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D)对靶控输注(TCI)不同溶剂丙泊酚血药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刘伟 刘晓茜 +2 位作者 宫燕 唐俊 张丽军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38-242,共5页
目的 观察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cute hypervolemic hemodilution,AHHD)对靶控输注(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TCI)不同溶剂丙泊酚血药浓度及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的影响,以指导血液稀释期间麻醉药丙泊酚的使用... 目的 观察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cute hypervolemic hemodilution,AHHD)对靶控输注(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TCI)不同溶剂丙泊酚血药浓度及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的影响,以指导血液稀释期间麻醉药丙泊酚的使用。方法 40例ASA Ⅰ~Ⅱ级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4组:长链丙泊酚稀释组(LH组)与未稀释组(L组),中长链丙泊酚稀释组(MH组)与未稀释组(M组),每组10例。全程使用丙泊酚TCI静脉麻醉,以血浆靶浓度4 μg/mL进行诱导气管插管,插管后即刻降至3 μg/mL持续输注。在3 μg/mL丙泊酚TCI 10 min时,LH和MH组以15 mL/kg输注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纳注射液实施血液稀释,L和M组输注乳酸林格氏液。于术前(T0)、3 μg/mL丙泊酚输注10 min (T1)、70 min (T2)、90 min (T3)时,采集动脉血,测定血球压积(hematocrit,Hct),用HPLC法测定丙泊酚浓度,同时观察BIS的变化。结果 T2、T3与T0相比较,LH组Hct值分别降低25.6%、28.2%,MH组Hct值分别降低28.9%、28.2%。T2、T3时LH、MH组丙泊酚血药浓度分别为1.80、1.78 μg/mL和1.84、1.76 μg/mL,均明显低于靶控浓度3 μg/mL (P〈0.05)。稀释组丙泊酚血药浓度明显低于未稀释组(P〈0.05)。LH、MH组在T2、T3时的BIS值分别为49.89、49.55和49.66、49.33,较L、M组的41.89、41.22和40.55、40.67明显升高(P〈0.01)。不同溶剂丙泊酚间的血药浓度无明显差异。结论 AHHD后丙泊酚的血药浓度较TCI设定值明显下降,且BIS值有所上升,因此为了维持麻醉深度可能需要增加丙泊酚剂量,且两种不同溶剂丙泊酚间没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d) 丙泊酚 血药浓度 脑电双频指数(BIS) 靶控输注(TC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对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手术病人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17
2
作者 盛洪广 罗振中 +3 位作者 陈受琳 周志东 左恒 徐国海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6期430-432,共3页
关键词 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 硬膜外阻滞 全麻 手术方法 血液动力学 ahhd 围术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联合瑞芬太尼控制性降压对颅内动脉瘤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和脑氧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33
3
作者 张学康 赵为禄 +1 位作者 闵佳 戴寒英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9-112,共4页
目的观察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在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联合瑞芬太尼控制性降压(CH)后血流动力学和脑氧代谢的变化,评价其可行性。方法选择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硝酸甘油组(A组)和瑞芬太尼组(B组)。手术开始时以15~20... 目的观察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在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联合瑞芬太尼控制性降压(CH)后血流动力学和脑氧代谢的变化,评价其可行性。方法选择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硝酸甘油组(A组)和瑞芬太尼组(B组)。手术开始时以15~20ml·kg-1·h-1的速率输入4%琥珀酰明胶,使Hct稀释为25%~32%。在剪开硬脑膜后行CH,A组泵入硝酸甘油1~5μg·kg-1·min-1;B组泵入瑞芬太尼12~30μg·kg-1·h-1,使MAP维持在60~65mmHg,动脉瘤夹闭后10min停止CH。记录两组患者AHH前(T0)、AHH后(T1)、降压前(T2)、降压后30min(T3)、动脉瘤夹闭后5min(T4)的MAP、HR、Hb和Hct,分别于T2~T4时采集颈内静脉球部血和桡动脉血作血气分析,检测动、静脉血氧饱和度(SaO2、SjvO2)、动、静脉血氧分压(PaO2、PjvO2)、Hb和Hct,计算动脉氧含量(CaO2)、颈内静脉氧含量(CjvO2)、动脉颈内静脉球部血氧差(Da-jvO2)、颈内静脉球部动脉乳酸差(VADL)和脑氧摄取率(CERO2)。结果与T0时比较,T1~T4时两组Hb和Hct均显著降低(P<0.01)。与T2时比较,T3、T4时两组MAP明显降低,A组HR明显增快,B组的HR明显减慢(P<0.01);T3、T4时B组SjvO2和CjvO2明显高于T2时和A组,Da-jvO2和CE-RO2明显低于T2时和A组(P<0.01)。结论 AHH联合瑞芬太尼CH用于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不但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相对稳定,而且明显降低脑氧代谢率,较AHH联合硝酸甘油CH更具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 控制性降压 瑞芬太尼 血流动力学 脑氧代谢 颅内动脉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对脊柱手术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刘慧慧 彭雪梅 +1 位作者 林永新 李雅兰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63-1065,共3页
目的研究脊柱手术患者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从骨科术后感染角度探讨行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的安全性。方法 40例择期行脊柱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Ⅰ组)和对照组(Ⅱ组),各20例。观察组入室后以4ml/(kg·h)常规输入乳酸林... 目的研究脊柱手术患者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从骨科术后感染角度探讨行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的安全性。方法 40例择期行脊柱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Ⅰ组)和对照组(Ⅱ组),各20例。观察组入室后以4ml/(kg·h)常规输入乳酸林格氏液,同时以4%佳乐施20ml(/kg·h)的速度于术前行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30min;对照组入室后以4ml/(kg·h)常规输入乳酸林格氏液。分别于麻醉前(T0)、术中2h(T1)、术毕(T2)检测各时点红细胞压积,检测T0、T1、术后24h(T3)各时点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hs-CRP。结果 (1)Ⅰ组Hct在T1时明显低于稀释前(P<0.05)及Ⅱ组(P<0.01),在T2时略高于Ⅱ组,但差异无显著性;(2)Ⅰ组PT及APTT在T1时较T0延长(P<0.05),但都在正常范围,术后1d组间无差异;(3)两组内在T3比较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T0(P<0.05),两组间在T3时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术前行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但hs-CRP水平显著增加,预示术后感染机率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 超敏C反应蛋白 炎症反应 血液流变学 凝血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超声多普勒监测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王强 陈绍洋 +4 位作者 熊利泽 曾毅 朱萧玲 熊东方 胡胜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0期607-609,共3页
目的 应用经食管超声多普勒血液动力学监测仪 ,观察全麻下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HHD)的血液动力学和氧供 (DO2 )变化。方法 选择 1 5例ASAI~II级择期行非心脏手术患者。麻醉诱导插管后持续监测心输出量 (CO)、每搏量 (SV)、心脏指数 (... 目的 应用经食管超声多普勒血液动力学监测仪 ,观察全麻下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HHD)的血液动力学和氧供 (DO2 )变化。方法 选择 1 5例ASAI~II级择期行非心脏手术患者。麻醉诱导插管后持续监测心输出量 (CO)、每搏量 (SV)、心脏指数 (CI)、血流峰速度 (PV)、血流加速度(Acc)和左室射血时间指数 (LVETi) ,每隔 5分钟输入MAP值后计算出系统血管阻力 (SVR)值。麻醉平稳和各项监测完成后 1 0min ,在 30min内输注 6 %羟乙基淀粉 (HES) 2 0ml/kg。记录 6 %HES输注前、输注 1 5和 30min时的各项监测数据 ,并抽取动脉血液样本行血气分析并计算DO2 。结果 与HHD前相比 ,血气各参数 (pH、PaO2 、PaCO2 、BE)均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而 6 %HES输注 1 5和30min血红蛋白 (Hb)含量、红细胞比积 (Hct)均明显下降 (P <0 0 5和P <0 0 1 )。 6 %HES输注 1 5和 30min时的CaO2 比HHD前明显下降 (P <0 0 5 ) ,而DO2 显著增加 (P <0 0 5 )。与HHD前测量值相比 ,6 %HES输注 1 5min ,CO、SV、CI、PV和Acc明显升高 ,SVR显著降低 (P <0 0 5 ) ;6 %HES输注 30min ,SV、PV和Acc进一步升高 (P <0 0 1 ) ,而CO、CI和SVR与 6 %HES输注 1 5min时无明显变化。MAP、HR和LVETi在HHD期间无明显变化。结论 术前输注 6 %HES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多普勒 监测 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 血液动力学 氧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复合控制性降压在脊柱侧弯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6
作者 周毛 吴强 +3 位作者 梁建军 苗丽萍 杨勇志 曹铭辉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4期315-316,共2页
目的观察琥珀酰明胶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复合雷米芬太尼控制性降压对脊柱侧弯矫形术术中减少出血的效果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20例ASAⅠ或Ⅱ级择期行脊柱侧弯矫形术的病人,随机均分为观察组(E组)和对照组(C组),均采用全麻,切皮前按... 目的观察琥珀酰明胶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复合雷米芬太尼控制性降压对脊柱侧弯矫形术术中减少出血的效果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20例ASAⅠ或Ⅱ级择期行脊柱侧弯矫形术的病人,随机均分为观察组(E组)和对照组(C组),均采用全麻,切皮前按15ml/kg,50ml/min输液行AHH,E组输入4%琥珀酰明胶,C组输入复方醋酸钠,手术开始后静脉持续泵入雷米芬太尼0.05~2μg·kg-1·min-1行控制性降压。记录AHH前(T1)、AHH结束即刻(T2)、AHH后60min(T3)、AHH后120min(T4)的动脉凝血指标及术中出血量和输血量。结果E组病人失血量、输血量及输血例数明显少于C组(P<0·05);两组T2~T4时凝血酶原时间(PT)和凝血活酶时间(APTT)较T1时均有所延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时点的两组间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两组T2~T4时Hct较T1时均降低(P<0·05),T3和T4时的Hct下降幅度E组大于C组(P<0·05)。结论琥珀酰明胶AHH复合雷米芬太尼降压用于脊柱侧弯矫形术可减少术中出血量,不影响凝血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琥珀酰明胶 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 控制性降压 脊柱侧弯矫形术 凝血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胶体液用于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7
7
作者 李君 张欢 杨拔贤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期6-8,共3页
目的评价不同人工胶体液进行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时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20例ASAⅠ~Ⅱ级择期手术的良性疾病患者,随机均分为6%羟乙基淀粉组(HES组)和4%琥珀酰明胶组(MFG组)。全麻后输入HES(200/0.5)或MFG,20ml/k... 目的评价不同人工胶体液进行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时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20例ASAⅠ~Ⅱ级择期手术的良性疾病患者,随机均分为6%羟乙基淀粉组(HES组)和4%琥珀酰明胶组(MFG组)。全麻后输入HES(200/0.5)或MFG,20ml/kg,(25±5)min内输完。分别于AHH前后,由静脉取血检测血常规、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激活凝血活酶时间(APTT)、Ⅷ因子活动度(Ⅷ:C)、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和血栓弹力描记图(TEG)。同时监测HR、MAP和CVP。结果(1)两组患者AHH后的Hct都降低至30%左右,达到中度血液稀释。(2)两组患者AHH前后血流动力学稳定。(3)与AHH前相比,AHH后两组患者PT、APTT均明显延长,HES组的Ⅷ:C明显下降;两组患者vWF和FIB均明显下降;GPⅡb/Ⅲa无明显变化;两组患者TEG均有凝m功能受损的表现。结论HES和MFG对vWF和(或)Ⅷ因子有抑制作用,APTT的明显延长和TEG的凝血功能受损可能与这一抑制作用有关。AHH后除APTT外各凝血参数均在正常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 人工胶体液 羟乙基淀粉 琥珀酰明胶 凝血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对深静脉血栓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曾凡荣 王宇恒 +1 位作者 左会明 王宇娜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48-250,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对深静脉血栓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30例股静脉血栓行取栓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入手术室以20mg·kg-1.h-1的速度输注6%羟乙基淀粉200/0.5(H组)、琥珀酰明胶(G组)、生理盐水(R组)40min。观察AHH... 目的探讨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对深静脉血栓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30例股静脉血栓行取栓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入手术室以20mg·kg-1.h-1的速度输注6%羟乙基淀粉200/0.5(H组)、琥珀酰明胶(G组)、生理盐水(R组)40min。观察AHH前后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聚集功能(PAG)、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纤维蛋白原(FIB)变化。结果 AHH后H组Plt明显低于AHH前和G、R组(P<0.05或P<0.01);APTT明显长于AHH前和G、R组(P<0.05或P<0.01);AHH后H组PAG明显低于AHH前和R组(P<0.05);AHH后G组FIB明显低于AHH前和H、R组(P<0.01)。结论 AHH后胶体液较晶体液对深静脉血栓患者凝血功能影响明显,可改善患者术中血液高凝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 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 凝血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联合控制性降压用于舌癌根治术老年患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9
作者 施小彤 刘涛 +3 位作者 沈浩林 王维 毛新俊 覃斌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31-532,共2页
术前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和术中控制性降压(CH)是围手术期血液保护的重要措施。本研究观察AHH联合CH在老年患者舌癌根治术时对血流动力学、肾功能的影响,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术前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 舌癌根治术 控制性降压 老年患者 临床观察 血流动力学 血液保护 围手术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联合自体血回收对患者回输自体血红细胞膜钙泵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建华 李斌 +2 位作者 胡惠英 程磊 吴坛光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24-326,共3页
目的观察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cute hypervolemic hemodilution,AHH)联合自体血回收对骨科手术患者回输自体血红细胞膜钙泵活性的影响。方法 40例择期行骨科手术患者,ASA分级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20例。A组用6%羟乙基淀... 目的观察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cute hypervolemic hemodilution,AHH)联合自体血回收对骨科手术患者回输自体血红细胞膜钙泵活性的影响。方法 40例择期行骨科手术患者,ASA分级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20例。A组用6%羟乙基淀粉行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联合术中自体血回输;B组单用术中自体血回输。分别于麻醉前(T1)、手术开始前(T2)、洗涤前(T3)、洗涤后(T4)各采血2mL。采用单波长激发指示剂法测定红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用改良的Fiske-Subbarow法测定红细胞Ca2+-Mg2+-ATP酶活性。结果与麻醉前(T1)比较,洗涤前、后(T3、T4)两组红细胞内钙离子内流均明显增加(均P<0.05),红细胞膜Ca2+-Mg2+-ATP酶活性则明显降低(均P<0.05);与B组比较,A组于T3、T4时红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明显降低(均P<0.05),红细胞膜Ca2+-Mg2+-ATP酶活性则明显增高(均P<0.05)。结论术前采用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能有效维持循环,减轻自体回收血红细胞膜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 自体输血 血液回收 细胞内钙离子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麻诱导期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用于老年手术患者的可行性 被引量:4
11
作者 滕如阳 艾艳秋 +1 位作者 张卫 李莉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49-751,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cutehypervolemichemodilution,AHH)在老年患者全麻诱导期应用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20例腹部择期手术老年患者,年龄65~76岁,ASAⅠ~Ⅱ级,无心肺疾患,无高血压病史。随机分为2组:血液稀释组(A组,n=... 目的:探讨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cutehypervolemichemodilution,AHH)在老年患者全麻诱导期应用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20例腹部择期手术老年患者,年龄65~76岁,ASAⅠ~Ⅱ级,无心肺疾患,无高血压病史。随机分为2组:血液稀释组(A组,n=10)和对照组(B组,n=10),均采用气管内全麻。2组患者入室后常规输液,采用421法则补充基础生理需要量,按0.7~0.8ml/(kg·h)补充禁食量。A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按25ml/min的速率输入60g/L羟乙基淀粉(HES)7ml/kg后开始诱导,同时继续输入60g/LHES达15ml/kg。监测心电图、平均动脉压(pMA)、心率(fH)、中心静脉压(pCV)、血氧饱和度、红细胞压积、乳酸和动脉血气的变化。结果:A组全麻诱导后pMA下降不明显,pCV升高,但在正常范围内,与基础值及同时相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诱导后pMA明显低于基础值(P<0.01);2组的fH、乳酸和动脉血气在AHH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诱导期AHH应用于无心肺疾患的老年患者安全可行,可预防诱导期低血压的发生,有利于保持血液动力学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期 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 老年人 可行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诱导期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在老年患者的应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滕如阳 张卫 李莉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8期564-565,共2页
关键词 诱导期 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 急性容量血液稀释 老年 血液动力学 心输出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复合控制性降压在脊柱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3
作者 林玉霜 唐华东 +1 位作者 郑志强 林建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099-1099,共1页
关键词 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 脊柱外科 复合控制性降压 手术中 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 手术出血量 血流动力学 椎体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泊酚-异氟烷静吸复合麻醉联合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用于颅脑手术的观察 被引量:5
14
作者 秦丽文 张舟 +1 位作者 张长椿 郑良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2期1393-1394,共2页
目的:探讨丙泊酚-异氟烷静吸复合麻醉联合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用于颅脑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30例择期行大脑胶质瘤手术病人,随机分成两组。Ⅰ组为丙泊酚-异氟烷静吸复合麻醉联合AHH组;Ⅱ组为对照组。所有病人均应用丙泊酚、... 目的:探讨丙泊酚-异氟烷静吸复合麻醉联合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用于颅脑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30例择期行大脑胶质瘤手术病人,随机分成两组。Ⅰ组为丙泊酚-异氟烷静吸复合麻醉联合AHH组;Ⅱ组为对照组。所有病人均应用丙泊酚、芬太尼、阿曲库铵行麻醉快速诱导,经口腔气管内插管,接麻醉机控制通气;应用丙泊酚-异氟烷、芬太尼、阿曲库铵维持麻醉;术程监测有创平均动脉血压(MAP)和中心静脉压(CVP)、SpO2、ECG、Hct、Hb,并做动脉血气、静脉血乳酸浓度分析及出血量、输血量和尿量的统计对比。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病人情况平稳,动脉血气和静脉血乳酸浓度指标两组均无明显差异;Ⅰ组出血量和输血量少于Ⅱ组,尿量多于Ⅱ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采用丙泊酚-异氟烷静吸复合麻醉联合AHH,能减少出血量和输血量,有效保证脑灌注和脑氧供,用于颅脑手术是安全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异丙酚 异氟烷 麻醉 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 颅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在全麻中应用的可行性 被引量:4
15
作者 曹建国 黄贞玲 +2 位作者 刘万枫 王珊娟 杭燕南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0-73,共4页
目的观察丙泊酚诱导和吸入0.5MAC异氟醚(ISO)后输注琥珀酰明胶或6%经乙基淀粉200/0.5(HES)15mL/kg行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时血流动力学及渗透压的变化,探讨全麻下行AHH的可行性。方法胃肠肿瘤手术患者30例,分为两组,组Ⅰ为明胶组(n=... 目的观察丙泊酚诱导和吸入0.5MAC异氟醚(ISO)后输注琥珀酰明胶或6%经乙基淀粉200/0.5(HES)15mL/kg行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时血流动力学及渗透压的变化,探讨全麻下行AHH的可行性。方法胃肠肿瘤手术患者30例,分为两组,组Ⅰ为明胶组(n=15)、组Ⅱ为HES组(n=15)。丙泊酚全麻诱导后气管插管,经口插入食管超声多普勒探头,实施AHH,吸入0.5MACISO,30min内从肘静脉输入明胶或HES15mL/kg。监测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每搏指数(SI)、心指数(CI)、外周血管阻力(SVR)、左室射血时间(LVETi)、射血加速度(Acc);抽血测红血球压积(Hct)和晶体、胶体渗透压。结果两组稀释完毕时和30min后,SI、CI显著升高(P(0.01)。两组稀释后各时刻点,SVR均明显下降(P<0.05);稀释20min、稀释完毕时和30min后,CVP显著上升(P<0.01)。MAP在稀释完毕时,组Ⅱ高于组Ⅰ(P<0.05)。HR、Acc、LVETi均无差异(P>0.05)。Hct在两组均显著降低(P<0.05)。晶渗压与胶渗压组内、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丙泊酚全麻诱导和吸入0.5MACISO后输注明胶或HES实施AHH,均使SI、CI、CVP上升,SVR下降,对心肌收缩力无明显影响,渗透压保持平稳,扩容效果满意,可安全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 胶体溶液 血流动力学 渗透压 丙泊酚 异氟醚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联合控制性降压对脊柱手术患者全身炎性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5
16
作者 王继辉 张庆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8-150,共3页
目的研究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联合控制性降压(CH)对脊柱手术患者全身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脊柱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例。AHH组在麻醉诱导平稳后以30ml/min的速率输入6%羟乙基淀粉(130/0.4)15ml/kg,AHH+CH组... 目的研究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联合控制性降压(CH)对脊柱手术患者全身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脊柱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例。AHH组在麻醉诱导平稳后以30ml/min的速率输入6%羟乙基淀粉(130/0.4)15ml/kg,AHH+CH组在行AHH的同时采用硝酸甘油进行CH,MAP控制在60~70mm Hg。对照组常规输入复方乳酸钠15ml/kg补充禁食禁饮、生理需要量及第三间隙损失量。分别在AHH前(T1)、AHH后(T2)、手术开始后2h(T3)、术毕(T4)、术毕24h(T5)采集外周静脉血测定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浓度。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和输血量。结果与T1时比较,三组T3~T5时CRP、IL-6浓度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AHH组和AHH+CH组在T2~T5时CRP、IL-6浓度明显降低(P〈0.05);T4、T5时,AHH组和AHH+CH组PCT浓度均明显降低(P〈0.05),AHH组和AHH+CH组术中失血量、输血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AHH或AHH联合CH不仅可减少脊柱手术患者术中失血量及输血量,而且可有效抑制围术期PCT、CRP、IL-6的表达,降低全身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 控制性降压 全身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联合控制性降压及自体血回输在骨科脊柱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17
作者 王瑞 王韶双 王伟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58-561,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联合控制性降压及自体血回输在骨科脊柱手术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骨科脊柱手术患者50例,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控制性降压及自体血回输技术,对照组不采取上述措施,比较两组血流动力... 目的探讨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联合控制性降压及自体血回输在骨科脊柱手术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骨科脊柱手术患者50例,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控制性降压及自体血回输技术,对照组不采取上述措施,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血常规、凝血指标、术中出血量、自体血回输量与异体血输血量及局部脑组织氧饱和度(regional cerebral oxygen saturation,rSO2)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有创动脉血压(invasive artery blood pressure,IBP)下降,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升高,红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均下降,术中异体血输入量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平均出血量、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含量(FIB)及rS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联合控制性降压及自体血回输可减少异体输血量,对血流动力学、凝血功能及脑组织氧合无不良影响,在骨科脊柱手术中应用较为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 控制性降压 自体血回输 骨科脊柱手术 血流动力学 局部脑组织氧饱和度(rS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结合尼卡地平控制性降压对全髋翻修围术期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赵鹏程 孟晶 +1 位作者 管淑玲 赵国庆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03-506,共4页
目的:观察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结合尼卡地平控制性降压对全髋翻修手术中患者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全髋翻修手术患者40例分成两组,按手术先后顺序单数为A组,双数为B组:A组AHH结合尼卡地平控制降压组(20例)和B组为对照组... 目的:观察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结合尼卡地平控制性降压对全髋翻修手术中患者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全髋翻修手术患者40例分成两组,按手术先后顺序单数为A组,双数为B组:A组AHH结合尼卡地平控制降压组(20例)和B组为对照组(20例)。两组患者在诱导后切皮前实施AHH,A组快速输注6%羟乙基淀粉15mL·kg^-1、30mL·min^-1,同时用微量泵输注尼卡地平0.3~O.5mg·kg^-1·h^-1.MAP控制在60~65mmHg(1mmHg=0.133kPa);B组输注等量生理盐水,观察记录术前、AHH后1h和术后24h时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血小板(Pit)变化。结果:A组联合降压AHH后MAP显著低于术前(P〈O.01)和B组(P〈O.01),停止降压后略高于B组;HR两组无明显变化。AHH后两组CVP均明显升高(P〈O.01),A组低于B组(P〈O.05)。AHH后两组患者Hb、Hct、Pit均显著下降(P〈O.05或P〈0.01),术后24h上升,B组低于术前,但无统计学意义,但A组Hb低于术前(P〈O.05)。结论:在全髋翻修术中应用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结合尼卡地平控制性降压能够维持围手术期血液动力学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 尼卡地平 降压 控制性 全髋翻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程度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对全麻病人内脏氧合和全身炎性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2
19
作者 陈力 王天龙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期5-7,共3页
目的研究4%琥珀酰明胶(MFG)不同程度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对全麻病人内脏氧合及全身炎性反应(SIRS)的影响。方法20例骨肿瘤病人,随机均分为目标稀释值Hct30%组(Ⅰ组)和Hct 25%组(Ⅱ组)。麻醉诱导后30min内连续输入预设量MFG。分别于... 目的研究4%琥珀酰明胶(MFG)不同程度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对全麻病人内脏氧合及全身炎性反应(SIRS)的影响。方法20例骨肿瘤病人,随机均分为目标稀释值Hct30%组(Ⅰ组)和Hct 25%组(Ⅱ组)。麻醉诱导后30min内连续输入预设量MFG。分别于麻醉诱导后(T0)、MFG输注15min(T1)、输注结束(T2)、MFG输注结束后15min(T3)和30min(T4)监测胃黏膜pH值(i-pH)、胃黏膜二氧化碳分压(PgC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并计算PgCO2与PaCO2差值(Pg-aCO2),在T0、T2和T4时抽血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和心房利钠多肽(ANP)。结果(1)T3时达到Hct目标值。(2)T4时i-pH<7.30的例数较稀释前显著增多(P<0.05)。(3)TNFα-呈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Ⅱ组ANP T2、T4时较T0时显著升高(P<0.05)。结论利用溶液-溶质关系对病人实施预定Hct目标值的AHH是可行的;但AHH可能会对全麻病人的内脏氧合造成影响,并引发SI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 胃黏膜PH 氧合 全身炎性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联合低中心静脉压在肝叶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杨东升 侯彦深 蒋晖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55-356,共2页
目的探讨肝叶切除术中应用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D)联合低中心静脉压(LCVP)减少出血量的临床效果。方法肝叶切除术患者60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三组,分别对患者实施LCVP(A组)、AHHD(B组)及LCVP联合AHHD(C组),并连续监测SBP、DBP、... 目的探讨肝叶切除术中应用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D)联合低中心静脉压(LCVP)减少出血量的临床效果。方法肝叶切除术患者60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三组,分别对患者实施LCVP(A组)、AHHD(B组)及LCVP联合AHHD(C组),并连续监测SBP、DBP、MAP、CVP。术中采集中心静脉血及桡动脉血测定Hb,并检查三组术中出血量。结果与麻醉诱导后比较,肝实质阻断前后及手术结束时三组Hb均明显降低(P<0.01)。B组肝实质横断时出血量及总出血量明显高于A、C组(P<0.01)。结论 LCVP联合AHHD应用于肝叶切除术中能够减少术中出血量,且对氧供需平衡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叶切除术 低中心静脉压 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