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穿孔的比较 被引量:70
1
作者 李永超 王甲天 +1 位作者 崔明福 孙立波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4期327-330,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急性阑尾炎穿孔的效果和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1年2月我院由同一组高年资医师完成的77例穿孔性阑尾炎手术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 LA)35例(LA组),开腹阑...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急性阑尾炎穿孔的效果和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1年2月我院由同一组高年资医师完成的77例穿孔性阑尾炎手术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 LA)35例(LA组),开腹阑尾切除术(open appendectomy, OA)42例(OA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切口感染率、腹腔脓肿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结果2组手术时间无显著性差异[(64.1±18.1) min vs.(65.1±13.8) min,t=0.275,P=0.784];腹腔脓肿发生率无显著差异[2.9%(1/35) vs.4.8%(2/42),χ2=0.000,P=1.000]。与OA组相比,LA组切口感染率显著降低[5.7%(2/35) vs.26.2%(11/42),χ2=5.704,P=0.017];肠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缩短[(26.1±4.6)h vs.(36.1±11.9)h, t=-4.684,P=0.000);住院时间明显缩短[(7.1±2.8)d vs.(9.2±4.8)d, t=-2.283,P=0.025];住院费用显著升高[(12.6±2.2)千元vs.(8.1±2.9)千元,t=7.545,P=0.000]。结论腹腔镜经验丰富的外科医生应用腹腔镜治疗穿孔性阑尾炎有显著优势,手术费用的增加是唯一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急性阑尾炎穿孔 阑尾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MSCT)及多平面重建(MPR)鉴别穿孔与非穿孔性急性阑尾炎(NPAA) 被引量:36
2
作者 刘文 强金伟 孙荣勋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4-168,186,共6页
目的研究穿孔性急性阑尾炎(perforated acute appendicitis,PAA)的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CT,MSCT)表现,提高MSCT鉴别PAA与非穿孔性急性阑尾炎(nonperforated acute appendicitis,NPAA)的能力。方法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PAA 28例和NPAA 3... 目的研究穿孔性急性阑尾炎(perforated acute appendicitis,PAA)的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CT,MSCT)表现,提高MSCT鉴别PAA与非穿孔性急性阑尾炎(nonperforated acute appendicitis,NPAA)的能力。方法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PAA 28例和NPAA 36例(其中急性单纯性阑尾炎18例,急性阑尾炎伴周围炎18例)行MSCT超薄层扫描,辅以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formation,MPR)及曲面重建(curved multiplanarreformation,CPR)显示阑尾,观察、测量和比较PAA组与NPAA组诸CT征象的差异。结果 PAA组与NPAA组在阑尾壁强化缺损、阑尾周围脓肿、阑尾周围蜂窝织炎、阑尾腔外积气和阑尾腔外粪石5种CT征象的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0、0.000、0.000、0.000、0.019),出现任一征象对PAA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6.4%、91.7%和93.8%。PAA组的阑尾直径为(16.2±3.8)mm,明显大于NPAA组[(11.3±3.1)mm,P=0.000)];当界值为13.3mm时,诊断PAA的特异度可提高至94.4%。结论 MSCT辅以MPR和CPR可准确鉴别PAA和NPAA,指导外科医师选择最佳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阑尾炎 穿孔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多平面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坏疽穿孔性阑尾炎 被引量:130
3
作者 王东君 张新元 +2 位作者 张震波 刘瑞鹏 孙宏伟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80-381,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切除术治疗急性坏疽穿孔性阑尾炎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1年6月~2014年9月对36例急性坏疽穿孔性阑尾炎施行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腹腔镜下探查腹腔,吸净脓液及渗液,提起阑尾显露系膜,用双极电凝钳切断阑尾系膜,编织线双重套... 目的探讨腹腔镜切除术治疗急性坏疽穿孔性阑尾炎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1年6月~2014年9月对36例急性坏疽穿孔性阑尾炎施行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腹腔镜下探查腹腔,吸净脓液及渗液,提起阑尾显露系膜,用双极电凝钳切断阑尾系膜,编织线双重套扎阑尾根部,阑尾残端予以荷包包埋,放置腹腔引流。结果 36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无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45~115 min,平均65 min。术后引流管留置2~4 d。术后5~7 d出院。33例随访3~6个月,无腹痛、腹胀等表现。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坏疽穿孔性阑尾炎安全、有效,可直视下腹腔冲洗,放置准确有效的引流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急性坏疽穿孔阑尾炎 腹腔引流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及成年急性穿孔性阑尾炎患者细胞因子变化与临床意义 被引量:7
4
作者 梁永圣 张波涛 张道飞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9期1155-1158,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及成年急性穿孔性阑尾炎(APA)患者血清细胞因子(CKs),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及白介素-8(IL-8)的含量变化,为临床诊治提供思路及依据。方法:25例APA患儿及20例成年患者术后即刻采集血液标本,检测以上3... 目的:探讨儿童及成年急性穿孔性阑尾炎(APA)患者血清细胞因子(CKs),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及白介素-8(IL-8)的含量变化,为临床诊治提供思路及依据。方法:25例APA患儿及20例成年患者术后即刻采集血液标本,检测以上3项CKs及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测取同期来院查体的健康儿童及成年人各15例的标本作为参考值。观察记录患者(儿)的临床指标,并将以上5项指标与临床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所有患者(儿)术后即刻的WBC、CRP、TNF-α、IL-6及IL-8水平均明显高于参考值(P<0.05),治疗后均明显呈不同程度回落;尽管出院前患儿组的WBC、CRP已恢复正常,但TNF-α、IL-6及IL-8仍高于参考值,且高于成年患者(P<0.05);(2)术后患儿组的腹痛、腹胀的消退时间,体温、肠蠕动的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成年患者长(P均<0.05);(3)相关性分析显示TNF-α、IL-6、IL-8、WBC及CRP5项指标两两间呈较强的正相关性(均为r>0.80,P<0.01);术后即刻TNF-α、IL-6及IL-8的水平与住院时间均呈负相关性(分别为r=-0.67,-0.78,-0.72;P=0.035,0.029,0.032)。结论:(1)TNF-α、IL-6及IL-8三者适用于评价APA的炎症程度,且与患者(儿)的预后有关;(2)儿童APA的CKs含量高于成年患者,可能与儿童的免疫力低下有关;(3)WBC与CRP不能作为儿童APA痊愈出院的单一标准,应适当检测CKs以协助临床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穿孔阑尾炎 细胞因子 儿童 成年人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鉴别穿孔与坏疽性急性阑尾炎价值的动物实验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陆娜 刘文 强金伟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92-196,共5页
目的:研究MRI在穿孔与坏疽性急性阑尾炎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2只穿孔性急性阑尾炎(PAA)及10只坏疽性急性阑尾炎(GAA)的新西兰大白兔进行MRI检查。观察如下MR征象:阑尾壁缺损,阑尾周围脓肿,阑尾腔外积气,阑尾周围... 目的:研究MRI在穿孔与坏疽性急性阑尾炎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2只穿孔性急性阑尾炎(PAA)及10只坏疽性急性阑尾炎(GAA)的新西兰大白兔进行MRI检查。观察如下MR征象:阑尾壁缺损,阑尾周围脓肿,阑尾腔外积气,阑尾周围蜂窝织炎。结果:PAA组与GAA组病例在阑尾壁缺损MRI征象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阑尾壁缺损、阑尾周围脓肿、阑尾腔外积气征象出现至少一种特异性MRI征象对PAA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66.67%(8/12)、100%(10/10)和81.82%(18/22)。结论:MRI在PAA与GAA鉴别诊断方面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穿孔急性阑尾炎 坏疽性急性阑尾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