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诊重症监护室血流感染患者临床结局的风险因子探讨
1
作者 张培 邰萍 +4 位作者 林康 李薇 金铃 何帮顺 蔺昕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332-336,共5页
目的探讨急诊重症监护室(emergency intensive care unit,EICU)血流感染患者临床结局的风险因子,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3年4月我院就诊的141例EICU血流感染患者的病历资料及血培养记录,采用Logistic回归分... 目的探讨急诊重症监护室(emergency intensive care unit,EICU)血流感染患者临床结局的风险因子,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3年4月我院就诊的141例EICU血流感染患者的病历资料及血培养记录,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运用Cox回归分析上述因素与患者生存时间和临床结局的关系。结果在141例EICU血流感染患者中,两种及以上细菌混合血流感染[比值比(OR)=5.68,95%置信区间(CI):1.20~26.98,P<0.05]及多重耐药菌血流感染(OR=6.39,95%CI:2.78~14.67,P<0.01)与患者死亡具有显著相关性;是否根据药敏结果及时调整用药[风险比(HR)=0.47,95%CI:0.30~0.74]和多重耐药菌血流感染(HR=2.02,95%CI:1.28~3.20)是EICU血流感染患者死亡的风险因子(P<0.01)。结论尽早采集血培养,明确感染病原菌,精准用药控制感染,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重症监护 血流感染 血培养 多重耐药菌 精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内营养护理对急诊重症监护室重症胰腺炎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
2
作者 刘青 乔莹 段元秀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4年第7期181-183,共3页
目的探讨将肠内营养护理模式应用于重症胰腺炎患者所取得的效果,评估其对患者免疫功能等的影响。方法回顾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收治的重症胰腺炎患者的基本资料,筛选出实施常规护理方法与肠内营养... 目的探讨将肠内营养护理模式应用于重症胰腺炎患者所取得的效果,评估其对患者免疫功能等的影响。方法回顾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收治的重症胰腺炎患者的基本资料,筛选出实施常规护理方法与肠内营养护理的患者,共81例,其中实施常规护理方法的41例患者为对照组,实施肠内营养护理的40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2组的护理效果,评估指标包含免疫功能、并发症发生率和营养状态等相关指标。结果出院时,2组的免疫功能各项指标均较同组入院时有所改善,且观察组均比对照组更优,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2组并发症总发生率的测定结果显示为观察组更低(P<0.05)。相比于同组入院时,2组在干预1周后和出院时的营养状态各项数据均较有所改善,且观察组相比于同期对照组均更优,对比均具备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EICU重症胰腺炎患者接受肠内营养护理能够使免疫功能以及机体营养状态得到有效改善,且对于感染和胃食管反流等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预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胰腺炎 急诊重症监护 肠内营养护理 免疫功能 营养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化肠内营养耐受性动态管理干预在急诊重症监护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3
作者 周甜 李贞 +1 位作者 王猛霞 范梅花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3期111-113,共3页
目的:探讨信息化肠内营养耐受性动态管理干预在急诊重症监护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3年2月金乡县人民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收治的危重症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9例。对照组实施... 目的:探讨信息化肠内营养耐受性动态管理干预在急诊重症监护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3年2月金乡县人民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收治的危重症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肠内营养,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信息化肠内营养耐受性动态管理干预。比较两组喂养不耐受、喂养中断、喂养达标发生率以及营养指标。结果:试验组喂养不耐受率、喂养中断率低于对照组,喂养达标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水平高于干预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信息化肠内营养耐受性动态管理干预在急诊重症监护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够提高喂养达标率,降低喂养不耐受发生率、喂养中断发生率,同时还能够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重症监护 信息化肠内营养耐受性动态管理干预 喂养不耐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重症监护室成人患者医疗设备相关压力性损伤调查 被引量:14
4
作者 刘新 陈红 冯鑫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222-1225,共4页
目的:调查急诊重症监护室(Emergency Intensive Care Units,EICU)成人患者医疗设备相关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严重程度、好发部位,为医疗设备相关压力性损伤的预防和护理提供借鉴。方法:收集2017年9月至2018年2月北京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E... 目的:调查急诊重症监护室(Emergency Intensive Care Units,EICU)成人患者医疗设备相关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严重程度、好发部位,为医疗设备相关压力性损伤的预防和护理提供借鉴。方法:收集2017年9月至2018年2月北京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EICU成人患者的人口学、疾病、医疗设备处置以及压力性损伤评估等信息并进行分析。结果:EICU成人患者医疗设备相关压力性损伤主要为压力性损伤Ⅰ期18例(56.3%),多发在头部(34处,82.93%),是否发生医疗设备相关压力性损伤在入院第一诊断、压力性损伤风险、呼吸方式、是否手术和医疗设备使用数量方面存在差异。结论:EICU成人患者医疗设备相关压力性损伤发生率较高,建议在今后的护理工作中,增加对医疗设备相关压力性损伤的关注,重点加强高危人群的防护工作,减轻患者痛苦,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重症监护 医疗设备相关压力性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病原菌监测及其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冯春哲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7年第22期4060-4061,共2页
目的观察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情况。方法选择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EICU送检的1 079例标本,以全自动细菌鉴定仪进行细菌鉴定,并应用纸片扩散法施行药敏试验,观察病原菌检出情况及耐药... 目的观察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情况。方法选择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EICU送检的1 079例标本,以全自动细菌鉴定仪进行细菌鉴定,并应用纸片扩散法施行药敏试验,观察病原菌检出情况及耐药情况。结果 1 079例标本中共检测出110株病原菌,革兰阴性菌占61.82%(68/110),革兰阳性菌占30.91%(34/110),真菌占7.27%(8/110);革兰阴性菌中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对阿米卡星、氨曲南、氨苄西林耐药率较高,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较高,铜绿假单胞菌对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氨苄西林耐药率较高,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较低;革兰阳性菌中溶血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苯唑西林耐药率较高,屎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红霉素耐药率较高,而溶血葡萄球菌、屎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替考拉宁、利奈唑胺、万古霉素耐药率较低。结论急诊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为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革兰阴性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屎肠球菌等革兰阳性菌,且存在严重多重耐药情况,应增强病原菌与其耐药性的监测,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减少医院感染发生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重症监护病房 医院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伊适应模式对急诊重症监护室住院患者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率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洪全秀 高菲菲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1年第3期182-184,共3页
目的探讨罗伊(Roy)适应模式对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住院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1月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EICU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另选取同期于无锡市第二人民... 目的探讨罗伊(Roy)适应模式对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住院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1月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EICU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另选取同期于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EICU工作的20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护士对照组(n=10)和护士观察组(n=10)。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Roy适应模式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率,以及两组护理人员的工作考核成绩。结果观察组的护理质量各项指标(抢救响应、基础护理、一级护理和护理记录)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士的护理理论和实践技能考试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护士(P<0.05)。结论在EICU护理中应用Roy适应模式,不仅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率,还提高了护理人员的考核成绩,临床上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伊适应模式 急诊重症监护 护理质量 护理满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束化护理对急诊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效果 被引量:44
7
作者 于秀勤 赵杨 时春焱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27期162-165,共4页
目的观察集束化护理对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10月安徽省阜阳市人民医院EICU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9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 目的观察集束化护理对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10月安徽省阜阳市人民医院EICU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9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集束化护理。观察干预后两组VAP发生率及干预前后两组肺部感染指数评分、血气分析指标及治疗情况的差异性。结果干预后,研究组VA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肺部感染指数值均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动脉血氧分压(PaO_(2))高于干预前,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_(2))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PaO_(2)高于对照组,PaCO_(2)分压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机械通气时间、EICU停留时间、总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EICU机械通气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措施,可降低VAP的发生率,改善血气指标,有助于患者尽早脱机和缩短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束化护理 急诊重症监护 机械通气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重症监护室护理中人文关怀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2
8
作者 王琤沨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第35期138-139,共2页
目的:探究急诊重症监护室护理中人文关怀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5月急诊重症监护室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人文关怀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 目的:探究急诊重症监护室护理中人文关怀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5月急诊重症监护室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人文关怀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舒适度(GCQ)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重症监护室患者护理中实施人文关怀,能够有效提高患者舒适度及满意度,改善患者心理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重症监护 人文关怀 舒适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入院时MEWS评分对急诊重症监护病房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4
9
作者 赵桃 秦历杰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8年第2期205-208,共4页
目的探讨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患者入院时MEWS评分与其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人民医院2017年3月15日至2017年7月15日收治的EICU患者入院时的各项指标,对各项指标进行评分,相加得到入院时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主要结... 目的探讨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患者入院时MEWS评分与其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人民医院2017年3月15日至2017年7月15日收治的EICU患者入院时的各项指标,对各项指标进行评分,相加得到入院时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主要结局为患者24、48 h及院内死亡,采用ROC曲线评估MEWS评分对预后预测的截断值,ROC曲线下面积、敏感性和特异性评估MEWS评分对EICU患者预后的价值。结果 MEWS评分预测患者24、48 h及院内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5、0.734和0.738,MEWS评分预测患者24、48 h及院内死亡的截断值均为5分。结论入EICU时,MEWS≥5分对患者24、48 h及院内死亡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可对EICU患者病情做出快速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急诊重症监护病房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重症监护中心肺复苏时及时气管插管的重要性 被引量:2
10
作者 罗晓 张爱玲 刘康丽 《中国医学工程》 2014年第12期133-134,共2页
目的分析急诊重症监护中心肺复苏时及时气管插管的重要性。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收治的90例心肺复苏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即刻插管(由急诊科医护人员行气管插管术),对照组给予延时插管(由麻醉科医师进行... 目的分析急诊重症监护中心肺复苏时及时气管插管的重要性。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收治的90例心肺复苏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即刻插管(由急诊科医护人员行气管插管术),对照组给予延时插管(由麻醉科医师进行插管),比较不同时间气管插管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插管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复苏成功率与存活率经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由急诊科医护人员及时给予气管插管,可有效提高患者复苏成功率与存活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重症监护 心肺复苏 气管插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重症监护室患者小腿肌间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和急性期抗凝方案探讨 被引量:2
11
作者 洪智勇 楼小华 《浙江临床医学》 2023年第5期695-697,共3页
目的评估重症监护室患者小腿肌间静脉血栓(CMVT)形成的危险因素,并探讨急性期有效的抗凝治疗方法。方法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金华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住院治疗的140例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发生小腿肌间... 目的评估重症监护室患者小腿肌间静脉血栓(CMVT)形成的危险因素,并探讨急性期有效的抗凝治疗方法。方法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金华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住院治疗的140例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发生小腿肌间静脉血栓与否分为CMVT组(n=70)与对照组(n=70),对两组患者年龄、性别、APACHEⅡ评分等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组间比较有差异的单因素,代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其独立危险因素。分析CMVT患者急性期抗凝治疗方案,分析其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糖尿病、恶性肿瘤、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深静脉血栓预防、Caprini评分、血小板计数等方面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EICU住院时间、有创呼吸机支持≥3 d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EICU住院时间延长是EICU患者发生CMVT独立危险因素。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是目前EICU患者CMVT急性期主要治疗方案,低分子肝素足量应用能有效缓解CMVT的进展,且出血风险未见明显增加。结论EICU住院时间长、有创呼吸机支持≥3 d是EICU患者发生CMVT的危险因素,其中EICU住院时间延长是其独立危险因素。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是目前CMVT急性期的主要抗凝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重症监护 小腿肌间静脉血栓 危险因素 抗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束化护理在预防急诊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玲玲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第12期216-218,共3页
目的:探讨对接受机械通气的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对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和死亡率的影响。方法:将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EICU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90例患者按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Control组和Observation组(45例/... 目的:探讨对接受机械通气的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对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和死亡率的影响。方法:将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EICU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90例患者按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Control组和Observation组(45例/组)。对Control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Observation组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VAP的发生率和死亡率。结果:接受护理后,Control组患者VAP的发生率为31.11%(14/45),其死亡率为6.67%(3/45);Observation组患者VAP的发生率为11.11%(5/45),其死亡率为2.22%(1/45);Observation组患者VAP的发生率低于Control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的死亡率相比,P>0.05。结论:对接受机械通气的EICU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可有效地降低其VAP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束化护理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急诊重症监护病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温营养泵在急诊重症监护室持续昏迷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茜茜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第3期107-109,共3页
[目的]观察加温营养泵在急诊重症监护室持续昏迷患者肠内营养中的护理效果。[方法]72例急诊重症监护室持续昏迷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分次定量以注射器抽吸营养液胃管内缓慢灌注方法,观... [目的]观察加温营养泵在急诊重症监护室持续昏迷患者肠内营养中的护理效果。[方法]72例急诊重症监护室持续昏迷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分次定量以注射器抽吸营养液胃管内缓慢灌注方法,观察组实施加温营养泵肠内营养支持,对两组热卡达标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腹胀、反流、呕吐、腹泻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热卡达标时间明显缩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急诊重症监护室持续昏迷患者肠内营养过程中,采用加温营养泵有助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降低,而且能够在短时间达到热卡标准,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温营养泵 肠内营养 急诊重症监护 持续昏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见性护理在急诊重症监护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满意度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家楠 《中国社区医师》 2021年第30期164-165,共2页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急诊重症监护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满意度。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急诊重症监护室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应用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卒中量表评分(NIHSS)...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急诊重症监护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满意度。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急诊重症监护室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应用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卒中量表评分(NIHSS)、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理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临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重症监护室患者护理中应用预见性护理效果明显,护理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重症监护 预见性护理 应用效果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骨科患者快速康复全过程护理案例》 风险评估管理在急诊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应用
15
作者 刘静平 张丹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3年第8期I0005-I0005,共1页
危重症患者需要进行护理风险评估,当患者病情发生变化时,立即报告医师并协助处理。根据患者病情评估,密切监测与记录,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并做好交接。在临床上需要定期实施检查、考核、评价和监管危重症患者护理风险评估工作,对考核结... 危重症患者需要进行护理风险评估,当患者病情发生变化时,立即报告医师并协助处理。根据患者病情评估,密切监测与记录,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并做好交接。在临床上需要定期实施检查、考核、评价和监管危重症患者护理风险评估工作,对考核结果定期分析,及时反馈,落实整改,以保证护理质量。对护理人员开展规范化培训,并进行情景模拟演练,以提高护理人员对工作的熟练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范化培训 护理质量 情景模拟演练 骨科患者 重症患者 急诊重症监护病房 病情评估 护理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支气管镜诊治急诊重症患者60例体会 被引量:1
16
作者 虞晓红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3-3,共1页
关键词 急诊重症监护病房 纤维支气管镜 重症患者 诊治 纤支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抢救流程在急诊危重症监护病房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17
作者 罗华敏 《中国卫生产业》 2022年第7期28-31,共4页
目的探析优化抢救流程在急诊危重症监护病房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12月该院急诊危重症监护病房内工作的医务人员40名进行调查,按照随机抽签分组法分为两组。在进行临床护理管理时,参比组20名医务人员应... 目的探析优化抢救流程在急诊危重症监护病房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12月该院急诊危重症监护病房内工作的医务人员40名进行调查,按照随机抽签分组法分为两组。在进行临床护理管理时,参比组20名医务人员应用常规抢救流程进行管理,研究组20名医务人员应用优化急救流程进行管理。分析两组医务人员管理后的急诊危重症监护病房相关知识了解情况、工作能力、管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医务人员的急诊危重症监护病房相关知识了解情况高于参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医务人员的工作能力高于参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医务人员负责患者的管理满意度高于参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急诊危重症监护病房进行临床护理管理时,使用优化急救流程进行管理能够提高医务人员认知水平,锻炼医务人员工作能力,提高管理服务质量,建议研究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抢救流程 急诊重症监护病房 临床护理管理 工作能力 管理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对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ICU死亡的预测价值
18
作者 张立涛 徐鑫 +2 位作者 李令令 郝清卿 李素彦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19-723,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时间点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对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CAP)患者ICU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在河北省人民医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住院的74例SCAP患者。患者于入院后12小时内检测血中性粒细... 目的观察不同时间点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对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CAP)患者ICU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在河北省人民医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住院的74例SCAP患者。患者于入院后12小时内检测血中性粒细胞计数、血肌酐(Scr)、白蛋白(Alb)、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于患者入院后第1天[NSE(day1)]和第4天[NSE(day4)]早晨采集NSE血样进行检验。并根据患者ICU内是否死亡分为生存组(n=57)和死亡组(n=17)。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评价上述参数的预测效果。结果死亡组患者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II评分(APACHE II score)、IL-6水平、中性粒细胞计数、NSE(day1)和NSE(day4)水平高于生存组(P<0.05),氧合指数(PaO_(2)/FiO_(2))明显低于生存组(P<0.05)。APACHE IIscore、IL-6水平、中性粒细胞计数、NSE(day1)和NSE(day4)水平与SCAP患者ICU死亡呈弱的正相关(P<0.05),PaO_(2)/FiO_(2)与患者ICU死亡呈弱的负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PACHE IIscore和NSE(day4)与SCAP患者ICU死亡相关(P<0.05)。APACHE II score和NSE(day4)预测SCAP患者ICU死亡的AUC分别为0.729(95%CI 0.613~0.826)和0.787(95%CI0.676~0.874),两者的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61)。NSE(day4)预测患者ICU死亡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57.89%和88.24%(临界值为14.83μg/L)。结论NSE(day4)是SCAP患者ICU死亡的独立预测指标,是评估SCAP患者预后的一个很好的替代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 急诊重症监护病房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6例重症监护病房急性中毒患者伴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其解决对策 被引量:2
19
作者 上官峰 《抗感染药学》 2020年第3期369-372,共4页
目的:分析急诊重症监护病房(ICU)急性中毒患者伴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解决对策。方法:抽取医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间收治的急诊ICU急性中毒患者96例临床资料,结合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急性中毒患者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96例急性... 目的:分析急诊重症监护病房(ICU)急性中毒患者伴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解决对策。方法:抽取医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间收治的急诊ICU急性中毒患者96例临床资料,结合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急性中毒患者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96例急性中毒患者中,41例合并院内感染,其中呼吸系统感染18例、泌尿系统感染16例、消化系统感染3例、皮肤和软组织感染4例;合并感染者中分离出病原菌59株,其中革兰阳性菌7株(表皮葡萄球菌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4株)、革兰阴性菌33株(不动杆菌属10株、克雷伯菌属8株、大肠埃希菌7株、肠杆菌属5株、铜绿假单胞菌2株、噬麦芽窄食单胞菌1株)以及检出真菌18株(均为白假丝酵母菌);经单因素分析显示,伴有昏迷、洗胃、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时间、深静脉穿刺置管、置导尿管等因素均与患者发生院内感染存在相关性(P<0.05);经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有机械通气时间>5 d、气管插管、置导尿管的因素为合并院内感染的独立性危险因素(P<0.05)。结论:急诊ICU急性中毒患者的院内感染发生率较高,机械通气时间>5 d、气管插管、置导尿管是院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重症监护病房 急性中毒 院内感染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科特色化优质护理结合血糖控制用于EICU危重症患者护理中的价值
20
作者 朱波 王丽云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24期107-109,共3页
目的:探讨专科特色优质护理结合血糖控制对江苏省无锡市人民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危重症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江苏省无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EICU危重症患者(2021年9月—2023年12月),按照进入EICU的顺序进行分组,分为... 目的:探讨专科特色优质护理结合血糖控制对江苏省无锡市人民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危重症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江苏省无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EICU危重症患者(2021年9月—2023年12月),按照进入EICU的顺序进行分组,分为参照组(常规护理,35例)与试验组(专科特色优质护理结合血糖控制,35例)。观察指标为血糖控制情况及血糖不稳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比参照组好,且无血糖不稳的情况,P<0.05。结论:对EICU危重症患者实施专科特色化优质护理结合血糖控制可有效控制血糖,降低患者高血糖、低血糖等并发症发生风险,从而减少医疗资源消耗,提高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科特色化优质护理 血糖控制 急诊重症监护 重症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