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抗血小板联合丁苯酞对急性高危症状颅内外大动脉狭窄患者90 d脑卒中发生风险的预防效果 被引量:2
1
作者 周玉 李天民 +1 位作者 樊灿 景红萍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35期6641-6644,共4页
目的观察双抗血小板联合丁苯酞对急性高危症状颅内外大动脉狭窄患者90 d脑卒中发生风险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于南阳南石医院接受治疗的180例急性高危症状颅内外大动脉狭窄患者进行研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90例... 目的观察双抗血小板联合丁苯酞对急性高危症状颅内外大动脉狭窄患者90 d脑卒中发生风险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于南阳南石医院接受治疗的180例急性高危症状颅内外大动脉狭窄患者进行研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90例患者为研究组,90例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接受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接受阿司匹林、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联合丁苯酞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个月,检测患者治疗前后P选择素(P-selectin)、α-颗粒膜蛋白(CD62P)、溶酶体膜蛋白(CD63)、血小板聚集率(PAgT)、血小板黏附性(PAdT)水平,检测基底动脉(BA)、大脑前动脉(MCA)、大脑中动脉(MCA)的血流速度,检测两组患者血管狭窄程度,检测患者脑循环动力学水平[外周阻力、平均血流速度(Vm)],记录治疗完成后两组患者90 d内脑卒中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P-selectin、CD62P、CD63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PAgT、PAd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BA、ACA、MC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血管狭窄程度、外周阻力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Vm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脑卒中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抗血小板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高危症状颅内外大动脉狭窄患者,可降低患者P-selectin、CD62P、CD63、PAgT、PAdT水平,抑制血小板活性,控制血栓形成,提升患者脑循环动力学,降低患者血管狭窄程度,提升脑血流速度,降低脑卒中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抗血小板 丁苯酞 急性高危症状颅内外大动脉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