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超容量血液稀释对氧供、氧耗、循环血容量和血管外肺水的影响 被引量:89
1
作者 于布为 顾敏杰 薛庆生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期23-26,共4页
目的 观察犬行不同程度急性超容量血液稀释 (AHHD)时全身血液动力学、循环血容量 (CBV)、氧供 ( DO2 )、氧耗 ( VO2 )、胸内血容量 (ITBV)、血管外肺水 (EVLW )的变化。方法  10只健康杂种犬 ,体重 12~ 15kg ,基础麻醉后行气管插管 ... 目的 观察犬行不同程度急性超容量血液稀释 (AHHD)时全身血液动力学、循环血容量 (CBV)、氧供 ( DO2 )、氧耗 ( VO2 )、胸内血容量 (ITBV)、血管外肺水 (EVLW )的变化。方法  10只健康杂种犬 ,体重 12~ 15kg ,基础麻醉后行气管插管 ,控制呼吸。每只犬以 80ml·kg-1·h-1的速度行5个水平的AHHD ,分别将红细胞压积 (Hct)降至 2 5 % (HD1)、2 0 % (HD2 )、17% (HD3 )、15 % (HD4)和12 % (HD5)。测定各Hct水平时的血液动力学指标、动、静脉血气、CBV、EVLW ,计算 DO2 、 VO2 。结果 所有犬均达到所要求的Hct,各时点的补液量分别为 (2 1 8± 2 39)、(42 8± 2 86 )、(84 6±3 84 )、(16 4± 8 94 )和 (19 8± 13 0 )mg/kg。在血液稀释过程中 ,MAP和心率早期无明显变化 ,直到Hct<17%才略有升高 ,CVP、CI持续升高。 DO2 随血液稀释有所上升 ,Hct为 2 0 %达最高 [(38 8± 30 3)ml·min-1·m-2 ],此时 VO2 无明显改变 ;Hct<17%时 , DO2 、 VO2 均低于基础值 ;但 DO2 仍高于最低极限 ,即使Hct降至 10 % ,氧供耗平衡仍可维持。Hct为 2 5 %时 ,CBV增加 2 4 4 % ,此时EVLW并未明显增加 ;Hct为 2 0 %时 ,CBV增加 5 3 8% ,EVLW增加 36 5 % ,较基础值明显升高 (P<0 0 5 ) ,此时 pH仍正常。于HD3 、HD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超容量血液稀释 氧供 氧耗 循环血容量 血管外肺水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急性超容性血液稀释结合控制性降压在严重烧伤患者早期切痂植皮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2
作者 彭坚 夏建国 +1 位作者 武潜 杨镭镭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64-366,374,共4页
目的观察急性超容量血液稀释(AHH)联合控制性降压(CH)应用于严重烧伤患者早期切痂植皮术后的节约用血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40例Ⅱ~Ⅲ度烧伤面积在35%TBSA以上烧伤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例。A组行AHH+CH,患者于切皮前经静脉快速输入6%... 目的观察急性超容量血液稀释(AHH)联合控制性降压(CH)应用于严重烧伤患者早期切痂植皮术后的节约用血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40例Ⅱ~Ⅲ度烧伤面积在35%TBSA以上烧伤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例。A组行AHH+CH,患者于切皮前经静脉快速输入6%羟乙基淀粉(20mL/kg,50mL/min),术中用硝酸甘油[0.5~1.0μg/(kg.min)]行控制性降压;B组为对照组,行常规麻醉处置。术中连续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和中心静脉压(CVP);于稀释前、稀释后、术毕、术后第1天测定:红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Hb)、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酸碱值(pH)。记录术中失血量、输血量。结果 A组术中失血量、输血量比B组要显著减少(P<0.01),但两组血液动力学、凝血功能,以及组织氧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急性超容量血液稀释联合控制性降压可明显减少严重烧伤患者早期切痂植皮术中的失血量和异体血输入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临床血液保护方法,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超容量血液稀释 控制性降压 严重烧伤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