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髓系白血病伴骨髓增生异常相关改变的临床与遗传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马金龙 周安琪 +2 位作者 顾思雨 陈宝安 葛峥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757-1762,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形态学定义的急性髓系白血病伴骨髓增生异常相关改变(AML-MRC)的临床和遗传学特征。方法:收集并回顾性分析180例新发AML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纳入研究的126例新发AML患者骨髓涂片重新评估,研究仅形态学多系发育异常(MLD)定... 目的:探讨基于形态学定义的急性髓系白血病伴骨髓增生异常相关改变(AML-MRC)的临床和遗传学特征。方法:收集并回顾性分析180例新发AML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纳入研究的126例新发AML患者骨髓涂片重新评估,研究仅形态学多系发育异常(MLD)定义的AML-MRC-1组、基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MDS/骨髓增殖性肿瘤(MPN)病史或无MLD但存在MDS相关遗传学异常定义的AML-MRC-2组和AML非特指型(AML-NOS)组患者的年龄和性别分布、WBC数、HGB水平、PLT数、原始细胞百分比、异常核型检出率等临床和遗传学特征。结果:AML-MRC-1、AML-MRC-2和AML-NOS这3组在性别和年龄分布及PLT数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98,P=0.365, P=0.853),但60岁以上患者占比AML-MRC-2组(73.2%)高于AML-MRC-1组(60.0%)和AML-NOS组(56.4%)(P=0.228);3组的WBC数、HGB水平和原始细胞百分比都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0, P=0.022, P=0.000),且AMLMRC-2组AML-MRC-1组(40.0%)>AML-NOS组(2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AML-MRC-2组和AML-MRC-1组都以复杂核型和MDS相关异常为主,两组中复杂核型占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1.5%vs 16.7%,P=0.026),其他MDS相关遗传学异常占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7.1%vs20.0%,P=0.753)。结论:形态学评估新发AML患者细胞发育异常是仅形态学MLD定义的AML-MRC与AML-NOS鉴别诊断的重要依据,前者遗传学异常检出率更高,且以遗传学预后高危的复杂核型和MDS相关遗传学异常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细胞形态学 骨髓增生异常相关改变 核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增生异常相关的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特征分析
2
作者 李卫滨 杨兰 +2 位作者 程少杰 陈娅 江艳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66-671,共6页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相关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MR)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特征。方法:收集2021年9月我院收治的1例AML-MR患者的样本,采用全血细胞计数、外周血及骨髓细胞形态学、骨髓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血液学检查、流式细胞术、染色...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相关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MR)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特征。方法:收集2021年9月我院收治的1例AML-MR患者的样本,采用全血细胞计数、外周血及骨髓细胞形态学、骨髓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血液学检查、流式细胞术、染色体核型分析、分子病理等方法综合分析,参照WHO关于造血和淋巴组织肿瘤的诊断标准总结AML-MR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特征。结果:患者全血细胞减少,外周血涂片检出原始细胞比例增多。骨髓细胞学和病理学显示造血细胞明显增生。免疫组化染色提示CD61、CD34、CD117表达增加,MPO、CD13、CD33阳性。流式结果表明异常髓系原始细胞约占有核细胞总数的18.61%,该群细胞表达CD34、CD13、CD117、HLA-DR,少量表达CD33;可见36.34%的原始/幼稚红细胞,该群细胞表达CD36、CD71,少量表达CD117。染色体核型分析检出包括-5在内的3种异常。分子病理检出2种TP53相关基因突变。结论:AML-MR患者全血细胞减少,外周血涂片原始细胞比例增多,骨髓细胞学和病理学显示造血细胞明显增生,流式细胞术可检出髓系原始细胞和原始/幼稚红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可检出3种异常核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相关急性白血病 骨髓细胞学 流式细胞术 染色体核型分析 细胞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进展的伴骨髓增生异常相关改变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生存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商丽梅 陈惠娟 +6 位作者 刘月 曹阳 李枫 郭嫣婷 董伟民 林艳 顾伟英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47-354,共8页
目的:探讨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进展的伴骨髓增生异常相关改变急性髓系白血病(AML-MRC)的预后影响因素及患者生存情况。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就诊的60例具有完整随访资料的由MDS进展的AML-MR... 目的:探讨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进展的伴骨髓增生异常相关改变急性髓系白血病(AML-MRC)的预后影响因素及患者生存情况。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就诊的60例具有完整随访资料的由MDS进展的AML-MRC患者的临床资料,描述性分析AML-MRC的临床特征、遗传学特点、基因测序、预后分层、治疗方案等,对各项临床指标、预后分层和治疗方案等对AML-MRC患者生存及预后的影响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结果:AML-MRC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OS)为4.5个月,1年OS率为28.3%,治疗后的完全缓解(CR)率为33.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初诊为AML-MRC时白细胞增多、血小板显著减少、预后分层差及HMA药物治疗和支持治疗为AML-MRC患者中位OS较短的危险因素;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血小板显著减少(HR=4.46)、HMA药物治疗(相对于移植,HR=10.47)、支持治疗(相对于移植,HR=25.80)与预后分层差(相对于预后中等,HR=13.86)为影响AML-MRC患者中位OS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AML-MRC患者1年OS的危险因素为年龄≥60岁、血小板显著减少、由MDS进展为AML的间隔时间(TTA)≥3个月、纤维蛋白原/白蛋白比值(FARI)≥0.07、CONUT评为≥5分、预后分层差及支持治疗;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AML-MRC患者1年OS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年龄≥60岁(HR=11.23)、血小板显著减少(HR=8.71)、FARI≥0.07(HR=5.19)及预后分层差(HR=14.00)。单因素分析显示,影响患者CR的危险因素为年龄≥60岁、血小板显著减少、FARI≥0.1、CONUT评分≥5分、预后分层差及支持治疗;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HR=7.35)、预后分层差(HR=32.5)、CONUT评分≥5分(HR=9.60)及血小板显著减少(HR=12.05)为影响患者CR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AML-MRC患者总体中位OS时间短,可能造成AML-MRC患者不良预后的因素有高龄(≥60岁)、支持治疗、HMA治疗、预后分层差、血小板显著减少、FARI≥0.07、营养状况差(CONUT评分≥5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急性白血病 骨髓增生异常相关改变 生存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增生异常相关急性髓系白血病的诊断及风险分层 被引量:1
4
作者 杨慧 郭睿 +4 位作者 时雨 乔纯 王琰 吴雨洁 仇海荣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72-1376,共5页
目的:分析急性髓系白血病伴骨髓增生异常相关(AML-MR)患者的临床和遗传学特征并进行预后风险分层评估,以指导临床治疗决策并提高对疾病发生发展及其生物学特征的认识。方法:对307例诊断为AML-MR患者的细胞和分子遗传信息进行分析,诊断... 目的:分析急性髓系白血病伴骨髓增生异常相关(AML-MR)患者的临床和遗传学特征并进行预后风险分层评估,以指导临床治疗决策并提高对疾病发生发展及其生物学特征的认识。方法:对307例诊断为AML-MR患者的细胞和分子遗传信息进行分析,诊断依据包括临床病史、骨髓形态学、细胞遗传学异常和分子遗传学异常。根据2022年ELN指南进行风险分层评估。结果:57例(18.6%)患者根据形态学和病史符合AML-MR诊断标准,110例(37.2%)患者根据细胞遗传学结果符合AML-MR诊断210例(74.5%)根据分子检测结果符合AML-MR诊断。各分子突变类型中以ASXL1突变最为常见,其次是SRSF2和BCOR突变。除2例资料不全不能分类者305例可分类患者中263例(86.2%)归为预后不良组;20例(6.6%)归为预后良好组;其它22例(7.2%)归为预后中等组。结论:分子遗传信息在AML-MR的诊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凸显了遗传学在诊断和预后中的重要价值。大多数AML-MR患者属于预后不良类别,需要早期采用强化和靶向治疗以改善生存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相关急性白血病 分子遗传 诊断 风险分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疗相关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急性髓系白血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5
作者 李婵娟 张翼鷟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757-1760,共4页
随着现代肿瘤治疗方案的不断改进,长期存活患者的比例不断提高,作为远期并发症的放、化疗所致的治疗相关性髓系肿瘤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根据2008年WHO诊断标准,治疗相关髓系肿瘤包括既往因肿瘤性疾病或非肿瘤性疾病行细胞毒药物化疗或放... 随着现代肿瘤治疗方案的不断改进,长期存活患者的比例不断提高,作为远期并发症的放、化疗所致的治疗相关性髓系肿瘤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根据2008年WHO诊断标准,治疗相关髓系肿瘤包括既往因肿瘤性疾病或非肿瘤性疾病行细胞毒药物化疗或放疗后而导致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t-AML)、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t-MDS)和t-MDS/骨髓增殖性肿瘤(t-MDS/MPD)。本文就t-MDS/AML的发病机制、与原发肿瘤的关系、治疗及预后进行如下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相关性肿瘤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急性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霍奇金淋巴瘤治疗后继发急性髓系白血病 被引量:7
6
作者 刘怡茜 仇红霞 +4 位作者 李建勇 徐卫 许戟 吕鑫 吴汉新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3期756-759,共4页
为了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治疗相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t-AML)的可能发生机制、易感因素、18F-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18F-FDG PET/CT)表现及治疗方法。对1例NHL患者治疗后继发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t-MDS)并随后又进展为... 为了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治疗相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t-AML)的可能发生机制、易感因素、18F-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18F-FDG PET/CT)表现及治疗方法。对1例NHL患者治疗后继发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t-MDS)并随后又进展为t-AML的患者,进行了骨髓细胞形态学、流式细胞术和染色体核型检测,并结合18F-FDG PET/CT检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患者在治疗NHL时应用了包括CHOP方案在内的多种细胞毒性药物,从NHL化疗开始到t-MDS的发生间隔时间为105个月,又在2个月中转变为t-AML-M2。两次染色体核型检查均未见异常。18F-FDG PET/CT提示在t-MDS阶段患者全身骨骼FDG代谢弥漫性增高,选用CAG方案后获得缓解。结论:t-AML/MDS的发生可能与细胞毒性化疗药物的应用有关,18F-FDG PET/CT有可能是预测t-MDS向t-AML转化的检测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霍奇金淋巴瘤 治疗相关急性白血病 治疗相关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体肿瘤治疗相关性髓系肿瘤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危彤 袁芃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88-192,共5页
治疗相关性髓系肿瘤(therapy-related myeloid neoplasms,t-MN)是指细胞毒性治疗,包括化疗和(或)放疗之后出现的治疗相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therapy-related acute myeloid leukemia,t-AML)、治疗相关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therapy-relat... 治疗相关性髓系肿瘤(therapy-related myeloid neoplasms,t-MN)是指细胞毒性治疗,包括化疗和(或)放疗之后出现的治疗相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therapy-related acute myeloid leukemia,t-AML)、治疗相关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therapy-related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t-MDS)。随着实体肿瘤患者生存期的延长,实体肿瘤患者化疗和(或)放疗后t-MN的发生率逐渐增加,且t-MN治疗效果不佳,预后较原发性髓系肿瘤更差。本文根据现有研究对t-MN进行综述,旨在对t-MN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相关急性白血病 治疗相关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流行病学 诊断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ML-MRC患者遗传特征及预后特点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陈哲 牧启田 +1 位作者 吴安 欧阳桂芳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8-21,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伴骨髓增生异常相关改变(AML-MRC)患者的遗传特征及其预后特点。方法:选取近5年到宁波市第一医院就诊的非M3 AML患者230例,其中58例初发AML-MRC患者,对其进行随访并用SPSS 25.0软件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共有4...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伴骨髓增生异常相关改变(AML-MRC)患者的遗传特征及其预后特点。方法:选取近5年到宁波市第一医院就诊的非M3 AML患者230例,其中58例初发AML-MRC患者,对其进行随访并用SPSS 25.0软件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共有49例患者进行了染色体检测,29例(59.2%)染色体异常,其中7q-8例(16.3%),5q-6例(12.2%),17p异常5例(10.2%),高度异常的复杂核型(CK)(≥5个无关染色体异常)13例(26.5%),CK中包含有+8、5q-等染色体异常,单体核型(MK)12例(24.5%)。37例患者进行了基因检测,24例(64.9%)存在基因突变,其中ASXL1突变8例(21.6%),TET2突变6例(16.2%)。Kaplan-Meier分析显示,伴有高度CK(P=0.012)、5q-(P=0.038)以及TP53突变(P=0.008)的AML-MRC患者总体生存率更差。结论:AML-MRC具有独特遗传学特征,高度CK、5q-及TP53突变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不良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伴骨髓增生异常相关改变 5q- TP53 复杂核型 总生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