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性别表演视域下的男性气质建构——海因莱因《星舰战将》中男性主体的身份解析 |
芈岚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3
|
|
2
|
“女扮男装”与粤剧“女文武生”任剑辉的性别表演话语 |
张园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3
|
电影《特工狂花》中性别表演的颠覆 |
陶曦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4
|
性别表演理论下爱密利亚的性别身份解读 |
何茜
钱激扬
|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5
|
性别表演:易装的欲望叙述与文学生成 |
李楚
|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
|
|
6
|
《月光男孩》中黑人男性气质的构建——基于巴特勒“性别表演”理论 |
张一诺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8 |
0 |
|
7
|
话语与表演:朱迪丝·巴特勒对性别身分的解构 |
王建香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6
|
|
8
|
论个体性别社会化和性别角色表演 |
王金玲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6
|
|
9
|
媒介中性别反串形象的塑造及社会张力研究 |
王蕾
朱雯文
常博
|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8
|
|
10
|
芭特勒对萨特身体观的阅读探析 |
文洁华
|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2
|
|
11
|
自我的呼唤与回归——《黑暗来临前的夏天》的女性主义解读 |
蒋萧
|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
2014 |
3
|
|
12
|
穿越身份的界限:论《哈克贝利·芬历险记》的易装 |
王定全
|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13
|
《新夏娃的激情》与女性主义拼贴叙事策略 |
吴颉
胡全生
|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
2015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