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7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S技术在自然疫源性疾病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被引量:11
1
作者 方立群 曹务春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807-810,共4页
关键词 3S技术 自然疾病 发展前景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58-2013年我国自然疫源性疾病的流行分析 被引量:23
2
作者 熊晨皓 赵国平 +5 位作者 兰晓霞 冯樊 刘淑红 胡役兰 高宏伟 魏茂提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9-173,共5页
目的分析1958-2013年我国自然疫源性疾病的流行状况。方法收集1993-2013年相关的中文核心期刊,摘录关于自然疫源性疾病文章报道的疾病数据,将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结果收集1958-2013年间自然疫源性疾病报告的文献1 295篇,984篇文献纳... 目的分析1958-2013年我国自然疫源性疾病的流行状况。方法收集1993-2013年相关的中文核心期刊,摘录关于自然疫源性疾病文章报道的疾病数据,将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结果收集1958-2013年间自然疫源性疾病报告的文献1 295篇,984篇文献纳入分析,涉及的自然疫源性疾病种类为24种。通过对报道文献分析,结果显示华中地区自然疫源性疾病病例报道居全国首位,其余依次是华东、西南、东北、华南、华北、西北,最后是澳门特别行政区域。流行病学曲线显示我国自然疫源性疾病有明显的三个时期。分别为1958-1979年间的低流行时期,1980-1991年间的迅速增加时期以及1992-2013年间的流行稳定时期。我国自然疫源性疾病具有明显的职业特征,以农林牧渔职业最为常见。同时,自然疫源性疾病的发生也有明显的性别分布。结论自然疫源性疾病在全国有着广泛的分布区域,有的下降、消灭了;有的是上升趋势。自然疫源性疾病呈现明显的地区差异分布特征,并且自然疫源性疾病与职业特点有着密切关系。研究认为自然疫源性疾病预防控制仍是今后防病重点工作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疾病 人间分布 地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圆线虫病是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
3
作者 李康然 《广西畜牧兽医》 2007年第2期95-95,共1页
关键词 自然疾病 广州管圆线虫 陈心陶 嗜酸细胞 报道人 宿主动物 流行区 琼玉 脊髓膜炎 患者脑脊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疫源性疾病相关肾损伤 被引量:5
4
作者 孙世仁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568-573,共6页
部队官兵因需作业、训练介入自然疫源地可感染发病甚至引发自然疫源性疾病流行,是自然疫源性疾病的高发人群之一。自然疫源性疾病包括流行性出血热、血吸虫病、莱姆病、钩端螺旋体病、疟疾等,具有流行规律及临床表现复杂多变的特点。肾... 部队官兵因需作业、训练介入自然疫源地可感染发病甚至引发自然疫源性疾病流行,是自然疫源性疾病的高发人群之一。自然疫源性疾病包括流行性出血热、血吸虫病、莱姆病、钩端螺旋体病、疟疾等,具有流行规律及临床表现复杂多变的特点。肾脏是自然疫源性疾病容易受累的器官,早期明确诊断并给予积极有效的治疗是降低自然疫源相关肾损伤病死率和防止进展至终末期肾病的关键。该文重点介绍了自然疫源性疾病(流行性出血热、血吸虫病、钩端螺旋体病、疟疾、莱姆病)相关肾损伤的临床、病理表现及防治措施,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其的诊疗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疾病 肾损伤 部队官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猪常发传染病的免疫防控(上)
5
《农业知识(科学养殖)》 2016年第4期56-57,共2页
猪乙型脑炎 又称流行性乙型脑炎、日本脑炎,是由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多种家畜和禽类的一种急性、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
关键词 传染病 流行乙型脑炎病毒 母猪 防控 自然 日本脑炎 人畜共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炭疽疫源性调查和流行趋势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孙广玖 张眉眉 +1 位作者 姚文清 王英军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16-416,共1页
关键词 炭疽芽孢杆菌 流行趋势分析 辽宁省 自然状态 传染病 抵抗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三种细菌性传染病的防治措施
7
作者 柳春风 《现代畜牧科技》 2015年第2期82-82,共1页
1鸭传染性浆膜炎本病又称鸭疫里氏杆菌病,是侵害雏鸭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非常高,是危害养鸭业的重要传染病。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春冬季节较为多发,1~8周龄的雏鸭易感本病,但种用鸭极少发生。如果饲养环境条件... 1鸭传染性浆膜炎本病又称鸭疫里氏杆菌病,是侵害雏鸭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非常高,是危害养鸭业的重要传染病。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春冬季节较为多发,1~8周龄的雏鸭易感本病,但种用鸭极少发生。如果饲养环境条件不好可诱发本病,如育雏期饲养密度过大,室内潮湿、通风不良,饲料中缺乏维生素、微量元素等,特别容易引起本病的流行。本病主要由呼吸道或皮肤伤口感染,被病鸭污染的空气是重要的传播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浆膜炎 细菌传染病 里氏杆菌 饲养环境条件 重要传染病 急性败血 养鸭业 皮肤伤口 育雏期 饲养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莞市虫媒传染病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2
8
作者 杨德胜 张险朋 +1 位作者 徐振娜 洪伟彬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5-96,共2页
虫媒传染病,是由病媒生物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常见的有流行性乙型脑炎、鼠疫、莱姆病、疟疾、登革热等危害性较强的传染病。虫媒传染病与鼠传疾病构成了媒介生物性疾病(习惯上均称虫媒传染病)。这类传染病在我国每年传染病总发病病... 虫媒传染病,是由病媒生物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常见的有流行性乙型脑炎、鼠疫、莱姆病、疟疾、登革热等危害性较强的传染病。虫媒传染病与鼠传疾病构成了媒介生物性疾病(习惯上均称虫媒传染病)。这类传染病在我国每年传染病总发病病例中约占5%-10%,但它的病死人数则占传染病总死亡人数的30%-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虫媒传染病 媒介生物疾病 自然疾病 流行病学调查 病死人数 病媒生物 莱姆病 登革热病毒 鼠传疾病 总死亡人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畜共患传染病炭疽
9
作者 刘玉锋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05年第9期46-49,共4页
炭疽(anthrax)是由炭疽杆菌所致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世界各地都有发生,尤以南美洲、亚洲及非洲等地的牧区较多见。呈地方性流行,为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存在于食草动物和牲畜群落之中,能造成环境的广泛污染。当人直... 炭疽(anthrax)是由炭疽杆菌所致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世界各地都有发生,尤以南美洲、亚洲及非洲等地的牧区较多见。呈地方性流行,为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存在于食草动物和牲畜群落之中,能造成环境的广泛污染。当人直接或间接地接触病畜和染菌的皮、毛、肉等,也会感染炭疽,但到目前为止尚无人与人直接传播的报告。由于炭疽芽孢对外界环境有极强的抵抗力,造成污染后能持续存在,因此在医学和兽医学上均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畜共患传染病 炭疽杆菌 自然疾病 外界环境 急性传染病 食草动物 兽医学 南美洲 地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逃逸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慧君 张珊 +1 位作者 罗启东 李剑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429-1432,共4页
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一种致死率很高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5年生存率低于25%,老年患者低于10%。虽然规范化化疗或造血干细胞移植能明显提高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治疗效果,但大多数患者的复发仍是其治疗的一个难... 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一种致死率很高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5年生存率低于25%,老年患者低于10%。虽然规范化化疗或造血干细胞移植能明显提高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治疗效果,但大多数患者的复发仍是其治疗的一个难点。化疗加上免疫治疗被认为是最有希望的治疗手段,但免疫治疗过程中易发生的免疫逃逸,已成为影响AML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了解AML免疫逃逸的机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对提高AML的治疗效果、降低AML复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导致免疫逃逸的重要细胞如髓源性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以及细胞表面抑制性受体PD-1(programmed death 1)介导AML细胞产生免疫逃逸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旨在为提高AML免疫治疗效果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逃逸 急性髓系白血病 抑制细胞 程序死亡受体-1 自然杀伤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首次发现广州管圆线虫病自然疫源地 被引量:4
11
作者 曾小军 姜唯声 +3 位作者 陈红根 葛军 李健 衣方誉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10-310,共1页
关键词 广州管圆线虫病 江西省 自然 中间宿主 自然 终宿主 寄生虫病 软体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畜传染病的感染类型和发展阶段
12
作者 王凤龙 闫俊 《养殖技术顾问》 2014年第2期171-171,共1页
1疫源地 有传染源及其排出的病原体存在的地区称为疫源地。通常将范围小的疫源地或单个传染源所构成的疫源地称为疫点。若干个疫源地连成片,其范围较大时称为疫区。在疫源地存在的时间内,凡是与疫源地接触的易感动物,都有感染的可... 1疫源地 有传染源及其排出的病原体存在的地区称为疫源地。通常将范围小的疫源地或单个传染源所构成的疫源地称为疫点。若干个疫源地连成片,其范围较大时称为疫区。在疫源地存在的时间内,凡是与疫源地接触的易感动物,都有感染的可能。有些疫病的病原体在自然条件下,不依靠人类或家畜,自行通过传播媒介和易感宿主造成流行,长期在自然界循环延续其后代,这种现象称为自然疫源性,这种疫病称为自然疫源性疾病,存在自然疫源性疾病的地区称为自然疫源地。自然疫源地最初都处在原始森林、沙漠、草原和深山等荒野地区。病原体、传播媒介和宿主三者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实际上自然疫源性是某种生态学现象,当人类活动介入自然疫源地时,自然疫源性疾病就会传染给人或家畜。很多家畜传染病最初都是自然疫源性疾病,如狂犬病,伪狂犬病、犬瘟热、乙型脑类、蓝舌病、口蹄疫、布鲁氏菌病、李氏杆菌病、钩端螺旋体病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畜传染病 自然疾病 感染 类型 钩端螺旋体病 传播媒介 人类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丹毒与猪肺疫混合感染的防治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文庆 《农村新技术》 2025年第1期41-43,共3页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主要感染猪,也可感染其他动物;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急性发病、高热、皮肤出现紫红色斑点或瘀斑、内脏器官出血等,死亡率高。猪肺疫则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败血...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主要感染猪,也可感染其他动物;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急性发病、高热、皮肤出现紫红色斑点或瘀斑、内脏器官出血等,死亡率高。猪肺疫则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败血症、咽喉炎和肺炎为主要特征。混合感染猪丹毒与猪肺疫时,临床症状可能相互叠加或掩盖,导致诊断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杀巴氏杆菌 猪肺 混合感染 传染病 猪丹毒杆菌 急性传染病 内脏器官 死亡率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急性猪肺疫的诊断与防治 被引量:1
14
作者 谢春 万德辉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1年第10期78-79,共2页
猪肺疫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所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猪巴氏杆菌病),俗称“锁喉风”,“肿脖瘟”。急性或慢性经过,急性呈败血症变化,咽喉部肿胀,高度呼吸困难。小猪均有易染性,小猪和中猪发病率较高。一年四季都可发生,特别是春... 猪肺疫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所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猪巴氏杆菌病),俗称“锁喉风”,“肿脖瘟”。急性或慢性经过,急性呈败血症变化,咽喉部肿胀,高度呼吸困难。小猪均有易染性,小猪和中猪发病率较高。一年四季都可发生,特别是春秋两季更易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猪肺 多杀巴氏杆菌 防治 诊断 猪巴氏杆菌病 急性传染病 呼吸困难 一年四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猪场急性猪肺疫的诊断与防治体会
15
作者 郭秀卿 《福建畜牧兽医》 2012年第6期43-44,共2页
急性猪肺疫,俗称“锁喉风”,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以发热、咳嗽、呼吸困难为主要特征,呈现急性败血症、咽喉炎和肺炎等病变。该病发病急、病程短、病死率高,对养猪业危害很大。近年来,该病的发生和流行... 急性猪肺疫,俗称“锁喉风”,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以发热、咳嗽、呼吸困难为主要特征,呈现急性败血症、咽喉炎和肺炎等病变。该病发病急、病程短、病死率高,对养猪业危害很大。近年来,该病的发生和流行又有上升的趋势。为增强对该病的防控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猪肺 多杀巴氏杆菌 防治 诊断 猪场 败血传染病 急性败血症 呼吸困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猪肺疫的治疗体会
16
作者 范武 《现代畜牧兽医》 2009年第2期24-24,共1页
猪肺疫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除少数初发的病例呈最急性经过、迅速死亡外,大多数呈急性经过。在治疗急性猪肺疫时,采取超剂量使用链霉素,适量配伍青霉素,同时根据病情兼以碳酸氢钠、维生素B1、维生素C、... 猪肺疫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除少数初发的病例呈最急性经过、迅速死亡外,大多数呈急性经过。在治疗急性猪肺疫时,采取超剂量使用链霉素,适量配伍青霉素,同时根据病情兼以碳酸氢钠、维生素B1、维生素C、四环素等药物辅助治疗,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猪肺 治疗体会 多杀巴氏杆菌 败血传染病 维生素B1 碳酸氢钠 维生素C 辅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自然感染鼠疫杆菌的蚤、蜱、螨与虱类 被引量:11
17
作者 王祖郧 魏柏青 +2 位作者 张珊瑚 戴瑞霞 李存香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07-309,共3页
关键词 杆菌 自然感染 跳蚤 自然疾病 中国 啮齿动物 人间鼠 节肢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源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检测
18
作者 郑新添 陈丹霞 杨小燕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11年第1期32-33,共2页
猪大肠杆菌病,如仔猪的黄、白痢、水肿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猪的急性传染病,是引起仔猪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对养猪业造成了较大的威胁和重大的经济损失。大肠杆菌病疫情发生后,临床上常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尽管疫情能得到一定... 猪大肠杆菌病,如仔猪的黄、白痢、水肿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猪的急性传染病,是引起仔猪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对养猪业造成了较大的威胁和重大的经济损失。大肠杆菌病疫情发生后,临床上常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尽管疫情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但细菌的耐药性日益严重,特别是多重耐药性问题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耐药 大肠杆菌 分离鉴定 猪大肠杆菌病 致病大肠杆菌 检测 仔猪死亡 急性传染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型巴氏杆菌引起猪急性肺炎和怀孕母猪大批流产的诊治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永红 欧伟业 +2 位作者 刘荣翕 申维金 李赞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06年第8期54-55,共2页
关键词 多杀巴氏杆菌病 怀孕母猪 急性肺炎 D型 诊治 流产 巴氏杆菌感染 地方肺炎 急性传染病 猪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雏鹅传染性浆膜炎的诊治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晓艳 杨静 《吉林畜牧兽医》 2020年第11期128-128,共1页
雏鹅浆膜炎是因鸭疫里默氏杆菌引发的接触性、细菌性传染病,是在我国水禽中广泛流行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该病主要侵害的群体是2月龄以内的雏鹅、雏鸭,病禽会出现败血症状,呈慢性或急性经过。病禽常见表现为眼鼻分泌物多、头颈震颤、机体... 雏鹅浆膜炎是因鸭疫里默氏杆菌引发的接触性、细菌性传染病,是在我国水禽中广泛流行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该病主要侵害的群体是2月龄以内的雏鹅、雏鸭,病禽会出现败血症状,呈慢性或急性经过。病禽常见表现为眼鼻分泌物多、头颈震颤、机体抽搐、共济失调等症状,以气囊炎、纤维素性心胞炎、纤维素性脑膜炎、纤维素性肝周炎为主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里默氏杆菌 纤维素 细菌传染病 急性经过 气囊炎 急性传染病 肝周炎 浆膜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