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院优势资源整合在急诊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小宇 梁潇 +5 位作者 马青峰 雷燕妮 杨莘 姚峥 吴英锋 赵国光 《中国医院》 2016年第8期64-66,共3页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在缺血性卒中绿色通道建设中,通过整合医院优势资源,加强与院前急救的衔接,加强部门间合作,精益化流程管理,共同参与质控管理,改善急诊患者就诊体验等创新举措,提高了急诊救治效率,为进一步完善急诊医疗服务体系拓...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在缺血性卒中绿色通道建设中,通过整合医院优势资源,加强与院前急救的衔接,加强部门间合作,精益化流程管理,共同参与质控管理,改善急诊患者就诊体验等创新举措,提高了急诊救治效率,为进一步完善急诊医疗服务体系拓展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医疗服务体系 优质资源 资源整合 院前院内衔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州市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实践和探索 被引量:8
2
作者 刘保池 康晓琴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42-43,共2页
目的研究郑州市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功能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7月至2004年6月郑州市"120"指挥中心派急救车出诊情况和25家急救站的急诊救治情况。结果急诊出车逐渐增多,市内出车半径在5Km以内,平均8min到达现场。各种... 目的研究郑州市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功能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7月至2004年6月郑州市"120"指挥中心派急救车出诊情况和25家急救站的急诊救治情况。结果急诊出车逐渐增多,市内出车半径在5Km以内,平均8min到达现场。各种创伤是急诊出车的第一位原因。25家急救站中自主型模式一个,以内科为主的半自主型模式7个,通道型模式17个。严重多发伤可在自主型模式急救站进行确定性手术治疗,明显缩短了受伤到确定性手术的时间。结论急诊医疗服务体系包括院前急救、院内急诊抢救和重症监护治疗。布局合理的急救站为急诊病人提供了快捷的院前急救,迅速转运危重病人到自主型模式急救站可提高抢救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医疗服务体系 急救 确定性手术 重症监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医疗服务体系在救治严重多发伤中的应用 被引量:7
3
作者 阳世宇 唐代彬 +3 位作者 陈淑波 朱从健 孙金亚 高洁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0年第8期860-861,共2页
目的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s system,EMSS)是把急救医疗措施及时送到危重患者身边,送到发病和事故现场。探讨EMSS在救治严重多发伤中的效果。方法对96例严重多发伤患者进行包括院前急救、院内急救、急诊手术及重... 目的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s system,EMSS)是把急救医疗措施及时送到危重患者身边,送到发病和事故现场。探讨EMSS在救治严重多发伤中的效果。方法对96例严重多发伤患者进行包括院前急救、院内急救、急诊手术及重症监护治疗的EMSS一体化救治。结果96例患者中,存活77例,占80.21%,死亡19例,占19.79%。结论严重多发伤的患者应用EMSS一体化救治,可提高抢救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医疗服务体系 严重 多发伤 急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救护理技术课程设置及教学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程霞 胡三莲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6年第7期1777-1778,共2页
关键词 急救护理技术 教学研究 课程设置 急救护理学 急诊医疗体系 专业技术水平 人类活动 生活节奏 运输系统 灾害事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儿外科医师的应急救治能力建设
5
作者 祝益民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1-3,共3页
急救医学已成为医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代化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医学模式在发生新的变化,医师包括儿外科医师不但要提高诊治水平和手术技能,还要在提升ICU救治能力和规范急诊室建设的基础上,开展院前急救和参与... 急救医学已成为医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代化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医学模式在发生新的变化,医师包括儿外科医师不但要提高诊治水平和手术技能,还要在提升ICU救治能力和规范急诊室建设的基础上,开展院前急救和参与紧急救援中心的建设,强化培训,使急诊医疗体系不断完善,应对各种创伤、公共卫生和灾难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医师 能力建设 应急救治 急诊医疗体系 诊治水平 医学领域 急救医学 文明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32
6
作者 王立毅 梁标 +4 位作者 潘超雄 窦敬权 彭晓东 孙杰 吴金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47-148,共2页
目的 了解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的特点。方法 对 2 0 0 0年 1月 1日~ 2 0 0 0年 12月 3 1日急救呼叫服务的 65 1例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65 1例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 ,高发年龄组为 2 1岁~ 4 0岁和 5 1岁~ 70岁。急救病种依次排序前 ... 目的 了解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的特点。方法 对 2 0 0 0年 1月 1日~ 2 0 0 0年 12月 3 1日急救呼叫服务的 65 1例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65 1例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 ,高发年龄组为 2 1岁~ 4 0岁和 5 1岁~ 70岁。急救病种依次排序前 5位为创伤 2 0 4例 ( 3 1 3 % ) ,神经系统急诊 13 0例 ( 19 9% ) ,心血管急诊 91例 ( 14 0 % ) ,消化系统急诊 4 2例 ( 6 5 % ) ,呼吸系统急诊 4 1例 ( 6 3 % ) ,其中一般急诊 4 3 1例 ( 66 2 % ) ,危重患者 179例 ( 2 7 5 % ) ,死亡患者 4 1例 ( 6 3 % )。急救呼叫服务时间主要分布在上午 9时~ 12时和下午 3时~ 6时 ;急救患者主要分布在医院周围市区和农村地区。一年内 9月~ 11月院前急救人次略高于年平均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患者 急诊医疗服务体系 院前急救 流行病学调查 死亡患者 病种 心血管 结论 年龄组 一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善院前院内急救链 被引量:26
7
作者 郭荣峰 《中国医院》 2003年第11期14-16,共3页
从院前与院内之间急救工作的全方位联系、衔接的各环节出发,阐述充分利用各类急救资源,建立和完善贯穿整个急救急诊服务全过程各个环节的有效、规范的“链接”,使院前院内急救一体化。并努力倡导社会“大急救”观念。进一步提高急诊水... 从院前与院内之间急救工作的全方位联系、衔接的各环节出发,阐述充分利用各类急救资源,建立和完善贯穿整个急救急诊服务全过程各个环节的有效、规范的“链接”,使院前院内急救一体化。并努力倡导社会“大急救”观念。进一步提高急诊水平和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急救 院内急救 急救链 急诊医疗服务体系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参与型院前急救管理的实践探讨
8
作者 李伟 卢开林 +1 位作者 徐杰 元小冬 《中国医院管理》 2009年第9期53-53,共1页
我院是一家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于2002年独立建制,经过多年的发展,建立了较完善的院前急救-院内急诊-急危重症监护病房(Emergency Intensive Care Unit,EICU)的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 System,EMSS)。目前急诊... 我院是一家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于2002年独立建制,经过多年的发展,建立了较完善的院前急救-院内急诊-急危重症监护病房(Emergency Intensive Care Unit,EICU)的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 System,EMSS)。目前急诊科发展成自主型的急诊模式,急诊水平不断提高,院前急救的模式是医院参与型院前急救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急救 管理 急诊医疗服务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