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左心房心外膜脂肪组织对急性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电复律后复发的影响 |
符霞
沈才杰
陆曹杰
张丹
孙立勤
|
《浙江临床医学》
|
2020 |
2
|
|
2
|
基于“肝风心火相煽”病机理论自拟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衍化方治疗非瓣膜病性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观察 |
及孟
王鸿燕
林冬晶
李品慧
|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3
|
螺内酯联合胺碘酮治疗非瓣膜病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研究 |
刘伟利
王桂芳
|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
2008 |
6
|
|
4
|
阵发性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内皮纤溶储备功能的研究 |
胡立群
陈曙光
蔡其云
王卫东
刘骏
|
《安徽医学》
|
2001 |
0 |
|
5
|
血清亲环素A与非心瓣膜病持续性心房颤动关系的研究 |
宣玲
王茂林
唐碧
赵皓
吴士礼
包宗明
|
《安徽医学》
|
2014 |
0 |
|
6
|
用华法林对老年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患者进行抗凝治疗的效果研究 |
季雪峰
|
《当代医药论丛》
|
2017 |
5
|
|
7
|
用华法林对有高出血风险的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进行低强度抗凝治疗的效果探究 |
钱剑峰
刘庆军
|
《当代医药论丛》
|
2019 |
1
|
|
8
|
临床药师指导华法林抗凝治疗非瓣膜病心房颤动与传统治疗的差异 |
胡勇平
|
《临床医药实践》
|
2016 |
0 |
|
9
|
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服用达比加群酯合理性、安全性和依从性评价 |
杨玉辉
罗助荣
郑卫星
黄明方
林毅
曹小织
章文莉
|
《中国药物警戒》
|
2018 |
8
|
|
10
|
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卒中风险评估方法的探讨 |
张琦
刘丽云
原向芝
赖杰
王春玲
|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
2019 |
8
|
|
11
|
非瓣膜病心房颤动缺血性卒中的预防研究进展 |
文书
王悦喜
|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
2021 |
7
|
|
12
|
胺碘酮治疗非瓣膜病心房颤动的临床观察 |
覃宇果
冯培芳
付其涛
|
《浙江临床医学》
|
2003 |
0 |
|
13
|
脂蛋白(a)及红细胞分布宽度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合并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
侯新
张晓红
|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
2023 |
5
|
|
14
|
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口服新型抗凝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
王景安
朱正炎
|
《中国社区医师》
|
2023 |
1
|
|
15
|
《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应用新型口服抗凝药物中国专家建议》新闻发布会在京召开 |
|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
2014 |
0 |
|
16
|
不同抗凝强度华法令对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的预后研究 |
肖飞
黄梦红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6 |
0 |
|
17
|
非瓣膜病心房颤动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最佳初始剂量研究 |
张建军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4 |
0 |
|
18
|
血清半乳糖凝集素-3水平预测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心房颤动的价值 |
高曙光
耿国英
韩文杰
|
《河南医学研究》
CAS
|
2021 |
0 |
|
19
|
不同抗凝强度华法林对非瓣膜病房颤患者血栓栓塞的预防作用 |
高悦顺
程晓静
张红
付蓉
郭公慧
吴昭德
|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
2007 |
6
|
|
20
|
非瓣膜病性房颤患者血小板功能及凝血纤溶功能变化的临床意义 |
解见业
蔡尚郎
吴玉辉
|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
2011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