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古代东周时期人口性别构成比例之浅说——我国最早的人口性别构成比例简介
1
作者 王国忠 《人口学刊》 1981年第1期32-35,共4页
从中国人口史上看,我国对人口的管理与研究,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东周时期就开始了。东周时期的著作《周礼·职方氏》一文中,有当时周朝全国各地(九州)人口性别构成比例的记载。这是我国人口史上最早的很珍贵的一份材料,在世界人口史... 从中国人口史上看,我国对人口的管理与研究,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东周时期就开始了。东周时期的著作《周礼·职方氏》一文中,有当时周朝全国各地(九州)人口性别构成比例的记载。这是我国人口史上最早的很珍贵的一份材料,在世界人口史上也是很罕见的。本文对此作简要的说明,提供给研究我国人口史的专家和同志们参考。一、我国最早的人口性别构成比例的研究成果《周礼》这部书,成书于东周宣王或宣王稍后的东周时期。它所记载的内容,逐步为考古学家在考古中所证实。《周礼》是一部价值很高的著作。据《周礼·职方氏》记载,东周时期,对人口的管理与研究是很重视的,并设有专职官吏进行管理,“职方氏”就是掌管人口的官吏之一。《周礼·职方氏》记载,“职方氏掌天下之图,以掌天下之地,辨其邦国都郡,四夷、八蛮、七闽、九(豸虫)、五戎、六狄之人民,与其财用,九稳六畜之数要,周知其利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口史 人口性别构成 周宣王 东周时期 公元前 十三年 西周时期 地理志 四夷 越王勾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学教师队伍性别构成问题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荆建华 刘双月 +1 位作者 丁玲 高建中 《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5-36,共2页
一、问题的提出 中小学阶段是学生个体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教师是影响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教师群的性别构成即男女性别的组合状况又是教师这一因素的特殊维度。教师群的性别构成状况对于学生的影响主要是由于男女两性的心理性差造成... 一、问题的提出 中小学阶段是学生个体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教师是影响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教师群的性别构成即男女性别的组合状况又是教师这一因素的特殊维度。教师群的性别构成状况对于学生的影响主要是由于男女两性的心理性差造成的。目前,有研究认为,男女两性在以下方面有明显差别:(1)女性的言语能力强于男性;(2)男性在视觉(空间能力)上优于女性;(3)男性在算术能力上优于女性;(4)男性在身体和言语上都比女性富于攻击性。此外,还有研究认为,男性比女性具有更活跃、更愿冒险、更富于支配性和竞争性,女性比男性更懦弱、更胆小、更易焦虑、更情绪化、更易服从等。男女教师之间在心理特征上的这种明显差别,必然以各种形式影响学生的发展。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学生的认知发展、交往和行为的发展以及性别角色的形成等方面。因此,在中小学阶段,如果教师群性别构成合理,男女教师就可以互相配合,各自扬长避短,给学生一种比较全面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构成 中小学教师队伍 女教师 高中教师 女性 教师群体 经济发展水平 女学员 象思维 教学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差别人口迁移与性别构成地区差异的扩大化 被引量:8
3
作者 张善余 张茂林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3-10,共8页
差别人口迁移与性别构成地区差异的扩大化张善余,张茂林因历史与传统的缘故,男性与女性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其角色差异是相当明显的。男女的这种角色差异反映在人口迁移领域,构成了人口迁移选择性重要方面。选择性是指在同类事物中... 差别人口迁移与性别构成地区差异的扩大化张善余,张茂林因历史与传统的缘故,男性与女性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其角色差异是相当明显的。男女的这种角色差异反映在人口迁移领域,构成了人口迁移选择性重要方面。选择性是指在同类事物中具有某种特征的那些量的多少。性别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际人口迁移 人口性别 女性人口 地区差异 性别构成 净迁移 净迁出 外来妹 省际迁移 婚姻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高等教育中性别构成的现状与建议 被引量:7
4
作者 罗萍 徐炜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46-251,共6页
社会科学由定性分析走向定量分析能更客观更精确地揭示社会现实,以定量方法分析高校学生和教师队伍的性别构成,两性学历和职称呈现相反的变化。从性别视角观察,高等教育的性别构成潜伏女性危机,当今文化压抑并浪费女性人才,制定对策是... 社会科学由定性分析走向定量分析能更客观更精确地揭示社会现实,以定量方法分析高校学生和教师队伍的性别构成,两性学历和职称呈现相反的变化。从性别视角观察,高等教育的性别构成潜伏女性危机,当今文化压抑并浪费女性人才,制定对策是当务之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构成 学生 教师 高等教育 综合性重点大学 女性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别构成对两性离职影响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忻依娅 梁巧转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50-54,共5页
随着传统刚性用工体制的消失以及企业间人才竞争的加剧 ,员工离职成为影响企业正常发展的巨大障碍。我们从组织的性别构成角度出发 ,利用在中国企业的实际调研数据进行偏相关分析 ,研究组织各层人员性别构成和领导性别对两性离职人数的... 随着传统刚性用工体制的消失以及企业间人才竞争的加剧 ,员工离职成为影响企业正常发展的巨大障碍。我们从组织的性别构成角度出发 ,利用在中国企业的实际调研数据进行偏相关分析 ,研究组织各层人员性别构成和领导性别对两性离职人数的影响关系 ,并与国外已有成果进行比较。这有助于企业更好的调整人员结构以达到提高绩效 ,降低流动率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职 性别构成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年来中国行业性别构成变化趋势——平等还是隔离? 被引量:13
6
作者 杨慧 张子杨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22-134,共13页
运用D指数和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改革开放40年来行业性别构成研究发现,行业性别隔离程度总体增加了一倍,行业总体及内部性别构成的变化趋势并非一成不变,行业性别隔离程度增加年份是减少年份的1.71倍。性别和工作获得途径对性别均... 运用D指数和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改革开放40年来行业性别构成研究发现,行业性别隔离程度总体增加了一倍,行业总体及内部性别构成的变化趋势并非一成不变,行业性别隔离程度增加年份是减少年份的1.71倍。性别和工作获得途径对性别均衡行业就业机会具有显著影响,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容易在高收入行业就业。建议增加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女性比例,为高学历女性实现科研梦创造条件;通过人力资源市场监管,消除求职应聘对进入性别均衡行业的限制,促进行业内男女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业性别构成 行业性别平等 行业性别隔离 性别均衡行业 变化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群性别构成的女性化及其对学生心理发展的负效应 被引量:16
7
作者 荆建华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6-37,35,共3页
教师群性别构成的女性化及其对学生心理发展的负效应荆建华河南教育学院教育系一教师是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师群的性别构成是这一因素中的特殊维度,即指教师群中男女性别的组合状况。这种组合究竟处于一种什么水平才能... 教师群性别构成的女性化及其对学生心理发展的负效应荆建华河南教育学院教育系一教师是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师群的性别构成是这一因素中的特殊维度,即指教师群中男女性别的组合状况。这种组合究竟处于一种什么水平才能更有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目前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构成 学生心理 女性化 女教师 男教师 性别角色 负效应 男学生 女学生 性别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藏族人口的低性别构成研究
8
作者 李永胜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10-113,共4页
关键词 藏族人口 性别构成 出生婴儿性别 总人口性别 婴儿死亡率 存活率 西藏自治区 人口普查 年龄组 1990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命表及其在人口性别构成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陈友华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24-28,38,共6页
中国近年来出生性别比偏高的倾向已引起社会各界的严重关注,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成为目前人口学界的一大热点.如何判定一个人口的总性别比是否正常,中国人口性别构成状况究竟如何,旧中国遗留下来的总人口性别比偏高与近年出生性别比偏高对... 中国近年来出生性别比偏高的倾向已引起社会各界的严重关注,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成为目前人口学界的一大热点.如何判定一个人口的总性别比是否正常,中国人口性别构成状况究竟如何,旧中国遗留下来的总人口性别比偏高与近年出生性别比偏高对中国总人口性别比偏高到底产生了多大影响.这些都是摆在我们面前必须回答的问题.本文利用生命表技术对上述问题作一初步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人口性别 生命表 出生性别 人口性别构成 各年龄组 性别结构 静止人口 欠发达地区 年龄结构 人口平均预期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别偏好与存活子女的性别构成对二孩生育计划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邱红燕 任杨洁 侯丽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91-594,共4页
背景 "80后"职业群体大多已生育一胎,在当前全面二孩生育政策下,该群体是否均将进行二胎计划?该群体对子女的性别偏好(GP)、存活子女的性别构成(LCSC)是否会影响其二胎生育计划?目的同步观察GP、LCSC对二孩生育计划的影响,为... 背景 "80后"职业群体大多已生育一胎,在当前全面二孩生育政策下,该群体是否均将进行二胎计划?该群体对子女的性别偏好(GP)、存活子女的性别构成(LCSC)是否会影响其二胎生育计划?目的同步观察GP、LCSC对二孩生育计划的影响,为研究社会心理因素对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的影响机制提供新思路。方法 2016年11月—2017年11月,采用现况研究设计、整群抽样方法在银川市5家事业单位和5家企业单位调查出生日期为1980-01-01至1990-01-01的在职人员,对其中已婚育一孩的599例进行分析。采用定量调查问卷收集数据,问卷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个人及家庭基本情况及对子女的GP;调查对象的实际生育行为(已生育子女的数量和性别);调查对象的生育计划(是否计划生育二孩)。结果 599例"80后"已婚育的城市职业人群中,245例(40.90%)计划生育二孩,234例(39.07%)不想再要二孩,120例(20.03%)没想好。不同GP、GP与LCSC一致性二孩生育计划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1.020,P<0.001;χ2=22.499,P<0.001)。不同民族、户籍、文化程度、工作单位、岗位者二孩生育计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月经济收入、独生子女者二孩生育计划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GP和LCSC不一致、男性、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者计划生育二孩(P<0.05);GP和LCSC一致、月经济收入<3 000元/月者没想好是否生育二孩(P<0.05)。结论除基本人口学因素外,GP和LCSC也会影响"80后"已婚育城市职业人群做出生育二孩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生育服务 性别偏好 存活子女的性别构成 “全面二孩”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人口性别构成的现状和趋势
11
作者 汪道明 《人口学刊》 1983年第5期42-46,28,共6页
概率统计早经证明:对于随机现象,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某种结果出现的频率趋于一个常数。婴儿自母体分娩,在性别上非男即女,无疑属随机现象之一。从一个较大范围或较长时间来考察,相当于试验次数的增加,男女新生婴儿在出生总数中各自所... 概率统计早经证明:对于随机现象,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某种结果出现的频率趋于一个常数。婴儿自母体分娩,在性别上非男即女,无疑属随机现象之一。从一个较大范围或较长时间来考察,相当于试验次数的增加,男女新生婴儿在出生总数中各自所占的比例也应该趋近于一个常数。据世界各国大量统计观察的结果,这个常数约等于501/499=1.004。就是说,每一千个新生儿中,男性比女性多4人。正是这个常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时间 农村地区 人口性别构成 人口比例 劳动能力 频率 性比例失调 随机现象 经济补偿 技术进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广东省1990年人口普查年龄性别构成资料质量的评价
12
作者 林道善 黄映川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2期11-22,共12页
本文应用国际上通用的几种检验人口普查年龄性别数据准确性指数及与其他有关人口资料对比等定量分析的方法,对广东省1990年人口普查年龄性别构成资料质量作出评价,肯定广东省1990年进行的人口普查取得的年龄性别构成资料的质量是比较好... 本文应用国际上通用的几种检验人口普查年龄性别数据准确性指数及与其他有关人口资料对比等定量分析的方法,对广东省1990年人口普查年龄性别构成资料质量作出评价,肯定广东省1990年进行的人口普查取得的年龄性别构成资料的质量是比较好的,可以作为有关部门制定政策、编制计划、进行人口分析和人口预测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普查 年龄性别构成 惠普尔指数 迈耶尔指数 联合国年龄性别准确性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地区职工的性别构成变化
13
作者 王天兰 《西北人口》 1988年第3期50-50,共1页
经济活动人口的性别构成,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信息,与社会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紧密相关。社会越进步,越发达,经济活动人口的性别构成就越趋向平衡。
关键词 性别构成 兰州地区 经济活动人口 职工队伍 社会信息 发展水平 抽样调查 差距 文化程度 工业人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人口性别构成简析
14
作者 魏汉文 《西北人口》 1984年第4期11-14,58,共5页
一、性别比偏高人口性别比是指在一定地区范围和时间内,人口总数中男女人数的比值,一般是以每100个女性人口所对应的男性人口数来表示。目前人口学界主张将96~106定为性别比平衡的区间。这就是说性别比在这个区间之内为正常或基本正常... 一、性别比偏高人口性别比是指在一定地区范围和时间内,人口总数中男女人数的比值,一般是以每100个女性人口所对应的男性人口数来表示。目前人口学界主张将96~106定为性别比平衡的区间。这就是说性别比在这个区间之内为正常或基本正常,在这个区间之外的则为不正常或性别比例失调。据1982年普查结果,我省性别比为107.18,高出一般正常水平,也高于全国106.28的平均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性别 人口性别构成 总人口性别 男性人口 女性人口 人口普查 人口学 地区范围 年龄组 人口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岛市出生婴儿性别比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邬贻萍 初慧中 +1 位作者 邵廷亮 胡仁寿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69-469,共1页
关键词 出生婴儿性别 青岛市 出生性别 普查结果 性别构成 社会问题 住院分娩 市立医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地区不同婚姻状况人口的构成分析
16
作者 孙福滨 刘海城 朱楚珠 《西北人口》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9-12,共4页
西北地区不同婚姻状况人口的构成分析孙福滨刘海城朱楚珠(西安交通大学人口与经济研究所西安710000)西北地区是我国人口分布较少的地区,地处内陆,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都相对落后,但近十多年来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引起了人们婚姻... 西北地区不同婚姻状况人口的构成分析孙福滨刘海城朱楚珠(西安交通大学人口与经济研究所西安710000)西北地区是我国人口分布较少的地区,地处内陆,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都相对落后,但近十多年来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引起了人们婚姻观念的变化。由此也影响到人们的婚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地区 女性人口 婚姻状况 男性人口 构成分析 婚姻行为 死亡水平 城乡构成 性别构成 人口年龄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工作组织中的象征主义——下属-上级的性别组合和员工的组织归属感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松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1-48,62,共9页
管理学、社会学和工业心理学等各个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已围绕"组织归属感"进行了大量研究。学者在研究中国组织归属感时,需更关注等级关系,以及处于不同等级位置的群体之间的互动状况对员工组织归属感的影响。运用中国不同工作... 管理学、社会学和工业心理学等各个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已围绕"组织归属感"进行了大量研究。学者在研究中国组织归属感时,需更关注等级关系,以及处于不同等级位置的群体之间的互动状况对员工组织归属感的影响。运用中国不同工作场所中采集的343对"下属—上级"样本的数据,使用受约束回归模型进行分析表明:较之女性上级的男性下属、男性上级的男性下属或女性下属,女性上级的女性下属组织归属感更低,这支持了坎特的象征主义理论,女性上级和女性下属的组合会增加女性员工的工作压力;而在中国的公司中,男性上级的女性下属组织归属感的得分往往高于其他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构成 组织归属感 象征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考察人口性别比的几点看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战捷 《人口与经济》 1983年第3期30-32,共3页
人口是人的总体代称,但是人口不是人的简单的数量之和,而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聚居在一定地域,从事两种再生产并构成错综复杂关系的人的总体。因此,它具有二重性,一是自然属性,二是社会属性。这两种属性,贯穿在人口发展规律的始终。性别... 人口是人的总体代称,但是人口不是人的简单的数量之和,而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聚居在一定地域,从事两种再生产并构成错综复杂关系的人的总体。因此,它具有二重性,一是自然属性,二是社会属性。这两种属性,贯穿在人口发展规律的始终。性别比是人口的最基本特征之一,是人口规律的一个侧面。人口性别比直接影响人口的婚姻和生育状况。因为性别比平衡与否,直接涉及到结婚率和生育率,影响到人口出生率以至人口再生产的速度。所以,它是实行控制人口、制定国民经济计划不可缺少的数据;是国家对人口实行科学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 察人 几点看法 总人口性别 新生儿性别 抽样调查 样本数量 人口性别构成 年龄组 男女性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专业领域、性别和劳动力市场
19
作者 张玉娴(译) 邓莉(校)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64-167,共4页
■在很多教育专业领域中,存在性别差异:在教师培训和教育科学、卫生与福利专业领域中,女性所占比例过高;在工程、制造和建筑专业领域中,男性所占比例过高。■毕业生以女性为主的教育专业领域,往往就业率较低且收入较低;工程、制造和建... ■在很多教育专业领域中,存在性别差异:在教师培训和教育科学、卫生与福利专业领域中,女性所占比例过高;在工程、制造和建筑专业领域中,男性所占比例过高。■毕业生以女性为主的教育专业领域,往往就业率较低且收入较低;工程、制造和建筑专业领域的就业率和收入较高,但学习这些专业领域的女性比例仅为7%。■甚至在相同的教育专业领域,男性的就业率和收入普遍高于女性,部分原因在于男性和女性承担的工作和职责类型不同。例如,在学习卫生与福利专业领域的人群中,女性比男性更可能从事护理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差异 劳动力市场 教育科学 商学 护理行业 职业选择 楷体字 性比 数据参考 性别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放前东北人口的性别比例
20
作者 赵凤彩 崔玉良 《人口学刊》 1983年第3期25-28,24,共5页
性别是人口的最基本的特征,性别率是人口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性别构成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婚姻、生育和社会的经济结构。因此,研究人口性别率对于研究婚姻问题、人口再生产问题和发展经济问题都具有重要意义。性别率是反映人口性... 性别是人口的最基本的特征,性别率是人口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性别构成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婚姻、生育和社会的经济结构。因此,研究人口性别率对于研究婚姻问题、人口再生产问题和发展经济问题都具有重要意义。性别率是反映人口性别构成的一个指标,它是指人口中男性同女性之间的比例。用公式表示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性别构成 性别比例 东北地区 人口构成 死亡率 男性 女性 人口出生率 婚姻问题 重要组成部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