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合并挤压综合征1例
1
作者 王瑞海 纪平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1999年第3期60-52,共2页
我院于1997年3月成功地抢救1例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合并挤压综合征患者,现报告如下。 病例介绍 患者,男,45岁。车祸撞伤致颈疼痛,双上肢麻木,痛、触觉过敏,肌力、肌张力正常。双下肢无异常。X光片示颈椎生理弯曲消失,疑为颈髓损伤。
关键词 挤压综合征 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 筋膜间隔 左下肢 颈疼痛 深筋膜切开 山东新汶 肌红蛋白尿 肢体 颈髓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机械血栓清除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疗效观察 被引量:8
2
作者 尹孝亮 郎德海 王迪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88-594,共7页
目的:探讨经皮机械血栓清除(PMT)或联合导管直接溶栓(CDT)与单纯CDT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宁波市第二医院血管外科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采用PMT和CDT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PMT组94例... 目的:探讨经皮机械血栓清除(PMT)或联合导管直接溶栓(CDT)与单纯CDT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宁波市第二医院血管外科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采用PMT和CDT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PMT组94例采用AngioJet机械血栓清除系统,若血栓残留则联合CDT治疗;CDT组76例单纯行CDT治疗;两组血栓清除后若存在髂静脉狭窄则联合腔内血管成形术。评估并比较两组的血栓清除程度及安全性。结果:PMT组血栓清除程度达Ⅲ级86例(91.5%),Ⅱ级5例(5.3%),Ⅰ级3例(3.2%);CDT组血栓清除程度达Ⅲ级63例(82.9%),Ⅱ级7例(9.2%),Ⅰ级6例(7.9%),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下肢肿胀症状均得到有效缓解,双下肢膝上15 cm周径差分别为(2.3±0.9)cm和(2.5±1.1)cm(P>0.05)。PMT组溶栓时间较CDT组缩短[(2.6±1.2)d与(5.3±1.5)d,P<0.05],尿激酶用量减少[(15.0±5.0)×10~5U与(26.5±7.5)×10~5U,P<0.05]。PMT组术后血红蛋白下降(10.2±4.6)g/L,下降幅度较CDT组增加(P<0.01)。随访期间,两组患者血栓复发及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PMT与CDT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均有很好的血栓清除效果,且PMT溶栓时间短、尿激酶用量少,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溶解疗法/方法 导管插入术 支架 静脉 急性 静脉血栓形成 下肢/血液供给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机械血栓清除联合支架植入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中远期疗效评估 被引量:1
3
作者 余钻标 林作栋 郎德海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23-627,共5页
目的:评估经皮机械血栓清除(PMT)联合支架植入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中远期疗效。方法:收集宁波市第二医院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因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行PMT联合支架植入7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支架植入后血流通畅改善情况... 目的:评估经皮机械血栓清除(PMT)联合支架植入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中远期疗效。方法:收集宁波市第二医院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因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行PMT联合支架植入7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支架植入后血流通畅改善情况,术后随访通过Villalta评分量表评估患者血栓后综合征发生情况,并行下肢超声或造影检查评估支架通畅情况。结果:70例PMT联合髂静脉支架植入患者术后血流均明显改善,血栓Ⅲ级清除62例(88.6%),Ⅱ级清除5例(7.1%),Ⅰ级清除3例(4.3%)。吸栓期间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15.0±2.5)个月,64例(91.4%)患者支架通畅,9例(12.8%)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血栓后综合征。结论:PMT联合支架植入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效果良好,中远期支架通畅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溶解疗法/方法 静脉 急性 静脉血栓形成 下肢/血液供给 治疗结果 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机械性血栓清除联合支架植入治疗髂静脉狭窄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中远期疗效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春伦 邱宸阳 +3 位作者 沈兰 朱人大 周华吉 张鸿坤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8-114,共7页
目的:观察经皮机械性血栓清除(PMT)联合髂静脉支架植入治疗髂静脉狭窄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中远期疗效。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1年6月于浙北地区五家三级医院血管外科接受PMT联合髂静脉支架植入治疗的髂静脉狭窄合并下肢深静脉血... 目的:观察经皮机械性血栓清除(PMT)联合髂静脉支架植入治疗髂静脉狭窄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中远期疗效。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1年6月于浙北地区五家三级医院血管外科接受PMT联合髂静脉支架植入治疗的髂静脉狭窄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总计1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信息,统计下肢血栓清除率、患肢血栓复发率、支架通畅率、下肢血栓后综合征(PTS)发生率,以及安全性评估指标如出血、死亡、肺栓塞、支架折断和移位等。结果:125例患者中,下肢血栓清除程度Ⅰ级8例(6.4%),Ⅱ级10例(8.0%),Ⅲ级107例(85.6%)。中位随访时间为74个月,12、24、36个月患肢血栓复发率分别为8.48%、8.93%和10.91%,髂静脉支架通畅率分别为91.52%、91.07%和89.09%,PTS发生率分别为5.08%、5.36%和6.36%,且均为轻度PTS。未出现如死亡、大面积肺栓塞及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等重大安全性事件,未出现因支架折断等特殊情况再次入院干预事件。结论:PMT联合髂静脉支架植入能迅速清除髂静脉狭窄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恢复下肢静脉血流,中远期支架通畅率高,PTS发生率低,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机械性血栓清除 支架植入 静脉压迫综合征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下肢血栓后综合征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非腘静脉入路置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效果比较
5
作者 王剑 钱成 +6 位作者 顾建平 高立兵 公茂峰 刘亮 倪国庆 彭鹏 陈国平 《介入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14-721,共8页
目的比较两种非腘静脉穿刺入路置管溶栓(catheter-directed thrombolysis,CDT)治疗急性混合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技术指标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22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和附属... 目的比较两种非腘静脉穿刺入路置管溶栓(catheter-directed thrombolysis,CDT)治疗急性混合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技术指标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22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和附属南京医院首选小腿深静脉入路(45例)和健肢股静脉入路(74例)行CDT治疗的急性下肢混合型DVT患者临床资料。评价比较两组间血管穿刺和置管技术成功率,以及成功置管的CDT静脉穿刺次数、置鞘时间、置管时间、溶栓时间、溶栓剂用量和相关并发症(包括静脉穿刺及抗凝溶栓相关并发症),不同解剖节段溶栓效果和至少随访12个月临床疗效。结果选择小腿深静脉入路、健肢股静脉入路成功置管CDT患者分别为31例、58例,技术成功率分别为68.89%(31/45)、78.38%(58/7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8)。小腿深静脉入路组21例(67.74%)置鞘成功需2针次以上穿刺;健肢股静脉入路组置鞘时间明显少于小腿深静脉入路组[(1.84±0.87)min比(10.52±6.13)min,P<0.001],但置管时间明显长于小腿深静脉入路组[(41.60±13.31)min比(20.06±4.46)min,P<0.001]。健肢股静脉入路组、小腿深静脉入路组溶栓时间分别为(5.34±1.43)d、(5.06±1.18)d(P=0.354),但健肢股静脉入路组溶栓剂用量较多[(352.16±71.98)万U比(284.68±77.64)万U,P<0.001]。末次随访显示,小腿深静脉入路组股腘静脉通畅率程度明显高于健肢股静脉入路组(P=0.037)。两组间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ost-thrombotic syndrome,PTS)发生率、静脉功能不全流行病学和经济研究-生活质量/症状(VEINES-QOL/Sym)问卷调查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小腿深静脉入路CDT与健肢股静脉入路CDT相比,可更好地清除腘静脉和股浅静脉内血栓,提高股腘静脉通畅率,但在减少PTS发生和改善患者VEINES-QOL/Sym上并无明显优势,且对小腿深静脉穿刺置鞘技术要求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下肢 置管溶栓 静脉 静脉 穿刺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机械导管溶栓联合Venovo静脉支架植入治疗髂静脉压迫伴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被引量:6
6
作者 吕正佐 王兵 +2 位作者 牛晓阳 王岭 郑浩哲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27-632,共6页
目的评价药物-机械导管溶栓(pharmacomechanical catheter-directed thrombolysis,PCDT联合Venovo(Bard)静脉支架植入治疗髂静脉压迫综合征(iliac vein compression syndrome,IVCS)伴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 目的评价药物-机械导管溶栓(pharmacomechanical catheter-directed thrombolysis,PCDT联合Venovo(Bard)静脉支架植入治疗髂静脉压迫综合征(iliac vein compression syndrome,IVCS)伴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短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7月至2022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采用PCDT联合Venovo静脉支架植入治疗IVCS伴急性下肢DVT的23例患者临床资料,评价患者手术前后下肢周径差及术后血栓清除率。于术后第1、3、6个月进行门诊随访,记录患者静脉临床严重程度评分(venous clinical severity score,VCSS)并检查支架通畅情况。结果所有手术均获成功,靶病变血栓均达到完全清除(清除率>95%),同期植入Venovo髂静脉支架23枚。术后6个月随访期间未见支架发生移位、断裂或脱落等情况,无死亡病例。23例患者下肢患-健侧周径差(大腿、小腿)分别由术前(5.59±0.93)cm、(3.52±0.85)cm下降为术后(1.43±0.68)cm、(1.41±0.72)c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第6个月时VCSS较术前显著降低(5.4±1.1 vs 8.0±1.9,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第6个月时一期通畅率为95.7%(22/23),手术再干预率为4.3%。结论应用PCDT联合Venovo静脉支架植入治疗IVCS伴急性下肢DVT安全有效,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压迫综合征 静脉血栓形成 药物机械导管溶栓 静脉支架置入术 疗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coStream经皮机械性血栓清除治疗Cockett综合征合并急性髂股静脉血栓 被引量:1
7
作者 赵呈祥 段友良 卢军峰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801-803,共3页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亦称Cockett综合征或梅-黑(May-Thurner)综合征,指髂静脉受压狭窄所致系统性疾病,分为非血栓性髂静脉压迫综合征和血栓性髂静脉压迫综合征;合并急性髂股静脉血栓时可出现下肢肿胀、疼痛等症状,严重时可致肺栓塞甚至猝死...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亦称Cockett综合征或梅-黑(May-Thurner)综合征,指髂静脉受压狭窄所致系统性疾病,分为非血栓性髂静脉压迫综合征和血栓性髂静脉压迫综合征;合并急性髂股静脉血栓时可出现下肢肿胀、疼痛等症状,严重时可致肺栓塞甚至猝死^([1])。近年来,经皮机械性血栓清除(percutaneous mechanical thrombectomy, PMT)联合经皮球囊扩张成形(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 PTA)及植入血管内支架等措施已经广泛用于治疗Cockett综合征合并急性髂股静脉血栓^([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黑综合征 静脉 静脉 静脉血栓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致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的介入治疗 被引量:7
8
作者 周玉斌 徐克 +3 位作者 肖亮 冯博 苏洪英 关丽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6期553-555,共3页
目的 探讨髂静脉压迫综合征所致急性髂 股静脉血栓形成的介入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在下腔静脉置入滤器后 ,应用经颈静脉髂 股静脉血栓清除术、PTA和 /或经皮血管内支架置入术等血管介入技术进行综合性介入治疗。结果  6例患者经... 目的 探讨髂静脉压迫综合征所致急性髂 股静脉血栓形成的介入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在下腔静脉置入滤器后 ,应用经颈静脉髂 股静脉血栓清除术、PTA和 /或经皮血管内支架置入术等血管介入技术进行综合性介入治疗。结果  6例患者经上述综合性介入治疗后血栓全部清除 ,5例患者的 7处髂静脉狭窄经PTA治疗后效果满意 ,另 1例患者的2处髂静脉狭窄PTA后效果不佳 ,经置入 1枚Wallstent(14mm× 80mm )和 1枚国产Z型 (16mm× 5 6mm )静脉内支架后狭窄解除。术后随访 5~ 3 3 .5个月 ,平均 19.4个月 ,临床无复发。结论 经颈静脉髂 股静脉血栓清除术、PTA及经皮血管内支架置入术等介入技术的综合应用是治疗髂静脉压迫综合征所致急性髂 股静脉血栓形成的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治疗手段。治疗后近、中期疗效显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压迫综合征 静脉血栓形成 介入性放射学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急性期髂股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治疗的价值 被引量:1
9
作者 周玉斌 徐克 +1 位作者 冯博 苏洪英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4期457-459,共3页
目的 探讨非急性期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的综合性介入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在下腔静脉置入滤器后 ,应用经颈静脉髂 股静脉血栓清除术、经导管接触性溶栓术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PTA)等多种血管介入技术进行综合性介入治疗。结果 滤器... 目的 探讨非急性期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的综合性介入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在下腔静脉置入滤器后 ,应用经颈静脉髂 股静脉血栓清除术、经导管接触性溶栓术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PTA)等多种血管介入技术进行综合性介入治疗。结果 滤器置入成功率为 10 0 % ,7例患者经上述综合性介入治疗后有 5例患者血栓完全清除 (71.4% ) ,1例血栓部分清除 (14 .3 % ) ,1例无效 (14 .3 % ) ,5例血栓完全清除患者术后随访 2~ 5 3个月 (中位随访期 2 9个月 ) ,临床无症状复发。 1例血栓部分清除患者术后症状减轻 ,随访期内症状反复。 7例患者术中、术后未发生肺动脉栓塞 ,6例随访患者随访期内未发生肺动脉栓塞。结论 经颈静脉髂 股静脉血栓清除术、经导管接触性溶栓术及PTA等介入技术的综合应用是治疗非急性期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的一种简便、实用、安全、有效、微创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静脉血栓形成 介入治疗 经颈静脉静脉血栓清除术 经导管接触性溶栓术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腔内介入治疗双下腔静脉畸形并左干、左髂静脉血栓及左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丁穆 韩新强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1-232,共2页
患者男,61岁,摔伤后卧床4天、左下肢肿胀8 h;既往体健。查体:左下腹触痛;左下肢增粗,呈重度非凹陷性水肿,伴皮肤青紫,皮温降低;未扪及左侧足背动脉搏动。实验室检查:D-二聚体58.42 mg/L。超声提示左髂静脉及左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 患者男,61岁,摔伤后卧床4天、左下肢肿胀8 h;既往体健。查体:左下腹触痛;左下肢增粗,呈重度非凹陷性水肿,伴皮肤青紫,皮温降低;未扪及左侧足背动脉搏动。实验室检查:D-二聚体58.42 mg/L。超声提示左髂静脉及左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穿刺右侧股静脉进行造影,见下腔静脉(inferior vena cava,IVC)血流通畅(图1A),于双侧肾静脉汇入IVC处远心端放置滤器;左足背静脉造影示左胫后静脉及腘静脉DVT,左髂、股静脉显示不清(图1B);穿刺左胫前静脉引入单弯导管进行造影,示左髂、股静脉DVT(图1C),双干IVC,且其左干内见大量血栓(图1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 静脉 下肢 静脉血栓形成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顺行置管方式溶栓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23
11
作者 苏浩波 顾建平 +5 位作者 楼文胜 何旭 陈亮 陈国平 宋进华 汪涛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1期15-18,共4页
目的探讨经大隐静脉穿刺入路置管溶栓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的应用价值。方法46例经造影明确诊断的急性髂股静脉血栓患者,随机分为2组,经患肢大隐静脉入路置管溶栓的为A组(21例),经患肢腘静脉入路置管溶栓的为B组(25例)。对两组患者总体... 目的探讨经大隐静脉穿刺入路置管溶栓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的应用价值。方法46例经造影明确诊断的急性髂股静脉血栓患者,随机分为2组,经患肢大隐静脉入路置管溶栓的为A组(21例),经患肢腘静脉入路置管溶栓的为B组(25例)。对两组患者总体治疗效果、静脉通畅度、患肢消肿率、穿刺置管消耗时间及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等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总体有效率A组95.2%;B组96.0%;消肿率A组(86.6±20.0)%,B组(85.7±14.6)%;静脉通畅度A组(57.9±19.4)%,B组(57.7±19.3)%。两组之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穿刺消耗时间少于B组(P<0.05),大隐静脉穿刺难度低于腘静脉。大隐静脉置管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腘静脉置管(P<0.05)。结论经大隐静脉穿刺置管溶栓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是简单易行、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静脉血栓 大隐静脉 静脉 置管溶栓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期血栓机械清除联合髂静脉支架植入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2例 被引量:29
12
作者 樊宝瑞 金泳海 +2 位作者 段鹏飞 杨超 倪才方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0-64,共5页
目的评价经皮机械血栓清除术(PMT)联合髂静脉支架植入一期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2014年12月至2016年1月收治12例急性下肢DVT伴左侧髂静脉受压综合征(IVCS)患者,男3例,女9例,平均年龄(50.42... 目的评价经皮机械血栓清除术(PMT)联合髂静脉支架植入一期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2014年12月至2016年1月收治12例急性下肢DVT伴左侧髂静脉受压综合征(IVCS)患者,男3例,女9例,平均年龄(50.42±16.21)岁;均有左下肢肿胀、疼痛症状,其中中央型3例,混合型9例。所有患者术前均置入下腔静脉滤器,术后取出。Angio Jet血栓清除导管PMT术、球囊扩张和髂静脉支架植入均在同期完成,复查造影有残余血栓时保留鞘管,给予溶栓治疗。术后1、3、6、12个月门诊随访,彩色超声和(或)下肢静脉造影复查了解深静脉及支架内血流通畅情况。结果 12例患者均同期完成手术,技术成功率100%。手术时间60~110 min,平均(96.25±14.32)min;血栓抽吸时间51~280 s,平均(199.92±74.89)s。血栓清除率Ⅲ级10例,Ⅱ级2例,临床症状均得到缓解。除部分患者在左髂总静脉球囊扩张中有不同程度疼痛外,无肺栓塞、严重出血等并发症发生。平均随访(5.58±2.75)个月,11例彩色超声和(或)下肢静脉造影提示深静脉及髂静脉支架内血流通畅,1例脑星形细胞瘤手术患者复发。结论同期PMT联合髂静脉支架植入治疗急性下肢DVT方法安全可行,初步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受压综合征 静脉血栓形成 血栓机械清除 腔内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机械性血栓清除术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 被引量:8
13
作者 赵辉 胡红耀 +4 位作者 饶珉 吴振中 任权 吴晶晶 李忠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393-397,共5页
目的观察经皮机械性血栓清除术(PMT)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21例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置入下腔静脉滤器,之后应用Aspirex导管行PMT,并造影评估血栓清除效果,发现血栓残留时行经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如清除血... 目的观察经皮机械性血栓清除术(PMT)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21例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置入下腔静脉滤器,之后应用Aspirex导管行PMT,并造影评估血栓清除效果,发现血栓残留时行经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如清除血栓发现髂静脉严重狭窄或闭塞,则行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术。最后取出下腔静脉滤器。观察治疗并发症、血栓清除效果及症状改善情况。术后1、3、6个月随访评估静脉通畅情况,并以Villalta评分判断血栓后综合征发生与否及其等级。结果 21例均顺利完成PMT。8例血栓完全清除;13例血栓部分清除,经置管溶栓后残留血栓均获清除。13例因左髂静脉重度狭窄或闭塞而接受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术。治疗后21例静脉血流均恢复,下肢肿胀、疼痛症状均缓解,无手术相关严重并发症及死亡。术后随访未见血栓复发,髂静脉支架均通畅;1例术后6个月Villalta评分5分,为轻度血栓后综合征。结论 PMT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 静脉 静脉血栓形成 血管内治疗 机械取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并Cockett综合征的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髂静脉扩张成形时机对导管直接溶栓持续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23
14
作者 冯琦琛 李选 +1 位作者 李天润 董国祥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2期116-118,126,共4页
目的探讨合并Cockett综合征的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患者髂静脉扩张成形时机对导管直接溶栓持续时间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急性DVT合并Cockett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髂静脉扩张成形和导管直接溶栓... 目的探讨合并Cockett综合征的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患者髂静脉扩张成形时机对导管直接溶栓持续时间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急性DVT合并Cockett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髂静脉扩张成形和导管直接溶栓的先后顺序,分为导管直接溶栓前扩张髂静脉狭窄(n=14,A组)与导管直接溶栓过程中或溶栓后扩张髂静脉狭窄(n=24,B组)2组,比较溶栓时间、溶栓效果以及扩张局部出血情况。结果 A组溶栓时间(25.79±18.23)h,B组(46.83±23.36)h,差异有显著性(t=-2.891,P=0.006),2组溶栓效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介入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合并Cockett综合征时,髂静脉扩张成形在导管直接溶栓之前实施能够显著缩短溶栓时间,且不增加出血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COCKETT综合征 静脉扩张成形 导管直接溶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方法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对照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岳天华 黄健 +2 位作者 赵辉 赵苏鸣 门忠杰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98-201,共4页
目的比较经皮血栓抽吸联合导管内溶栓与单纯经患肢足背静脉溶栓治疗急性髂股深静脉血栓效果。方法78例造影诊断为急性髂股静脉血栓患者,先置入下腔静脉滤器,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A组(33例)经患肢足背静脉滴注尿激酶;B组(45例)导... 目的比较经皮血栓抽吸联合导管内溶栓与单纯经患肢足背静脉溶栓治疗急性髂股深静脉血栓效果。方法78例造影诊断为急性髂股静脉血栓患者,先置入下腔静脉滤器,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A组(33例)经患肢足背静脉滴注尿激酶;B组(45例)导管置于血栓内,先抽吸部分血栓,再置入溶栓导管,滴注尿激酶。对两组患者总体治疗效果、患肢消肿率、治疗时间及并发症等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总体有效率A组87.9%,B组100%;大腿消肿率A组(52.9±23.6)%,B组(65.1±14.2)%;小腿消肿率A组(66.0±21.4)%,B组(72.5±10.6)%,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时间长于B组,尿激酶使用量及并发症也多于B组;A组15例治疗后取出下腔静脉滤器,B组34例。随访半年,A组6例复发,B组无复发。结论经皮血栓抽吸联合导管内溶栓治疗急性髂股深静脉血栓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经患肢足背静脉溶栓,且并发症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静脉血栓 导管内溶栓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支架在髂股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6
作者 苏浩波 顾建平 +3 位作者 何旭 陈亮 楼文胜 陈国平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5期405-407,共3页
目的 探讨血管内支架在髂股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 0 0 1年 1月~ 2 0 0 3年 8月 ,对 38例接受综合性介入治疗的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施以血管内支架植入术 ,术后口服抗凝治疗。术后 1、3、6、12个月定期临床随... 目的 探讨血管内支架在髂股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 0 0 1年 1月~ 2 0 0 3年 8月 ,对 38例接受综合性介入治疗的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施以血管内支架植入术 ,术后口服抗凝治疗。术后 1、3、6、12个月定期临床随访 ,并通过静脉造影或超声检查支架开通情况。结果 38例患者在接受综合性介入治疗的基础上 ,对其残存狭窄 >30 %的病变之髂股静脉成功植入血管内支架。其中 35例患者支架植入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术后平均住院日为 7.8d ;另外 3例支架植入后症状改善不明显 ,术后 6个月造影显示支架内闭塞。结论 在髂股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治疗中应用血管内支架可有效地解决髂股静脉节段性狭窄闭塞的基础病变 ,从而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支架 静脉血栓形成 介入治疗 静脉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 被引量:3
17
作者 董典宁 张十一 +5 位作者 金星 吴学君 种振岳 张精勇 孙岩 侯向前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7期609-611,共3页
目的 探讨介入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4年2月~2006年4月对20例急性髂股静脉血栓采用超声引导下腘静脉置管溶栓联合髂静脉支架植入治疗,静脉造影评价静脉通畅程度。结果 20例均在超声引导下腘静脉置管溶栓;15例行球... 目的 探讨介入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4年2月~2006年4月对20例急性髂股静脉血栓采用超声引导下腘静脉置管溶栓联合髂静脉支架植入治疗,静脉造影评价静脉通畅程度。结果 20例均在超声引导下腘静脉置管溶栓;15例行球囊扩张及髂静脉支架术,5例行单纯球囊扩张术;10例行临时性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腘静脉置管溶栓后经导管静脉造影见髂静脉再通率30%~90%,平均55%;股静脉再通率40%~80%,平均65%。1例术后出现血尿,未发现症状性肺动脉栓塞。术后患肢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住院费用(5.2~8.1)万元,平均7.4万元。20例随访1~24个月,平均12个月,15例髂静脉支架植入髂静脉通畅率100%(15/15),5例髂静脉球囊扩张中,2例髂静脉完全闭塞,3例髂静脉再通10%~20%。结论 腘静脉置管溶栓术联合髂静脉支架植入术是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是价格昂贵,广泛应用有一定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静脉 溶栓 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囊扩张辅助导管溶栓治疗65岁以上患者急性髂股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5
18
作者 陈淼 张灵 +2 位作者 姚武 张蕃昌 高家宝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935-1938,共4页
目的探讨球囊扩张辅助导管溶栓治疗65岁以上患者急性髂股静脉血栓的效果及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3月期间我科收治的78例65岁以上急性髂股静脉血栓患者经3种不同治疗方案分为3组,A组:系统溶栓组,B组:导管溶栓组,C组:球... 目的探讨球囊扩张辅助导管溶栓治疗65岁以上患者急性髂股静脉血栓的效果及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3月期间我科收治的78例65岁以上急性髂股静脉血栓患者经3种不同治疗方案分为3组,A组:系统溶栓组,B组:导管溶栓组,C组:球囊辅助导管溶栓组;分析3组患者相关数据。结果所有患者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缓解,溶栓时间、尿激酶总量、并发症发生率B、C组优于A组(P <0.05),C组优于B组(P <0.05);治疗前后下肢周径差变化、静脉通畅度评分、静脉通畅率及静脉血栓后遗症发生率B、C组明显优于A组(P <0.05),B、C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导管溶栓对治疗65岁以上患者髂股静脉血栓效果明确、安全、经济,可降低深静脉血栓后遗症形成的概率,预先球囊扩张可以缩短溶栓治疗时间,减少溶栓药物剂量及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静脉血栓 导管接触溶栓 球囊扩张 65岁以上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髂静脉受压综合征并发下肢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导管取栓与介入治疗 被引量:4
19
作者 杨轲 王雅 马从乾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2291-2292,共2页
左髂静脉受压综合征并发急性髂股深静脉血栓形成以单纯抗凝和溶栓治疗血栓复发率和血栓后遗症发生率高,2008年3月至2010年6月,我院对17例该病患者采用导管取栓与介入综合治疗措施.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下肢急性静脉血栓形成 静脉受压综合征 导管取栓 溶栓治疗 并发 静脉血栓形成 介入综合治疗 疗效满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髂股深静脉血栓形成相关解剖研究及经颈静脉介入治疗 被引量:2
20
作者 徐浩 祖茂衡 +3 位作者 顾玉明 李国均 张庆桥 魏宁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1997年第3期130-132,共3页
通过尸检、CT及静脉造影对髂股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相关解剖进行研究,强调解剖因素在髂股DVT中的重要性。4例髂股DVT经颈静脉导管内尿激酶溶栓或溶栓+PTA+Stent治疗,技术及临床成功率达75%,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介入治疗髂股DVT... 通过尸检、CT及静脉造影对髂股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相关解剖进行研究,强调解剖因素在髂股DVT中的重要性。4例髂股DVT经颈静脉导管内尿激酶溶栓或溶栓+PTA+Stent治疗,技术及临床成功率达75%,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介入治疗髂股DVT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形成 溶栓 血管成形术 介入治疗 静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