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ET-NUP214融合基因阳性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1
作者 侯贝 漆佩静 +3 位作者 于姣乐 张元元 吴颖 张瑞东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2025年第1期48-51,57,共5页
目的探讨SET-NUP214阳性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的临床生物学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23年10月我院收治的SET-NUP214阳性ALL患儿资料,总结其临床及生物学特征、治疗及转归。结果SET-NUP214阳性ALL患儿共5例,... 目的探讨SET-NUP214阳性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的临床生物学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23年10月我院收治的SET-NUP214阳性ALL患儿资料,总结其临床及生物学特征、治疗及转归。结果SET-NUP214阳性ALL患儿共5例,男∶女=4∶1,中位年龄为10(8-13)岁,免疫分型均表达CD7、cCD3等T系标记,且均伴有髓系标记CD33。5例患儿均在VDLD诱导缓解后取得形态学完全缓解,MRD及SET-NUP214均在不同化疗阶段转阴,并持续阴性,均存活至今,其中4例已停药。结论SET-NUP214阳性儿童ALL十分罕见,多为T-ALL,SET-NUP214表达水平可作为MRD随访及预后的监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t-NUP214融合基因 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 白血病微小残留 预后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中HOXB簇基因表达的临床特征及预后
2
作者 张晓 褚欣然 +3 位作者 李之珩 方芳 潘健 胡绍燕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337-343,共7页
目的 回顾性分析HOXB簇基因在儿童T-ALL中的表达模式及其与患儿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以期为儿童T-ALL的精准化、个体化诊疗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2年7月1日—2022年9月30日期间诊疗于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的115例初诊T-ALL患儿血液标... 目的 回顾性分析HOXB簇基因在儿童T-ALL中的表达模式及其与患儿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以期为儿童T-ALL的精准化、个体化诊疗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2年7月1日—2022年9月30日期间诊疗于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的115例初诊T-ALL患儿血液标本,采用全转录组测序检测HOXB簇基因表达量,比较HOXB簇基因高表达组与低表达组患儿的临床特征及治疗反应。结果 115例患儿中,10个HOXB簇基因只有HOXB2-7有高表达。HOXB2、HOXB4、HOXB7基因低表达组D15骨髓幼稚细胞≥25%的患儿多于高表达组(P值均<0.05)。HOXB簇基因表达程度不影响T患儿的预后。结论 儿童T-ALL中HOXB2、HOXB4、HOXB7基因低表达组早期治疗反应差,但对T-ALL预后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XB簇基因 转录组测序 儿童 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相关长链非编码RNAT-ALL-R-LncR1的发现、鉴定及其功能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琳 陆超 李天宇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0期42-44,共3页
目的对新发现的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相关长链非编码RNA进行鉴定并研究其功能。方法(1)提取T-ALL Jurkat细胞RNA进行全转录组深度测序,发现了一种新的T-ALL相关长链非编码RNA,命名为T-ALL-R-LncR1。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琼脂糖凝... 目的对新发现的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相关长链非编码RNA进行鉴定并研究其功能。方法(1)提取T-ALL Jurkat细胞RNA进行全转录组深度测序,发现了一种新的T-ALL相关长链非编码RNA,命名为T-ALL-R-LncR1。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法观察Jurkat细胞和T-AL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T-ALL-R-LncR1的表达情况。(2)将体外培养的T-AL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分为实验组、空质粒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转染T-ALL-R-LncR1小干扰RNA(siRNA),空质粒组转染空质粒,对照组不转染。转染24 h时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细胞T-ALL-R-LncR1相对表达量。转染24、48、72 h时用CCK-8法观察各组细胞增殖情况(以OD450表示),转染48 h用流式细胞术测算各组细胞凋亡率。结果 (1)T-ALL-R-LncR1具有原癌基因特性,在人T-ALL Jurkat细胞及T-AL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高表达。用逆转录实时定量PCR法从Jurkat细胞及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获得PCR产物的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符合T-ALL-R-LncR1。测序结果证实PCR产物为T-ALL-R-LncR1。(2)实验组、空质粒组和对照组T-ALL-R-LncR1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79±0.18、1.12±0.08和1。实验组骨髓单个核细胞T-ALL-R-LncR1相对表达量低于空质粒组和对照组(P均<0.05),空质粒组和对照组骨髓单个核细胞T-ALL-R-LncR1相对表达量相比P>0.05。转染24、48、72 h时实验组骨髓单个核细胞OD450值均低于空质粒组和对照组(P均<0.05),空质粒组和对照组骨髓单个核细胞OD450相比P均>0.05。转染48 h时实验组、空质粒组、对照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8.67%±1.32%、1.80%±0.14%、1.79%±0.13%。实验组细胞凋亡率高于空质粒组和对照组(P均<0.05),空质粒组和对照组细胞凋亡率相比P>0.05。结论本研究发现了一种具有原癌基因特性的新T-ALL相关长链非编码RNA,即T-ALL-R-LncR1。沉默T-ALL-R-LncR1可以促进T-AL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凋亡并抑制其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 长链非编码RNA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小残留病在监测儿童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复发中的意义 被引量:4
4
作者 张瑞东 刘怡 +6 位作者 张永红 谢静 姜锦 王斌 郑胡墉 李志刚 吴敏媛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203-206,共4页
目的探讨微小残留病(MRD)监测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复发的临床指导意义。方法采用四色流式细胞术对2006年8月1日-2008年4月1日32例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住院患儿在治疗不同时间点进行追踪监测,分析不同MRD水平与患儿的临床反应及复发... 目的探讨微小残留病(MRD)监测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复发的临床指导意义。方法采用四色流式细胞术对2006年8月1日-2008年4月1日32例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住院患儿在治疗不同时间点进行追踪监测,分析不同MRD水平与患儿的临床反应及复发之间的关系。结果诱导治疗第33天以及诱导治疗结束巩固治疗前(治疗12周)MRD<10-4和≥10-4两组患儿的复发率差异有显著性(P=0.003,P=0.002)。结论监测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MRD水平,在评估早期治疗反应、监测复发以及估计预后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t淋巴细胞 急性 儿童 微小残留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诊治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高举 陈晓曦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148-152,共5页
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cell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T-ALL)为T系前体细胞恶性转化所致的一组造血系统恶性肿瘤,与B前体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 cell precursor ALL,BCP-ALL)在临床特征、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及相关信... 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cell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T-ALL)为T系前体细胞恶性转化所致的一组造血系统恶性肿瘤,与B前体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 cell precursor ALL,BCP-ALL)在临床特征、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及相关信号传导路径异常等方面具有显著差异,为两组ALL总体预后不同的重要原因,也是临床上制定治疗策略、合理选择治疗方案的重要考虑因素.本文就儿童T-ALL临床特征、发病机制和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 儿童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造血系统恶性肿瘤 诊治 细胞恶性转化 临床特征 信号传导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后T淋巴细胞重建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瑞东 吴敏媛 +3 位作者 张永红 石慧文 谢静 胡亚美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124-127,共4页
目的观察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儿童在化疗结束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了解T淋巴细胞重建过程。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76名ALL治疗后停药不同阶段的儿童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CD3^+HLA—DR^+细胞、CD4^+CD45RO^-CD45RA^-细胞百分... 目的观察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儿童在化疗结束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了解T淋巴细胞重建过程。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76名ALL治疗后停药不同阶段的儿童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CD3^+HLA—DR^+细胞、CD4^+CD45RO^-CD45RA^-细胞百分率在停药后0~12月组高于对照组(P〈0.05),CD3^+CD4^-CD8^+、CD8^+CD28^-细胞百分率在停药后0~12月、12~24月24~48月组均高于对照组,CD3^+CD8^-CD4^+、CD4^+CD45RO^-CD45RA^+细胞的百分率、CD4/CD8值、CD45RA/CD45RO值在停药各个阶段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结论化疗结束后,活化的T细胞可能在停药早期免疫系统的监视作用中起积极的作用,患儿的T淋巴细胞恢复需要较长的时间。CD4^+CD45RO^-CD45RA^+、CD3^+CD4^+CD8^-淋巴细胞的恢复最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t淋巴细胞 化疗结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水平测定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9
7
作者 王菊香 李原 +3 位作者 阮积晨 章佳珠 钱江潮 周海霞 《中国小儿血液》 2003年第4期148-149,147,共3页
为探讨急性白血病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水平及意义 ,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测定 90例急性白血病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水平。结果 ,急性白血病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中CD3+ 、CD4+ 、CD4+ CD8+ 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水平... 为探讨急性白血病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水平及意义 ,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测定 90例急性白血病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水平。结果 ,急性白血病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中CD3+ 、CD4+ 、CD4+ CD8+ 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水平 (P <0 0 1) ,CD8+ 高于对照组水平 (P <0 0 1) ,NK细胞 (CD1 6+ 56+ )明显低于对照组水平 (P <0 0 1) ,经治疗缓解者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达正常水平。结果表明 ,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可作为急性白血病辅助诊断指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患儿 t淋巴细胞亚群 NK细胞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tch1信号通路与白藜芦醇抗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永军 史敏 秦永亮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799-802,共4页
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是一类预后不良的恶性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T-ALL的发生与Notch1及其介导的信号通路密切相关。Hes-1基因是Notch1的靶基因,被激活后通过PTEN/PI3K/Akt/mTOR信号通路抑制抑癌基因p53表达阻止细胞凋亡,诱导T-AL... 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是一类预后不良的恶性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T-ALL的发生与Notch1及其介导的信号通路密切相关。Hes-1基因是Notch1的靶基因,被激活后通过PTEN/PI3K/Akt/mTOR信号通路抑制抑癌基因p53表达阻止细胞凋亡,诱导T-ALL发生。白藜芦醇(Res)是一种具有化学防癌作用的多酚类植物抗生素。Res对T-ALL Molt-4细胞具有抑制增殖、诱导凋亡的作用。但Res是否通过Notch1通路发挥作用及其机制尚不十分清楚。本文就Notch1信号通路与T-ALL的发生、治疗以及Notch1信号通路与白藜芦醇抗T-ALL作用机制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tch1信号通路 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 白藜芦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VEGF水平和外周血B细胞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9
作者 徐丽华 《淮海医药》 CAS 2008年第1期7-8,共2页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和外周血B和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和单克隆抗体法对31例小儿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了血清VEGF和外周B和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检测,并与30名正...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和外周血B和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和单克隆抗体法对31例小儿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了血清VEGF和外周B和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检测,并与30名正常健康儿童作比较。结果小儿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VEGF、B淋巴细胞数均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而CD3、CD4、CD4/CD8比值则显著地低于正常人组(P<0.01)。结论检测血清VEGF和外周血B细胞和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变化对观察病情和预后均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B淋巴细胞 t淋巴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诱导治疗中并发噬血细胞综合征1例
10
作者 于润红 王叨 +3 位作者 吕艳琦 李白 曾利 刘玉峰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184-185,共2页
临床资料 患儿男,2岁,因发热、腹胀10余天,颜面水肿4d入院.患儿于10余天前出现发热,伴咳嗽、流涕及腹胀,4d前出现颜面水肿,多次查血常规示WBC持续上升,最高值32.1×109/L.腹部超声检查示:脾大,腹腔积液,右侧胸腔积液.入院查体:T... 临床资料 患儿男,2岁,因发热、腹胀10余天,颜面水肿4d入院.患儿于10余天前出现发热,伴咳嗽、流涕及腹胀,4d前出现颜面水肿,多次查血常规示WBC持续上升,最高值32.1×109/L.腹部超声检查示:脾大,腹腔积液,右侧胸腔积液.入院查体:T37.5℃,面色苍黄,颈部可触及一直径约1.5 cm大小淋巴结,质中,活动度可,无压痛,颜面浮肿,睑结膜苍白,右下肺呼吸音弱,未闻及干湿性哕音,心率128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肝肋缘下4 cm,质韧,脾肋下约3.5 cm,质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 噬血细胞综合征 诱导治疗 并发 儿童 腹部超声检查 右侧胸腔积液 颜面水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化疗结束后T淋巴细胞克隆谱系分析
11
作者 张蕊 李志刚 +2 位作者 吴敏媛 朱平 胡亚美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122-126,共5页
目的了解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化疗结束后T淋巴细胞免疫重建情况。方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高压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检测8例正常对照及44例化疗结束后的ALL患儿外周血T细胞受体(TCR)β链可变区(BV)第三互补决定区(C... 目的了解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化疗结束后T淋巴细胞免疫重建情况。方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高压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检测8例正常对照及44例化疗结束后的ALL患儿外周血T细胞受体(TCR)β链可变区(BV)第三互补决定区(CDR3)的克隆谱系。结果白血病化疗结束至48个月TCRBV家族仍可见表达增高或降低(P均<0.05)。化疗结束后TCRBVCDR3谱型多态性基本恢复,但寡克隆增生情况仍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小于6个月组差异最明显(P均<0.05)。16例普通B细胞急淋(c-ALL)BV8、BV5.1、BV5.2和BV12发生克隆性增生的频率较高,9例前B细胞急淋(pre-B)BV6家族发生克隆性增生较多。结论白血病患儿化疗结束至48个月T细胞免疫尚未完全恢复;T细胞克隆谱系异常以寡克隆增生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淋巴细胞 急性 t细胞受体β链V区 CDR3克隆谱系 免疫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非编码RNA-LUNAR1在成人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表达特征及预后相关性
12
作者 任建敏 尤伟波 +2 位作者 许能文 张小耀 李琳洁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2年第6期434-437,共4页
目的 探讨长非编码RNA-LUNAR1在成人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实时定量荧光PCR检测长非编码RNA-LUNAR1在25例健康人对照组、34例初治T-ALL组和19例T-ALL治疗缓解后复发患者组骨髓内淋巴细胞中的表达水平;采... 目的 探讨长非编码RNA-LUNAR1在成人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实时定量荧光PCR检测长非编码RNA-LUNAR1在25例健康人对照组、34例初治T-ALL组和19例T-ALL治疗缓解后复发患者组骨髓内淋巴细胞中的表达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经过柔红霉素分别处理且LUNAR1基因呈高、低表达的2例复发T-ALL患者的肿瘤细胞凋亡情况;通过NCBI数据库获取T-ALL患者中预后资料与LUNAR1基因表达数据,COX回归分析高表达LUNAR1基因与临床预后不良的相关性。结果 与健康人对照组相比,LncRNA-LUNAR1在初治T-ALL组患者骨髓内淋巴细胞中高表达(5.61±2.75 vs 0.35±0.27,t=6.93,P<0.001),且复发患者骨髓内淋巴细胞中的LncRNA-LUNAR1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初发患者(23.95±9.79 vs 5.61±2.75,t=7.52,P<0.001);使用柔红霉素处理复发T-ALL患者肿瘤细胞后,高表达LncRNA-LUNAR1基因的T-ALL细胞凋亡情况显著低于LncRNA-LUNAR1基因低表达的细胞(4.06%vs 10.70%,P<0.05)。Cox比例风险模型显示,T-ALL患者LncRNA-LUNAR1基因高表达与临床预后不良相关(HR=1.86,P=0.002)。结论 成人T-ALL中异常高表达的长非编码RNA-LUNAR1基因与T-ALL的发病及复发密切相关,可预示疾病的预后及转归。LncRNA-LUNAR1有望成为潜在检测的T-ALL发病及复发的分子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非编码RNA 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 长链非编码RNA-LUNAR1 预后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T细胞受体γ链基因重排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13
作者 杨涛 乔振华 +1 位作者 叶芳 张丽 《临床医药实践》 2003年第4期274-276,共3页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t细胞受体 γ链 基因重排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成人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14
作者 郑丽玲 欧瑞明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第15期224-226,共3页
目的分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成人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16年12月76例成人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分组,各38例。标准组采用标准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强化组实施强化异... 目的分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成人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16年12月76例成人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分组,各38例。标准组采用标准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强化组实施强化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比较两组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存活率;生存时间、血小板(PLT)重建时间、中性粒细胞绝对数(ANC)重建时间;患者复发率、死亡率。结果强化组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存活率高于标准组(P<0.05);强化组生存时间显著长于标准组(P<0.05);强化组患者PLT重建时间、ANC重建时间和标准组相近(P>0.05);强化组复发率、死亡率低于标准组(P<0.05)。结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成人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延长生存时间,降低复发率和死亡率,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成人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复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19靶向的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伴髓外复发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被引量:3
15
作者 黄荦 张明明 +3 位作者 魏国庆 赵厚力 胡永仙 黄河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1-159,共9页
目的:评估CD19靶向的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治疗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伴髓外复发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21年10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接受CD19靶向的CAR-T细胞治疗的15例B-ALL伴髓外复发患... 目的:评估CD19靶向的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治疗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伴髓外复发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21年10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接受CD19靶向的CAR-T细胞治疗的15例B-ALL伴髓外复发患者的资料。采用Kaplan-Meier分析法评估患者的总存活率和无白血病存活率,观察不同部位的髓外病灶对CD19靶向的CAR-T细胞治疗的反应,并对CD19靶向的CAR-T细胞治疗期间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血液学毒性、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ICANS)等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5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7(3~71)个月,最佳疗效为完全缓解11例(73.3%),中位完全缓解持续时间为6(2~27)个月;部分缓解3例(20.0%);疾病进展1例(6.7%)。CD19靶向的CAR-T细胞治疗总反应率达93.3%(14/15),随访终点总存活率为80.0%(12/15)。15例患者累计复发率和复发病死率分别为40.0%(6/15)和20.0%(3/15),目前9例(60.0%)患者无病生存。15例患者中,13例(86.7%)发生CRS,其中1~2级7例,3级6例;1例(6.7%)出现可逆性ICANS;15例(100.0%)出现B细胞发育不全;12例(80.0%)发生严重血液学不良反应;2例(13.3%)出现肝功能异常;1例(6.7%)出现肾功能异常;4例(26.7%)发生感染。上述不良反应均控制良好。结论:CD19靶向的CAR-T细胞治疗复发/难治B-ALL伴髓外复发患者疗效明确,不良反应控制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复发/难治 髓外复发 CD19 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前体T淋巴细胞白血病缓解后继发急性髓系白血病1例并文献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玉培 刘超 +3 位作者 张然 万鼎铭 姜中兴 谢新生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2年第24期4590-4594,共5页
急性前体T淋巴细胞白血病(early T-cell precursor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ETP-ALL)是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淋巴造血组织肿瘤分类提出的属于T细胞急性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的一种罕见、高危的亚型,ETP细胞起源于造血干细胞,保... 急性前体T淋巴细胞白血病(early T-cell precursor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ETP-ALL)是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淋巴造血组织肿瘤分类提出的属于T细胞急性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的一种罕见、高危的亚型,ETP细胞起源于造血干细胞,保留了一定的多向分化潜能[1-2]。其定义基于白血病细胞的免疫表型,典型特征为CD7^(+)、CD1a^(-)、CD8^(-)、CD5^(-)(dim<75%),同时伴随1个或多个干细胞或髓系抗原标志(CD117、CD34、HLA-DR、CD13、CD33、CD11b或CD6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前体t淋巴细胞白血病 急性髓系白血病 系列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LG-2008方案治疗儿童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单中心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潘虹宇 吴南海 +2 位作者 吴敏媛 鲍亮 员菡子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243-250,共8页
目的分析CCLG-ALL2008方案治疗儿童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的单中心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科接受CCLG-ALL2008方案治疗的25例T-ALL患儿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病人治疗效果及治疗相关毒副作用。结果 25例患儿,中危7例,高危18例;伴有... 目的分析CCLG-ALL2008方案治疗儿童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的单中心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科接受CCLG-ALL2008方案治疗的25例T-ALL患儿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病人治疗效果及治疗相关毒副作用。结果 25例患儿,中危7例,高危18例;伴有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3例;诱导缓解率96%。化疗期间发生严重感染7例(28%),并发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PRES)3例,继发第二肿瘤朗格罕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1例,发生治疗相关死亡(TRM)1例。3年累积复发率为(17±0.08)%。CNSL 3年累积复发率为(4±0.04)%。单纯髓外白血病(EML)3年累积复发率为(10±0.07)%。本组病人的3年总体生存率(OS)为(87±0.07)%,3年无事件生存率(EFS)为(83±0.08)%。影响生存的主要因素是疾病复发和诱导期严重感染所致TRM。结论 CCLG-ALL2008方案治疗儿童T-ALL的单中心初步疗效好,CR率高,复发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 CCLG-ALL 2008方案 化疗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MSB4X在儿童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差异表达及分析
18
作者 吉奇 褚欣然 +6 位作者 董弈 曾亮 刘睿卿 张志奇 吴水燕 何海龙 胡绍燕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277-282,共6页
目的 探讨胸腺素β4(TMSB4X)表达水平在儿童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2年7月—2017年8月期间入住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的初诊T-ALL患儿55例,采用转录组测序技术检测TMSB4X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 TMSB4X... 目的 探讨胸腺素β4(TMSB4X)表达水平在儿童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2年7月—2017年8月期间入住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的初诊T-ALL患儿55例,采用转录组测序技术检测TMSB4X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 TMSB4X低表达组28例(50.9%),高表达组27例(49.1%)。TMSB4X的表达水平与患儿性别、年龄、血小板、沷尼松反应、第15天、第33天、第12周骨髓原始细胞比例、危险度分级之间无统计学差异,而与患儿初诊血红蛋白量、初诊白细胞数比例之间具有显著差异。采用Kaplan-Meier分析发现TMSB4X高表达的患者5年总生存率(OS)较TMSB4X低表达者低,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51.9%vs. 82.4%,P=0.006);TMSB4X高表达组患儿的5年无复发生存率(RFS)明显低于低表达组,两组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63.5%vs. 85.7%,P=0.049)。此外,TMSB4X高表达组与低表达组患儿在无事件生存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32.4%vs. 50.0%,P=0.364)。通过Kaplan-Meier分析进行单因素分析发现TMSB4X表达水平、沷尼松反应是影响OS的因素(P<0.05)。COX多因素分析发现TMSB4X表达水平(P=0.008)、沷尼松反应(P=0.033)是影响儿童T-ALL患者生存的独立因素。结论 TMSB4X高表达是影响儿童T-ALL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提示TMSB4X高表达可能与儿童T-ALL预后不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MSB4X 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疗联合参附注射液对急性白血病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 被引量:10
19
作者 于红涛 吴涛 +1 位作者 何锦照 张忠强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34期84-86,共3页
目的:探讨化疗联合参附注射液对急性白血病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进一步分析其治疗急性白血病的免疫机制。方法:将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收治住院治疗的3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采用化疗联... 目的:探讨化疗联合参附注射液对急性白血病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进一步分析其治疗急性白血病的免疫机制。方法:将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收治住院治疗的3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采用化疗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设为治疗组,另选同期3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仅给予化疗治疗,设为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两组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CD4+T、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并计算CD4+T/CD8+T比值)以及采用ELISA方法检测两组血清IL-6和TNF-α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CD4+T、CD4+T/CD8+T[(31.30±6.25)%、(30.34±4.25)%、(1.08±0.16),(27.32±7.31)%、(29.25±6.18)%、(0.96±0.29)]均较治疗前[(25.43±7.14)%、(32.76±5.60)%、(0.81±0.25),(26.37±6.46)%、(31.52±4.74)%、(0.78±0.16)]明显升高,且治疗组上述指标较对照组变化更明显(P<0.05);两组CD8+T治疗前后变化不明显(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的IL-6和TNF-α治疗后[(156.33±71.69)ng/L、(191.02±74.96)μg/L,(107.22±63.43)ng/L、(160.08±78.41)μg/L]均较治疗前[(295.98±84.69)ng/L、(1138.91±147.89)μg/L,(307.97±82.52)ng/L、(1122.13±145.64)μg/L]明显降低,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化疗联合参附注射液能明显改善急性白血病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且两者对造血干细胞和白血病细胞增殖和分化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化疗 参附注射液 t淋巴细胞亚群 白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靶向治疗致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的护理 被引量:8
20
作者 葛永芹 朱霞明 +8 位作者 陆茵 吴德沛 陈峰 唐晓文 汤芳 李芹 卫峰 孙艳 王海芳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8-40,53,共4页
目的总结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靶向治疗致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的护理经验,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对B-ALL行嵌合型抗原受体T细胞(CAR-T)治疗发生CRS的52例患者,严密监护,重点加强发热、循环功能障碍、肝肾毒性反应、肺渗血... 目的总结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靶向治疗致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的护理经验,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对B-ALL行嵌合型抗原受体T细胞(CAR-T)治疗发生CRS的52例患者,严密监护,重点加强发热、循环功能障碍、肝肾毒性反应、肺渗血、神经系统症状及凝血功能异常等的护理干预。结果4例死亡,48例好转出院。20例随访9~35个月,一般情况良好;28例随访1~12个月后回当地治疗后失访。结论B-ALL行CAR-T治疗致CRS,症状严重,严格专科护理评估和病情管理,及时有效的干预是支持患者度过危险期的重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