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7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替罗非班对老年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心肌再灌注及左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5
1
作者 王文广 任琳 +6 位作者 张晶 汤秀英 张双月 马利祥 杨红梅 刘晓媛 王庆胜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13-314,共2页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急诊PCI与溶栓治疗比较,有更高的梗死相关冠状动脉再通率、更低的再梗死发生率、脑卒中发生率及总体死亡率。目前,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过程中,冠状动脉内大量血栓形成仍为棘手问题,血栓形成或斑块脱落导致远...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急诊PCI与溶栓治疗比较,有更高的梗死相关冠状动脉再通率、更低的再梗死发生率、脑卒中发生率及总体死亡率。目前,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过程中,冠状动脉内大量血栓形成仍为棘手问题,血栓形成或斑块脱落导致远端血管栓塞常常会产生“无复流”或“慢复流”现象,从而影响急诊PCI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 心肌患者 心肌再灌注 左心功能 替罗非班 发生率 急诊PCI 冠状动脉再通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伐卢定对代谢综合征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安全性 被引量:9
2
作者 孙小强 张善春 +3 位作者 邢晓春 李广阔 何峰 田凤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473-1476,共4页
目的观察比伐卢定对代谢综合征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T)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安全性。方法纳入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代谢综合征STEMT患者92例,根据术中用药情况分为比伐卢定组和肝素组,其中比伐卢定组42例,肝素组50... 目的观察比伐卢定对代谢综合征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T)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安全性。方法纳入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代谢综合征STEMT患者92例,根据术中用药情况分为比伐卢定组和肝素组,其中比伐卢定组42例,肝素组50例。记录患者围手术期及术后1年出血事件及心血管不良事件。结果两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比伐卢定组出血事件发生率低于肝素组(P <0.05)。结论对于代谢综合征STEMT患者应用比伐卢定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且与肝素相比具有较低的出血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比伐卢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EEK血栓抽吸导管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应用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3
作者 马利祥 王庆胜 +4 位作者 巢永波 孟晓京 王文广 崔蕊 杨新春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30-431,共2页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急诊开通冠状动脉闭塞血管,已成为临床治疗共识。而临床应用血栓抽吸导管进行的介入性再灌注治疗,直接抽吸,去除冠状动脉内血栓,从而开通血管,效果直观明确,操作简便实用。在冠状动脉内有明显大量...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急诊开通冠状动脉闭塞血管,已成为临床治疗共识。而临床应用血栓抽吸导管进行的介入性再灌注治疗,直接抽吸,去除冠状动脉内血栓,从而开通血管,效果直观明确,操作简便实用。在冠状动脉内有明显大量血栓的情况时,应用血栓抽吸治疗的临床效果明确,同时对减少STEMI再灌注治疗后的无复流及末梢栓塞等现象的发生,也有积极作用。血栓抽吸导管技术,已被大多数心脏中心广泛应用。目前,此项技术是否列为常规而早于球囊应用,仍有争议。本研究回顾分析秦皇岛市第一医院应用ZEEK血栓抽吸导管的临床效果,以评价其在sTEMI患者中应用的获益与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 临床应用 血栓抽吸 抽吸导管 临床观察 秦皇岛市第一医院 冠状动脉内 再灌注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与非ST抬高心肌梗死冠状动脉病变特点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于维雅 杨庭树 邵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0期2070-2072,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ST段抬高心肌梗死与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方法对明确诊断的126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96例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并对造影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ST段抬高心肌梗死单支病变... 目的对比分析ST段抬高心肌梗死与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方法对明确诊断的126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96例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并对造影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ST段抬高心肌梗死单支病变的比例明显高于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44%vs14%,P<0.01),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三支病变的比例明显高于ST段抬高心肌梗死(54%vs20%,P<0.01);ST段抬高心肌梗死室壁运动减弱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P<0.01)。结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与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具有不同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 急性st抬高心肌 冠状动脉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应导联ST段压低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2
5
作者 关欣亮 艾辉 +2 位作者 王春梅 李艳芳 朱小玲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6期818-821,共4页
目的探讨对应导联ST段压低(reciprocal ST-segment depression,RSTD)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acute ST-elevation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中的临床重要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共318例STEMI并接受经皮冠状动脉造影(co... 目的探讨对应导联ST段压低(reciprocal ST-segment depression,RSTD)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acute ST-elevation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中的临床重要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共318例STEMI并接受经皮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rtery angiography,CAG)的患者。根据入院时第1份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是否出现RSTD,将患者分为RSTD组和非RSTD组,评价2组患者基线情况和CAG等结果。结果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在RSTD组中更常见。RSTD组较非RSTD组患者的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和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更低、Killip分级更高、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kinase-MB,CK-MB)和肌钙蛋白I(troponin I,TnI)的峰值更高、ST段抬高程度更高、合并心房纤颤、传导阻滞和心源性休克的概率更大、多支病变更常见、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的使用率更高、而且院内病死率更高(P<0.05)。结论伴RSTD的STEMI患者存在不稳定的血流动力学状态,且预后不佳。ECG可以较好地区分高危患者,从而指导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应导联st压低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心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血浆儿茶酚抑素水平的动态演变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8
6
作者 王洁 孟磊 +3 位作者 丁文惠 刘琳 叶小巾 韩萍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506-510,共5页
目的:观察血浆儿茶酚抑素(catestatin,CST)水平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病程中的动态演变及临床意义。方法:入选58例STEMI患者(STEMI组)及52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酶联免疫法测定患者发病第1、3、7天的血浆CST水... 目的:观察血浆儿茶酚抑素(catestatin,CST)水平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病程中的动态演变及临床意义。方法:入选58例STEMI患者(STEMI组)及52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酶联免疫法测定患者发病第1、3、7天的血浆CST水平,免疫化学发光法测定患者发病第1、7天的血浆脑钠肽水平;入院1周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对所有入选的患者进行随访。结果:STEMI患者血浆CST水平在发病第1天[1.00(0.66~1.50)ng/ml]、第3天[1.12(0.76~1.70)mg/ml]、第7天[1.32(0.81~1.73)ng/m1]逐渐升高,且均高于对照组[0.84(0.56~1.17)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第1天及第7天的血浆CST水平在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左心室射血分数≤50%)者较左心室收缩功能正常者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发病第1天及第7天的血浆CST水平诊断急性期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9(95%C10.55~0.83,P〈0.05)和0.71(95%c10.57。0.84,P〈0.01);发病第1天及第7天的血浆脑钠肽水平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58(95%C10.42~0.74,P〉0.05)及0.85(95%C10.75~0.94,P〈0.01o随访发现,发病7天血浆CST水平〉1.32ng/mL者其终点事件发生率较血浆CST水平〈1.32ng/mL者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STEMI患者发病后血浆CST水平进行性升高,并且可能与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及预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茶酚抑素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 脑钠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青年与老年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比较及近期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3
7
作者 谭静 华琦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9期3354-3356,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中青年和老年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ASTEMI)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其近期预后的因素。方法将1993—2006年我院心内科收治的首次发作且发病24 h内入院的1 278例ASTEMI患者分为中青年组(年龄<60岁)和老年组(年龄≥60岁),对... 目的对比分析中青年和老年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ASTEMI)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其近期预后的因素。方法将1993—2006年我院心内科收治的首次发作且发病24 h内入院的1 278例ASTEMI患者分为中青年组(年龄<60岁)和老年组(年龄≥60岁),对比分析两组人群的基本临床资料、住院期间的治疗、并发症及预后。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构成,高血压、糖尿病及脑卒中史者比例,有发病诱因、症状不典型比例,发病至就诊时间,入院收缩压、肌酸激酶同工酶峰值、白细胞计数、入院空腹血糖、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肌酐水平,射血分数,冠脉病变比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接受抗凝、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药物、溶栓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比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心源性休克、室壁破裂发生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是否发生住院死亡为因变量,以两组患者住院期间临床资料和治疗情况中有统计学差异的变量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老年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率的因素是年龄、高血压病史、入院空腹血糖、肌酐水平、较少接受β-受体阻滞剂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0.05)。结论老年ASTEMI患者住院病死率较中青年高,与其合并较多危险因素且未接受更积极的治疗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 老年人 中年人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与术中使用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慢血流的比较及安全性 被引量:10
8
作者 周勇 黄松群 徐飞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4年第11期1268-1271,共4页
目的:探讨术前与术中应用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中慢血流的比较及安全性。方法:将90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替罗非班术前组(30例)、替罗非班术中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比较三组患者... 目的:探讨术前与术中应用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中慢血流的比较及安全性。方法:将90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替罗非班术前组(30例)、替罗非班术中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比较三组患者梗死相关血管PCI治后即刻TIMI血流、校正TIMI帧数计数(CTFC)、90min ST段回落百分比、出血和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替罗非班术前组及替罗非班术中组PCI后慢血流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90min内ST段回落百分比提高;与替罗非班术中组相比,替罗非班术前组PCI后慢血流发生率降低更加显著(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住院期间死亡及急性血栓形成,出血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I术前早期应用替罗非班能更好地改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PCI后梗死相关血管的慢血流的发生,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罗非班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 急诊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康复治疗现状分析 被引量:12
9
作者 马晶茹 杨煜华 +1 位作者 张国媛 邢爽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794-798,共5页
目的回顾分析某市级三级甲等医院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住院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开始康复治疗的时间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确诊STEMI并进行PCI治疗的患者472... 目的回顾分析某市级三级甲等医院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住院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开始康复治疗的时间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确诊STEMI并进行PCI治疗的患者472例,分为康复组和非康复组。康复组为生命体征平稳后,在药物治疗基础上愿意接受急性期(院内)联合恢复期(坚持至出院后3个月)的综合心脏康复干预者。收集2组的一般资料、院前延误时间、生化指标、门球(D to B)时间、血管病变及PCI术中术后情况及心脏彩超。通过分析比较2组患者开始康复的时间、依从性、主要不良心脏事件,探讨这3年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开始康复治疗的时间变化、完成综合康复治疗的比例及影响因素。结果2017年完成综合心脏康复干预比例和PCI后病情适合开始康复治疗的平均时间为17.1%、12.14 d,2018年为18.4%、10.56 d,2019年为29.9%、8.45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性别、高脂血症、文化程度、D to B时间、PCI术中心律失常是完成综合康复治疗的独立因素。结论目前仍需完善急救系统网络,继续加强胸痛中心建设,缩短院前延迟时间,加强对STEMI患者PCI后运动康复的宣教。PCI术后患者运动康复开始的时间越早越好。心脏康复能解决介入治疗的局限性,实现临床获益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综合康复治疗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临床特点的分析
10
作者 李伟 卢明瑜 +4 位作者 王伟民 刘健 马玉良 李琪 刘传芬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948-948,共1页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发病率高、病死率高,掌握其临床特点,是早期正确诊治,提高生存率的关键。现将179例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 临床特点 老年 stEMI 临床资料 冠心病 发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替罗非班在大量血栓负荷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直接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11
作者 李明昌 王明生 +4 位作者 王河 王磊 洪衡 肖毅 姚康宝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7年第5期369-371,共3页
目的对大量血栓负荷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应用国产替罗非班,评价其对冠状动脉血流的影响。方法98例大量血栓负荷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大行急诊PCI的患者纳入试验,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52例,... 目的对大量血栓负荷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应用国产替罗非班,评价其对冠状动脉血流的影响。方法98例大量血栓负荷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大行急诊PCI的患者纳入试验,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52例,对照组46例,比较两组间的冠状动脉血流、ST段回落、住院临床事件等。结果两组术后TIMIⅢ级获得率无统计学差异,替罗非班组的校正TIMI计帧数低于对照组[(31.2±3.6)帧vs.(23.6±9.1)帧,P<0.05],术后90min心电图相应导联ST段回落幅度大于对照组[(38.9±12.6)%vs.(61.2±13.1)%,P<0.05],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出血发生率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急诊PCI术期间短程应用替罗非班能安全、有效地改善冠状动脉血流和心肌灌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罗非班 血栓负荷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血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新型区域协同救治模式探讨 被引量:9
12
作者 吕剑平 梁仪 +2 位作者 严金川 王中群 徐良洁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1-33,共3页
针对我国目前STEMI患者救治延迟问题,结合江苏镇江地区实际情况,以能够实施直接PCI手术的三级医院为中心,依托于能够实时传输数据的急救物联网,联合周边二级医院、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立新型区域协同救治模式,将对STEMI患者... 针对我国目前STEMI患者救治延迟问题,结合江苏镇江地区实际情况,以能够实施直接PCI手术的三级医院为中心,依托于能够实时传输数据的急救物联网,联合周边二级医院、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立新型区域协同救治模式,将对STEMI患者的救治流程提前到院前的急救与转运过程中,为我国中小城市STEMI患者的救治模式提供了有益探索与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抬高心肌 救治延迟 区域协同救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症状发作至球囊扩张时间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1
13
作者 林晓圳 罗承锋 熊龙根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3-156,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症状发作至球囊扩张时间(symptom-onset-to—balloontime,SOTBT)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对128例行急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的STEMI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SOTBT分为... 目的探讨不同症状发作至球囊扩张时间(symptom-onset-to—balloontime,SOTBT)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对128例行急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的STEMI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SOTBT分为A组(SOTBT〈6h)和B组(6—12h),比较两组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术后1hST段50%回落率、CK-MB与eTnI峰值、术前与术后24h及1周BNP、术后1周左室射血分数(LVEF),住院期间及随访6个月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A组PCI后梗死相关动脉TIMI3级血流率、TMP3级率及ST段50%回落率均显著高于B组,CK—MB、eTnI峰值显著低于B组;两组术前BN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4h及1周A组BNP均显著低于B组,LVEF显著高于B组。住院期间及随访6个月MACE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缩短SOTBT能够改善心肌灌注.减少心肌梗死面积.保护心功能,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 st抬高 症状发作至球囊扩张时间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QRS波群形态对溶栓后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荣英 田英平 +4 位作者 张晓雷 李旭蕊 柳建芳 张春燕 石汉文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4-134,共1页
本文通过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入院时心电图表现进行缺血分级,采用溶栓进行早期再灌注治疗,观察心电图变化、左心室功能和住院并发症,探讨心肌缺血分级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 急性st抬高 心肌 QRS波群形态 溶栓后 心功能 预后 st抬高 心电图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血清铁水平与心肌损伤、泵衰竭的相关性 被引量:9
15
作者 李红梅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3期306-309,共4页
目的:分析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血清铁水平与心肌损伤、泵衰竭的相关性。方法:80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根据血清铁水平分为高铁组(血清铁≥8.95μmol/L)43例、低铁组(血清铁<8.95μmol/L)37例,对比两组入院即刻心肌损伤标... 目的:分析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血清铁水平与心肌损伤、泵衰竭的相关性。方法:80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根据血清铁水平分为高铁组(血清铁≥8.95μmol/L)43例、低铁组(血清铁<8.95μmol/L)37例,对比两组入院即刻心肌损伤标志物、心室重塑指标、泵衰竭相关指标差异,进一步分析血清铁水平与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心肌损伤、泵衰竭的相关性。结果:高铁组的入院即刻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cTnI、CK-MB、Myo、IMA、HBDH含量显著低于低铁组;彩超下LVPWT、IVST、LVESV、LVEDV、ESVI、EDVI、LVMI水平低于低铁组;血清NT-proBNP、galectin-3、APN、sPselectin、Copeptin含量均低于低铁组。经Pearson检验发现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血清铁水平与心肌损伤、泵衰竭程度存在直接相关关系。结论:血清铁缺乏是导致STEMI患者病情严重、泵衰竭发生的关键因素之一,对于缺铁STEMI患者早期采取补铁治疗有望改善治疗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st 抬高心肌 血清铁 心肌损伤 泵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药物洗脱支架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许敏 郭金成 +6 位作者 王国忠 张学坤 姚立云 刘长虹 张海滨 张立新 高国旺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7年第5期366-368,共3页
目的探讨国产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Firebird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STEMI且在发病12h内接受急诊置入Firebird支架的患者96例,记录住院期间、术后9个月时不良... 目的探讨国产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Firebird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STEMI且在发病12h内接受急诊置入Firebird支架的患者96例,记录住院期间、术后9个月时不良心脏事件(MACE)的发生率。结果96处梗死相关病变置入150枚Firebird支架,支架置入成功率为100%,介入治疗后血流TIMI3级86例(89.6%),无复流现象3例,其中术中死亡1例;心脏破裂死亡2例;早期支架内血栓形成2例,其中死亡1例。住院期间MACE发生率为5.2%(5/96),PCI临床成功率为86.5%(83/96)。对82例患者进行了6~24个月的随访,平均(9.6±3.4)个月,因心力衰竭死亡2例,随访时MACE发生率2.4%(2/82)。结论国产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Firebird在STEMI急诊PCI中应用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 st抬高 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缩短从发病到再灌注的延迟时间——2012年欧洲心脏病学会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治疗指南解读 被引量:3
17
作者 颜红兵 宋莉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01期113-115,共3页
欧洲心脏病学会(ESC)于2012年8月25日发表了《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治疗指南》(Eur Heart J,2012,33:2569-2619.)。新版指南基于本领域内近几年来新的循证医学证据,对2008年版指南做出了部分调整和更新,尤其在缩短治疗时间延迟方面比旧... 欧洲心脏病学会(ESC)于2012年8月25日发表了《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治疗指南》(Eur Heart J,2012,33:2569-2619.)。新版指南基于本领域内近几年来新的循证医学证据,对2008年版指南做出了部分调整和更新,尤其在缩短治疗时间延迟方面比旧版指南要求更高。本文就指南所推荐的一些新的及重要的观点总结如下。1更加强调及时再灌注治疗的重要性,对区域网络、院前急救系统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医院提出了具体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 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级分区护理管理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病人急救中的应用 被引量:34
18
作者 周浩 黎春常 王文鹏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57-959,共3页
[目的]探讨分级分区护理管理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病人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12例诊断为STEMI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急诊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责任制、全程优质、分级分区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病人... [目的]探讨分级分区护理管理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病人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12例诊断为STEMI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急诊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责任制、全程优质、分级分区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病人的急诊平均就诊时间、急诊冠状动脉造影和支架置入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急诊留观室滞留率及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的急诊平均就诊时间、急诊冠状动脉造影和支架置入时间缩短,并发症发生率和急诊留观室滞留率降低,护理满意率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责任制、全程优质、分级分区护理可以显著缩短STEMI病人急诊就诊时间,降低滞留率,提高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抬高 心肌 分级分区护理 就诊时间 滞留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多科联合无缝管理模式探讨 被引量:9
19
作者 王淑华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5期58-60,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多科联合无缝管理模式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管理的效果。方法将2013年8月至2014年3月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50例患者作为联合组,接受多科联合无缝管理模式进行抢救、监测、治疗和护理;2013年1~7月诊断为急性ST... 目的探讨应用多科联合无缝管理模式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管理的效果。方法将2013年8月至2014年3月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50例患者作为联合组,接受多科联合无缝管理模式进行抢救、监测、治疗和护理;2013年1~7月诊断为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接受常规多科联合管理。比较两组就诊至首次球囊扩张时间、再灌注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联合组与对照组比较,就诊至首次球囊扩张时间缩短,再灌注成功率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休克、猝死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的急救过程应用多科联合无缝管理模式可以提高救治时效、工作效率,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抬高 心肌 急救 多科联合无缝管理 急救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溶栓联合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20
作者 马林业 骆金玺 +3 位作者 魏琦 郑焕成 李海亮 高传玉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84-384,共1页
1资料与方法 选择2007年6月~2008年7月在许昌市人民医院和河南省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发病≤3h,相邻心电图导联ST段抬高,且具有动态演变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AMI)患者60例(包括心源性休克4例,心脏骤停3例),男45例,女1... 1资料与方法 选择2007年6月~2008年7月在许昌市人民医院和河南省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发病≤3h,相邻心电图导联ST段抬高,且具有动态演变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AMI)患者60例(包括心源性休克4例,心脏骤停3例),男45例,女15例,平均年龄(63±8)岁,随机分为常规组(24例)和替罗非班组(36例)。常规组患者先给予口服氯吡格雷300m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抬高 心肌患者 替罗非班 临床观察 静脉溶栓 河南省人民医院 市人民医院 心电图导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