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尼奥罗非鱼及其亲本中性别分化相关基因的表达模式比较
1
作者 伍勇 简伟业 +4 位作者 赵永华 王映 Thammaratsuntorn Jeerawat 罗明坤 赵金良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80-584,共5页
Dmrt1、Amh、Cyp19a1a、Foxl2是鱼类性别决定与分化相关的重要基因,为了研究罗非鱼种间杂交后代的性别形成机制,对尼奥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奥利亚罗非鱼Oreochromis aureus♂)及其亲... Dmrt1、Amh、Cyp19a1a、Foxl2是鱼类性别决定与分化相关的重要基因,为了研究罗非鱼种间杂交后代的性别形成机制,对尼奥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奥利亚罗非鱼Oreochromis aureus♂)及其亲本中这4个性别分化相关基因的性别表达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Dmrt1、Amh基因在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精巢中的表达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卵巢(P<0.05或P<0.01),而Cyp19a1a、Foxl2基因在卵巢中的表达量则显著高于精巢(P<0.05),4个基因在尼奥罗非鱼精巢、卵巢中的表达模式与其亲本基本一致;奥利亚罗非鱼精巢中Dmrt1基因表达高于尼罗罗非鱼,卵巢中Cyp19a1a、Foxl2基因表达也高于尼罗罗非鱼;尼奥罗非鱼精巢、卵巢中4个基因的表达水平均低于其亲本,特别是精巢中Cyp19a1a、Foxl2基因的表达水平极低。推测Cyp19a1a表达抑制可能是引起尼奥罗非鱼雄性率高的重要条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 性别分化相关基因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鳍东方鲀幼鱼中性别分化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姜洁明 沈旭芳 +6 位作者 刘鹰 张琦 周慧婷 王佳 闫红伟 王辰奇 刘奇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62-369,共8页
为查明性别分化相关基因在红鳍东方鲀性别分化关键时期的表达规律,以孵化后40、60、80 d的红鳍东方鲀幼鱼为试验对象,对性腺进行组织学观察,并对采样个体进行遗传性别鉴定,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的方法研究amhr2、dmrt1、gsdf、c... 为查明性别分化相关基因在红鳍东方鲀性别分化关键时期的表达规律,以孵化后40、60、80 d的红鳍东方鲀幼鱼为试验对象,对性腺进行组织学观察,并对采样个体进行遗传性别鉴定,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的方法研究amhr2、dmrt1、gsdf、cyp19a1a、foxl2、dnmt1基因在遗传型为XX(雌性)和XY(雄性)幼鱼性腺中的表达规律。结果显示,上述基因的表达呈现出明显的性别二态性,其中amhr2基因在孵化后40、60 d XX和XY个体性腺中的表达量差异不显著(P>0.05),但在孵化后80 d的XX个体性腺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在XY个体性腺中的表达量(P<0.05)。Dmrt1和gsdf基因从孵化后20 d开始在XY个体性腺中的表达量显著上升(P<0.05),且在所有采样时间点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在XX个体性腺中的表达量(P<0.05)。Cyp19a1a和foxl2基因在孵化后40、60、80 d的XX个体性腺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在XY个体性腺中的表达量(P<0.05)。而dnmt1基因在孵化后40、60 d的XX和XY个体性腺中的表达量差异不显著(P>0.05),但在孵化后80 d时XY个体性腺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XX个体性腺中的表达量(P<0.05)。研究结果表明,dmrt1和gsdf基因可能在红鳍东方鲀精巢分化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cyp19a1a和foxl2可能在卵巢分化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以上试验结果可为深入研究性别分化相关基因在红鳍东方鲀性别分化过程中的功能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鳍东方鲀 幼鱼 性别分化相关基因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