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6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雾化吸入方式对急性阻塞性肺疾病患儿血氧饱和度的影响及对策 被引量:28
1
作者 李锦燕 贾晓慧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5年第9期10-11,14,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雾化吸入方法对急性阻塞性肺疾病(AOPD)患儿血氧饱和度(SaO2)的影响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患AOPD的住院婴幼儿240例,将其分为重症组和轻症组,每组再分为氧气雾化组和超声雾化组,并在雾化治疗时监测SaO2的变化。结果氧气雾化... 目的探讨不同雾化吸入方法对急性阻塞性肺疾病(AOPD)患儿血氧饱和度(SaO2)的影响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患AOPD的住院婴幼儿240例,将其分为重症组和轻症组,每组再分为氧气雾化组和超声雾化组,并在雾化治疗时监测SaO2的变化。结果氧气雾化时SaO2明显升高(P<0.01),雾化结束后的SaO2与雾化前比较却无显著的变化;但超声雾化吸入组的重症组,其SaO2显著低下(P<0.01)。结论不同雾化吸入方式对AOPD患儿的SaO2有显著影响,氧气雾化吸入比超声雾化吸入更适于AOPD的患儿;对雾化吸入后SaO2明显下降的患儿,改变护理措施往往能达到提升SaO2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急性阻塞性肺疾病 超声雾化吸入 氧气雾化吸入 血氧饱和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阻塞性肺疾病患儿采用不同雾化吸入方式对血氧饱和度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于萍 崔雪 《护士进修杂志》 2012年第20期1899-1901,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阻塞性肺疾(AOPD)患儿采用不同雾化吸入方式对血氧饱和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住院患儿360例,分别随机给予超声、氧气和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和常规护理,监测患儿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并分析实验数据。结果两... 目的探讨急性阻塞性肺疾(AOPD)患儿采用不同雾化吸入方式对血氧饱和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住院患儿360例,分别随机给予超声、氧气和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和常规护理,监测患儿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并分析实验数据。结果两组在雾化前和雾化5min时差异具有极显著意义(P<0.01),超声组和氧气组雾化前后,以及压缩泵组雾化5min时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不同雾化吸入方式对AOPD患儿的SpO2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氧气雾化吸入比超声和空气雾化吸入更适于AOPD的患儿,对雾化吸入后SpO2明显下降的患儿应及时采取合适的护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阻塞性肺疾病 雾化吸入 血氧饱和度 护理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嗜酸粒细胞水平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关系
3
作者 谢红英 赵怡 +1 位作者 李庆虹 赵龙 《中国实用医药》 2025年第12期14-18,共5页
目的研究血嗜酸性粒细胞(EOS)水平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关系。方法选取AECOPD住院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血常规中EOS占白细胞总数的百分比(EOS%)将患者分为高EOS组(EOS%≥2%,32例)和低EOS组(EOS%<2%,68例)... 目的研究血嗜酸性粒细胞(EOS)水平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关系。方法选取AECOPD住院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血常规中EOS占白细胞总数的百分比(EOS%)将患者分为高EOS组(EOS%≥2%,32例)和低EOS组(EOS%<2%,68例)。采集并比较两组临床资料、治疗前后细胞因子水平、治疗效果及预后效果;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AECOPD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高EOS组入院前1年内中度及重度急性加重次数、过去1年使用激素治疗、改良呼吸困难指数(mMRC)等级、慢性阻塞性肺病自我评估测试(CAT)评分、住院天数、出院后1年内急性加重次数均低于低EO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EOS组总有效率96.88%高于低EOS组的8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EOS组死亡率3.13%低于低EOS组的1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低EOS组白细胞介素(IL)-5、IL-6、IL-8、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低于高EO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L-5、IL-6、IL-8、IL-17、TNF-α水平均降低,高EOS组均低于低EO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0例患者中预后良好患者77例,预后不良23例。高EOS组预后良好29例(90.63%),预后不良3例(9.38%);低EOS组预后良好48例(70.59%),预后不良20例(29.41%)。高EOS组患者预后良好率高于低EO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33,P=0.026<0.05)。两组预后良好患者EOS水平均高于本组预后不良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EOS组预后良好患者的EOS水平高于低EOS组预后良好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EOS组预后不良患者的EOS水平与低EOS组预后不良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L-5、IL-8、TNF-α、EOS均可以作为AECOPD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EOS水平与AECOPD患者的病情发展、治疗效果和预后密切相关,EOS是评估AECOPD治疗效果和预后的重要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性粒细胞 细胞因子 慢性阻塞性疾病急性加重期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伴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疗效及其影响因素
4
作者 马竞驰 张丽 +1 位作者 季学丽 赵青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5年第2期87-92,共6页
目的探究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急诊抢救室收治的老年AE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160例,均采用... 目的探究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急诊抢救室收治的老年AE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160例,均采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并分析临床疗效及治疗前、治疗24 h肺功能与血气指标变化情况。采用SPSS 26.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及χ^(2)检验。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机械通气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160例患者均接受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其中116例(72.50%)通气成功并撤机(通气成功组),44例(27.50%)通气失败(通气失败组)。160例患者机械通气治疗24 h用力肺活量(FVC)、呼气峰值流量(PE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pH、动脉血氧分压(PaO_(2))较治疗前升高,心率(HR)、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0岁(OR=1.589,95%CI 1.210~2.087)、糖尿病(OR=2.257,95%CI 1.319~3.862)、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OR=4.710,95%CI 2.580~8.598)、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19分(OR=22.280,95%CI 2.538~195.586)、PaO_(2)<55 mmHg(1 mmHg=0.133 kPa;OR=8.712,95%CI 2.220~34.189)和PaCO_(2)≥75 mmHg(OR=25.800,95%CI 4.703~141.535)是老年AE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老年AE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接受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可获取良好疗效,能够改善缺氧症状及肺功能,但年龄、糖尿病、MODS、APACHEⅡ评分、PaO_(2)和PaCO_(2)是其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需在临床应用中予以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慢性阻塞性疾病急性加重期 呼吸衰竭 机械通气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使用低分子肝素对患者肺功能、凝血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5
作者 宋伟 《当代医药论丛》 2025年第1期70-73,共4页
目的:探讨肺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使用低分子肝素对患者的肺功能、凝血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连云港市赣榆区中医院2021年2月至2024年3月诊治的肺癌合并AECOPD患者7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n=36... 目的:探讨肺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使用低分子肝素对患者的肺功能、凝血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连云港市赣榆区中医院2021年2月至2024年3月诊治的肺癌合并AECOPD患者7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n=36)、对照组(n=36)。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化疗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治疗方式。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7 d的肺功能指标[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呼气峰值流速(PEF)]、凝血功能指标[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出血时间(BT)、凝血时间(CT)]、炎性因子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并就各组发生的不良反应进行记录及对比。结果:患者经7 d治疗后,检测指标FEV_(1)、FVC、PEF、PT对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而检测指标FIB、hs-CRP、IL-6、TNF-α对比,则是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对于肺癌合并AECOPD,采取低分子肝素治疗可改善患者肺功能及凝血功能,减轻炎症反应,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疾病急性加重期 低分子肝素 功能 凝血功能 炎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胱甘肽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溶液雾化吸入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影响
6
作者 王委委 尚桂梅 +1 位作者 白军杰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5年第5期1092-1095,共4页
目的:探讨谷胱甘肽联合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吸入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4年4月我院92例AE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 目的:探讨谷胱甘肽联合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吸入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4年4月我院92例AE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46例,雾化吸入乙酰半胱氨酸溶液,3 mL·次^(-1),2次·d^(-1))和联合组(4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注射用谷胱甘肽1.2 g+0.9%氯化钠100 mL,1次·d^(-1))。比较两组治疗14 d后临床总有效率,同时在治疗前、治疗14 d后测定肺功能指标,包括呼气峰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PEF)、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the first second,FEV_(1))、FEV_(1)/FVC,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血清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rostaglandin F2a,8-iso-PGF2α)、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水平,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包括CXC趋化因子配体10(Chemokine CXC ligand 10,CXCL10)、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趋化因子配体18(CC-chemokine ligand 18,CCL18)、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联合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26%(P<0.05);联合组治疗14 d后PEF、FVC、FEV_(1)、FEV_(1)/FVC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4 d后联合组血清8-iso-PGF2α、MDA水平较对照组低,CAT、SOD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14 d后联合组血清CXCL10、IL-6、CCL18、TNF-α水平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AECOPD患者经谷胱甘肽与乙酰半胱氨酸联合治疗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肺功能、血清氧化应激指标及炎症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胱甘肽 乙酰半胱氨酸 慢性阻塞性疾病急性加重期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膈肌起搏器联合间歇式训练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肺康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陶钰 徐青 +1 位作者 陈玉宝 俞颖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6期184-187,共4页
目的探讨体外膈肌起搏器联合间歇式训练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肺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南京市第一医院呼吸内科门诊或急诊收治的100例AECOP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 目的探讨体外膈肌起搏器联合间歇式训练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肺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南京市第一医院呼吸内科门诊或急诊收治的100例AECOP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间歇式训练干预,试验组采用体外膈肌起搏器联合间歇式训练,两组均持续接受干预到出院,出院时进行效果评价。对两组膈肌功能、肺功能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两组膈肌活动度、膈肌增厚分数高于干预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_(1))、用力肺活量(FVC)、FEV_(1)/FVC水平高于干预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体外膈肌起搏器联合间歇式训练干预AECOPD患者能显著改善膈肌功能,促进肺功能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疾病急性加重期 体外膈肌起搏器 间歇式训练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康复训练联合清透伏邪法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临床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徐晶 王亚娟 +1 位作者 冯莹 曹惠芳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34期66-69,共4页
目的探讨呼吸康复训练联合清透伏邪法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效果,为AECOPD提供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AECOPD患者120例,采用区组随机分组方法按1∶1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予西医规... 目的探讨呼吸康复训练联合清透伏邪法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效果,为AECOPD提供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AECOPD患者120例,采用区组随机分组方法按1∶1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予西医规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呼吸康复训练结合清透伏邪法治疗。7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评价临床疗效。治疗前和疗程结束,常规检测呼吸频率、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指尖血氧饱和度;采用手持式肺功能检查仪检测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FEV_(1)/用力肺活量(FVC),采用辅助呼吸肌动用评分评估呼吸困难程度;采用6分钟步行试验(6MWT)评估运动功能。结果治疗2个疗程结束,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0%(57/60)、76.67%(46/60),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5.629,P<0.05)。两组治疗后呼吸频率、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治疗前,指尖血氧饱和度高于治疗前,以观察组治疗后变化较为明显(P均<0.05)。两组治疗后FEV_(1)、FEV_(1)/FVC、呼吸肌功能良好比例以及6MWT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以观察组治疗后变化较明显(P均<0.05)。结论呼吸康复训练联合清透伏邪法辅助治疗对AECOPD的临床效果较好,不仅能稳定患者生命体征,还能缓解呼吸困难程度、提高运动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疾病急性加重期 呼吸康复训练 清透伏邪法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与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6
9
作者 杨小花 何凤珍 +1 位作者 刘雪 袁晓梅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3期447-451,共5页
目的 探讨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FNC)与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伴有Ⅱ型呼吸衰竭(Ⅱ-RF)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12月80例AECOPD合并Ⅱ-RF患者,依据通气方式分为HFNC组及NIPPV组,各40例,对比... 目的 探讨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FNC)与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伴有Ⅱ型呼吸衰竭(Ⅱ-RF)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12月80例AECOPD合并Ⅱ-RF患者,依据通气方式分为HFNC组及NIPPV组,各40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氧饱和度、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白细胞介素-6(IL-6)、丙二醛(MDA)、髓过氧化物酶(M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结果 HFNC组总有效率(92.50%)高于NIPPV组(75.00%)(P<0.05);治疗后,与NIPPV组及治疗前相比,HFNC组血氧饱和度(Sa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更高,动脉血二氧化碳(PaCO_(2))更低(P<0.05);治疗后HFNC组CRP、IL-6、WBC水平低于NIPPV组及治疗前(P<0.05);治疗后HFNC组MDA、MPO低于NIPPV组及治疗前,SOD高于NIPPV组及治疗前(P<0.05);HFNC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NIPPV组(P<0.05)。结论 经HFNC治疗后可改善AECOPD合并Ⅱ-RF患者血气功能,减轻患者机体炎症状态,降低机体氧化应激,提高患者舒适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可促进患者病情较快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型呼吸衰竭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 无创正压通气 慢性阻塞性疾病急性加重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泼尼龙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4
10
作者 余新超 窦慧 《安徽医学》 2024年第6期737-741,共5页
目的观察甲泼尼龙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9月在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的90例AECOPD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两组均采取... 目的观察甲泼尼龙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9月在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的90例AECOPD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两组均采取吸氧(低流量)、止咳平喘、抗感染等治疗措施。此外,对照组增加甲泼尼龙静滴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治疗。持续用药5 d后观察治疗有效率、肺功能及血气相关指标、改良版呼吸困难指数(mMRC)及慢阻肺评估测试(CAT)评分、不良反应(ADR)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1秒率(FEV1/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pred)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的上述指标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的FEV1/FVC、FEV1%pred的差值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氢离子浓度指数(pH)、血氧分压(PaO_(2))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PaCO_(2)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的PaO_(2)较对照组高(P<0.05),PaCO_(2)较对照组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的PaO_(2)、PaCO_(2)的差值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mMRC评分和CAT评分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上述指标较对照组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的mMRC评分、CAT评分的差值较对照组升高(P<0.05)。观察组的ADR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泼尼龙联合布地奈德治疗AECOPD疗效较好,可明显改善肺功能指标、血气指标、缓解呼吸困难,但不良反应发生较多,临床治疗过程中需加强监测与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疾病急性加重 布地奈德 甲泼尼龙琥珀酸钠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监测脑利尿钠肽、D-二聚体、血清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预后的预测意义
11
作者 王丹平 孟凡亮 +2 位作者 朱洪斌 范小玉 颜刚林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22期120-125,共6页
目的探究血清脑利尿钠肽(BNP)、D-二聚体(D-D)及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AGR)在预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预后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4月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住院治疗的162例AE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究血清脑利尿钠肽(BNP)、D-二聚体(D-D)及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AGR)在预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预后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4月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住院治疗的162例AE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治疗1年内的预后情况将其分为预后不良组(64例)和预后良好组(98例),记录并分析两组一般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ECOPD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预后不良组吸烟史占比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两组入院第7天血清BNP、D-D水平低于第1天,AGR水平高于第1天(P<0.05);入院第1天,预后不良组BNP、D-D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AGR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吸烟史(OR=4.125,95%CI:1.632~10.428,P=0.003)、入院第1天血清AGR低(OR=0.008,95%CI:0.001~0.071,P<0.001)、BNP高(OR=1.097,95%CI:1.045~1.151,P<0.001)、D-D高(OR=46.669,95%CI:5.374~405.269,P<0.001)是预后不良的主要危险因素;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入院第1天血清BNP(r=0.376,P<0.001)、D-D水平(r=0.351,P<0.001)与AECOPD患者预后不良呈正相关;入院第1天AGR(r=-0.296,P<0.001)与AECOPD患者预后不良呈负相关;ROC曲线显示,入院第1天血清BNP、D-D、AGR指标联合预测AECOPD患者预后不良的AUC高于各项指标单一预测(P<0.05)。结论动态监测血清BNP、D-D和AGR水平对于AECOPD患者预后的预测具有重要意义,入院初期的血清指标具有早期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监测 脑利尿钠肽 D-二聚体 血清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 慢性阻塞性疾病急性加重期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床旁呼吸训练结合排痰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12
作者 单晶 周蓓蕾 沈姣姣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4年第10期70-72,共3页
目的探讨床旁呼吸训练结合排痰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接诊的90例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根据干预模式的不同进行分组,其中... 目的探讨床旁呼吸训练结合排痰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接诊的90例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根据干预模式的不同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45例)予以常规排痰护理,观察组(45例)予以床旁呼吸训练结合排痰护理。比较2组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肺功能指标及血气分析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气促、咳嗽和咳痰缓解时间均更早(P均<0.05)。与入院时比较,2组在干预3 d后、出院时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和用力肺活量(FVC)均增大,一秒率(FEV_(1)/FVC)、血氧饱和度(SpO_(2))和动脉血氧分压(PaO_(2))均升高,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均降低(P均<0.05);与对照组在干预3 d后及出院时的各项指标比较,观察组的FEV_(1)和FVC均更大,FEV_(1)/FVC、SpO_(2)和PaO_(2)均更高,PaCO_(2)均更低(P均<0.05)。结论床旁呼吸训练结合排痰护理可有效缓解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且有助于改善其肺功能和血气分析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疾病急性加重 呼吸衰竭 床旁呼吸训练 排痰护理 临床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不同炎症表型对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莉 徐晓梅 +2 位作者 黄婷婷 俞婷婷 舒冬冬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42-145,共4页
目的: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不同炎症表型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2年8月在合肥京东方医院进行治疗的124例AE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嗜酸性粒细胞(EOS)比例<3%作为非EOS组,EOS比例≥3%作为EOS... 目的: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不同炎症表型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2年8月在合肥京东方医院进行治疗的124例AE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嗜酸性粒细胞(EOS)比例<3%作为非EOS组,EOS比例≥3%作为EOS组。检测两组患者的肺功能分级、肺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_(1)/FVC)、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肺活量(VC)及深吸气量(IC)。对比两组患者的肺功能,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AECOPD患者肺功能减损的影响因素。结果:非EOS组患者肺功能等级优于EOS组(P<0.05)。EOS组患者的DLCO%、FEV_(1)/FVC、FVC、FEV_(1)、VC及IC低于非EOS组(P<0.05)。EOS型是AECOPD患者肺功能减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炎症表型会影响AECOPD患者的肺功能,EOS型是AECOPD患者肺功能减损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疾病急性加重期 炎症表型 嗜酸性粒细胞 功能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死亡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胡德忠 陈媚 孙海英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期43-45,共3页
目的分析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死亡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49例接受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AE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预后情况将死亡患者作为研究组(25例),存活患者作为对照组(24例)。收集并比较两组患... 目的分析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死亡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49例接受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AE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预后情况将死亡患者作为研究组(25例),存活患者作为对照组(24例)。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性别、年龄、病程、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评分、白细胞计数(WBC)、淋巴细胞绝对值(LY)、降钙素原(PCT)、谷丙转氨酶(ALT)、白蛋白(ALB)、血清肌酐(Scr)、氧合指数(P/F)、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结果两组的性别、年龄、Sc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APACHEⅡ评分(31.96±1.44)分、PCT(3.25±2.14)ng/ml、ALT(367.07±227.36)U/L、NT-proBNP(4754.41±1275.90)pg/ml均高于对照组的(20.25±1.11)分、(0.98±0.58)ng/ml、(97.07±42.70)U/L、(2389.96±500.10)pg/ml,病程(22.44±2.98)年长于对照组的(14.10±2.02)年,P/F(156.80±20.32)mm Hg(1 mm Hg=0.133 kPa)、WBC(12.39±1.20)×109/L、LY(0.87±0.18)×109/L、ALB(34.50±0.97)g/L均低于对照组的(194.96±25.84)mm Hg、(14.46±1.41)×109/L、(1.35±0.34)×109/L、(36.33±1.06)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长和ALT、NT-proBNP水平高是接受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AECOPD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OR=1.523、2.476、1.532,P<0.05)。结论病程长、ALT高及NT-proBNP高为AECOPD患者接受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后死亡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疾病急性加重期 机械通气 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与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 被引量:1
15
作者 朱伟 罗兵 冯梅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326-329,共4页
目的:探讨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与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AECOPD)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AE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血液指标结果,根据肺功能GOLD分级标准将100例AECOPD患者分为非严重组和严重组。检测患者血清TSG... 目的:探讨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与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AECOPD)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AE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血液指标结果,根据肺功能GOLD分级标准将100例AECOPD患者分为非严重组和严重组。检测患者血清TSGF、超敏C反应蛋白(hs-CRP)、D-二聚体(D-D)、白细胞(WBC)、血小板(PLT)、中性粒细胞(N)、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淋巴细胞计数(L)和纤维蛋白原(FIB);采用Pearson相关和Spearman相关分析TSGF与其他指标间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TSGF与AECOPD严重程度间的相关性,ROC曲线分析TSGF在AECOPD诊断中的预测效能。结果:严重组AECOPD患者的TSGF水平高于非严重组(P<0.05);TSGF与hs-CRP、FIB及RDW呈正相关(P<0.05);高TSGF与AECOPD加重风险相关(OR=1.391,95%CI:1.210~1.599,P<0.001);TSGF预测AECOPD严重程度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20(95%CI:0.848~0.965,P<0.001),Cut-off值为65.5,灵敏度为96.00%,特异度为90.00%。结论:TSGF可能是新的预测AECOPD严重程度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纤维蛋白原 超敏C反应蛋白 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督灸疗法配合早期肺康复训练干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6
作者 韩晨琛 李乔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8期135-138,共4页
目的探讨督灸疗法配合早期肺康复训练干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5月至2023年4月安徽省界首市中医院就诊的AECOPD患者17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88例。对照组接... 目的探讨督灸疗法配合早期肺康复训练干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5月至2023年4月安徽省界首市中医院就诊的AECOPD患者17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88例。对照组接受早期肺康复训练,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督灸疗法干预。两组干预时间均为3个月。比较干预前后两组肺功能指标、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量表(m MRC)评分、COPD患者自我评估测试问卷(CAT)评分、多维疲劳量表(MFI)评分、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分。结果干预后,两组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_(1))、用力肺活量(FVC)、FEV_(1)/FVC较干预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CAT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m MRC分级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MFI评分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1个月,两组WHOQOL-BREF评分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督脉火龙灸配合早期肺康复训练干预AECOPD患者可以有效地改善肺功能,减轻其呼吸困难症状和疲劳感,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督灸疗法 早期康复训练 慢性阻塞性疾病急性加重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心肌损伤血清标志物检测及意义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泽莲 吴群华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303-306,314,共5页
目的 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淀粉样蛋白A(SAA)、B型脑钠肽(BNP)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早期心肌损伤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500例AECOPD患者,按心型脂肪酸结合蛋... 目的 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淀粉样蛋白A(SAA)、B型脑钠肽(BNP)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早期心肌损伤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500例AECOPD患者,按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水平分为心肌损伤组(试验A组,H-FABP>7μg/L,n=98)和心肌正常组(试验B组,H-FABP≤7μg/L,n=402),纳入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00例正常人为对照组。比较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以及血清25(OH)D、SAA、BNP、H-FABP水平,分析血清25(OH)D、SAA、BNP与H-FABP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25(OH)D、SAA、BNP水平对AECOPD患者早期心肌损伤的评估价值。结果 3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A组、试验B组、对照组血清25(OH)D呈递增趋势(P<0.05),血清SAA、BNP、H-FABP呈递减趋势(P<0.05)。血清25(OH)D与H-FABP呈负相关(P<0.05),血清SAA、BNP与H-FABP均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25(OH)D、SAA、BNP水平及联合检测对AECOPD患者早期心肌损伤均有预测效能(P<0.05),AUC分别为0.784、0.742、0.855、0.853,其中BNP敏感度、特异性分别为95.30%、79.30%。结论 AECOPD患者早期心肌损伤时,血清25(OH)D降低,血清SAA、BNP升高,且上述3项指标均与H-FABP具有一定相关性,检测血清25(OH)D、SAA、BNP水平对AECOPD患者早期心肌损伤发生具有评估价值,其中BNP评估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疾病急性加重 25羟维生素D 淀粉样蛋白A B型脑钠肽 心肌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凝治疗对重症监护室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预后的影响
18
作者 于璐 周秀霞 刘敏星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7期17-20,共4页
目的:探讨抗凝治疗对重症监护室(ICU)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从MIMIC-Ⅲ数据库中筛选入住ICU第一诊断为AECOPD的患者200例,提取患者抗凝治疗、性别、年龄、合并症、血常规、生化、生命体征、病死率... 目的:探讨抗凝治疗对重症监护室(ICU)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从MIMIC-Ⅲ数据库中筛选入住ICU第一诊断为AECOPD的患者200例,提取患者抗凝治疗、性别、年龄、合并症、血常规、生化、生命体征、病死率、住院时间等临床资料。依据是否在ICU内使用抗凝治疗将患者分为抗凝组和非抗凝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结局的差异;依据是否院内死亡将患者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的差异。以是否院内死亡为因变量,将是否接受抗凝治疗以及其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抗凝治疗对患者院内病死率的影响。依据同样的方法分析抗凝治疗对患者28天病死率的影响。结果:抗凝组院内病死率和28天病死率(6.6%、10.2%)均明显低于非抗凝组(21.2%、2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抗凝治疗是院内死亡的保护因素(OR=0.243,95%CI:0.081-0.727,P=0.011)。同样,抗凝治疗也是28天死亡的保护因素(OR=0.281,95%CI:0.099-0.803,P=0.018)。结论:抗凝治疗可降低ICU内AECOPD患者院内病死率和28天病死率,降低患者不良预后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疾病急性加重期 抗凝治疗 MIMIC-Ⅲ数据库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白皮汤佐治痰热蕴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9
作者 费笑 任琳琳 党艳娥 《国医论坛》 2024年第3期39-41,共3页
目的:观察桑白皮汤联合沙丁胺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选取2022年9月—2023年9月驻马店市中医院收治的15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给... 目的:观察桑白皮汤联合沙丁胺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选取2022年9月—2023年9月驻马店市中医院收治的15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沙丁胺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桑白皮汤治疗,经治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呼吸力学状态、肺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有效率为93.33%(70/75),优于对照组的78.67%(59/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力学状态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胸肺顺应性(Ct、C1、Cth)与治疗前比较均升高(P<0.05),呼吸阻抗(Fres、R5、R20)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P<0.05),且研究组治疗后呼吸力学状态优于对照组(P<0.05);肺功能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第1秒用力肺活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呼吸峰流速值(PEF)较治疗前均升高(P<0.05),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桑白皮汤联合沙丁胺醇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具有较好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呼吸力学状态,增加肺容积,提高肺功能,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白皮汤 痰热蕴 慢性阻塞性疾病急性加重期 沙丁胺醇 中西医结合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补肺汤联合寒喘贴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研究
20
作者 周颖 林叶发 +2 位作者 施艳 王梅珍 周佳 《临床医药实践》 2024年第6期411-413,422,共4页
目的:探讨加味补肺汤联合寒喘贴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AECOPD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加味... 目的:探讨加味补肺汤联合寒喘贴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AECOPD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加味补肺汤联合寒喘贴治疗,均治疗14 d。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炎症指标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评估测试(CAT)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ECOPD患者采用加味补肺汤联合寒喘贴治疗,效果满意,可调节炎症指标,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疾病急性加重期 加味补 寒喘贴 炎症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