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环境相关浓度对氯间二甲苯酚暴露对大型溞的毒性作用
1
作者
卢海悦
王志远
+4 位作者
白钰
王晓凡
杜小菲
康昊武
巩宁
《环境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130-2139,共10页
新污染物(emerging pollutants)及其对生态环境或人体健康的风险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对氯间二甲苯酚(p-Chloro-m-xylenol,PCMX)因其良好的杀菌功效被应用于抗菌洗手液和家用消毒剂中,经生活污水排放到水环境,引起多种毒性效应.但目前关...
新污染物(emerging pollutants)及其对生态环境或人体健康的风险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对氯间二甲苯酚(p-Chloro-m-xylenol,PCMX)因其良好的杀菌功效被应用于抗菌洗手液和家用消毒剂中,经生活污水排放到水环境,引起多种毒性效应.但目前关于PCMX的水生毒理学研究及其机制分析尚不充分.为评估PCMX的环境风险,本研究选用大型溞(Daphnia magna)作为受试生物,开展急性暴露实验(24 h和48 h),选择环境相关浓度(0、0.03、0.3、3、30、300µg·L^(−1))开展21 d慢性毒性暴露实验,通过测定急性暴露下大型溞体内氧化胁迫指标的变化,初步探讨PCMX对大型溞的致毒机理.结果表明,PCMX对大型溞24 h-LC50和48 h-LC50分别为3.21 mg·L^(−1)和2.92 mg·L^(−1).慢性暴露21 d,浓度为3、30、300µg·L^(−1)的PCMX显著缩短了大型溞的体长,延长了首次产卵时间和产卵次数,减少了首胎产卵个数和累积繁殖数量,但对首次蜕皮时间和蜕皮次数没有显著影响.PCMX急性暴露引起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增加;抗氧化物谷胱甘肽(GSH)含量随暴露浓度增加呈先减少后增多的趋势;丙二醛(MDA)含量升高,表明PCMX造成了大型溞的氧化损伤.本研究结果可为揭示PCMX的毒性作用机制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氯间二甲苯酚
大型溞
急慢性毒性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氯霉素对大型溞的急性和慢性毒性效应研究
被引量:
17
2
作者
杨灿
沈根祥
+3 位作者
胡双庆
朱英
张洪昌
曹国民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48-255,共8页
氯霉素是一种具有广谱杀菌作用的抗生素,曾在水产养殖中广泛使用,虽然目前已被列入我国渔药禁用清单,但在水环境中仍被大量检出。为探究氯霉素对水生生物的毒性作用,选择大型溞(Daphnia magna)作为受试生物,研究氯霉素对其急性毒性和慢...
氯霉素是一种具有广谱杀菌作用的抗生素,曾在水产养殖中广泛使用,虽然目前已被列入我国渔药禁用清单,但在水环境中仍被大量检出。为探究氯霉素对水生生物的毒性作用,选择大型溞(Daphnia magna)作为受试生物,研究氯霉素对其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效应,同时建立了氯霉素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方法,通过实测浓度分析确保实验过程中氯霉素浓度保持在可接受范围内。结果表明:氯霉素对大型溞的48 h半数抑制浓度(EC50)为129.5 mg·L^(-1),95%置信区间为124.4!150.9mg·L^(-1),对溞类的急性毒性为低毒;长期暴露能抑制大型溞的产溞数量,以繁殖量为毒性指标,21 d无可观察效应浓度(NOEC)为1.25 mg·L^(-1),最低可观测效应浓度(LOEC)为2.50 mg·L^(-1);各暴露组实测浓度范围在配制浓度的80%~110%,保证了实验的有效性。同时,利用实验获得的急慢性毒性数据,计算氯霉素对大型溞的急慢性毒性比(ACR),发现利用慢性毒性求得的ACR值比利用急性毒性EC10求得的ACR值更接近推荐值。研究表明氯霉素对大型溞的急性毒性低,但具有慢性毒性效应,其环境风险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霉素
大型溞
急性
毒性
慢性
毒性
急慢性毒性
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淡水流域砷的水生生物基准与生态风险评估
3
作者
宋朝霞
谷立坤
+1 位作者
李晓琪
李孟瑶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459-2466,共8页
为了深入探究我国淡水流域砷的水生生物基准,为砷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对砷的生态和健康毒理效应及关键因子的综合分析,采用物种敏感度分布法对我国淡水生态系统中砷的短期和长期水质基准进行推算,并对砷污染的生态风险进行评估。...
为了深入探究我国淡水流域砷的水生生物基准,为砷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对砷的生态和健康毒理效应及关键因子的综合分析,采用物种敏感度分布法对我国淡水生态系统中砷的短期和长期水质基准进行推算,并对砷污染的生态风险进行评估。基于大型溞、鲫鱼、青萍等6门8科9种水生生物的急性毒性数据,推导出砷的淡水生物短期水质基准为43.25μg/L,基于大型溞、鲤鱼、青萍、河蚌等5门9科10种水生生物的慢性毒性数据,推导出砷的淡水生物长期水质基准为3.53μg/L。生态风险评估结果显示,我国西北诸河流域砷的生态风险系数最高,而第二松花江流域砷的风险系数最低,其余大多数淡水流域中砷对水生生物的风险相对较低。然而,鉴于全国淡水流域砷浓度数据的局限性,这些基准值难以全面反映各流域的实际情况,因此需要特别关注风险系数较高的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砷
淡水水生生物
水质基准
急慢性毒性
生态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商值法的镧水生态风险评价方法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
8
4
作者
王雪梅
胡金朝
+2 位作者
刘国
彭聪
文伟吉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90-298,共9页
随着我国稀土资源开发和利用,稀土元素对水生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其生态风险越来越受关注。本文以稀土镧的通用敏感生物急性半致死/效应浓度(half lethal/effect concentration,L(E)C_(50))和慢性无观察效应浓度(no observed effect concen...
随着我国稀土资源开发和利用,稀土元素对水生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其生态风险越来越受关注。本文以稀土镧的通用敏感生物急性半致死/效应浓度(half lethal/effect concentration,L(E)C_(50))和慢性无观察效应浓度(no observed effect concentration,NOEC)数据,分别采用评价因子法和物种敏感度分布法(species sensitivity distribution,SSD)推导计算了镧的预测无效应浓度(predicted no effect concentration,PNEC),比较不同数据类型和计算方法的结果差异及不确定性,并以四川安宁河为例进行了水生态风险表征。采用评价因子法推导的急性和慢性PNEC分别为1.180μg·L^(-1)和4.000μg·L^(-1)。由急性数据拟合SSD曲线推导的PNEC为42.770μg·L^(-1),通过急慢性比(acute to chronic ratio,ACR)转换的PNEC为2.032μg·L^(-1)。在慢性数据缺乏的情况下,ACR-SSD是相对可行的方法。安宁河镧的水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所有调查断面均处于中等以上生态风险,其稀土污染问题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镧
急慢性毒性
生态风险
预测无效应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海河流域沉积物中典型重金属的生态风险评估及验证
被引量:
4
5
作者
李宏伟
张彦峰
+1 位作者
阳金希
祝凌燕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9-159,共11页
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及其生态风险评估日益受到关注,而沉积物质量基准是开展生态风险评估的有力工具。本研究通过物种敏感度分布法(species sensitivity distributions, SSD)和急慢性毒性比(acute to chronic ratios, ACR)推导了镍、铜、...
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及其生态风险评估日益受到关注,而沉积物质量基准是开展生态风险评估的有力工具。本研究通过物种敏感度分布法(species sensitivity distributions, SSD)和急慢性毒性比(acute to chronic ratios, ACR)推导了镍、铜、锌、镉和铅的沉积物质量基准(sediment quality guideline, SQG)。在获得合理的重金属沉积物慢性毒性数据的基础上,采用S-Logistic模型拟合镍、铜、镉和铅的慢性SSD曲线,采用S-Gompertz模型拟合锌的慢性SSD曲线。得到镍、铜、锌、镉和铅沉积物质量基准低值(sediment quality guideline low value, SQGlow)分别为18.6、69.9、107、1.26和38.4 mg·kg^-1,应用ACRs,得到相应的沉积物质量基准高值(sediment quality guideline high value, SQGhigh)分别为167、226、556、10.1和384 mg·kg^-1。与加拿大和澳大利亚重金属沉积物基准值具有一定的可比性。选择花翅摇蚊(Chironomus kiiensis)、伸展摇蚊(Chironomus tentans)和霍甫水丝蚓(Limnodrilus hoffmeisteri)3种底栖生物作为受试生物,验证基准值对海河流域沉积物重金属毒性的预测能力。结果表明,利用SQGs预测沉积物毒性的总准确率为76.2%,3种底栖生物验证准确率从高至低为:花翅摇蚊>伸展摇蚊>霍甫水丝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底栖生物
物种敏感度分布
急慢性毒性
比
验证
沉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环境相关浓度对氯间二甲苯酚暴露对大型溞的毒性作用
1
作者
卢海悦
王志远
白钰
王晓凡
杜小菲
康昊武
巩宁
机构
大连海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环境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130-2139,共10页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3132023528)资助.
文摘
新污染物(emerging pollutants)及其对生态环境或人体健康的风险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对氯间二甲苯酚(p-Chloro-m-xylenol,PCMX)因其良好的杀菌功效被应用于抗菌洗手液和家用消毒剂中,经生活污水排放到水环境,引起多种毒性效应.但目前关于PCMX的水生毒理学研究及其机制分析尚不充分.为评估PCMX的环境风险,本研究选用大型溞(Daphnia magna)作为受试生物,开展急性暴露实验(24 h和48 h),选择环境相关浓度(0、0.03、0.3、3、30、300µg·L^(−1))开展21 d慢性毒性暴露实验,通过测定急性暴露下大型溞体内氧化胁迫指标的变化,初步探讨PCMX对大型溞的致毒机理.结果表明,PCMX对大型溞24 h-LC50和48 h-LC50分别为3.21 mg·L^(−1)和2.92 mg·L^(−1).慢性暴露21 d,浓度为3、30、300µg·L^(−1)的PCMX显著缩短了大型溞的体长,延长了首次产卵时间和产卵次数,减少了首胎产卵个数和累积繁殖数量,但对首次蜕皮时间和蜕皮次数没有显著影响.PCMX急性暴露引起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增加;抗氧化物谷胱甘肽(GSH)含量随暴露浓度增加呈先减少后增多的趋势;丙二醛(MDA)含量升高,表明PCMX造成了大型溞的氧化损伤.本研究结果可为揭示PCMX的毒性作用机制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支撑.
关键词
对氯间二甲苯酚
大型溞
急慢性毒性
氧化应激.
Keywords
p-chloro-m-xylenol
Daphnia magna
acute and chronic toxicity
oxidative stress
分类号
X-1 [环境科学与工程]
O6 [理学—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氯霉素对大型溞的急性和慢性毒性效应研究
被引量:
17
2
作者
杨灿
沈根祥
胡双庆
朱英
张洪昌
曹国民
机构
华东理工大学
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出处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48-255,共8页
基金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7ZX07207002)
上海市2016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社会发展领域项目(16DZ1204700)
长江水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YRWEF201803)
文摘
氯霉素是一种具有广谱杀菌作用的抗生素,曾在水产养殖中广泛使用,虽然目前已被列入我国渔药禁用清单,但在水环境中仍被大量检出。为探究氯霉素对水生生物的毒性作用,选择大型溞(Daphnia magna)作为受试生物,研究氯霉素对其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效应,同时建立了氯霉素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方法,通过实测浓度分析确保实验过程中氯霉素浓度保持在可接受范围内。结果表明:氯霉素对大型溞的48 h半数抑制浓度(EC50)为129.5 mg·L^(-1),95%置信区间为124.4!150.9mg·L^(-1),对溞类的急性毒性为低毒;长期暴露能抑制大型溞的产溞数量,以繁殖量为毒性指标,21 d无可观察效应浓度(NOEC)为1.25 mg·L^(-1),最低可观测效应浓度(LOEC)为2.50 mg·L^(-1);各暴露组实测浓度范围在配制浓度的80%~110%,保证了实验的有效性。同时,利用实验获得的急慢性毒性数据,计算氯霉素对大型溞的急慢性毒性比(ACR),发现利用慢性毒性求得的ACR值比利用急性毒性EC10求得的ACR值更接近推荐值。研究表明氯霉素对大型溞的急性毒性低,但具有慢性毒性效应,其环境风险不容忽视。
关键词
氯霉素
大型溞
急性
毒性
慢性
毒性
急慢性毒性
比
Keywords
chloramphenicol
Daplmia magna
acute toxicity
chronic toxicity
acute and chronic ratio
分类号
X171.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淡水流域砷的水生生物基准与生态风险评估
3
作者
宋朝霞
谷立坤
李晓琪
李孟瑶
机构
河南工程学院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
出处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459-2466,共8页
文摘
为了深入探究我国淡水流域砷的水生生物基准,为砷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对砷的生态和健康毒理效应及关键因子的综合分析,采用物种敏感度分布法对我国淡水生态系统中砷的短期和长期水质基准进行推算,并对砷污染的生态风险进行评估。基于大型溞、鲫鱼、青萍等6门8科9种水生生物的急性毒性数据,推导出砷的淡水生物短期水质基准为43.25μg/L,基于大型溞、鲤鱼、青萍、河蚌等5门9科10种水生生物的慢性毒性数据,推导出砷的淡水生物长期水质基准为3.53μg/L。生态风险评估结果显示,我国西北诸河流域砷的生态风险系数最高,而第二松花江流域砷的风险系数最低,其余大多数淡水流域中砷对水生生物的风险相对较低。然而,鉴于全国淡水流域砷浓度数据的局限性,这些基准值难以全面反映各流域的实际情况,因此需要特别关注风险系数较高的地区。
关键词
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砷
淡水水生生物
水质基准
急慢性毒性
生态风险评估
Keywords
basic disciplines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rsenic
freshwater aquatic organisms
water quality criteria
acute and chronic toxicity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分类号
X5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商值法的镧水生态风险评价方法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
8
4
作者
王雪梅
胡金朝
刘国
彭聪
文伟吉
机构
西昌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成都理工大学国家环境保护水土污染协同控制与联合修复重点实验室
出处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90-298,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967033)
国家环境保护水土污染协同控制与联合修复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GHBK-002)
四川省科技厅项目(19YYJC2826)。
文摘
随着我国稀土资源开发和利用,稀土元素对水生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其生态风险越来越受关注。本文以稀土镧的通用敏感生物急性半致死/效应浓度(half lethal/effect concentration,L(E)C_(50))和慢性无观察效应浓度(no observed effect concentration,NOEC)数据,分别采用评价因子法和物种敏感度分布法(species sensitivity distribution,SSD)推导计算了镧的预测无效应浓度(predicted no effect concentration,PNEC),比较不同数据类型和计算方法的结果差异及不确定性,并以四川安宁河为例进行了水生态风险表征。采用评价因子法推导的急性和慢性PNEC分别为1.180μg·L^(-1)和4.000μg·L^(-1)。由急性数据拟合SSD曲线推导的PNEC为42.770μg·L^(-1),通过急慢性比(acute to chronic ratio,ACR)转换的PNEC为2.032μg·L^(-1)。在慢性数据缺乏的情况下,ACR-SSD是相对可行的方法。安宁河镧的水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所有调查断面均处于中等以上生态风险,其稀土污染问题应引起重视。
关键词
镧
急慢性毒性
生态风险
预测无效应浓度
Keywords
lanthanum
acute and chronic toxicity
ecological risk
PNEC
分类号
X171.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海河流域沉积物中典型重金属的生态风险评估及验证
被引量:
4
5
作者
李宏伟
张彦峰
阳金希
祝凌燕
机构
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9-159,共11页
基金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2017ZX070301002)。
文摘
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及其生态风险评估日益受到关注,而沉积物质量基准是开展生态风险评估的有力工具。本研究通过物种敏感度分布法(species sensitivity distributions, SSD)和急慢性毒性比(acute to chronic ratios, ACR)推导了镍、铜、锌、镉和铅的沉积物质量基准(sediment quality guideline, SQG)。在获得合理的重金属沉积物慢性毒性数据的基础上,采用S-Logistic模型拟合镍、铜、镉和铅的慢性SSD曲线,采用S-Gompertz模型拟合锌的慢性SSD曲线。得到镍、铜、锌、镉和铅沉积物质量基准低值(sediment quality guideline low value, SQGlow)分别为18.6、69.9、107、1.26和38.4 mg·kg^-1,应用ACRs,得到相应的沉积物质量基准高值(sediment quality guideline high value, SQGhigh)分别为167、226、556、10.1和384 mg·kg^-1。与加拿大和澳大利亚重金属沉积物基准值具有一定的可比性。选择花翅摇蚊(Chironomus kiiensis)、伸展摇蚊(Chironomus tentans)和霍甫水丝蚓(Limnodrilus hoffmeisteri)3种底栖生物作为受试生物,验证基准值对海河流域沉积物重金属毒性的预测能力。结果表明,利用SQGs预测沉积物毒性的总准确率为76.2%,3种底栖生物验证准确率从高至低为:花翅摇蚊>伸展摇蚊>霍甫水丝蚓。
关键词
重金属
底栖生物
物种敏感度分布
急慢性毒性
比
验证
沉积物
Keywords
heavy metal
benthos
species sensitivity distributions
acute to chronic ratios
verification
sediment
分类号
X171.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环境相关浓度对氯间二甲苯酚暴露对大型溞的毒性作用
卢海悦
王志远
白钰
王晓凡
杜小菲
康昊武
巩宁
《环境化学》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氯霉素对大型溞的急性和慢性毒性效应研究
杨灿
沈根祥
胡双庆
朱英
张洪昌
曹国民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我国淡水流域砷的水生生物基准与生态风险评估
宋朝霞
谷立坤
李晓琪
李孟瑶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基于商值法的镧水生态风险评价方法研究及应用
王雪梅
胡金朝
刘国
彭聪
文伟吉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海河流域沉积物中典型重金属的生态风险评估及验证
李宏伟
张彦峰
阳金希
祝凌燕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