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急性非等容量血液稀释联合氨甲环酸对凝血因子和失血量的影响 |
朱玉民
骆喜宝
刘志贵
覃祥玲
黄志华
王菲
翟庶文
|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
2015 |
7
|
|
2
|
急性非等容量血液稀释法的临床应用 |
王耀华
郑祥德
|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
2005 |
3
|
|
3
|
急性非等容性血液稀释联合氨甲环酸对脑肿瘤手术患者循环功能和血气电解质的影响 |
骆喜宝
朱玉民
刘志贵
黄志华
覃祥玲
翟庶文
|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
2015 |
4
|
|
4
|
氨甲环酸联合急性等容量血液稀释在非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应用 |
李炎
张崧
周莹
漆勇
郭建荣
|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
2017 |
7
|
|
5
|
急性超容量血液稀释对氧供、氧耗、循环血容量和血管外肺水的影响 |
于布为
顾敏杰
薛庆生
|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
2003 |
89
|
|
6
|
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对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手术病人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
盛洪广
罗振中
陈受琳
周志东
左恒
徐国海
|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
2005 |
17
|
|
7
|
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对脊柱手术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
刘慧慧
彭雪梅
林永新
李雅兰
|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11
|
|
8
|
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联合瑞芬太尼控制性降压对颅内动脉瘤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和脑氧代谢的影响 |
张学康
赵为禄
闵佳
戴寒英
|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33
|
|
9
|
食管超声多普勒监测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
王强
陈绍洋
熊利泽
曾毅
朱萧玲
熊东方
胡胜
|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
2003 |
8
|
|
10
|
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复合控制性降压在脊柱侧弯手术中的应用 |
周毛
吴强
梁建军
苗丽萍
杨勇志
曹铭辉
|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
2008 |
12
|
|
11
|
人工胶体液用于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
李君
张欢
杨拔贤
|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
2007 |
27
|
|
12
|
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对深静脉血栓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
曾凡荣
王宇恒
左会明
王宇娜
|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10
|
|
13
|
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联合控制性降压用于舌癌根治术老年患者的临床观察 |
施小彤
刘涛
沈浩林
王维
毛新俊
覃斌
|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8
|
|
14
|
脊柱患者急性非等容血液稀释的效果 |
卢爱新
郭乃超
李永刚
张丽萍
张春玉
金海松
张伟东
|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
2013 |
3
|
|
15
|
急性等容量血液稀释对丙泊酚靶控输注的影响 |
曹晖
蒋豪
薛张纲
缪长虹
|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
2005 |
9
|
|
16
|
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联合自体血回收对患者回输自体血红细胞膜钙泵活性的影响 |
李建华
李斌
胡惠英
程磊
吴坛光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3
|
|
17
|
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D)对靶控输注(TCI)不同溶剂丙泊酚血药浓度的影响 |
刘伟
刘晓茜
宫燕
唐俊
张丽军
|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6
|
|
18
|
诱导期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在老年患者的应用 |
滕如阳
张卫
李莉
|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
2005 |
4
|
|
19
|
全麻诱导期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用于老年手术患者的可行性 |
滕如阳
艾艳秋
张卫
李莉
|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
2006 |
4
|
|
20
|
丙泊酚-异氟烷静吸复合麻醉联合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用于颅脑手术的观察 |
秦丽文
张舟
张长椿
郑良杰
|
《实用医学杂志》
CAS
|
2006 |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