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诊监护病房的护理风险因素及管理对策 被引量:3
1
作者 张喜平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998-1000,共3页
关键词 急诊监护病房 护理风险因素 管理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病原菌监测及其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冯春哲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7年第22期4060-4061,共2页
目的观察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情况。方法选择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EICU送检的1 079例标本,以全自动细菌鉴定仪进行细菌鉴定,并应用纸片扩散法施行药敏试验,观察病原菌检出情况及耐药... 目的观察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情况。方法选择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EICU送检的1 079例标本,以全自动细菌鉴定仪进行细菌鉴定,并应用纸片扩散法施行药敏试验,观察病原菌检出情况及耐药情况。结果 1 079例标本中共检测出110株病原菌,革兰阴性菌占61.82%(68/110),革兰阳性菌占30.91%(34/110),真菌占7.27%(8/110);革兰阴性菌中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对阿米卡星、氨曲南、氨苄西林耐药率较高,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较高,铜绿假单胞菌对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氨苄西林耐药率较高,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较低;革兰阳性菌中溶血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苯唑西林耐药率较高,屎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红霉素耐药率较高,而溶血葡萄球菌、屎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替考拉宁、利奈唑胺、万古霉素耐药率较低。结论急诊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为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革兰阴性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屎肠球菌等革兰阳性菌,且存在严重多重耐药情况,应增强病原菌与其耐药性的监测,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减少医院感染发生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重症监护病房 医院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入院时MEWS评分对急诊重症监护病房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4
3
作者 赵桃 秦历杰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8年第2期205-208,共4页
目的探讨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患者入院时MEWS评分与其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人民医院2017年3月15日至2017年7月15日收治的EICU患者入院时的各项指标,对各项指标进行评分,相加得到入院时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主要结... 目的探讨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患者入院时MEWS评分与其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人民医院2017年3月15日至2017年7月15日收治的EICU患者入院时的各项指标,对各项指标进行评分,相加得到入院时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主要结局为患者24、48 h及院内死亡,采用ROC曲线评估MEWS评分对预后预测的截断值,ROC曲线下面积、敏感性和特异性评估MEWS评分对EICU患者预后的价值。结果 MEWS评分预测患者24、48 h及院内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5、0.734和0.738,MEWS评分预测患者24、48 h及院内死亡的截断值均为5分。结论入EICU时,MEWS≥5分对患者24、48 h及院内死亡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可对EICU患者病情做出快速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急诊重症监护病房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束化护理在预防急诊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6
4
作者 王玲玲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第12期216-218,共3页
目的:探讨对接受机械通气的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对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和死亡率的影响。方法:将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EICU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90例患者按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Control组和Observation组(45例/... 目的:探讨对接受机械通气的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对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和死亡率的影响。方法:将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EICU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90例患者按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Control组和Observation组(45例/组)。对Control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Observation组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VAP的发生率和死亡率。结果:接受护理后,Control组患者VAP的发生率为31.11%(14/45),其死亡率为6.67%(3/45);Observation组患者VAP的发生率为11.11%(5/45),其死亡率为2.22%(1/45);Observation组患者VAP的发生率低于Control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的死亡率相比,P>0.05。结论:对接受机械通气的EICU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可有效地降低其VAP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束化护理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急诊重症监护病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骨科患者快速康复全过程护理案例》 风险评估管理在急诊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应用
5
作者 刘静平 张丹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3年第8期I0005-I0005,共1页
危重症患者需要进行护理风险评估,当患者病情发生变化时,立即报告医师并协助处理。根据患者病情评估,密切监测与记录,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并做好交接。在临床上需要定期实施检查、考核、评价和监管危重症患者护理风险评估工作,对考核结... 危重症患者需要进行护理风险评估,当患者病情发生变化时,立即报告医师并协助处理。根据患者病情评估,密切监测与记录,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并做好交接。在临床上需要定期实施检查、考核、评价和监管危重症患者护理风险评估工作,对考核结果定期分析,及时反馈,落实整改,以保证护理质量。对护理人员开展规范化培训,并进行情景模拟演练,以提高护理人员对工作的熟练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范化培训 护理质量 情景模拟演练 骨科患者 危重症患者 急诊重症监护病房 病情评估 护理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抢救流程在急诊危重症监护病房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6
作者 罗华敏 《中国卫生产业》 2022年第7期28-31,共4页
目的探析优化抢救流程在急诊危重症监护病房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12月该院急诊危重症监护病房内工作的医务人员40名进行调查,按照随机抽签分组法分为两组。在进行临床护理管理时,参比组20名医务人员应... 目的探析优化抢救流程在急诊危重症监护病房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12月该院急诊危重症监护病房内工作的医务人员40名进行调查,按照随机抽签分组法分为两组。在进行临床护理管理时,参比组20名医务人员应用常规抢救流程进行管理,研究组20名医务人员应用优化急救流程进行管理。分析两组医务人员管理后的急诊危重症监护病房相关知识了解情况、工作能力、管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医务人员的急诊危重症监护病房相关知识了解情况高于参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医务人员的工作能力高于参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医务人员负责患者的管理满意度高于参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急诊危重症监护病房进行临床护理管理时,使用优化急救流程进行管理能够提高医务人员认知水平,锻炼医务人员工作能力,提高管理服务质量,建议研究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抢救流程 急诊危重症监护病房 临床护理管理 工作能力 管理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6例重症监护病房急性中毒患者伴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其解决对策 被引量:2
7
作者 上官峰 《抗感染药学》 2020年第3期369-372,共4页
目的:分析急诊重症监护病房(ICU)急性中毒患者伴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解决对策。方法:抽取医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间收治的急诊ICU急性中毒患者96例临床资料,结合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急性中毒患者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96例急性... 目的:分析急诊重症监护病房(ICU)急性中毒患者伴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解决对策。方法:抽取医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间收治的急诊ICU急性中毒患者96例临床资料,结合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急性中毒患者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96例急性中毒患者中,41例合并院内感染,其中呼吸系统感染18例、泌尿系统感染16例、消化系统感染3例、皮肤和软组织感染4例;合并感染者中分离出病原菌59株,其中革兰阳性菌7株(表皮葡萄球菌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4株)、革兰阴性菌33株(不动杆菌属10株、克雷伯菌属8株、大肠埃希菌7株、肠杆菌属5株、铜绿假单胞菌2株、噬麦芽窄食单胞菌1株)以及检出真菌18株(均为白假丝酵母菌);经单因素分析显示,伴有昏迷、洗胃、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时间、深静脉穿刺置管、置导尿管等因素均与患者发生院内感染存在相关性(P<0.05);经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有机械通气时间>5 d、气管插管、置导尿管的因素为合并院内感染的独立性危险因素(P<0.05)。结论:急诊ICU急性中毒患者的院内感染发生率较高,机械通气时间>5 d、气管插管、置导尿管是院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重症监护病房 急性中毒 院内感染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支气管镜诊治急诊重症患者60例体会 被引量:1
8
作者 虞晓红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3-3,共1页
关键词 急诊重症监护病房 纤维支气管镜 重症患者 诊治 纤支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二聚体与APACHE Ⅱ评分对急诊ICU发生DIC患者转归的判断价值 被引量:1
9
作者 漆婵 胡耀飞 李银辉 《现代医院》 2015年第12期56-58,共3页
目的 分析D-二聚体(D-D)与APACHEⅡ评分对急诊重症监护病房(ICU)发生弥漫性小血管内凝血(DIC)患者转归的判断价值。方法 2012年3月~2013年12月我院急诊ICU发生DIC的患者86例,其中生存54例(生存组),32例死亡(死亡组),另选30例... 目的 分析D-二聚体(D-D)与APACHEⅡ评分对急诊重症监护病房(ICU)发生弥漫性小血管内凝血(DIC)患者转归的判断价值。方法 2012年3月~2013年12月我院急诊ICU发生DIC的患者86例,其中生存54例(生存组),32例死亡(死亡组),另选30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进行年龄、凝血因子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D-D)和纤维蛋白原(Fib)、抗凝血酶Ⅲ(AT-Ⅲ)检测、APACHEⅡ评分对照分析,论证D-D与APACHEⅡ评分能否判断急诊ICU发生DIC患者的转归。结果 年龄、凝血因子检测、APACHEⅡ评分结果显示,三组除Fib没有差异外(P〉0.05),年龄、PT、TT、APTT、AT-Ⅲ、D-D水平及DIC生存组与DIC死亡组APACHEⅡ评分均有差异(P〈0.05,P〈0.01)。DIC生存组与DIC死亡组图示显示,两组D-D水平与APACHEⅡ评分有非常显著的差异。结论 血浆D-D水平与APACHEⅡ评分能反映急诊ICU发生DIC的患者的病情好转与恶化,但本研究DD水平与APACHEⅡ评分的域值能否作为患者生存与死亡的预测值,还有待进一步加大样本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重症监护病房 弥漫性小血管内凝血 D-二聚体 APACHEⅡ评分 患者转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绕行急诊科及CCU对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行PCI患者再灌注时间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林佑妮 陈协辉 《罕少疾病杂志》 2022年第10期33-34,共2页
近年来,我国老龄化持续加重,心血管病作为老年人常见病其发病率也随之逐年升高,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更是重要的致死病因,PCI治疗可有效再通血管,作为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针对STEMI患者在最短时间内开通闭塞的冠状动脉是救治... 近年来,我国老龄化持续加重,心血管病作为老年人常见病其发病率也随之逐年升高,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更是重要的致死病因,PCI治疗可有效再通血管,作为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针对STEMI患者在最短时间内开通闭塞的冠状动脉是救治工作的核心,而在胸痛中心建立前,胸痛患者要经过门急诊、CCU,直至临床确诊才能进行手术。绕行急诊、CCU可以充分利用每分每秒,让患者尽早得到诊治,本研究旨在探讨胸痛中心模式下绕行急诊及CCU对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行PCI患者再灌注时间及预后的影响,以期进一步为胸痛中心流程改善提供依据,推动心肌梗死的规范化、患者利益最大化诊治,提高STEMI患者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绕行急诊及冠心病监护病房(CCU) 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 PCI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二十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成功召开(一)
11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7年第8期728-728,共1页
“以‘急诊(Emergency)、创新(Innovation)、机遇(Chance)、联盟(Unity),EICU’为主题,包含两层含义:一方面,急诊医学应勇于抓住时代机遇,创新思路、主动担当,组建联盟、拓展体系,携手同行、共同进步。另一方面,EICU,... “以‘急诊(Emergency)、创新(Innovation)、机遇(Chance)、联盟(Unity),EICU’为主题,包含两层含义:一方面,急诊医学应勇于抓住时代机遇,创新思路、主动担当,组建联盟、拓展体系,携手同行、共同进步。另一方面,EICU,也是急诊重症监护病房的英文缩写。EICU为持续管理急危重症患者提供保障,己成为急诊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议希望能拓展大急诊急救体系,促进急诊医学的发展”,这是6月23Et济南召开的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二十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会议暨首届中国急危重症大会开幕式上大会主席陈玉国教授强调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医学 中华医学会 学术年会 学分 急诊重症监护病房 急危重症患者 EICU 英文缩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对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ICU死亡的预测价值
12
作者 张立涛 徐鑫 +2 位作者 李令令 郝清卿 李素彦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19-723,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时间点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对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CAP)患者ICU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在河北省人民医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住院的74例SCAP患者。患者于入院后12小时内检测血中性粒细... 目的观察不同时间点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对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CAP)患者ICU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在河北省人民医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住院的74例SCAP患者。患者于入院后12小时内检测血中性粒细胞计数、血肌酐(Scr)、白蛋白(Alb)、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于患者入院后第1天[NSE(day1)]和第4天[NSE(day4)]早晨采集NSE血样进行检验。并根据患者ICU内是否死亡分为生存组(n=57)和死亡组(n=17)。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评价上述参数的预测效果。结果死亡组患者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II评分(APACHE II score)、IL-6水平、中性粒细胞计数、NSE(day1)和NSE(day4)水平高于生存组(P<0.05),氧合指数(PaO_(2)/FiO_(2))明显低于生存组(P<0.05)。APACHE IIscore、IL-6水平、中性粒细胞计数、NSE(day1)和NSE(day4)水平与SCAP患者ICU死亡呈弱的正相关(P<0.05),PaO_(2)/FiO_(2)与患者ICU死亡呈弱的负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PACHE IIscore和NSE(day4)与SCAP患者ICU死亡相关(P<0.05)。APACHE II score和NSE(day4)预测SCAP患者ICU死亡的AUC分别为0.729(95%CI 0.613~0.826)和0.787(95%CI0.676~0.874),两者的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61)。NSE(day4)预测患者ICU死亡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57.89%和88.24%(临界值为14.83μg/L)。结论NSE(day4)是SCAP患者ICU死亡的独立预测指标,是评估SCAP患者预后的一个很好的替代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 急诊重症监护病房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EL流程在EICU心肺复苏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13
作者 刘敏 吴文 +5 位作者 张朝辉 瞿星光 徐小云 张春镇 孟超群 何振洁 《巴楚医学》 2023年第3期86-89,共4页
目的:对EICU心搏骤停的患者应用床旁超声心动图评估生命支持(FEEL)流程,分析其在心肺复苏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EICU收治的心肺复苏患者118例,分为超声组(n=58)和对照组(n=60),所有患... 目的:对EICU心搏骤停的患者应用床旁超声心动图评估生命支持(FEEL)流程,分析其在心肺复苏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EICU收治的心肺复苏患者118例,分为超声组(n=58)和对照组(n=60),所有患者均采用《2015国际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的常规治疗流程,超声组在此基础上应用重症超声FEEL流程管理方案。分析两组患者突发心脏停搏的病因、临床诊断、治疗时间及临床转归等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超声组的初步确定治疗时间、确定正确治疗时间、自主循环恢复时间缩短,初步诊断准确率、确定诊断准确率、首次心肺复苏成功率和28天存活率提高,脑功能评分>2分的患者数量及癫痫发生率降低(均P<0.05)。结论:利用FEEL流程对EICU心脏骤停患者进行快速管理,可以实现病因的早期排查,使患者尽快得到正确的治疗,并可能改善其临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评估生命支持 急诊监护病房 心肺复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制新型气切套管用雾化组件在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14
作者 吕钦 孙峰 +1 位作者 贾龙 井晓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24期77-80,共4页
目的探讨自制新型气切套管用雾化组件在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PSDT)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9例... 目的探讨自制新型气切套管用雾化组件在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PSDT)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9例和试验组31例,对照组行常规普通雾化方法干预,试验组行自制新型气切套管用雾化组件干预,比较两组吸痰时生命体征、气道湿化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吸痰时的生命体征中气道阻力、血压和心率低于对照组,血氧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气道湿化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无术后肺部感染,对照组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为20.69%,试验组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改良PSDT治疗过程中科学、合理地应用自制新型气切套管用雾化组件进行辅助干预,能有效提高急诊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的临床效果,改善身体机能,降低术后肺部感染。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气切套管用雾化组件 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 湿化 术后肺部感染 急诊重症监护病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APACHEⅡ评分系统对EICU患者病情评估的效果 被引量:6
15
作者 庞凌霄 蔡文伟 杨向红 《浙江临床医学》 2013年第11期1612-1614,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II)对评估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中危重患者的病情及判断其预后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3年3月期间收治的114例危重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预后,将其分为死亡组... 目的探讨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II)对评估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中危重患者的病情及判断其预后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3年3月期间收治的114例危重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预后,将其分为死亡组(57例)和存活组(57例),分别计算患者入科第1天、第3天及第5天的APACHEⅡ评分并行比较,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分析APACHEⅡ评分中的三个时间段对预后的评估价值及效果。结果死亡组患者入科第1天、第3天及第5天的的APACHEⅡ评分均高于存活组患者,分别为[(24.58±8.87)VS(16.42±6.70);(25.76±8.59)VS(13.44±5.38);(24.664±7.64)VS(12.114±4.2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ACHEⅡ评分和患者预后有关。根据三组数据ROC曲线分析,对预后评估能力的大小依次为第5天、第3天、、第1天的APACHEⅡ评分。结论APACHEⅡ评分系统可很好的评估EICU中危重患者的病情及预后,其中第5天的APACHEⅡ评分能力最强。可为合理制定诊治计划和利用EICU资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 急诊重症监护病房ROC曲线病情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ICU患者心理焦虑情况调查及护理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慧敏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4期86-86,共1页
关键词 焦虑情况 患者心理 EICU 护理 急诊重症监护病房 ICU患者 亲人陪护 焦虑心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细节管理在E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雪梅 刘莹莹 +1 位作者 刘婷婷 李月霞 《中国卫生产业》 2020年第33期77-79,共3页
目的探讨强化细节管理在E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2016年11月—2018年12月急诊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不同护理管理阶段分别纳入52例患者,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管理,观察组给予强化细节管理,对两组护理质量... 目的探讨强化细节管理在E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2016年11月—2018年12月急诊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不同护理管理阶段分别纳入52例患者,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管理,观察组给予强化细节管理,对两组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院内感染发生率、医疗纠纷发生率进行观察及评估。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院内感染发生率、医疗纠纷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细节管理应用于急诊重症监护病房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能够在提高护理质量的同时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节管理 护理管理 护理质量 急诊重症监护病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ICU危重症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18
作者 杜育刚 谢小意 黎敏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1年第12期958-960,共3页
目的:探讨各因素对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危重症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65例EICU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预后结局将EICU患者分为转出组(n=125)和死亡组(n=40);进行病例对照研究,比较两个组别的APACHE II评分、机械通气时间... 目的:探讨各因素对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危重症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65例EICU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预后结局将EICU患者分为转出组(n=125)和死亡组(n=40);进行病例对照研究,比较两个组别的APACHE II评分、机械通气时间、血糖水平等指标;多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个组别的性别、住院类别、体重、APACHEⅡ评分、机械通气时间、平均血糖、血糖标准差、血糖变异系数等指标有差异;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危险因素为手术(OR=3.473)、APACHEII评分(OR=1.092)、机械通气时间(OR=1.005)、低血糖(OR=3.602)、高血糖(OR=2.504)、血糖标准差(OR=1.815)等,而体重(OR=0.938)为保护因素。结论:影响EICU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包括手术、APACHE II评分、机械通气时间、低血糖、应激性高血糖、血糖波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重症监护病房 危重症 预后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敏感”心肌标志物助力急性心梗早诊早治(二)
19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7年第1期17-17,共1页
推进胸痛中心建设 优化诊疗流程 国家卫生计生委于2015年发布《关于加强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急救体系建设的通知》,强调了提升各级医院心脑血管病的急救能力的重要性,并将胸痛中心建设纳入国家政策。作为对急性胸痛为主的急危重症患者提... 推进胸痛中心建设 优化诊疗流程 国家卫生计生委于2015年发布《关于加强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急救体系建设的通知》,强调了提升各级医院心脑血管病的急救能力的重要性,并将胸痛中心建设纳入国家政策。作为对急性胸痛为主的急危重症患者提供的快速诊疗通道,胸痛中心采用全新的管理理念,结合院前急救、院内急诊、急诊重症监护病房以及院内多个学科共同合作的多学科协作医疗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标志物 急性心梗 急性心脑血管疾病 急诊重症监护病房 胸痛中心 急危重症患者 诊疗流程 心脑血管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EICU实施重点环节管控模式对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分析
20
作者 周鸿雁 《中国卫生产业》 2022年第4期83-86,共4页
目的探讨在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实施重点环节管控模式对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并对其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9年10月—2021年11月乌兰察布市中心医院急诊科55名护理人员,将2019年10月—2020年10月实施常规管理记作实施前,将2020... 目的探讨在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实施重点环节管控模式对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并对其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9年10月—2021年11月乌兰察布市中心医院急诊科55名护理人员,将2019年10月—2020年10月实施常规管理记作实施前,将2020年11月—2021年11月实施重点环节管控记作实施后,观察实施前后的护理管理质量。结果实施后的急诊抢救响应、安全管理、夜间管理、急诊护理记录等护理管理质量指标评分较实施前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ICU实施重点环节管控的护理管理模式能够显著提升急诊抢救响应、安全管理、夜间管理、急诊护理记录等护理管理质量指标评分,提高急诊重症监护室的护理管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重症监护病房 护理流程 重点环节 护理管理 管理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