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PNP酶为靶点的急性高尿酸血症小鼠模型组建 被引量:9
1
作者 杨旭娟 黄茜 +3 位作者 田周 王萍 李鹏辉 张建文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83-886,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新的急性高尿酸血症小鼠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PNP酶抑制剂Ulodesine进行体内药效作用评价。方法小鼠腹腔注射肌苷(inosine)和皮下注射氧嗪酸钾(oteracil potassium)诱导体内尿酸蓄积,在一定时间段内对小鼠进行内眦静脉或摘眼... 目的建立一种新的急性高尿酸血症小鼠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PNP酶抑制剂Ulodesine进行体内药效作用评价。方法小鼠腹腔注射肌苷(inosine)和皮下注射氧嗪酸钾(oteracil potassium)诱导体内尿酸蓄积,在一定时间段内对小鼠进行内眦静脉或摘眼球采血,测定血清尿酸值,判断小鼠急性高尿酸血症模型成功与否;再利用酶动力学分析Ulodesine对PNP酶的体外抑制作用,并于造模前给予小鼠灌胃Ulodesine,造模后测定血清尿酸值,评价Ulodesine的降血尿酸作用。结果小鼠腹腔注射200 mg·kg^(-1)肌苷联合皮下注射200 mg·kg^(-1)氧嗪酸钾在1.5 h时能形成较为稳定的急性高尿酸血症;酶动力学测定结果显示Ulodesine对PNP酶有极强的抑制作用,其IC_(50)值为2.293 nmol·L^(-1);另外,Ulodesine的体内药效表明,Ulodesine能够明显减低急性高尿酸血症小鼠体内尿酸水平。结论我们已经成功地建立了一种新的急性高尿酸血症小鼠模型,该造模制作方法更简单有效,且该模型可以应用于验证PNP酶抑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嘌呤核甘磷酸酶(PNP) 尿酸 Ulodesine:肌苷:小鼠 急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RISPR/Cas9系统构建Uox基因敲除的高尿酸血症小鼠模型
2
作者 张艺薇 龙维虎 +6 位作者 唐东红 范胜涛 王鹏 王陈芸 李哲丽 黄璋琼 叶尤松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1-419,共9页
目的 通过CRISPR/Cas9技术构建Uox基因敲除且能稳定遗传的小鼠品系,并评价其是否能够模拟高尿酸血症患者的疾病特点。方法 在Uox基因Exon 2~4的前后两侧设计双sgRNA,将基因敲除所需的sgRNA与Cas9 mRNA按照一定比例显微注射进小鼠的受精... 目的 通过CRISPR/Cas9技术构建Uox基因敲除且能稳定遗传的小鼠品系,并评价其是否能够模拟高尿酸血症患者的疾病特点。方法 在Uox基因Exon 2~4的前后两侧设计双sgRNA,将基因敲除所需的sgRNA与Cas9 mRNA按照一定比例显微注射进小鼠的受精卵中,培养2~4 h后,将胚胎移植至代孕母鼠体内并最终获得F0代小鼠。对F0代小鼠进行PCR鉴定与测序分析,筛选适合的Uox基因阳性敲除小鼠与野生型(wide type, WT)小鼠合笼获得F1代,再挑选F1代中杂合子(基因型为Uox^(+/-))雌鼠与雄鼠合笼得到纯合的F2代小鼠(基因型为Uox^(-/-))。最后检测Uox^(-/-)小鼠与WT小鼠血清尿酸、尿液尿酸,血清中肌酐、尿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的含量并进行对比,通过苏木素-伊红(HE)染色结合Masson染色观察肾和肝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 与WT小鼠相比,Uox^(-/-)小鼠血清尿酸(雄鼠:(478.4±114.6)μmol/L,P<0.001;雌鼠:(507.7±129.6)μmol/L,P<0.001)、尿液尿酸(雄鼠:(4116.8±1928.1)μmol/L,P<0.001;雌鼠:(2998.0±547.7)μmol/L,P<0.01)、血清中肌酐((91.8±55.6)μmol/L,P<0.001)、尿素((28.6±13.9) mmol/L,P<0.05)、丙氨酸氨基转移酶((53.3±23.3) U/L,P<0.01)及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203.3±70.3) U/L,P<0.001)水平均显著升高。组织病理学的结果显示,Uox^(-/-)小鼠的肝中可见中量肝细胞变性,肾中可见中重度的肾小管囊性扩张、变性和纤维化,肾小球肥大增生,小血管扩张充血,间质单核及淋巴细胞浸润。结论 通过CRISPR/Cas9技术成功构建了Uox基因Exon 2敲除的小鼠纯合品系,可以作为高尿酸领域相关研究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酸 动物模型 CRISPR/Cas9 基因敲除 尿酸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因素诱导高尿酸血症小鼠模型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倪建宇 白宁宁 +2 位作者 刘贤莉 龚丽红 寿旗扬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8-74,共7页
目的探讨三联造模法(氧嗪酸钾、次黄嘌呤以及30%酵母膏饲料联用)能否在ICR背景小鼠上建立稳定可靠的高尿酸血症模型,并采用阳性药非布司他对该造模方法进行评价。方法采用氧嗪酸钾、次黄嘌呤和30%酵母膏饲料,分别单用、两药或三药联用建... 目的探讨三联造模法(氧嗪酸钾、次黄嘌呤以及30%酵母膏饲料联用)能否在ICR背景小鼠上建立稳定可靠的高尿酸血症模型,并采用阳性药非布司他对该造模方法进行评价。方法采用氧嗪酸钾、次黄嘌呤和30%酵母膏饲料,分别单用、两药或三药联用建立ICR小鼠高尿酸血症模型,检测血清尿酸、肌酐含量、黄嘌呤氧化酶(XOD)、尿酸氧化酶(UOX)活性,尿酸转运蛋白(URAT)1、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9、阴离子转运蛋白(OAT)1、ATP结合盒亚家族G成员(ABCG)2 mRNA水平等指标评价高尿酸血症模型成功与否。结果氧嗪酸钾单用对ICR小鼠血清尿酸水平没有明显改变,与30%酵母膏饲料和次黄嘌呤分别联用组血尿酸有升高趋势但无显著差异,而三联给药组在7 d时显著提高(P<0.01);同时,三联给药组XOD酶活性提升(P<0.001),UOX酶活性降低(P<0.001);URAT1、Glut9表达水平升高(P<0.05,P<0.001),OAT1、ABCG2表达水平降低(P<0.001);14 d的动态监测发现三联给药诱导的ICR小鼠血尿酸水平在7 d时达到峰值。此外,三联给药诱导的ICR小鼠高尿酸血症模型对阳性药物非布司他反应敏感,血尿酸水平显著下降(P<0.001)。结论通过三联给药的方法可以在7 d时稳定诱导ICR小鼠的高尿酸血症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酸 ICR小鼠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尿酸血症对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和预后的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盛建龙 刘妮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27-730,共4页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是心血管疾病所致死亡最主要的病因之一。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可以改善AMI患者病情,但是AMI患者总体预后仍不乐观。高尿酸血症目前已成...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是心血管疾病所致死亡最主要的病因之一。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可以改善AMI患者病情,但是AMI患者总体预后仍不乐观。高尿酸血症目前已成为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高尿酸血症在AMI的发生、发展和预后中的作用日益引起重视。现将高尿酸血症与AMI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酸 尿酸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阳黄汤茶对小鼠高尿酸血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1
5
作者 楼桢优 周拥军 +4 位作者 钟维标 陈韵扬 屠幼英 刘俊生 何普明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55-666,共12页
高尿酸血症会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且近年来发病率越来越高。本研究以平阳黄汤茶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剂量的平阳黄汤茶汤对高尿酸血症小鼠血清尿酸水平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不同剂量的平阳黄汤茶汤均可降低高尿酸血症小鼠血清... 高尿酸血症会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且近年来发病率越来越高。本研究以平阳黄汤茶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剂量的平阳黄汤茶汤对高尿酸血症小鼠血清尿酸水平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不同剂量的平阳黄汤茶汤均可降低高尿酸血症小鼠血清尿酸水平,但不同剂量间无显著差异。通过分析尿酸生成和分解途径发现,不同剂量的平阳黄汤茶汤均能显著抑制肝脏中的黄嘌呤氧化酶活性,从而减少尿酸生成。此外,平阳黄汤可有效改善高尿酸血症小鼠的肾小球、肾小管的病理学特征,同时调节高尿酸血症小鼠肠道菌群组成和结构。推测平阳黄汤可通过保护肾脏及调节肠道菌群来促进高尿酸血症小鼠的尿酸排泄,从而降低血清尿酸水平。本研究为黄茶的功效研究和产品开发以及高尿酸血症的防治提供了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阳黄汤茶 小鼠 尿酸 尿酸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青少年高尿酸血症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被引量:1
6
作者 肖宁婷 李莉 +1 位作者 郭雪梅 陈丽吏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908-1913,共6页
目的:探讨儿童青少年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1年12月在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的9857例6~17岁儿童青少年的临床资料,将2017年1月—2020年12月的8689例构成建模组,2021年1月—12月的116... 目的:探讨儿童青少年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1年12月在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的9857例6~17岁儿童青少年的临床资料,将2017年1月—2020年12月的8689例构成建模组,2021年1月—12月的1168例构成验证组进行内部验证。根据是否患高尿酸血症分为高尿酸血症组和非高尿酸血症组。应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儿童青少年高尿酸血症的影响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及一致性指数(C⁃index)评估模型的预测能力,采用Bootstrap重复取样法(取样次数1000次)进行模型内部验证。结果: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体质指数、肌酐、尿素氮、肾小球滤过率估计值、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儿童青少年高尿酸血症的影响因素。构建模型的AUC为0.876,敏感度为0.809,特异度为0.796,约登指数为0.611,C⁃index为0.877。模型内部验证的AUC为0.838,模型总正确率为77.8%。结论:儿童青少年高尿酸血症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及可实施性,为临床工作人员评估儿童青少年高尿酸血症发生风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青少年 尿酸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高尿酸血症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51
7
作者 陈光亮 孙秀霞 +2 位作者 王钦茂 张雪梅 刘朋辉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50-352,共3页
目的 建立小鼠高尿酸血症模型。方法 小鼠腹腔注射尿酸 ,1h后取血测定血清尿酸水平。结果 小鼠腹腔注射尿酸 12 5、2 5 0、5 0 0、10 0 0mg·kg-1,血清尿酸水平明显升高。尿酸 2 5 0mg·kg-1ip ,10min后小鼠血尿酸达高峰 ,... 目的 建立小鼠高尿酸血症模型。方法 小鼠腹腔注射尿酸 ,1h后取血测定血清尿酸水平。结果 小鼠腹腔注射尿酸 12 5、2 5 0、5 0 0、10 0 0mg·kg-1,血清尿酸水平明显升高。尿酸 2 5 0mg·kg-1ip ,10min后小鼠血尿酸达高峰 ,高尿酸血症维持 4h以上。结论 小鼠腹腔注射尿酸可以形成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 ,以 2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疾病模型 尿酸 尿酸 小鼠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酵母致小鼠高尿酸血症模型 被引量:75
8
作者 陈光亮 张清林 +1 位作者 马晓芹 徐叔云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67-469,共3页
目的 建立小鼠高尿酸血症模型。方法 采用酵母膏灌胃给药 ,磷钨酸法测定不同时间小鼠血清尿酸水平。结果  30、1 5g·kg- 1 ·d- 1 连续灌胃 1、2、3、4wk ,小鼠血清尿酸水平分别为 :(2 71 8± 53 2 )、(2 1 5 4± ... 目的 建立小鼠高尿酸血症模型。方法 采用酵母膏灌胃给药 ,磷钨酸法测定不同时间小鼠血清尿酸水平。结果  30、1 5g·kg- 1 ·d- 1 连续灌胃 1、2、3、4wk ,小鼠血清尿酸水平分别为 :(2 71 8± 53 2 )、(2 1 5 4± 31 5)、(1 95 9±56 0 )、(1 4 2 1± 30 7) μmol·L- 1 ,(2 2 6 8± 40 7)、(1 76 9±2 7 0 )、(1 4 8 67± 30 4)、(1 1 9 3± 2 7 4) μmol·L- 1 。 7 5g·kg- 1 ·d- 1 连续灌胃 1wk ,小鼠血清尿酸水平为 (1 1 7 0±2 9 0 ) μmol·L- 1 ,对照组小鼠血清尿酸为 (1 0 8 1± 1 3 9)μmol·L- 1 。结论 酵母膏灌胃可以复制出小鼠高尿酸血症模型 ,以 1 5~ 30 g·kg- 1 ·d- 1 连续灌胃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模型 尿酸 痛风 酵母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车前苷对氧嗪酸钾诱导小鼠急性高尿酸血症模型的影响 被引量:11
9
作者 杨海艳 曾庆雅 +5 位作者 欧阳香 王陆 郭敏侠 李娜芝 程虹毓 朱继孝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709-1715,共7页
目的研究大车前苷(plantamajoside,PMS)对氧嗪酸钾盐(postassium oxonate,OA)诱导急性高尿酸血症模型小鼠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60只小鼠,随机均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组,PMS低、中、高剂量组。腹腔注射OA造成实验所需模型,连... 目的研究大车前苷(plantamajoside,PMS)对氧嗪酸钾盐(postassium oxonate,OA)诱导急性高尿酸血症模型小鼠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60只小鼠,随机均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组,PMS低、中、高剂量组。腹腔注射OA造成实验所需模型,连续灌胃给药7 d,于造模完毕1 h之后各组小鼠眼眶采血、取肝脏及肾脏,测定血清中尿酸等生化指标含量,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肾组织有机阴离子转运体(OAT1)等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血清中尿酸等生化指标含量及肝脏中黄嘌呤氧化酶水平明显升高,小鼠肝脏中TLR4、NLRP3等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尿酸转运体GLUT9、URAT1水平明显上调、OAT1水平明显下调;与模型组相比,PMS能明显下调小鼠血清中尿酸等生化指标含量以及肝脏中TLR4、NLRP3等蛋白表达水平、肾脏中GLUT9蛋白表达水平,并明显升高OAT1蛋白表达水平,病理切片显示PMS能改善小鼠肾组织病变。结论PMS对急性高尿酸血症小鼠存在一定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和肾脏尿酸转运体、TLR/MyD88/NF-κB及NLRP3炎症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车前苷 急性尿酸 尿酸 黄嘌呤氧化酶 TLR-NLRP3通路 尿酸转运体 氧嗪酸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急性高尿酸血症模型的复制方法初探 被引量:30
10
作者 徐立 时乐 +2 位作者 赵芳 谭秋薇 姚金梁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976-978,共3页
目的采取单独或联合使用次黄嘌呤、尿酸酶抑制剂方法,观察受试动物大鼠血清尿酸的变化,探讨复制大鼠急性高尿酸血症模型的方法。方法采用次黄嘌呤灌胃给药,尿酸酶抑制剂腹腔注射给药,分别测定造模后不同时段大鼠血清尿酸值。结果联合使... 目的采取单独或联合使用次黄嘌呤、尿酸酶抑制剂方法,观察受试动物大鼠血清尿酸的变化,探讨复制大鼠急性高尿酸血症模型的方法。方法采用次黄嘌呤灌胃给药,尿酸酶抑制剂腹腔注射给药,分别测定造模后不同时段大鼠血清尿酸值。结果联合使用次黄嘌呤和尿酸酶抑制剂,各剂量组在造模后3h血清尿酸值均升高,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次黄嘌呤500mg·kg-1和尿酸酶抑制剂50mg·kg-1组血清尿酸值在造模后3、6、9h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灌胃给予次黄嘌呤,同时腹腔注射尿酸酶抑制剂,可使大鼠血清尿酸值急性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酸 次黄嘌呤 尿酸酶抑制剂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高尿酸血症模型探讨 被引量:13
11
作者 董静 朱平 +2 位作者 程康鹏 邢光 刘剑锋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9年第3期237-239,共3页
目的通过比较酵母膏与酵母膏+乙胺丁醇灌胃致小鼠血清尿酸水平的变化,探讨建立小鼠高尿酸血症模型新方法。方法 52只雄性昆明小鼠,完全随机分为对照组、酵母膏组、酵母膏+乙胺丁醇组及别嘌呤醇组4组,分别采用蒸馏水、酵母膏、酵母膏+乙... 目的通过比较酵母膏与酵母膏+乙胺丁醇灌胃致小鼠血清尿酸水平的变化,探讨建立小鼠高尿酸血症模型新方法。方法 52只雄性昆明小鼠,完全随机分为对照组、酵母膏组、酵母膏+乙胺丁醇组及别嘌呤醇组4组,分别采用蒸馏水、酵母膏、酵母膏+乙胺丁醇、酵母膏+乙胺丁醇+别嘌呤醇片灌胃,3周后取血测定小鼠血清尿酸水平。结果连续灌胃3周后,各组小鼠血清尿酸水平分别为:酵母膏组(247±61)μmoL/L,酵母膏+乙胺丁醇组(30l±53)肛mol/L、对照组小鼠血清尿酸为(235±34)肛moL/L,别嘌呤醇组血清尿酸(114.67±49.74)μmoL/L。结论酵母膏+乙胺丁醇灌胃可建立相对持久稳定的小鼠高尿酸血症模型,同时升高的血清尿酸可以被阳性药物别嘌呤醇片有效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酸 模型 动物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尿酸血症相关基因修饰的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12
作者 路永欣 李佳 谭文彬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61-1368,共8页
基因敲除技术日益成为建立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动物模型强有力的工具,HUA相关基因敲除的动物模型不仅有助于揭示尿酸代谢的分子机制,而且对于评估潜在治疗策略具有重要价值。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详细探讨了基因敲除技术在构建... 基因敲除技术日益成为建立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动物模型强有力的工具,HUA相关基因敲除的动物模型不仅有助于揭示尿酸代谢的分子机制,而且对于评估潜在治疗策略具有重要价值。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详细探讨了基因敲除技术在构建HUA动物模型中的应用,重点关注了尿酸氧化酶(urate oxidase,UOX)、葡萄糖转运蛋白9(glucose transporter 9,GLUT9)和ATP结合盒转运体G2(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G2,ABCG2)等蛋白的基因在实验动物中的敲除,以期为进一步利用基因敲除技术建立HUA动物模型提供参考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敲除 尿酸 动物模型 尿酸氧化酶 葡萄糖转运蛋白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酸酶抑制剂在大鼠急性高尿酸血症模型复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26
13
作者 徐立 时乐 仲文欣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142-146,共5页
目的本实验考察次黄嘌呤、尿酸酶抑制剂复制大鼠代谢性高尿酸血症模型,观察造模后受试动物血清尿酸的变化,以确定尿酸酶抑制剂造模的最佳造模途径和溶剂。方法采用不同造模途径、不同溶剂给予尿酸酶抑制剂,分别测定造模后不同时段大鼠... 目的本实验考察次黄嘌呤、尿酸酶抑制剂复制大鼠代谢性高尿酸血症模型,观察造模后受试动物血清尿酸的变化,以确定尿酸酶抑制剂造模的最佳造模途径和溶剂。方法采用不同造模途径、不同溶剂给予尿酸酶抑制剂,分别测定造模后不同时段大鼠相关生化指标。结果采用灌胃给予次黄嘌呤,皮下注射以羊毛脂石蜡油为溶剂配制的尿酸酶抑制剂,可使受试动物血尿酸值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且可维持12 h。结论以羊毛脂石蜡油(质量比3∶2)为溶剂配制尿酸酶抑制剂,采用皮下注射的方法造模,所复制的大鼠代谢性高尿酸血症模型具有血尿酸值高、维持时间长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酸 尿酸酶抑制剂 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代谢性高尿酸血症模型的复制方法初探 被引量:33
14
作者 徐立 时乐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本实验分别单独使用或联合使用次黄嘌呤、尿酸氧化酶抑制剂复制小鼠代谢性高尿酸血症模型,观察造模后受试动物血清尿酸值的变化,以确定次黄嘌呤、尿酸氧化酶抑制剂造模的最佳方式、给药途径和剂量,并通过阳性药验证该模型的可行性... 目的本实验分别单独使用或联合使用次黄嘌呤、尿酸氧化酶抑制剂复制小鼠代谢性高尿酸血症模型,观察造模后受试动物血清尿酸值的变化,以确定次黄嘌呤、尿酸氧化酶抑制剂造模的最佳方式、给药途径和剂量,并通过阳性药验证该模型的可行性。方法采用次黄嘌呤灌胃或腹腔注射给药,尿酸氧化酶抑制剂腹腔或皮下注射给药,分别测定造模后不同时段小鼠血尿酸值。结果复制小鼠高尿酸血症模型,采用腹腔注射次黄嘌呤500 mg/kg,皮下注射尿酸氧化酶抑制剂50 mg/kg,1、35、h后,血尿酸值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且阳性药可显著降低升高的尿酸值(P<0.01)。结论腹腔注射次黄嘌呤500 mg/kg和皮下注射尿酸氧化酶抑制剂50 mg/kg配合使用,是复制小鼠高尿酸血症模型的适当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酸 次黄嘌呤 尿酸氧化酶抑制剂 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脂质代谢组学评价五味子素B诱导的急性高甘油三酯血症小鼠模型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晓艳 储著胜 +4 位作者 张辉 张书琦 潘思源 唐进法 高锦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33-839,共7页
目的利用脂质代谢组学技术对五味子素B(schisandrin B,Sch B)诱导的小鼠高甘油三酯血症模型进行评价和提供新的实验依据。方法♂ICR小鼠分为4组:正常饮食(ND)组; ND+Sch B组;高脂高糖饮食(HFFD)组; HFFD+Sch B组。生化法检测血清甘油三... 目的利用脂质代谢组学技术对五味子素B(schisandrin B,Sch B)诱导的小鼠高甘油三酯血症模型进行评价和提供新的实验依据。方法♂ICR小鼠分为4组:正常饮食(ND)组; ND+Sch B组;高脂高糖饮食(HFFD)组; HFFD+Sch B组。生化法检测血清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水平;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仪(UPLCQ-TOF/MS)的代谢组学技术方法测定各组小鼠血清中脂类代谢物的变化。结果 ND+Sch B组与ND组比,筛选出27个差异代谢物,分别为TG类18个、磷脂酰胆碱(PC) 7个、磷脂酰乙醇胺(PE) 2个; HFFD组与ND组比,筛选出27个差异代谢物,分别为神经鞘磷脂6个、PC 13个、胆甾醇酯(CE) 2个、TG类5个、磷脂酰肌醇1个; HFFD+Sch B组与HFFD组比,筛选出25个差异代谢物,分别为TG类14个、CE 1个、PC 6个、PE 4个。结论 Sch B诱导的高甘油三酯血症动物模型涉及血清脂质代谢组学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素B 小鼠甘油三酯模型 甘油三酯 总胆固醇 脂质代谢组学 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藤茶二氢杨梅素对小鼠高尿酸血症模型的降尿酸作用 被引量:12
16
作者 李广枝 卢忠英 +1 位作者 徐敬友 郁建平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4年第4期40-42,共3页
为了解藤茶中二氢杨梅素对动物高尿酸血症模型的降尿酸作用,采用腺嘌呤联合乙胺丁醇建立小鼠高尿酸血症模型,给予小鼠二氢杨梅素灌胃给药,剂量分别为0.752 g/kg、0.376 g/kg、0.187 g/kg。检测小鼠血清尿酸(UA),尿素氮(BUN),肌酐(Cr)的... 为了解藤茶中二氢杨梅素对动物高尿酸血症模型的降尿酸作用,采用腺嘌呤联合乙胺丁醇建立小鼠高尿酸血症模型,给予小鼠二氢杨梅素灌胃给药,剂量分别为0.752 g/kg、0.376 g/kg、0.187 g/kg。检测小鼠血清尿酸(UA),尿素氮(BUN),肌酐(Cr)的含量为检测指标。结果表明别嘌呤醇组、二氢杨梅素高、中剂量具有显著的降低血清尿酸作用。藤茶中二氢杨梅素具有降低血清尿酸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氢杨梅素 藤茶 尿酸模型 尿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4-二羟基-5-硝基苯甲醛对小鼠及鹌鹑高尿酸血症模型的降尿酸作用比较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汾 张光伟 +3 位作者 李新华 曾菊绒 胥晓丽 弥曼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27-832,共6页
目的 观察3,4-二羟基-5-硝基苯甲醛(3,4-dihydroxy-5-nitrobenzaldehyde, DHNB)对小鼠及鹌鹑高尿酸血症模型的降尿酸作用,完善高尿酸血症模型的药效学验证。方法 氧嗪酸钾(potassium oxonate, PO)300 mg/kg腹腔注射制备小鼠高尿酸血症... 目的 观察3,4-二羟基-5-硝基苯甲醛(3,4-dihydroxy-5-nitrobenzaldehyde, DHNB)对小鼠及鹌鹑高尿酸血症模型的降尿酸作用,完善高尿酸血症模型的药效学验证。方法 氧嗪酸钾(potassium oxonate, PO)300 mg/kg腹腔注射制备小鼠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30 g/(kg·d)的酵母粉混合饲料(酵母粉∶饲料为1∶4)制备鹌鹑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于小鼠高尿酸血症模型造模前1 h腹腔注射DHNB 100 mg/kg;连续2 d灌胃DHNB 100 mg/kg处理鹌鹑高尿酸血症模型。另设对照组。生化试剂盒检测各组小鼠及鹌鹑血清尿酸(serum uric acid, SUA)、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aminase, AST)、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aminase, ALT)、肌酐(creatinine, Cr)和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 BUN)。取小鼠及鹌鹑的心、肺、肝和肾组织进行HE染色。结果 小鼠及鹌鹑高尿酸血症模型组SUA均高于对照组[(277.37±94.89)μmol/L vs.(176.49±44.83)μmol/L,P<0.05;(313.58±191.87)μmol/L vs.(167.26±66.56)μmol/L,P<0.05],提示造模成功。DHNB不能降低高尿酸血症小鼠模型SUA[(277.37±94.89)μmol/L vs.(238.72±63.43)μmol/L,P>0.05],但明显降低高尿酸血症鹌鹑模型SUA[(313.58±191.87)μmol/L vs.(160.44±49.90)μmol/L,P<0.05]。DHNB 100 mg/kg给药对小鼠和鹌鹑肝肾功无影响,且对小鼠和鹌鹑心、肺、肝和肾组织无毒性。结论 DHNB对高尿酸血症鹌鹑模型具有降尿酸作用,且单次给予降尿酸剂量对小鼠及鹌鹑脏器无明显毒性。鹌鹑高尿酸血症模型比小鼠高尿酸血症模型更适用于DHNB降尿酸药效的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4-二羟基-5-硝基苯甲醛(DHNB) 小鼠 鹌鹑 尿酸模型 尿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黄素、茶褐素对新慢性高尿酸血症模型小鼠尿酸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18
作者 刘妍 张鲁榕 +3 位作者 吴亮宇 鲁静 向萍 林金科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12-316,329,共6页
为研究茶黄素、茶褐素的降尿酸作用。以喂食特制饲料建立新慢性高尿酸血症小鼠模型,连续给小鼠灌胃21 d不同浓度的茶黄素和茶褐素,实验结束断尾取血检测尿酸含量及总胆固醇(TCHO)、葡萄糖(GLU)、甘油三酯(TG)、腺苷酸脱氢酶(ADA)、肌酐(... 为研究茶黄素、茶褐素的降尿酸作用。以喂食特制饲料建立新慢性高尿酸血症小鼠模型,连续给小鼠灌胃21 d不同浓度的茶黄素和茶褐素,实验结束断尾取血检测尿酸含量及总胆固醇(TCHO)、葡萄糖(GLU)、甘油三酯(TG)、腺苷酸脱氢酶(ADA)、肌酐(CRE)、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指标。结果表明,模型组比正常组的血清尿酸含量极显著增高45%(P<0.01),成功建立模型。与模型组相比,灌胃800 mg/kg茶黄素能极显著降低小鼠血清尿酸、AST含量(P<0.01),同时也显著降低了小鼠血清ADA、CRE、ALT的含量(P<0.05);灌胃200 mg/kg茶黄素显著降低了血清ADA、ALT的含量(P<0.05);极显著降低了血清AST含量(P<0.01);灌胃不同浓度的茶褐素对小鼠尿酸含量反而有升高作用,但对小鼠的心脏和肾脏有保护作用。因此,茶黄素对新慢性高尿酸血症小鼠的尿酸含量有明显降低作用,茶褐素对新慢性高尿酸血症小鼠的尿酸含量没有降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酸 尿酸模型 茶黄素 茶褐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茶及其发花红砖茶对高尿酸血症模型小鼠的降尿酸作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袁冬寅 肖文军 +5 位作者 彭影琦 林玲 周阳 谭春波 谭洪波 龚志华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4-42,共9页
以相同品种的鲜叶加工而成的红茶及其发花红砖茶为原料,在应用氧嗪酸钾成功建立高尿酸血症模型小鼠方法的基础上,将90只KM雄性小鼠按每组1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红茶及发花红砖茶高、中、低剂量组和别嘌呤醇组,连续灌喂14 d,探讨... 以相同品种的鲜叶加工而成的红茶及其发花红砖茶为原料,在应用氧嗪酸钾成功建立高尿酸血症模型小鼠方法的基础上,将90只KM雄性小鼠按每组1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红茶及发花红砖茶高、中、低剂量组和别嘌呤醇组,连续灌喂14 d,探讨红茶及其发花红砖茶对高尿酸血症模型小鼠的降尿酸作用。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给茶各剂量组的体质量、肾脏指数、血尿酸均显著降低(P<0.05),其中发花红砖茶中、高剂量组在降低血尿酸上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两种茶各剂量组的血尿素氮、血肌酐也均极显著降低(P<0.01),且中、高剂量组的尿尿素氮极显著升高(P<0.01),高剂量组的尿尿酸极显著升高(P<0.01);除红茶低剂量组尿肌酐水平显著升高(P<0.05)之外,其他给茶组的尿肌酐均达到极显著升高(P<0.01);除发花红砖茶中剂量组显著降低黄嘌呤氧化酶和腺苷脱氨酶活性(P<0.05)之外,红茶中剂量组及两种茶高剂量组均能极显著降低这两种酶的活性(P<0.01)。结果表明,红茶及发花红砖茶均可减少尿酸的产生,且发花红砖茶高剂量组在降低血尿酸与升高尿尿酸、尿尿素氮、尿肌酐方面优于红茶,其机制有待进一步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茶 发花红砖茶 尿酸 模型小鼠 尿酸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慢性高尿酸血症大鼠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馨 崔娜 +1 位作者 侯俊玲 王文全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6期2309-2313,2318,共6页
目的:筛选出稳定可行的急性、慢性高尿酸血症大鼠模型,为抗高尿酸药物的研发提供模型工具。方法:急性高尿酸血症大鼠模型采用皮下注射次黄嘌呤(HX)+腹腔注射氧嗪酸钾(OAPS)和单纯腹腔注射OAPS的方法造模,在造模后0 h、1 h、2 h、4 h、8 ... 目的:筛选出稳定可行的急性、慢性高尿酸血症大鼠模型,为抗高尿酸药物的研发提供模型工具。方法:急性高尿酸血症大鼠模型采用皮下注射次黄嘌呤(HX)+腹腔注射氧嗪酸钾(OAPS)和单纯腹腔注射OAPS的方法造模,在造模后0 h、1 h、2 h、4 h、8 h、10 h眼眶取血,测定血尿酸、血肌酐及血清尿素氮水平。慢性高尿酸血症大鼠每天灌胃酵母膏(YE)+腺嘌呤(AP)溶液+定期腹腔注射OAPS溶液和每天灌胃乙胺丁醇(EMB)+OAPS混合溶液的方式造模,连续给药14 d,停止给药后继续观察14 d,在第4、6、8、11、14、15、16、18、20、22、25、28天大鼠眼眶取血检测血尿酸、血肌酐、血清尿素氮,在第14、28天取大鼠肾脏进行肾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2种急性模型均出现了尿酸值短暂性升高和急性肾脏损伤情况,而HX+OAPS联合模型高尿酸水平维持时间更长。2种慢性模型尿酸水平显著提高并出现了肾脏损伤,停止造模后,2种高尿酸水平可以维持1周左右,EMB+OAPS给药肾脏损伤更加严重,2周后各项指标仍处于高水平。结论:4种方法均可建立急性慢性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但是HX+OAPS联合给药的急性模型和灌胃EMB+OAPS混合溶液的慢性模型病理症状更加明显,维持时间也更长,更适于药物的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酸 动物模型 大鼠 肾损伤 氧嗪酸钾 尿酸 肌酐 清尿素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