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高容性血液稀释对凝血功能及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8
1
作者 魏福泉 李军 +1 位作者 米卫东 徐小智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56-158,共3页
目的 研究急性高容性血液稀释 (AHH)对凝血功能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 6 0例ASAⅠ~Ⅱ级手术患者 ,分三组 ,每组 2 0例。麻醉后吸入异氟醚 (Ⅰ组 )、静脉泵入硝酸甘油 (Ⅱ组 )或佩尔地平 (Ⅲ组 )三种方法扩张血管的同时 ,以 5 0ml... 目的 研究急性高容性血液稀释 (AHH)对凝血功能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 6 0例ASAⅠ~Ⅱ级手术患者 ,分三组 ,每组 2 0例。麻醉后吸入异氟醚 (Ⅰ组 )、静脉泵入硝酸甘油 (Ⅱ组 )或佩尔地平 (Ⅲ组 )三种方法扩张血管的同时 ,以 5 0ml/min速度静脉输注 6 %羟乙基淀粉 (HES) ,观察血液稀释期间患者心功能和凝血功能的变化。结果 静脉输注 6 %HES 5 0 0~ 10 0 0ml,各项心功能监测指标和凝血指标均无明显变化 ,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输注量达 15 0 0ml时 ,Ⅱ组和Ⅲ组心功能各项指标较基础值上升明显 (P <0 0 5 ) ,三组各项凝血指标均较基础值下降明显 (P <0 0 5 ) ,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在适当扩张血管的情况下 ,一定范围内的静脉滴注 6 %HES10 0 0ml以内的AHH是安全可行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高容性血液稀释 AHH 凝血功能 心功能 血小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术期急性高容性血液稀释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6
2
作者 陈秉学 刘克云 郭隽英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3期224-226,共3页
关键词 围术期 急性高容性血液稀释 凝血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高容性血液稀释对老年人凝血及心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魏福泉 米卫东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915-917,共3页
目的研究急性高容性血液稀释对老年人凝血功能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年龄60~70岁老年手术患者60例,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例.麻醉后应用吸入异氟醚(Ⅰ组)、静脉泵入硝酸甘油(Ⅱ组)或佩尔地平(Ⅲ组)三种方法扩张血管的同时... 目的研究急性高容性血液稀释对老年人凝血功能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年龄60~70岁老年手术患者60例,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例.麻醉后应用吸入异氟醚(Ⅰ组)、静脉泵入硝酸甘油(Ⅱ组)或佩尔地平(Ⅲ组)三种方法扩张血管的同时,以20ml/min速度静脉输注6%羟乙基淀粉(HES),观察血液稀释期间患者心功能和凝血功能的变化.结果静脉输注6% HES 500ml,各项心功能监测指标和凝血指标均无明显变化,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输注量达1000ml 时,Ⅱ组和Ⅲ组心功能各指标较基础值上升明显(P<0.05),三组各项凝血指标均较基础值呈下降趋势,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在适当扩张血管的情况下,一定范围内的静脉滴注6% HES 1 000ml以内对老年手术患者(ASA Ⅰ~Ⅱ级)施行AHH是安全可行的,对机体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高容性血液稀释 老年人 心脏功能 凝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羟乙基淀粉急性高容性血液稀释在儿科病人的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李静洁 马家骏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0期697-699,共3页
目的研究6%羟乙基淀粉用于婴幼儿和儿童对于血液流变学、血小板功能和凝血功能等的影响.方法20例手术病人按年龄分为婴幼儿组(I组,<3岁,n=9)和儿童组(C组,3~12岁,n=11),术前用6%羟乙基淀粉10 ml/kg行高容性血液稀释,输液前后分别抽... 目的研究6%羟乙基淀粉用于婴幼儿和儿童对于血液流变学、血小板功能和凝血功能等的影响.方法20例手术病人按年龄分为婴幼儿组(I组,<3岁,n=9)和儿童组(C组,3~12岁,n=11),术前用6%羟乙基淀粉10 ml/kg行高容性血液稀释,输液前后分别抽取颈静脉血测定血液流变学、血小板功能和凝血功能,比较各组输液前后以及两组之间的变化.结果两组病人输液后全血低切、中切和高切粘度均显著下降(P<0.01),但血浆粘度无显著改变;两组病人血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在输液后均显著下降(P<0.01);红细胞聚集指数、刚性指数、变形指数在输液前后无显著变化;与输液前比较,输液后红细胞电泳指数显著增加(P<0.05);两组病人血沉、血小板计数和血小板聚集率、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在输液后无显著变化;C组病人输液后凝血酶原时间显著延长.两组间各项指标相同时点比较虽有一定变化,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6%羟乙基淀粉用于1~12岁儿科病人进行术前急性高容性血液稀释,能改善血液流变性,稳定血液动力学,但对凝血功能无影响,不增加出血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乙基淀粉 儿科 急性高容性血液稀释 血液流变学 凝血功能 急性高容性血液稀释 羟乙基淀粉 儿科病人 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红细胞聚集指数 血液流变学 血小板功能 3~12岁 凝血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羟乙基淀粉行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对小儿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李静洁 尤新民 马家骏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7期496-498,共3页
目的探讨两种分子量和取代级的6%羟乙基淀粉(HES)130/0.4(万汶)和6%HES200/0.5(贺斯)行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对手术患儿的血液流变学、血小板和凝血功能等的影响。方法40例1~12岁的手术患儿随机分为6%HES130/0,4组... 目的探讨两种分子量和取代级的6%羟乙基淀粉(HES)130/0.4(万汶)和6%HES200/0.5(贺斯)行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对手术患儿的血液流变学、血小板和凝血功能等的影响。方法40例1~12岁的手术患儿随机分为6%HES130/0,4组(V组)和6%HES200/0.5组(H组),术前1h分别输入6%HES130/0,4或6%HES200/0,510ml/kg,测定输液前后血液流变学、血小板功能和凝血功能,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儿输液后全血牯度低切、中切、高切参数和红细胞压积均显著下降(P〈0.01)。V组患儿全血还原牯度低切和高切参数在输液后显著降低(P〈0.05)。V组红细胞聚集指数在输液后显著降低(P〈0.01)且与H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两组红细胞电泳指数在输液后显著增加(P〈0.05)。两组患儿1min血小板聚集率(PAG1)和最大血小板聚集率(PAGM)在输液前后无显著改变,但是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两组患儿输液后凝血酶原时间(PT)均显著延长(P〈0.01),但均在正常范围。结论两种不同分子量和取代级的羟乙基淀粉用于1~12岁患儿进行术前AHH,均改善血液流变性,6%HES130/0,4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比6%HES200/0.5更小,对血液流变学的改善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乙基淀粉 小儿 急性高容性血液稀释 血液流变学 凝血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搏灌注变异指数在不同容量状态下预测容量反应的效果 被引量:12
6
作者 朱建华 嵇富海 +1 位作者 彭科 蔡姝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6-29,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和急性高容血液稀释(AHH)期间脉搏灌注变异指数(PVI)预测患者容量变化的有效性。方法选取择期手术患者30例,男22例,女8例,年龄18~65岁,BMI<30 kg/m 2,ASAⅠ或Ⅱ级。按照血液稀释的方法不同分成两组:等... 目的探讨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和急性高容血液稀释(AHH)期间脉搏灌注变异指数(PVI)预测患者容量变化的有效性。方法选取择期手术患者30例,男22例,女8例,年龄18~65岁,BMI<30 kg/m 2,ASAⅠ或Ⅱ级。按照血液稀释的方法不同分成两组:等容血液稀释组(ANH组,n=15)和高容血液稀释组(AHH组,n=15)。ANH组从5个时点采集数据:基础值(全麻诱导插管后)、第1次抽出5%预估血容量(EBV)、第2次抽出5%EBV、第1次输注同等容量的6%羟乙基淀粉溶液(HES)、第2次输注5%EBV的HES;AHH组从3个时点采集数据:基础值、第1次输注5%EBV的HES、第2次输注5%EBV的HES。记录以上时点的PVI,对PVI和不同容量状态的反应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ANH组的基础血容量与PVI相关性较低(r=0.259,P=0.352);在ANH放血时,放血5%EBV与PVI(r=0.530,P<0.05)及放血10%EBV与PVI(r=0.547,P<0.05)相关性中等;在ANH回输时,回输5%EBV与PVI(r=-0.164,P=0.560)及回输10%EBV与PVI(r=-0.160,P=0.569)相关性较低。AHH组的基础血容量与PVI相关性较低(r=0.146,P=0.603);在AHH扩张容量时,扩容5%EBV与PVI(r=-0.538,P<0.05)及扩容10%EBV与PVI(r=-0.577,P<0.05)相关性中等。结论不论是低容量还是高容量状态,PVI均能够预测容量反应,但敏感性一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搏灌注变异指数 急性容性血液稀释 急性高容性血液稀释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