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4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态容积灌注CT评估急性重症胰腺炎肝脏微循环
1
作者 兰茜琳 周奕 +6 位作者 刘婷 余文庆 张仕勇 俞溪 彭金成 麦刚 明兵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89-994,共6页
目的:探讨上腹部低剂量动态容积CT灌注成像(dVPCT)在评估急性重症胰腺炎(SAP)肝脏微循环中的价值。方法:前瞻性对2020年2月-2021年3月在本院就诊的309例AP患者在入院后7~10天进行上腹部动态容积CT灌注成像。最终纳入45例SAP患者[改良CT... 目的:探讨上腹部低剂量动态容积CT灌注成像(dVPCT)在评估急性重症胰腺炎(SAP)肝脏微循环中的价值。方法:前瞻性对2020年2月-2021年3月在本院就诊的309例AP患者在入院后7~10天进行上腹部动态容积CT灌注成像。最终纳入45例SAP患者[改良CT严重指数(MCTSI)评分为8~10分]。将同期因怀疑上腹部病变(但无AP病史、胰腺占位及上腹部器质性病变)而行上腹部动态容积CT灌注成像的40例患者(对照组)纳入本研究。基于CT灌注成像数据重建动脉期、胰腺实质期及门静脉期增强图像,选取肝脏最大层面及其上、下第5层面,沿肝脏轮廓勾画ROI,避开大血管、胆管及肝脏边缘,获取3个层面上肝脏的平均灌注参数值,包括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肝脏动脉灌注(ALP)、肝脏门静脉灌注(PVP)和肝脏灌注指数(HPI)。由两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师分别对患者的MCTSI评分进行独立评估,并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对两者的一致性进行评估。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SAP组与对照组之间各项肝脏灌注参数值的差异。结果:两位诊断医师对SAP患者的MCTSI评分具有较高的一致性(Kappa系数为0.731)。SAP组与对照组之间各项肝脏灌注参数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两组的BF值分别为(58.12±12.79)和(50.40±16.05)mL/(100mL·min);BV值分别为(7.88±2.12)和(5.80±2.53)mL/100mL;MTT值分别为(8.23±0.94)和(6.73±1.37)s;ALP值分别为(13.18±5.20)和(20.25±9.41)mL/(100mL·min);PVP(84.67±19.89)和(49.49±26.27)mL/(100mL·min);HPI值分别为14.88%±6.46%和41.48%±26.55%。SAP患者的PVP和HPI与MCTSI评分之间无显著相关性(P值分别为0.658及0.675);而BF、BV、MTT和ALP均与MCTSI评分具有显著相关性(r值分别-0.525、-0.563、-0.533和-0.305,P值分别为0.001、0.001、0,001和0.042)。上腹部dVPCT扫描的DLP为(597.30±61.79)mGy·cm,ED为(8.96±0.92)mSv。结论:基于上腹部dVPCT发现SAP组肝脏实质多个灌注参数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变,反映了SAP可造成肝脏微循环变化,这可能是急性重症胰腺炎肝脏密度改变及肝损伤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重症胰腺炎 肝脏灌注 微循环 动态容积灌注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肌肉电刺激对急性重症胰腺炎合并ARDS患者肌肉力量改善效果评估
2
作者 范定容 周恒宇 +6 位作者 蔡莹 谭波涛 王倩倩 周凤 冉晓芸 陈晓东 沈奥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2539-2546,共8页
目的评估在早期应用神经肌肉电刺激(neuromuscular electrical stimulation,NMES)对急性重症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患者肌肉力量、临床结局、远期生... 目的评估在早期应用神经肌肉电刺激(neuromuscular electrical stimulation,NMES)对急性重症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患者肌肉力量、临床结局、远期生活质量改善的影响。方法纳入2022年9月至2023年8月入住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及急诊重症医学病区符合SAP合并ARDS诊断的患者7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入组患者进行分组:NMES组(n=37)和对照组(n=38),排除治疗过程中死亡8例、出院3例、姑息治疗5例,最终纳入59例患者,其中NMES组29例、对照组30例。NMES组从ICU入院48 h开始,在常规康复基础上额外行NMES治疗,连续7 d,每天1 h,直至患者离开ICU或因病情不适合继续康复锻炼为止。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在治疗结束后,评估患者ICU获得性虚弱(ICU-acquired weakness,ICU-AW)发生率;医学研究委员会肌力评分(Medical Research Council-score,MRC);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膈肌活动度、膈肌厚度及膈肌增厚分数(diaphragmatic thickening fraction,DTF);随访患者出院后第1、3、6个月病死率及Barthel自理能力评分(Barthel Index,BI)。结果NMES组患者ICU-AW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出ICU时上肢、下肢MRC评分以及MRC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NMES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出院后第1个月Barthel自理能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第3、6个月Barthel自理能力评分NMES组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入组当天、出ICU当天、出院当天,膈肌活动度、膈肌厚度、膈肌增厚分数无明显差异,出院后第1、3、6个月病死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NMES联合早期康复治疗可改善SAP合并ARDS患者肌肉力量、缩短住院时间,并可能改善远期生活质量,但对膈肌功能和死亡率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肌肉电刺激 急性重症胰腺炎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ICU-AW 肌力 膈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重症胰腺炎的致死性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36
3
作者 金世龙 张天迹 +2 位作者 顾红光 王仁云 廖维健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50-452,共3页
目的 了解急性重症胰腺炎 (Severeacutepancreatitis ,SAP)的器官功能衰竭或局部并发症与病死率的关系。方法 通过对 19年我院收治的 112例SAP回顾调查 ,了解SAP并发症如休克、ARDS、胰性脑病和全身感染发生率与SAP病死的关系。结果 ... 目的 了解急性重症胰腺炎 (Severeacutepancreatitis ,SAP)的器官功能衰竭或局部并发症与病死率的关系。方法 通过对 19年我院收治的 112例SAP回顾调查 ,了解SAP并发症如休克、ARDS、胰性脑病和全身感染发生率与SAP病死的关系。结果 SAP 112例患者 ,治愈 92例 (82 1% ) ,死亡 2 0例 ,病死率为 17 8% ,发生各种并发症 73例 (65 2 % )。肺功能不全、休克、胰性脑病和全身感染与病死率有关 ,分别占病死率的 6 3 %、7 8%、5 3 %和 3 5 %。SAP器官或代谢合并症综合评分大于 7分组和评分小于 7分组 ,两组病死率有非常显著差异 (P <0 0 1)。 2 0例SAP患者死亡并发症为休克 (7例 )、ARDS(6例 )、全身感染 (3例 )、出血 (2例 )和胰性脑病 (2例 )。结论 SAP病人死亡原因不是SAP本身 ,而是其并发症。SAP综合评分在 7分以上者 ,其SAP器官或代谢合并症较多 ;在各种并发症中休克、肺功能不全、胰性脑病、出血和全身感染才是死亡最主要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重症胰腺炎 并发症 病死率 SA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胰汤保留灌肠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胃肠动力学变化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9
4
作者 侯冰宗 石磊 +2 位作者 房思炼 李霄凌 臧林泉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2期20-22,共3页
【目的】观察清胰汤保留灌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效果,同时测定血清胃动素(MTL)、胆囊收缩素(CCK)和血管活性肠肽(VIP)的变化,旨在探讨清胰汤保留灌肠治疗SAP的作用机理。【方法】SAP患者36例,随机分成A、B组:A组18例,常规治... 【目的】观察清胰汤保留灌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效果,同时测定血清胃动素(MTL)、胆囊收缩素(CCK)和血管活性肠肽(VIP)的变化,旨在探讨清胰汤保留灌肠治疗SAP的作用机理。【方法】SAP患者36例,随机分成A、B组:A组18例,常规治疗+清胰汤保留灌肠治疗;B组18例,常规治疗;观察患者临床指标变化,动态测定患者血清MTL、CCK、VIP浓度。【结果】A组18例SAP患者症状体征指标变化与B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A组、B组SAP患者治疗前、后血清MTL、CCK、VIP浓度与正常值相比显著增高(P<0.01),治疗后A、B组患者血清MTL、CCK、VIP浓度变化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清胰汤保留灌肠治疗SAP疗效显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机体中胃肠激素(胃动素、胆囊收缩素和血管活性肠肽)的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重症胰腺炎 清胰汤保留灌肠 胃动素 胆囊收缩素 血管活性肠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氨酰胺营养支持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及炎症反应程度的影响 被引量:30
5
作者 杨成 文静 +1 位作者 夏敏 王绍荣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4期1896-1899,共4页
目的:研究谷氨酰胺营养支持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及炎症反应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对症治疗及常规肠内营养干预,Gln组接受常规对症治疗及... 目的:研究谷氨酰胺营养支持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及炎症反应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对症治疗及常规肠内营养干预,Gln组接受常规对症治疗及谷氨酰胺肠内营养干预。治疗前及治疗后,检测血清中肠黏膜屏障损伤标志分子、炎症介质的含量及外周血中炎症信号分子的表达量;治疗后,检测肠道菌群的数量。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中LPS、DAO、HBD2、TNF-α、sTREM-1、IL-1β、IL-6的含量以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LR4、NF-kB、MyD88、p38MAPK的mRNA表达量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Gln组患者治疗后血清中LPS、DAO、HBD2、TNF-α、sTREM-1、IL-1β、IL-6的含量以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LR4、NF-kB、MyD88、p38MAPK的mRNA表达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拟杆菌的数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大肠杆菌、肠球菌的数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谷氨酰胺营养支持用于急性重症胰腺炎能够减轻肠黏膜屏障功能损伤、抑制炎症反应的激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重症胰腺炎 谷氨酰胺 肠内营养 肠黏膜屏障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肠内营养对急性重症胰腺炎肠黏膜屏障及炎症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3
6
作者 李伟伟 冯慧远 +2 位作者 田昭涛 刘瑞瑞 崔云亮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2722-2725,共4页
目的研究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患者肠黏膜屏障及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1月在我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SAP患者54例,根据营养支持治疗方式,随机分为肠外营养组(PN组,n=27)和肠内营养组(EN组,n=27)... 目的研究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患者肠黏膜屏障及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1月在我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SAP患者54例,根据营养支持治疗方式,随机分为肠外营养组(PN组,n=27)和肠内营养组(EN组,n=27)。PN组采用完全肠外营养的治疗方式,EN组先采用肠外营养,再肠内营养治疗的治疗方式。分别检测两组患者在营养支持治疗前后的相关炎症指标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及APACHEⅡ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的变化,以及肠黏膜屏障功能和血清内毒素在治疗前后的差异。结果相比于肠外营养组,采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可以明显降低SAP患者CRP、IL6和IL8水平(P<0.05)。与肠外营养治疗相比,肠内营养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的内毒素水平及尿乳果糖/甘露醇(L/M值)排泄率。结论早期给予SAP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可以更好的维护重症胰腺炎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预防肠源性感染,降低患者炎症反应,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重症胰腺炎 早期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内毒素 细菌移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治疗联合护理干预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临床症状影响 被引量:18
7
作者 诸葛玮玮 黄秀芹 黄爱香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470-1472,共3页
目的:通过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治疗来观察其临床应用效果,从而为促进患者康复提供保障。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62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1例。对照组采... 目的:通过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治疗来观察其临床应用效果,从而为促进患者康复提供保障。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62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生长抑素,3 mg/次,2次/d;静脉推注埃索美拉唑(Astra Zeneca AB,国药准字J20120035,40 mg/支),40 mg/次,2次/d;口服清胰汤,同时采用芒硝外敷外腹部;治疗组于对照组中西医结合治疗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及体征缓解时间、生化指标恢复到正常水平时间、不良反应;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焦虑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者28例,占90.3%与对照组20例,占64.5%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症状及体征缓解时间、生化指标恢复正常所需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焦虑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但治疗组下降较对照组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发生明显性不良反应。结论:于中西结合治疗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不但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还可缓解患者焦虑情绪,加速其各项症状及体征、生化指标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胰汤 芒硝 泮托拉唑 急性重症胰腺炎 护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芩承气汤对急性重症胰腺炎的疗效观察及部分机制 被引量:19
8
作者 冯勇 谭冬梅 +2 位作者 李彬 蒲静 王娟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11期2940-2944,共5页
目的:探究柴芩承气汤加减联合西医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效果,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研究,以期丰富治疗方法,降低急性重症胰腺炎并发症,提高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绵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 目的:探究柴芩承气汤加减联合西医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效果,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研究,以期丰富治疗方法,降低急性重症胰腺炎并发症,提高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绵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编号,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给予心电监护、禁食禁饮、胃肠减压、抑酸、维持内环境稳定、抗菌、抑制胰腺分泌和胰腺活性、止痛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柴芩承气汤加减治疗,且经胃管给药,均同时治疗2周。观察2组治疗前、治疗后血清淀粉酶、脂肪酶变化并比较;观察治疗前、治疗后在白细胞(WB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内毒素、白细胞介素-6(IL-6)变化并比较;观察治疗前、治疗后在免疫功能指标CD4^+、CD8^+、CD4^+/CD8^+情况并比较;治疗过程中进行不良反应观察并比较;治疗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1)2组患者治疗前血淀粉酶、尿淀粉酶、脂肪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以上指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以上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组患者治疗前WBC、CRP、内毒素、IL-6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以上指标2组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以上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2组患者治疗前CD4^+、CD8^+、CD4^+/CD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D4^+、CD8^+、CD4^+/CD8^+2组较治疗前显著升高,CD8^+则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以上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完成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2组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晕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芩承气汤能抑制急性重症胰腺炎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抑制炎性反应,改善免疫力,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芩承气汤 急性重症胰腺炎 淀粉酶 炎性反应 免疫功能 淋巴细胞亚群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NF-α、IL-8与急性重症胰腺炎肺损伤中PMNs凋亡延迟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徐军 张东 +3 位作者 仵正 刘学民 马清涌 潘承恩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1654-1657,共4页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8(IL-8)在急性重症胰腺炎(acute severe pancreatitis,ASP)合并急性肺损伤中中性粒细胞(polymorphonuclear leukocyte,PMNs)凋亡延迟的相关性及其机制。方法选取雄性SD大鼠48只,穿刺胆胰...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8(IL-8)在急性重症胰腺炎(acute severe pancreatitis,ASP)合并急性肺损伤中中性粒细胞(polymorphonuclear leukocyte,PMNs)凋亡延迟的相关性及其机制。方法选取雄性SD大鼠48只,穿刺胆胰管并注入3.5%牛磺胆酸钠制作ASP合并急性肺损伤大鼠模型,分为牛磺胆酸钠注射后3、6、12 h及对照组。病理检测胰腺及肺组织;于预定时相取支气管灌洗液,密度梯度离心分离PMNs,流式细胞仪测定PMNs凋亡、坏死比例;ELISA检测灌洗液中TNF-α及IL-8的含量;检测NF-κB在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ALI大鼠肺灌洗液中PMNs凋亡、坏死比例增加,凋亡延迟。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的TNF-α及IL-8的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增加,灌洗液中细胞TNF-α及IL-8 mRNA表达增加,不同干预时间组间具有显著差异,具有时间依赖效应;肺组织中NF-κB的表达显著增加。结论TNF-α、IL-8在ASP合并急性肺损伤中可能发挥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重症胰腺炎 肺损伤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内营养减少大鼠急性重症胰腺炎继发感染 被引量:23
10
作者 刘俊 裘正军 +1 位作者 彭志海 钟福全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2001年第4期224-226,共3页
目的 :探讨肠内营养 (EN)能否减少急性重症胰腺炎 (SAP)大鼠胰腺继发感染的发生。 方法 :SD大鼠 32只 ,随机分成 4组 :急性重症胰腺炎全肠外营养 (TPN)组 (A组 )、模拟手术TPN组 (B组 )、急性重症胰腺炎EN组(C组 )和模拟手术EN组 (D组 ... 目的 :探讨肠内营养 (EN)能否减少急性重症胰腺炎 (SAP)大鼠胰腺继发感染的发生。 方法 :SD大鼠 32只 ,随机分成 4组 :急性重症胰腺炎全肠外营养 (TPN)组 (A组 )、模拟手术TPN组 (B组 )、急性重症胰腺炎EN组(C组 )和模拟手术EN组 (D组 )。观察 5天后肠道细菌移位情况、大鼠生存率及血生化变化。 结果 :SAP大鼠均无死亡 ,C组和D组大鼠对EN耐受良好 ;C组肠系膜淋巴结及胰腺组织细菌培养阳性率均为 37 5 % ,明显低于A组的 87 5 % (P =0 .0 33) ,培养出的细菌多为肠道常见细菌。各组血生化指标相似。 结论 :EN能减少SAP大鼠肠道细菌移位的发生 ,从而减少胰腺继发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内营养 急性重症胰腺炎 胰腺继发感染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胰汤配合针灸治疗肝郁气滞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6
11
作者 冯勇 何成伟 +2 位作者 李彬 谭冬梅 董伟琼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4期857-860,共4页
目的:观察清胰汤配合针灸治疗肝郁气滞型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同时分析对部分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肝郁气滞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西医治疗... 目的:观察清胰汤配合针灸治疗肝郁气滞型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同时分析对部分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肝郁气滞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西医治疗方案,主要包含禁食、胃肠减压,基础支持,抑酸、抗感染等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清胰汤及针灸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血淀粉酶、肝肾功能以及血清炎性反应指标等。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淀粉酶和肝肾功能指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降低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血清TNF-α、IL-6、IL-8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TNF-α、IL-6、IL-8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胰汤配合针灸能有效治疗肝郁气滞型急性重症胰腺炎,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TNF-α、IL-6、IL-8等血清炎性因子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胰汤 肝郁气滞型 急性重症胰腺炎 TNF-α IL-6 IL-8 炎性因子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死亡预后因素临床分析 被引量:15
12
作者 李强 赵建娟 +1 位作者 朱曦 么改琦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0年第9期816-818,共3页
目的探讨影响急性重症胰腺炎预后的可能有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2010年3月76例急性重症胰腺炎(Ranson评分≥3分,且APACHEⅡ评分≥8分)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是否于入院60日内死亡分为死亡组(n=11)和存活组(n=65)。分析患... 目的探讨影响急性重症胰腺炎预后的可能有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2010年3月76例急性重症胰腺炎(Ranson评分≥3分,且APACHEⅡ评分≥8分)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是否于入院60日内死亡分为死亡组(n=11)和存活组(n=65)。分析患者APACHEⅡ评分、Ranson评分、年龄、氧合指数、血肌酐等12项指标。结果入院60日内死亡患者共11例。与存活组相比,死亡组APACHEⅡ评分高(16.57±3.10vs12.04±2.95,t=2.859,P=0.006),Ranson评分高(4.71±0.76vs3.87±0.73,t=2.859,P=0.006),氧合指数低[(221±41)mmHgvs(285±48)mmHg,t=-3.353,P=0.002],血钙低[(1.77±0.39)mmol/Lvs(1.98±0.39)mmol/L,t=-2.187,P=0.033],血肌酐高[(103.1±24.4)μmol/Lvs(78.4±14.5)μmol/L,t=2.607,P=0.037],血糖水平高[(13.7±2.8)mmol/Lvs(11.0±1.5)mmol/L,t=2.448,P=0.047],碱剩余值低[(-1.33±2.93)mmol/Lvs(0.70±2.23)mmol/L,t=-2.149,P=0.036],血红细胞压积值低(0.35±0.04vs0.40±0.04,t=-2.957,P=0.013)。结论 APACHEⅡ评分、Ranson评分、氧合指数、血钙、血肌酐、血糖水平、碱剩余、血红细胞压积值可能是早期判断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重症胰腺炎 早期死亡 相关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胰汤辅助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疗效 被引量:9
13
作者 彭卓 万林 +3 位作者 张瑞 樊媛 孙江利 裴红红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9期2058-2061,共4页
目的:探讨清胰汤辅助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58例,回顾治疗方案并分为接受常规西医治疗的对照组30例、接受清胰汤联合西医治疗的观察组28例。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 目的:探讨清胰汤辅助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58例,回顾治疗方案并分为接受常规西医治疗的对照组30例、接受清胰汤联合西医治疗的观察组28例。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血清炎性递质、肝肾功能指标水平的差异。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血清炎性递质、肝功能指标、肾功能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腹痛、痞满燥实、恶心呕吐、口干口渴评分值低于对照组患者,血清中炎性递质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人高迁移率族蛋白(HMGB-1)的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肝功能指标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的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肾功能指标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的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结论:清胰汤辅助治疗可显著减轻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全身炎性反应、保护肝肾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重症胰腺炎 清胰汤 全身炎性反应 肝功能 肾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内营养支持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4
作者 孙春亮 杜丽萍 +3 位作者 王志远 李安富 季兵 李风池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2002年第3期148-150,共3页
目的 :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 (SAP)时 ,肠内营养 (EN)支持的应用原则、方法及疗效。 方法 :对 2 7例SAP病人进行回顾性总结。 结果 :2 2例治愈 ,5例死亡。 2 1例由肠外营养 (PN)过渡到EN ,19例应用EN时间超过 3周。多数病人在应用EN达 ... 目的 :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 (SAP)时 ,肠内营养 (EN)支持的应用原则、方法及疗效。 方法 :对 2 7例SAP病人进行回顾性总结。 结果 :2 2例治愈 ,5例死亡。 2 1例由肠外营养 (PN)过渡到EN ,19例应用EN时间超过 3周。多数病人在应用EN达 3周时 ,其血清蛋白、体重增加 ,呈正氮平衡。血清转氨酶、胆红素下降 ,肝功能改善。 结论 :①SAP初期应以PN支持为主。②SAP 2~ 3周左右是应用EN的较好时机。③由PN过渡到EN的时间应不少于1周。④EN时 ,口服途径应视为禁忌 ,2 4h经空肠造口持续匀速滴入为首选方法。⑤以含食物纤维的能全力效果较好。总之 ,当病人出现严重的消化道症状时 ,PN +EN是最理想的营养支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重症胰腺炎 肠内营养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膜透析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 被引量:6
15
作者 朱滨 王大明 汪松传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076-1077,共2页
关键词 急性重症胰腺炎 腹膜透析 肿瘤坏死因子 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丙沙星大黄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与IL-6 IL-8相关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赖少彤 金琦 +2 位作者 邓兆斌 李靖华 蒋俊明 《中医药学刊》 CAS 2005年第12期2174-2176,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环丙沙星与大黄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SAP)与IL-6、IL-8相关性。方法:将实验动物随机分成3组:A-对照组(急性重症胰腺炎但未应用抗生素及中药组);B-SAP应用环丙沙星组;C-SAP应用中药+环丙沙星组。ELISA法(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 目的:探讨应用环丙沙星与大黄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SAP)与IL-6、IL-8相关性。方法:将实验动物随机分成3组:A-对照组(急性重症胰腺炎但未应用抗生素及中药组);B-SAP应用环丙沙星组;C-SAP应用中药+环丙沙星组。ELISA法(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IL-6、IL-8。结果:环丙沙星与大黄配伍可以明显下调SAP时各个时段IL-6、IL-8、血AMY水平,IL-6、IL-8与血AMY、胰腺湿重呈正相关,环丙沙星+大黄与环丙沙星组IL-6、IL-8与血AMY、胰腺湿重低于对照组。结论:环丙沙星+大黄治疗作用与降低IL-6、IL-8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重症胰腺炎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8 大黄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护理进展 被引量:20
17
作者 柏晓鑫 周渝丹 李墨奇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2年第8期36-38,共3页
急性重症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多种病因导致胰酶在胰腺内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症。临床上以急性上腹痛、恶心、呕吐、发热和血胰酶增高为特点,当患者出现胰腺出血坏死,继发感染... 急性重症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多种病因导致胰酶在胰腺内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症。临床上以急性上腹痛、恶心、呕吐、发热和血胰酶增高为特点,当患者出现胰腺出血坏死,继发感染、腹膜炎和休克等多种并发症时,就称为急性重症胰腺炎 。根据中华医学会2004年发布的《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 ,SAP的诊断标准为“在具有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和生化改变基础上,存在器官功能衰竭或局部并发症者”。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重症胰腺炎 血液净化治疗 持续性 胰腺出血坏死 急性胰腺炎 局部并发症 护理 器官功能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重症胰腺炎并发ARDS在ICU中的综合治疗 被引量:12
18
作者 何发明 徐昉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1期129-131,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并发ARDS在ICU中的综合治疗效果及其意义。方法:对1996年1月~2005年4月我院中心ICU收治的71例急性重症胰腺炎并发ARDS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Ⅰ组给予常规治疗基础上行人工呼吸机辅助通气,死亡14例,死亡率48...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并发ARDS在ICU中的综合治疗效果及其意义。方法:对1996年1月~2005年4月我院中心ICU收治的71例急性重症胰腺炎并发ARDS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Ⅰ组给予常规治疗基础上行人工呼吸机辅助通气,死亡14例,死亡率48.3%(14/29)。Ⅱ组在常规治疗及人工呼吸机辅助通气基础上均行血液净化(CRRT),其中7例病人行两次血液净化;22例病人行急诊床旁ERCP、EST及ENBD术;治愈33例,死亡9例,死亡率21.4%(9/42)。结论:在ICU综合治疗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急性重症胰腺炎并发ARDS的抢救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重症胰腺炎 ARDS 综合治疗 IC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重症胰腺炎106例治疗体会 被引量:15
19
作者 庞元龙 王细文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5-76,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患者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比较手术与非手术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治疗效果。结果:急性重症胰腺炎58例行手术治疗,治愈42例,死亡16例。非手术治疗组治愈38例...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患者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比较手术与非手术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治疗效果。结果:急性重症胰腺炎58例行手术治疗,治愈42例,死亡16例。非手术治疗组治愈38例,死亡10例。结论:急性重症胰腺炎早期非手术治疗效果明显,外科手术治疗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重症胰腺炎 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技术在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区应亮 区金锐 +1 位作者 陈伟 简志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10期1116-1117,共2页
目的 :探讨微创技术在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中的应用。方法 :急性重症胰腺炎 6例出现胰腺周围组织坏死并继发感染时 ,采取CT引导下穿刺定位引导下 ,做小切口并在腹腔镜辅助下清除胰腺周围坏死及积液 ,清除完成后分别放置冲洗和引流管做胰... 目的 :探讨微创技术在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中的应用。方法 :急性重症胰腺炎 6例出现胰腺周围组织坏死并继发感染时 ,采取CT引导下穿刺定位引导下 ,做小切口并在腹腔镜辅助下清除胰腺周围坏死及积液 ,清除完成后分别放置冲洗和引流管做胰腺周围持续灌注低负压吸引 ;术后采用敏感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结果 :本组 6例患者经上述 1~ 3次微创手术处理后 ,病情均不断好转 ,肠蠕动一般在术后当天或次日恢复 ,发热及白细胞等感染的表现明显好转。全组 1例死亡 ,5例痊愈出院。结论 :在急性重症胰腺炎发生胰腺坏死并继发感染时 ,采取CT引导下微创治疗方式 ,手术创伤小、清除坏死组织及引流较彻底 ,操作相对简单易行 ,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重症胰腺炎 治疗 微创技术 CT引导 坏死 继发感染 术后 结论 一般 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