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拔罐配合甲硝唑治疗急性软组织化脓性感染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
作者 杨艳荣 《护理学杂志》 2005年第14期45-46,共2页
目的探讨拔罐配合甲硝唑溶液治疗急性软组织化脓性感染的效果。方法将54例急性软组织化脓性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25例),观察组患者脓肿切开后采用拔罐配合甲硝唑治疗,对照组患者脓肿切开后采用常规治疗。结果观察组治... 目的探讨拔罐配合甲硝唑溶液治疗急性软组织化脓性感染的效果。方法将54例急性软组织化脓性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25例),观察组患者脓肿切开后采用拔罐配合甲硝唑治疗,对照组患者脓肿切开后采用常规治疗。结果观察组治愈率69.97%,对照组40.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治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脓肿切开后拔罐配合甲硝唑溶液治疗急性软组织化脓性感染效果显著,且操作简便、经济实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软组织化脓性感染 脓肿切开 拔罐 甲硝唑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肩井穴针刺加局部温和灸治疗软组织急性化脓性感染43例
2
作者 夏晓红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1996年第2期46-46,共1页
1988~1995年,笔者用肩井穴针刺配合局部温和灸治疗软组织急性化脓性感染43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43例中,男24例,女19例;年龄19~62岁;病程1~5天。疖27例,痈10例,疔6例。2 治疗方法先让患者端坐,取患侧肩井穴,用28号或30号... 1988~1995年,笔者用肩井穴针刺配合局部温和灸治疗软组织急性化脓性感染43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43例中,男24例,女19例;年龄19~62岁;病程1~5天。疖27例,痈10例,疔6例。2 治疗方法先让患者端坐,取患侧肩井穴,用28号或30号1.5寸毫针,直刺0.5~0.8寸,泻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井穴 针刺疗法 温和灸 软组织 化脓性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超声对浅表软组织急性化脓性炎的诊断应用
3
作者 陈蕾 屠伶伶 《浙江临床医学》 2005年第6期662-662,共1页
关键词 高频超声 浅表软组织急性化脓性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鲜芦荟外用治疗软组织化脓性感染 被引量:1
4
作者 高秀荣 李悦忱 《中国民间疗法》 2004年第6期17-17,共1页
关键词 鲜芦荟 软组织化脓性感染 治疗方法 解痉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仙人掌在临床骨科软组织感染及化脓性扁桃体炎中的应用分析
5
作者 崔荣哲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30期78-79,共2页
目的:探讨仙人掌外用疗法在临床骨科软组织感染以及化脓性扁桃体炎中的特殊疗效。方法:20例骨科四肢软组织感染患者,18例化脓性扁桃体炎患者,先采用常规西药疗法治疗,在多种抗生素治疗无效的情况下,采用仙人掌外敷治疗。结果:20例骨科... 目的:探讨仙人掌外用疗法在临床骨科软组织感染以及化脓性扁桃体炎中的特殊疗效。方法:20例骨科四肢软组织感染患者,18例化脓性扁桃体炎患者,先采用常规西药疗法治疗,在多种抗生素治疗无效的情况下,采用仙人掌外敷治疗。结果:20例骨科四肢软组织感染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其中,优9例,良2例,较差9例,优良率为55.0%,较差的9例采用仙人掌外敷患处治疗,优8例,良1例,优良率为100.0%;18例化脓性扁桃体炎先采用西药治疗,痊愈9例,好转1例,无效8例,治愈率为55.6%;无效的8例采用仙人掌外敷患处治疗,痊愈8例,治愈率为100.0%。结论:仙人掌外敷治疗骨科四肢软组织感染及化脓性扁桃体炎,简单易行,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仙人掌 骨科软组织感染 化脓性扁桃体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的内镜治疗及细菌感染特点 被引量:3
6
作者 柳汉荣 杨萍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0年第8期657-658,共2页
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的患者中老年人较多,鉴于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夹杂内科疾病多,其发病隐匿、变化快、病情重,处理时较棘手,现对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分院2008年3月—2010年3月60岁以上的高龄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74例作一总结,分析其临床... 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的患者中老年人较多,鉴于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夹杂内科疾病多,其发病隐匿、变化快、病情重,处理时较棘手,现对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分院2008年3月—2010年3月60岁以上的高龄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74例作一总结,分析其临床特点、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治疗及外科手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化脓性胆管炎 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 细菌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部急性化脓性感染 被引量:2
7
作者 张耀圣 《中国社区医师》 2009年第19期5-5,共1页
甲沟炎、脓性指头炎、手掌侧化脓性键鞘炎、滑囊炎和掌深间隙感染,均为临床上常见的手部急性化脓性感染,应及时予以处理。
关键词 急性化脓性感染 手部 脓性指头炎 间隙感染 甲沟炎 手掌侧 滑囊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的手术治疗及术后抗感染治疗临床体会 被引量:5
8
作者 朱煜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第18期55-55,57,共2页
目的:探究急性化脓性阑尾炎行手术治疗及术后抗感染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治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60例,随机平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外科手术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外科手术治疗的基础上行抗感染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术后感染情况。结... 目的:探究急性化脓性阑尾炎行手术治疗及术后抗感染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治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60例,随机平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外科手术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外科手术治疗的基础上行抗感染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术后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切口感染、早期肠梗阻与腰背部不适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手术治疗后给予抗感染治疗可使切口感染发生率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效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手术治疗 术后抗感染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预防切口感染体会
9
作者 张延杰 王红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67-67,共1页
关键词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术后切口感染 体会 预防 手术操作 坏疽 患者 机会 降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防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切口感染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0
作者 苏恩场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2期112-113,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切口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2013年4月本院收治的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手术6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5例实施手术的患者术后切口甲级愈合61例,术后切口感染4例,感染率为4.6%,感染... 目的:探讨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切口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2013年4月本院收治的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手术6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5例实施手术的患者术后切口甲级愈合61例,术后切口感染4例,感染率为4.6%,感染患者中化脓性阑尾炎合并腹膜炎患者2例,占8.7%。结论在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把握正确的用药时机和用药方法可有效控制术后感染,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切口感染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 被引量:12
11
作者 林振平 何玉凤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第8期165-166,179,共3页
目的:分析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有效的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4年2月间收治的219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术后切口感染情况,对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总... 目的:分析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有效的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4年2月间收治的219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术后切口感染情况,对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总结预防经验。结果本组219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术后切口感染16例,切口感染率为7.3%。经对症处理后,切口达到Ⅱ期愈合。切口感染率在不同年龄、合并基础疾病、术前应用抗生素以及手术时间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性别、切口长度及术后抗生素应用时间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合并有基础疾病、术前未应用抗生素以及手术时间过长是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术前合理应用抗生素,术中合理操作,缩短手术时间,术后加强观察是预防切口感染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切口感染 危险因素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伴穿孔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淑静 李丽芳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2期233-235,共3页
目的分析急性化脓性阑尾炎伴穿孔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濮阳市油田总医院收治的99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伴穿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术前应用抗生素状况、切... 目的分析急性化脓性阑尾炎伴穿孔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濮阳市油田总医院收治的99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伴穿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术前应用抗生素状况、切口长度、白细胞计数、手术方式、合并基础疾病状况、手术时间等一般资料,统计术后切口感染率,并分析影响因素。结果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为28.28%(28/99)。年龄≥50岁、病程≥24 h、术前使用抗生素、开腹手术、合并基础疾病、手术时间≥1 h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50岁、术前使用抗生素、病程≥24 h、开腹手术、手术时间≥1 h、合并基础疾病是术后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50岁、术前使用抗生素、病程≥24 h、开腹手术、手术时间≥1 h、合并基础疾病均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伴穿孔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应针对性给予预防措施,以减少术后切口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伴穿孔 切口感染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高鹏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12期96-97,共2页
关键词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术后切口感染 临床分析 治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CA循环管理在预防小儿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韩海霞 杜晓华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8年第7期168-170,共3页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在预防小儿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研究病例来自本院PDCA循环管理实施前(2015年5月-2016年5月)接收的40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儿,PDCA组研究病例来自本院PDCA循环管理实施后(2016年6...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在预防小儿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研究病例来自本院PDCA循环管理实施前(2015年5月-2016年5月)接收的40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儿,PDCA组研究病例来自本院PDCA循环管理实施后(2016年6月-2017年6月)接收的40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儿,分别实施围手术期常规护理管理及PDCA循环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护理管理效果。结果 PDCA循环管理后,PDCA组患儿的切口愈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切口感染发生率为2.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13);PDCA组患儿的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其平均住院费用也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小儿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在手术治疗的同时辅助于PDCA循环护理管理,可以显著控制切口感染的发生,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经济开支,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循环管理 预防 小儿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术后 切口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手术治疗及术后抗感染治疗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克光 何志君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19期230-232,236,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手术治疗及术后抗感染治疗的临床观察。方法将2015年12月~2018年12月在我院外科治疗的50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阑尾切除术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术后辅助抗感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 目的探讨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手术治疗及术后抗感染治疗的临床观察。方法将2015年12月~2018年12月在我院外科治疗的50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阑尾切除术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术后辅助抗感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感染发生率、其他并发症发生率、术前术后炎性因子水平、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术后切口感染、腹腔感染、总感染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早期肠梗阻、腰背不适、腹泻、恶心呕吐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d的CRP、TNF-α、IL-8等炎性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手术治疗及术后抗感染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抑制炎症,降低术后感染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加快胃肠道功能恢复速度,缩短住院时间,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阑尾切除术 术后抗感染治疗 炎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碘伏溶液冲洗切口后放置负压球引流管对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术后感染及切口愈合情况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孙发起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4期647-648,共2页
目的探讨5 g·L^-1的碘伏溶液冲洗切口后放置负压球引流管对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术后感染及切口愈合情况的影响。方法采用抽签法将2016年3月至2018年12月新郑市公立人民医院治疗的92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6例。两... 目的探讨5 g·L^-1的碘伏溶液冲洗切口后放置负压球引流管对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术后感染及切口愈合情况的影响。方法采用抽签法将2016年3月至2018年12月新郑市公立人民医院治疗的92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6例。两组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对照组接受体积分数3%的过氧化氢溶液+生理盐水冲洗切口,观察组接受5 g·L^-1的碘伏溶液+负压球引流管处理切口。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感染发生情况、切口愈合时间及住院天数。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术后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5.22%(7/46)、4.35%(2/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切口愈合时间和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5 g·L^-1的碘伏溶液冲洗切口后放置负压球引流管,可有效减少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术后感染的发生,加快切口愈合,缩短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碘伏溶液 负压球引流管 切口 并发症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2株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切口感染患者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陈洁 《抗感染药学》 2015年第2期214-217,共4页
目的:分析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切口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2月间收治的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患者60例,进行病原菌检测及药敏试验,分析其病原菌分布情况和耐药性。结果:60例患者中检出病原菌92... 目的:分析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切口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2月间收治的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患者60例,进行病原菌检测及药敏试验,分析其病原菌分布情况和耐药性。结果:60例患者中检出病原菌9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64株,革兰阳性菌25株和真菌3株,其百分比分别为69.57%、27.17%和3.26%;革兰阴性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33株(35.87%),革兰阳性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5株(16.30%);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唑林、头孢曲松、头孢呋辛钠、头孢呋辛酯、左氧氟沙星、氨苄西林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较高(>50%);不动杆菌对头孢唑林、头孢曲松、头孢呋辛钠、头孢呋辛酯、左氧氟沙星、氨苄西林、左氧氟沙星、头孢他啶和亚胺培南的耐药率较高(>50%);铜绿假单胞杆菌对头孢唑林、头孢曲松、头孢呋辛钠、头孢呋辛酯、氨苄西林、庆大霉素和阿米卡星的耐药率较高(>5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唑林、头孢西林、左氧氟沙星和庆大霉素的耐药率较高(>50%)。结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切口感染患者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最为多见,其次是革兰阳性菌,常见致病菌的耐药性普遍较高,需加强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切口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氧氟沙星不同用药方法对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预防切口感染的疗效及其对炎症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邓安祥 《抗感染药学》 2017年第4期825-827,共3页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不同用药方法对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预防术后切口感染的疗效及其对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8月间收治的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81例,根据入院顺序号并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1...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不同用药方法对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预防术后切口感染的疗效及其对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8月间收治的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81例,根据入院顺序号并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1例;术后对照组患者给予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0.2 g,bid治疗,观察组患者则给予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0.4 g,qd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和炎症指标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用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为4.88%低于对照组为20.00%(P<0.05);两组患者术前血清血清可溶性胞间黏连-1(sICAM-1)、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测得值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血清sICAM-1、IL-8、TNF-α水平测得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不同用药方法预防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存在一定的影响,采用术后0.4 g/(次·d)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给药方法优势更为突出,可有效降低切口感染发生率以及改善了炎性因子的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氧氟沙星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切口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手术及术后抗感染治疗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伟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第4期49-49,51,共2页
目的:探究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手术治疗及术后抗感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17年12月-2019年1月收治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80例,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手术治疗加常规抗感染治疗,研究组给予手术治疗加药敏性试验后抗感染治疗... 目的:探究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手术治疗及术后抗感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17年12月-2019年1月收治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80例,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手术治疗加常规抗感染治疗,研究组给予手术治疗加药敏性试验后抗感染治疗。对比两组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及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实施手术治疗和针对性抗感染后可提高疗效,缩短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手术治疗 术后抗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不同的左氧氟沙星用药方案预防手术后的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3
20
作者 赵妮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第18期127-128,共2页
目的:比较用不同的左氧氟沙星用药方案预防手术后的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芮城县人民医院进行手术的86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 目的:比较用不同的左氧氟沙星用药方案预防手术后的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芮城县人民医院进行手术的86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在手术前,均为两组患者静脉滴注0.4 g的左氧氟沙星。手术后,均为两组患者使用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的用药方法是:静脉滴注,0.2 g/次,2次/d。观察组患者的用药方法是:静脉滴注,0.4 g/次,1次/d。然后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后3 d其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在手术前及手术后3 d其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8(IL-8)、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的水平。结果:在手术后3 d,观察组患者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及血清TNF-α、IL-8、sICAM-1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与为手术后的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每日2次使用0.2 g的左氧氟沙星预防其发生切口感染的效果相比,为其一次性地使用0.4 g的左氧氟沙星预防其发生切口感染的效果更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手术 左氧氟沙星 切口感染 血清炎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