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急诊重症监护室(emergency intensive care unit,EICU)血流感染患者临床结局的风险因子,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3年4月我院就诊的141例EICU血流感染患者的病历资料及血培养记录,采用Logistic回归分...目的探讨急诊重症监护室(emergency intensive care unit,EICU)血流感染患者临床结局的风险因子,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3年4月我院就诊的141例EICU血流感染患者的病历资料及血培养记录,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运用Cox回归分析上述因素与患者生存时间和临床结局的关系。结果在141例EICU血流感染患者中,两种及以上细菌混合血流感染[比值比(OR)=5.68,95%置信区间(CI):1.20~26.98,P<0.05]及多重耐药菌血流感染(OR=6.39,95%CI:2.78~14.67,P<0.01)与患者死亡具有显著相关性;是否根据药敏结果及时调整用药[风险比(HR)=0.47,95%CI:0.30~0.74]和多重耐药菌血流感染(HR=2.02,95%CI:1.28~3.20)是EICU血流感染患者死亡的风险因子(P<0.01)。结论尽早采集血培养,明确感染病原菌,精准用药控制感染,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展开更多
目的:调查急诊重症监护室(Emergency Intensive Care Units,EICU)成人患者医疗设备相关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严重程度、好发部位,为医疗设备相关压力性损伤的预防和护理提供借鉴。方法:收集2017年9月至2018年2月北京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E...目的:调查急诊重症监护室(Emergency Intensive Care Units,EICU)成人患者医疗设备相关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严重程度、好发部位,为医疗设备相关压力性损伤的预防和护理提供借鉴。方法:收集2017年9月至2018年2月北京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EICU成人患者的人口学、疾病、医疗设备处置以及压力性损伤评估等信息并进行分析。结果:EICU成人患者医疗设备相关压力性损伤主要为压力性损伤Ⅰ期18例(56.3%),多发在头部(34处,82.93%),是否发生医疗设备相关压力性损伤在入院第一诊断、压力性损伤风险、呼吸方式、是否手术和医疗设备使用数量方面存在差异。结论:EICU成人患者医疗设备相关压力性损伤发生率较高,建议在今后的护理工作中,增加对医疗设备相关压力性损伤的关注,重点加强高危人群的防护工作,减轻患者痛苦,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展开更多
目的分析布地奈德联合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急诊重症哮喘的效果。方法 100例急诊重症哮喘患者,通过就诊顺序单双号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进行吸氧、抗感染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氨茶碱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给予...目的分析布地奈德联合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急诊重症哮喘的效果。方法 100例急诊重症哮喘患者,通过就诊顺序单双号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进行吸氧、抗感染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氨茶碱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给予布地奈德联合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时间以及治疗后血气指标、肺功能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咳嗽改善时间、气促改善时间、喘息改善时间、哮鸣音改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氧分压(73.54±3.89)mmHg(1 mm Hg=0.133 k Pa)、血氧饱和度(96.54±8.8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75±2.57)mmHg、(83.54±8.1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2.97±0.51)L、用力肺活量(3.21±0.24)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10±0.20)、(2.88±0.26)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急诊重症哮喘效果显著,可推广。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急诊重症监护室(emergency intensive care unit,EICU)血流感染患者临床结局的风险因子,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3年4月我院就诊的141例EICU血流感染患者的病历资料及血培养记录,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运用Cox回归分析上述因素与患者生存时间和临床结局的关系。结果在141例EICU血流感染患者中,两种及以上细菌混合血流感染[比值比(OR)=5.68,95%置信区间(CI):1.20~26.98,P<0.05]及多重耐药菌血流感染(OR=6.39,95%CI:2.78~14.67,P<0.01)与患者死亡具有显著相关性;是否根据药敏结果及时调整用药[风险比(HR)=0.47,95%CI:0.30~0.74]和多重耐药菌血流感染(HR=2.02,95%CI:1.28~3.20)是EICU血流感染患者死亡的风险因子(P<0.01)。结论尽早采集血培养,明确感染病原菌,精准用药控制感染,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文摘目的:调查急诊重症监护室(Emergency Intensive Care Units,EICU)成人患者医疗设备相关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严重程度、好发部位,为医疗设备相关压力性损伤的预防和护理提供借鉴。方法:收集2017年9月至2018年2月北京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EICU成人患者的人口学、疾病、医疗设备处置以及压力性损伤评估等信息并进行分析。结果:EICU成人患者医疗设备相关压力性损伤主要为压力性损伤Ⅰ期18例(56.3%),多发在头部(34处,82.93%),是否发生医疗设备相关压力性损伤在入院第一诊断、压力性损伤风险、呼吸方式、是否手术和医疗设备使用数量方面存在差异。结论:EICU成人患者医疗设备相关压力性损伤发生率较高,建议在今后的护理工作中,增加对医疗设备相关压力性损伤的关注,重点加强高危人群的防护工作,减轻患者痛苦,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文摘目的分析布地奈德联合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急诊重症哮喘的效果。方法 100例急诊重症哮喘患者,通过就诊顺序单双号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进行吸氧、抗感染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氨茶碱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给予布地奈德联合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时间以及治疗后血气指标、肺功能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咳嗽改善时间、气促改善时间、喘息改善时间、哮鸣音改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氧分压(73.54±3.89)mmHg(1 mm Hg=0.133 k Pa)、血氧饱和度(96.54±8.8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75±2.57)mmHg、(83.54±8.1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2.97±0.51)L、用力肺活量(3.21±0.24)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10±0.20)、(2.88±0.26)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急诊重症哮喘效果显著,可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