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p73基因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王东宁 黎国伟 +5 位作者 林东军 何易 林桂真 李旭东 林曲 黄仁魏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3期123-124,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P73基因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34例初诊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骨髓 P73基因表达;结合临床观察,分析 P73基因阳性表达与治疗反应的关系。【结果】34... 【目的】探讨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P73基因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34例初诊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骨髓 P73基因表达;结合临床观察,分析 P73基因阳性表达与治疗反应的关系。【结果】34例初治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中 P73基因表达阳性11例,阳性率为32%。其中 AML-M2亚型有较高阳性表达率。P73基因表达阴性者治疗后完全缓解率达91%(21/23例),P73基因表达阳性者完全缓解率为55%(6/11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结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P73基因有较高的阳性表达率,P73基因表达阳性患者完全缓解率较低。结果提示 P73基因表达情况对初诊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有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非淋巴细胞自血 P73基因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幼儿急性髓系白血病并绿色瘤1例
2
作者 张志华 管学平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1075-1075,共1页
患者女,6岁。2006年1月20日因乏力、纳差月余,来我院就诊。血常规:Hh101g/L,RBC3.25×10^12/L,WBC12.1×10^9/L,PLT113×10^8/L;骨髓象增生活跃,粒系占44%,红系23.5%,淋系21%,瑞氏染色含Auer小体的幼... 患者女,6岁。2006年1月20日因乏力、纳差月余,来我院就诊。血常规:Hh101g/L,RBC3.25×10^12/L,WBC12.1×10^9/L,PLT113×10^8/L;骨髓象增生活跃,粒系占44%,红系23.5%,淋系21%,瑞氏染色含Auer小体的幼稚细胞占非红系细胞(NEC)的8%。同年5月29日患儿再次就诊,在头、面部可触及多枚包块,质软可波动、有压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 急性髓系自血 绿色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