
性格形成
启蒙老师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习惯在性格形成中的作用
3
作者
Д.В.科列索夫
杨进发
出处
《教育理论与实践》
1984年第5期33-36,46,共5页
文摘
“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此话不容置疑。的确如此,性格在很多地方决定一个人的命运。众所周知,生活中取得杰出成就(指人对社会的贡献,以及社会对他的活动的评价)的人,往往并不是那些在他们的童年和学生时代人们所预料中的人。有时候,一些很有才气的人并无突出成就;相反,有些看上去平平常常的人却硕果累累。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如果认真考察一番的话,往往就会清楚,问题在于性格。一些即使能力属于中等水平的人,由于具备坚毅、顽强和专注等性格特征,能够比那些能力较强,但缺乏这些性格特征的人,在生活中作出更多的贡献。缺乏这些性格特征,一个人即使具有明确的方向,也不能造福社会。举例来说,一个打算要做一些有益于人民的好事的人,但他却缺乏实现其计划所必需的任何具体行动,这样的人有什么用呢?当一个人处在童年时代和学生时代,人们往往从能力这个角度去评价他。
关键词
性格
特征
良好习惯
性格形成
行动
儿童少年
学生时代
能力
生活中
缺乏
评价
分类号
G40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论李清照的思想与性格
4
作者
王延梯
出处
《文史哲》
1981年第2期36-39,48,共5页
文摘
作家和艺术家的思想与性格,对其艺术风格的形成,起着至为重要的作用。刘勰说过:“气以实志,志以定言,吐纳英华,奠非情性。”(《文心雕龙·体性》)所以,知人论世,是研究作家作品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现在,我们就李清照的思想与性格,作些研讨,耗点笔墨,应是值得的。长期以来,在人们的思想上,对李清照的思想与性格形成了一种很片面的认识,认为她不过是个整天泪啊愁啊的思想性格极脆弱的女子;
关键词
李清照
历史人物
司马氏
封建社会
王导
宋高宗
思想
性格
性格形成
图经
桓温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荣府通灵故细陈--贾宝玉性格塑造的特点
5
作者
周书文
出处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3期62-69,共8页
文摘
曹雪芹虽然对人物性格形成的原因,没有作出科学的概括,然而却借着他对社会生活的深切了解与手中的生花妙笔,生动地刻画了许多令人过眼难忘的典型形象,而且还透过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人情交往,描绘出他们在横向联系与纵向发展中,典型性格的形成与发展流程。对贾宝玉更是“荣府通灵故细陈”。既写出了主体的心理矛盾对他性格形成的规制作用,又写出了社会环境对他性格形成的深刻影响,更从主体的心理活动与客体的深刻影响形成的交互“合力”中,刻画了他的性格形成与发展的辩证进程。贾宝玉性格的塑造具有自放手眼的开创性意义,达到了时代可能达到的思想高度与艺术深度,闪耀着生动的艺术辩证法光辉。
关键词
贾宝玉
性格
塑造
黛玉
叛逆精神
性格形成
思想高度
人生道路
仕途经济
贾政
生活道路
分类号
I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小学学生性格的研究方法
6
作者
А.Г.郭瓦列夫
王仁欣
出处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58年第1期105-110,共6页
文摘
要在学校的条件下,在教学和教育的过程中,有意識地和積極地形成苏維埃人新型的性格,不僅必须通曉性格形成的規律性,而且必須善于研究学生正在形成中的性格表現。对学生性格研究的成效,决定于教师和研究者所采用的方法。假如說資產階級的科学和学校实踐,由于階級利益,是采用着侮辱学生人格的方法的話,如心理测驗法,罗尔沙赫墨水点画法,征求学生对其他同学評判的意見法(阿勒蒲尔特,戈尔登·蘭德),最后是各种人体測量法(腦壳、鼻子等等的测量),那末。
关键词
学生
性格
性格
表现
中学生
性格形成
教师
教育
研究者
学校
态度
行为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少年参议员到总统——西方青少年精英的政治教育
被引量:
2
7
作者
高金鹭
机构
团中央国际联络部三处
出处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7-88,共2页
关键词
性格形成
暑假
政治教育
高一
精英
青少年
西方
国家
参议员
总统
分类号
D435 [政治法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让中国经典文化伴随孩子的成长
8
作者
于雨
机构
青岛科技大学
出处
《当代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9-59,共1页
文摘
为了让经典文化影响孩子的一生,我们就必须从一个人的孩提时期进行教育。这个时期是孩子记忆力超强和性格形成期,在这个时期记住的东西,只要在后来稍加巩固,便可陪伴自己的一生。
关键词
经典文化
孩子
成长
中国
性格形成
记忆力
教育
分类号
G40-05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家不要随意左右他的人物——评《雪落黄河静无声》中范汉儒的形象塑造
9
作者
程仁章
机构
绥化师范专科学校
出处
《学习与探索》
1984年第5期126-128,共3页
文摘
鲁迅关于人物形象的塑造有过这样的意见,认为不要人为地表现性格的单一性,要按照生活本来的复杂面貌表现出人物性格的丰富性来,作家在塑造他的人物时也不要把“好人写得完全的好,坏人写得完全的坏”。这里实际说的是人物性格的真实性问题。要做到这点,大概就要象歌德说的那样,“艺术家应是自然的奴隶与自然的主宰两者的统一”。这些有关艺术真实规律的意见对于我们今天的文学创作应该说是仍有指导和借鉴作用的。如果谁违反了艺术真实规律,那么在他的创作面前将是荆棘满地,作家往往是捉襟见肘,他笔下的形象也不可能生辉,不可能感人。
关键词
人物
性格
性格形成
艺术真实
汉儒
人物形象
作家
黄河
作者
文学创作
本质特征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中小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途径
10
出处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1992年第4期20-20,共1页
文摘
(1)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表现:懒于思考;狭隘抑郁;怯懦自卑;孤僻离群;对立破坏;焦虑急躁。(2)心理素质教育的培育途径:①经常关注学生情绪是否稳定,鼓励他们积极进取;②培养广泛兴趣,满足学生求知欲的需要;③加强情感教育;
关键词
我国中小学生
心理素质教育
心理健康
学生情绪
情感教育
离群
自我锻炼
心理相容
性格形成
自我控制
分类号
D267.6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G41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您会给新生儿进行心理护理吗?
11
作者
龙玲
机构
广西南宁地区妇幼保健院
出处
《农村百事通》
2004年第3期56-56,共1页
关键词
心理护理
新生儿期
系统发育
小儿神经
妇幼保健
感情交流
心情不好
侧胸部
性格形成
睁开眼睛
分类号
R473.2 [医药卫生—护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赫尔巴特的性格形成理论研究——基于教育学与伦理学相互关系的视角
彭韬
林凌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茅盾家庭对茅盾性格形成的影响
钟桂松
《浙江学刊》
CSSCI
199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习惯在性格形成中的作用
Д.В.科列索夫
杨进发
《教育理论与实践》
198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论李清照的思想与性格
王延梯
《文史哲》
198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荣府通灵故细陈--贾宝玉性格塑造的特点
周书文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中小学学生性格的研究方法
А.Г.郭瓦列夫
王仁欣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5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从少年参议员到总统——西方青少年精英的政治教育
高金鹭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让中国经典文化伴随孩子的成长
于雨
《当代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作家不要随意左右他的人物——评《雪落黄河静无声》中范汉儒的形象塑造
程仁章
《学习与探索》
198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我国中小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途径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199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您会给新生儿进行心理护理吗?
龙玲
《农村百事通》
200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