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机选雌雄的黑白卵色性别标记家蚕实用新品种
1
作者 代方银 《中国农村科技》 2025年第9期10-11,共2页
一、项目技术背景种桑养蚕、缫丝织绸是中华先祖的伟大发明,数千年来为人类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我国是世界上第一蚕业大国,蚕茧产量占世界70%以上份额,年产蚕茧超过75万吨,蚕茧产值超过430亿元,蚕桑丝绸全链条产值达3000亿元,形成了“... 一、项目技术背景种桑养蚕、缫丝织绸是中华先祖的伟大发明,数千年来为人类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我国是世界上第一蚕业大国,蚕茧产量占世界70%以上份额,年产蚕茧超过75万吨,蚕茧产值超过430亿元,蚕桑丝绸全链条产值达3000亿元,形成了“经济、生态、社会和文化价值并举”的鲜明特征,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优势产业,更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式现代化复兴方案的重要窗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桑养蚕 黑白卵色 家蚕 性别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称谓的性别标记现象 被引量:7
2
作者 钱进 《学海》 CSSCI 2004年第6期131-133,共3页
标记理论广泛应用于语言研究的许多方面。表明男性范畴的词项常常是无标记的,女性范畴的词项常常是有标记的。男性称谓一般为无标记称谓,女性称谓一般为有标记称谓。在亲属称谓、社会称谓和代词称谓等称谓中都有明显的性别标记现象。
关键词 性别标记 亲属称谓 社会称谓 代词称谓 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汉语性别标记不对称现象对比分析
3
作者 张玲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1期141-144,共4页
语言中普遍存在着对立不对称的标记现象。文章运用标记理论,从形式、语义和分布标记三方面着手,分析发现:在维汉语男女姓名的构成、职业身份的表达、男性/女性名词语义范围、语义褒贬、男性/女性词使用频率以及词序排列中,都存在着对立... 语言中普遍存在着对立不对称的标记现象。文章运用标记理论,从形式、语义和分布标记三方面着手,分析发现:在维汉语男女姓名的构成、职业身份的表达、男性/女性名词语义范围、语义褒贬、男性/女性词使用频率以及词序排列中,都存在着对立不对称的标记现象。维汉语性别对立词语中表现出来的"大同小异"的标记现象,是两个民族宗教、历史、文化、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共性与个性的集中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汉语 性别标记 不对称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测序的中华鳖SSR和SNP特征分析及性别标记筛选 被引量:6
4
作者 雷骆 祝骏贤 +7 位作者 陈辰 王亚坤 刘晓莉 洪孝友 于凌云 魏成清 李伟 朱新平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5-32,共8页
【目的】挖掘更多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性别分子标记,为中华鳖保护、繁育以及遗传多样性的分子机制等研究提供基础。【方法】基于中华鳖转录组测序数据,利用MISA和GATK挖掘中华鳖转录本中SSR和SNP位点信息,开发与中华鳖性别紧密... 【目的】挖掘更多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性别分子标记,为中华鳖保护、繁育以及遗传多样性的分子机制等研究提供基础。【方法】基于中华鳖转录组测序数据,利用MISA和GATK挖掘中华鳖转录本中SSR和SNP位点信息,开发与中华鳖性别紧密相关的SNP标记。【结果和结论】共组装获得341632条Unigenes,识别到14804个SSR位点,含有SSR位点的Unigenes序列数量为13904条,占总序列的4.1%。中华鳖转录组中SSR位点类型较为丰富,共识别到6种不同核苷酸重复类型,单核苷酸串联重复基元类型的含量最多(10981个),占总位点数的74.18%。SSR位点以重复11~15次为主(6173个),占总位点数的41.70%。转录组SSR的片段长度大部分集中在10~14 bp,占SSR总数的50.01%。搜索到32299个SNP位点,SNP的分布密度为1/1339 bp。SNP变异类型以转换类型为主,转换类型占70.05%,颠换类型占29.95%。SNP测序深度统计发现,在31~100范围内,SNP数目最多,占43.68%。初步筛选并鉴定出位于Ptpn11基因上与性别紧密关联的SNP位点(29144910),为中华鳖性别分子标记提供候选基因和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鳖 转录组 SSR SNP 性别相关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别特异分子标记在斑鳢全雄育种上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杨慧荣 张淑瓶 +5 位作者 曾芳 李水生 刘云 杨菁 黄晓声 叶树才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5-132,共8页
为了快速筛选培育出全雄斑鳢,本研究结合性别特异分子标记和三系配套育种技术,开发了全雄斑鳢的育种方法。将健康的七日龄斑鳢幼鱼随机分成3组进行雌化处理,在饲料中分别添加雌二醇(E2)100、300、600 mg/kg,饲养60 d。利用性别特异分子... 为了快速筛选培育出全雄斑鳢,本研究结合性别特异分子标记和三系配套育种技术,开发了全雄斑鳢的育种方法。将健康的七日龄斑鳢幼鱼随机分成3组进行雌化处理,在饲料中分别添加雌二醇(E2)100、300、600 mg/kg,饲养60 d。利用性别特异分子标记引物M12、P2鉴定筛选出决定型为XY型斑鳢,将XY型正常雄鱼与XY型伪雌鱼交配,获得的子代分为两组,一组为投喂正常饲料,另一组进行雌激素投喂,利用MX1和MX3引物筛选出YY超雄鱼,最后将YY超雄鱼和正常雌鱼作为亲本交配生产出全雄斑鳢子代。结果显示,600 mg/kg激素浓度组的性逆转率最高,达75%,从508尾经雌激素E2投喂的家系中筛选获得235尾具有XY基因型斑鳢。XY伪雌鱼与正常雄鱼交配获得的子代在2月龄时检测到22尾YY超雄鱼,7月龄时检测到14尾YY超雄鱼,筛选获得YY超雄鱼个体用于生产全雄子代。本研究方法显著提高了全雄化斑鳢育种效率,缩短了育种周期,展现出巨大的经济潜力和应用价值,为其他鱼类开展性别特别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借鉴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鳢 生长二态性 性别特异性分子标记 全雄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鱼类性别控制技术创制YY超雄和XY全雄乌苏里拟鲿
6
作者 蒋有渤 孙瑞东 +6 位作者 谢焱 程宜 陈见 李佩 王忠卫 熊阳 梅洁 《水生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3-85,共13页
研究探索了17β-雌二醇(17β-estradiol,E_(2))的不同处理浓度和不同处理时间对乌苏里拟鲿(Pseudobagrus ussuriensis)生长、存活率和性比的影响。结果显示,在10—70dph期间,使用10、50和100 mg/kg E_(2)投喂乌苏里拟鲿的雌性率高达100%... 研究探索了17β-雌二醇(17β-estradiol,E_(2))的不同处理浓度和不同处理时间对乌苏里拟鲿(Pseudobagrus ussuriensis)生长、存活率和性比的影响。结果显示,在10—70dph期间,使用10、50和100 mg/kg E_(2)投喂乌苏里拟鲿的雌性率高达100%,但生长速度和存活率随E_(2)浓度升高而降低,投喂150 mg/kg E_(2)组乌苏里拟鲿全部死亡。利用10 mg/kg E_(2)投喂诱导乌苏里拟鲿100%雌性化的最佳时间为10—40dph。qRT-PCR结果显示雄性性别分化关键基因dmrt1、amh和cyp17a1在XY生理雌性的表达量显著低于XY雄性,雌性性别分化关键基因cyp19a1a、zar1和gdf9在XY生理雌性的表达量与XX雌性一致,显著高于XY雄性。此外,利用全基因组重测序技术在15尾雌性和15尾雄性乌苏里拟鲿中共筛选到3777645个SNP和1287509个Indel,其中有99601个性别连锁SNP和27614个性别连锁Indel。性别连锁的SNP主要集中在乌苏里拟鲿8号染色体6.84—23.82 Mb的位置。利用性别连锁的Indel开发了乌苏里拟鲿X和Y染色体特异的分子标记,适用于黑龙江野生群体、河南和湖北的养殖群体。使用性别分子标记在XY雄性与XY雌性繁殖的子一代中鉴定出了YY超雄鱼,使用YY超雄鱼为父本繁殖的乌苏里拟鲿雄性率为100%,1年龄个体的体重是两性养殖群体的1.54倍。综上所述,在10—40dph期间使用10 mg/kg E_(2)诱导乌苏里拟鲿雌性化的效果最佳,利用全基因组重测序技术开发的性别连锁分子标记能有效鉴定乌苏里拟鲿的遗传性别获得YY超雄鱼。研究创制的XY全雄乌苏里拟鲿与两性群体相比,具有规格整齐和生长速度快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连锁分子标记 17Β-雌二醇 性逆转 乌苏里拟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猕猴桃性别分子标记在软枣猕猴桃中的通用性验证 被引量:12
7
作者 郭丹丹 钟云鹏 +3 位作者 方金豹 黄武权 任建杰 齐秀娟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49-556,共8页
【目的】猕猴桃是功能性的雌雄异株植物,在育种过程中进行实生苗早期性别鉴定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已有关于猕猴桃属植物早期性别鉴定分子标记开发的报道,用于特定种群实生苗童期的性别鉴定。验证这些标记在其他来源种质资源中的通用... 【目的】猕猴桃是功能性的雌雄异株植物,在育种过程中进行实生苗早期性别鉴定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已有关于猕猴桃属植物早期性别鉴定分子标记开发的报道,用于特定种群实生苗童期的性别鉴定。验证这些标记在其他来源种质资源中的通用性可扩大这些标记在猕猴桃属植物中的应用范围。【方法】利用已知性别的64份软枣猕猴桃材料,采用普通PCR扩增的方法以及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已报道的两组猕猴桃性别分子标记A001、A002和A003,SmX和SmY1的通用性进行检验。【结果】(1) A001和A002在软枣猕猴桃中均能扩增出多态性片段,且条带清晰明亮,但未出现性别特异片段;(2) A003的PCR扩增结果凝胶图像中,没有清晰的片段出现;(3)在对已知性别的软枣猕猴桃资源的验证试验中,SmX的扩增结果图片显示,所扩增的条带未表现出雌雄特异性,准确率很低,且条带微弱;(4) SmY1在软枣猕猴桃中能够扩增出多态性片段,但未出现性别特异的片段。【结论】在本研究所用的软枣猕猴桃种质资源中,两组标记均未表现出良好的通用性,其性别扩增结果的雌雄鉴别率很低,甚至不能扩增出清晰的片段,故不能用于本研究所用软枣猕猴桃种质资源的性别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枣猕猴桃 性别标记通用性 SCAR SS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鳢一个养殖群体中性别连锁AFLP标记的筛选 被引量:11
8
作者 姜龙 王忠卫 +1 位作者 周莉 桂建芳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74-1178,共5页
许多经济鱼类的雌雄个体生长和成体规格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别控制在这些鱼中往往能产生很高的经济效益吧例如全雌鲤鱼的培育和全雄罗非鱼的培育。最近,在全雄黄颡鱼的培育方面,我们实验室开发出了若干与黄颡鱼性染色体相连锁的DNA标记,
关键词 乌鳢 AFLP 性别连锁DNA标记 佛山群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连锁图谱筛选虾夷扇贝性别相关AFLP分子标记的方法 被引量:4
9
作者 周丽青 杨爱国 +5 位作者 刘志鸿 王清印 吴彪 孙秀俊 郑利兵 郑言鑫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3-109,共7页
基于近年来他人构建的遗传连锁图谱,对2011–2013年2–5月期间采集的雌性、雄性及雌雄同体虾夷扇贝进行性别相关AFLP分子标记筛选。从雄性和雌性遗传连锁图谱上选取合计18对引物组合,经3批次试验,有8对引物扩增出性别相关的条带,其中Eb... 基于近年来他人构建的遗传连锁图谱,对2011–2013年2–5月期间采集的雌性、雄性及雌雄同体虾夷扇贝进行性别相关AFLP分子标记筛选。从雄性和雌性遗传连锁图谱上选取合计18对引物组合,经3批次试验,有8对引物扩增出性别相关的条带,其中Eb Mc、Ej Mf和Ei Mk重复性好,有4对引物扩增出雌雄同体特异性条带,5对引物扩增出雌性特异性条带。结果表明,基于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筛选性别相关分子标记的方法简单可行,雌雄同体的基因组DNA与雌性和雄性存在显著差异,可能是一个单独的群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夷扇贝 性别相关标记 AFLP 雌雄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颡鱼性别连锁标记Pf62-Y的染色体定位 被引量:4
10
作者 丹成 王达 桂建芳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84-186,共3页
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隶属鲇形目、科、黄颡属,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大水域,是我国重要经济鱼类之一。桂建芳等[1]进行了黄颡鱼银染核型研究,沈俊宝等[2]也报道了黄颡鱼的核型,其核型为2n=52。刘汉勤等[3]利用人工雌核发育等... 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隶属鲇形目、科、黄颡属,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大水域,是我国重要经济鱼类之一。桂建芳等[1]进行了黄颡鱼银染核型研究,沈俊宝等[2]也报道了黄颡鱼的核型,其核型为2n=52。刘汉勤等[3]利用人工雌核发育等技术开展了全雄黄颡鱼研究,认为黄颡鱼的遗传性别决定类型为XY雄性异配型, Wang, et al.在黄颡鱼中开展了性别连锁的DNA标记分离研究,筛选得到黄颡鱼雌性和雄性连锁的DNA标记,由此开拓出一条性别连锁标记辅助的全雄黄颡鱼培育技术路线,用于大规模全雄黄颡鱼的商业生产[4,5]。Pf62-Y作为重要的黄颡鱼雄性连锁标记之一,我们通过对 Pf62-Y 的研究,探索黄颡鱼的性别决定与分化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颡鱼 性别连锁标记 荧光原位杂交 染色体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鲟性别相关的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分子标记筛选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雪清 李莎 +4 位作者 肖衎 赵珣 郭柏福 陈磊 杜合军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14-718,共5页
性别鉴定是生产养殖和物种保护中常用的技术。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大型海河洄游性鱼类,已极度濒危。由于中华鲟性成熟时间长,缺乏第二性征,基于外部特征难以进行性别鉴定,因此,筛选中华鲟性别特异性分子标记具有... 性别鉴定是生产养殖和物种保护中常用的技术。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大型海河洄游性鱼类,已极度濒危。由于中华鲟性成熟时间长,缺乏第二性征,基于外部特征难以进行性别鉴定,因此,筛选中华鲟性别特异性分子标记具有重要意义。利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分子标记,用10条Eco R I-ANN引物和8条Mse I-CNN引物组成的80对引物,对9尾雄性和15尾雌性中华鲟个体进行PCR扩增和毛细管电泳荧光分型,检测其基因组DNA多态性,寻找与其性别相关的分子标记。在100~500 bp范围,共获得864个位点,其中具有多态性DNA位点411条,多态性位点比例为48.58%,并未发现雌雄特异性位点。但发现33个位点在雌雄个体中的比例存在较大差异,聚类分析显示大部分雄鱼聚为一支,雌鱼聚为一支,从而推断这些位点可能与中华鲟性别具有密切相关性。该研究首次尝试在中华鲟基因组中寻找性别特异性的AFLP分子标记,尽管未找到特异性标记,但这些数据为进一步研究中华鲟性别相关基因和性别决定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鲟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 多态性位点 性别特异性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基因组重测序筛选弓背青鳉三亚群体性别遗传标记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中铎 何传猛 +7 位作者 姚泽彬 李金蓬 陈子阳 邓爱萍 赖卓欣 李银芳 董忠典 郭昱嵩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9-75,共7页
【目的】开发弓背青鳉(Oryzias curvinotus)三亚群体(下称“三亚青鳉”)遗传性别鉴定分子标记,为进一步挖掘其性别决定基因奠定基础。【方法】用染色体商(Chromosome quotient,CQ)法比较雌雄两性个体的全基因组重测序覆盖度,筛选潜在的... 【目的】开发弓背青鳉(Oryzias curvinotus)三亚群体(下称“三亚青鳉”)遗传性别鉴定分子标记,为进一步挖掘其性别决定基因奠定基础。【方法】用染色体商(Chromosome quotient,CQ)法比较雌雄两性个体的全基因组重测序覆盖度,筛选潜在的性别特异性序列区域(CQ<0.1)并设计引物,通过PCR扩增验证引物区分三亚青鳉群体及其子代性别的适用性。【结果】经CQ分析筛选,CQ<0.1的特异性区域279个,设计引物279对。随机挑选的60对引物中,29对标记引物在三亚青鳉群体雄鱼中扩增得一个DNA条带,雌鱼无条带,均可鉴定三亚青鳉遗传性别。从29对引物中随机挑选2对引物(命名为Marker1和Marker2)进一步验证,引物Marker1、Marker2在雄鱼中扩增产物分别为791、556 bp,两对引物对三亚青鳉子代群体的扩增结果与亲本一致。用两对性别特异性标记对三亚群体的F2代全同胞家系94个个体进行扩增,结果发现F2群体自然性别比约1∶1。【结论】性别特异性引物Marker1和Marker2均可对三亚青鳉群体进行遗传性别鉴定,在三亚青鳉野生亲本及其子代中均有稳定性和通用性,可用于弓背青鳉三亚群体遗传性别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背青鳉 三亚群体 性别特异性标记 重测序 染色体商区域 自然性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氏鲟性别相关的微卫星标记筛选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洋 李超 +3 位作者 刘翠 鲁翠云 赵元凤 孙效文 《水产学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9-13,19,共6页
用32个微卫星标记分析了30尾(15尾♀;15尾♂)性成熟(12龄)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雌雄个体的遗传差异。结果表明:雌、雄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水平。在6个微卫星标记中有9个等位基因在雌、雄群体中分布比例差异达到50... 用32个微卫星标记分析了30尾(15尾♀;15尾♂)性成熟(12龄)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雌雄个体的遗传差异。结果表明:雌、雄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水平。在6个微卫星标记中有9个等位基因在雌、雄群体中分布比例差异达到50%以上,其中雌性群体HLJSX194-239bp、HLJSX201-207bp、HLJSX209-210bp、HLJSX210-178bp和HLJSX215-221bp5个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雄性群体;雄性群体HLJSX194-184bp、HLJSX201-214bp、HLJSX210-233bp和HLJSX226-194bp 4个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雌性群体,初步表明这些基因位点可能与性别决定位点存在一定连锁关系。本研究结果为施氏鲟早期性别鉴定积累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氏鲟 性别相关标记 微卫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鱼(Plecoglossus altivelis)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及性别特异性分子标记筛选 被引量:7
14
作者 闫松松 苗亮 +4 位作者 李明云 范慧慧 胡谋 陈炯 史雨红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95-399,共5页
采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技术分析了香鱼(Plecoglossus altivelis)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并筛选性别特异性分子标记。结果表明,15对选扩引物组合共扩增到889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380个,多态率为42.74%;群体Nei氏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 采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技术分析了香鱼(Plecoglossus altivelis)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并筛选性别特异性分子标记。结果表明,15对选扩引物组合共扩增到889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380个,多态率为42.74%;群体Nei氏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1454,Shannon氏指数I为0.2174。香鱼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较丰富,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仅引物组合E-ATG/M-CTG扩增到1条雄性特异性条带,长度为139bp。以该雄性特异性AFLP条带的DNA序列为模板,设计1对特异的PCR引物并在10尾已知性别的香鱼(雌雄各5尾)中扩增检验,结果显示5尾雄鱼均可扩增到目的条带而5尾雌鱼均无扩增。表明该序列是雄性特异性分子标记,可用于鉴别香鱼的遗传性别,并为香鱼的性别决定机制和性别控制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鱼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 养殖群体 遗传多样性 性别特异性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柿性别分化及性别连锁标记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萌 张平贤 +3 位作者 徐莉清 郭大勇 罗正荣 张青林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10-619,共10页
柿(Diospyros kaki Thunb.)起源中国,按其花性表现可分为雌株、雄株、雌雄同株和三全同株等类型。笔者对柿及其部分近缘植物的性别类型、花芽分化类型及特点、性别决定细胞学及分子机制、雌雄性别遗传规律及与雄性性别连锁的分子标记等... 柿(Diospyros kaki Thunb.)起源中国,按其花性表现可分为雌株、雄株、雌雄同株和三全同株等类型。笔者对柿及其部分近缘植物的性别类型、花芽分化类型及特点、性别决定细胞学及分子机制、雌雄性别遗传规律及与雄性性别连锁的分子标记等研究进展进行扼要总结。此外,还对原产我国中部大别山区的完全雄性柿种质的起源及其利用价值进行初步探讨,以期为柿性别调控机制研究以及完全甜柿遗传改良中的亲本选育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分化 性别连锁标记 完全雄株 遗传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达氏鲟微卫星标记的开发及性别相关位点的筛选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叶雨 刘亚 +4 位作者 杜军 宋明江 赖见生 林珏 龚全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93-698,共6页
【目的】由于达氏鲟缺乏第2性征,外部特征不足以判定其性别,所以通过筛选性别特异性的分子标记来进行性别鉴定将对达氏鲟养殖有着重要的意义。【方法】本研究从达氏鲟高通量测序获得的转录组数据库中,开发多态性的微卫星位点,并结合已... 【目的】由于达氏鲟缺乏第2性征,外部特征不足以判定其性别,所以通过筛选性别特异性的分子标记来进行性别鉴定将对达氏鲟养殖有着重要的意义。【方法】本研究从达氏鲟高通量测序获得的转录组数据库中,开发多态性的微卫星位点,并结合已报道的达氏鲟微卫星来进行性别相关位点的分析。【结果】根据转录组数据开发了15个具有多态性的微卫星位点,期望杂合度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分别在0.3831~0.8607和0.6541~1.9663。利用该15个微卫星位点和已报道的91个达氏鲟或鲟鱼通用的微卫星标记,在96尾(48♀,48♂)性成熟的达氏鲟个体中进行扩增并测序分型,结果显示1个位点ADX21的2个等位基因ADX21-144bp和ADX21-151 bp在雌雄个体间出现的频率差异达到了60%,分别为雄性优势条带和雌性优势条带,推测该位点可能与性别存在一定关联。【结论】本研究使用目前为止鲟鱼中使用数量最多的微卫星标记来进行大样本量的雌雄差异分析,为今后鲟鱼性别连锁标记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氏鲟 微卫星 多态性位点 性别相关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颡鱼雌雄差异的SRAP标记 被引量:20
17
作者 辛文婷 孙中武 +1 位作者 尹洪滨 孙源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12-113,共2页
采用序列相关扩增多态性(SRAP)分子标记技术,共使用140对引物进行了黄颡鱼性别表达特征性序列的筛选研究。结果显示:引物上下游组合F2R8扩增获得的雌雄间差异性序列稳定可靠,重复性强。根据GeneTools软件对该特征性DNA序列的相对表达量... 采用序列相关扩增多态性(SRAP)分子标记技术,共使用140对引物进行了黄颡鱼性别表达特征性序列的筛选研究。结果显示:引物上下游组合F2R8扩增获得的雌雄间差异性序列稳定可靠,重复性强。根据GeneTools软件对该特征性DNA序列的相对表达量在雌雄间差异的统计分析结果,设定此DNA序列相对表达量(10%)作为鉴别雌雄黄颡鱼的界定参考指标,低于10%判定为雌鱼,高于10%判定为雄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颡鱼 SRAP 性别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源四倍体鲫鲤雌雄差异的RAPD标记 被引量:7
18
作者 李建中 刘少军 +1 位作者 张轩杰 刘筠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74-676,共3页
关键词 异源四倍体 鲫鲤 杂交后代 遗传性状 种群 性别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导入蚕限性标记基因的有效方法 被引量:8
19
作者 何克荣 黄健辉 +1 位作者 祝新荣 夏建国 《蚕业科学》 CAS CSCD 1999年第4期246-248,共3页
介绍了一种回交结合标记基因选择 ,转移蚕限性品种标记基因的方法。利用这种方法可以较快地把一个限性系统中性别控制基因导入普通蚕品种 。
关键词 家蚕 性别标记 导入 限性标记基因 回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被引量:6
20
作者 邓红霞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S1期164-166,共3页
从比较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和语义学的原则入手 ,从构词和造字、词的搭配、词的内涵意义、称谓、句法中性的标记和谚语等方面讨论性别歧视现象在英。
关键词 性别歧视 内涵意义 性别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