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核素肺灌注显像与电子束计算机断层摄影术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方纬 马展鸿 +5 位作者 戴汝平 刘秀杰 程显声 柳志红 史蓉芳 何作祥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89-292,共4页
目的通过对急性肺栓塞患者的核素肺灌注显像与电子束计算机断层摄影术(EBCT)的对比分析,初步探讨两者之间存在差异的原因和规律,以及肺动脉血管阻塞与血流灌注变化之间的对应关系。方法20例急性肺栓塞患者,24h内先后接受核素肺灌注显像... 目的通过对急性肺栓塞患者的核素肺灌注显像与电子束计算机断层摄影术(EBCT)的对比分析,初步探讨两者之间存在差异的原因和规律,以及肺动脉血管阻塞与血流灌注变化之间的对应关系。方法20例急性肺栓塞患者,24h内先后接受核素肺灌注显像和EBCT肺血管增强造影。逐个肺段对比EBCT所显示的肺动脉阻塞与肺灌注显像所显示的肺血流灌注的情况。结果多数(81.7%)肺动脉完全闭塞型病变对应相应肺段的灌注完全缺失,血流灌注分布与非完全闭塞型病变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非完全闭塞型病变中,多级肺动脉病变对应灌注完全缺失的比例较高(60.0%),多级肺动脉病变与单级肺动脉病变相比,血流灌注亦有明显的差异(P<0.05)。而不同类型的非完全闭塞型病变所对应的血流灌注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不同形式的血管阻塞所造成的血流灌注变化的不同,是EBCT与肺灌注显像存在差别的主要原因之一,肺栓塞的血管阻塞和灌注受损是相互联系又有所不同的两个方面,肺灌注显像和EBCT结合应用能够使肺栓塞的诊断和疗效评价更加全面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 肺灌注显像 电子束计算机断层摄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局部溶栓与静脉溶栓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马季娜 黄伟 张中和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38-140,共3页
目的 :研究经皮导管肺动脉局部溶栓和外周静脉给药溶栓两种溶栓方式在急性肺栓塞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急性肺栓塞 3 6例患者分别予经皮导管肺动脉局部溶栓 (局部溶栓组 )和经外周静脉给药溶栓 (静脉溶栓组 ) ,溶栓前和溶栓后 48小时测... 目的 :研究经皮导管肺动脉局部溶栓和外周静脉给药溶栓两种溶栓方式在急性肺栓塞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急性肺栓塞 3 6例患者分别予经皮导管肺动脉局部溶栓 (局部溶栓组 )和经外周静脉给药溶栓 (静脉溶栓组 ) ,溶栓前和溶栓后 48小时测动脉血气和肺血管造影。结果 :两组治疗后动脉氧分压 (PaO2 )均增加 ,肺泡动脉氧分压差 (AaDO2 )均降低 ,与治疗前相比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局部溶栓组PaO2 上升幅度高于静脉溶栓组 ,但差异无显著性。局部溶栓组肺动脉造影血管阻塞改善率较静脉溶栓组高 ( 82 4%和 66 7% ) ,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溶栓治疗有效 ,局部溶栓与静脉溶栓效果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 肺动脉局部溶栓 外周静脉给药溶栓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30例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患者对症治疗、抗凝治疗和溶栓治疗的住院转归 被引量:27
3
作者 邹治鹏 何建国 +6 位作者 程显声 赵彦芬 陈白屏 高莹 熊长明 倪新海 荆志诚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19-221,共3页
目的:介绍对症治疗、抗凝治疗和溶栓治疗3种治疗方法治疗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或慢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急性再发患者的住院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1974-2002年的28年来我院住院收治的230例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或慢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急... 目的:介绍对症治疗、抗凝治疗和溶栓治疗3种治疗方法治疗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或慢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急性再发患者的住院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1974-2002年的28年来我院住院收治的230例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或慢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急性再发患者经对症治疗、抗凝治疗和溶栓治疗3种治疗方法的住院有效率、显效率和病死率。结果:对症治疗、单纯抗凝和溶栓+抗凝治疗的住院总有效率分别为60.0%、91.5%和96.6%;其中住院显效率分别为0、0.9%和42.7%;住院病死率分别为17.1%、4.7%和3.4%。结论:通过回顾性临床分析表明,对症治疗、抗凝治疗和溶栓治疗对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或慢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急性再发患者均有效。由于患者治疗方法的选择受历史等因素的影响,对3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不能进行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血栓栓塞 抗凝治疗 溶栓治疗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动脉高压在急性肺血栓栓塞症危险分层中的意义 被引量:9
4
作者 张劲松 李琳 +1 位作者 陈旭锋 丁明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619-1620,共2页
目的:通过超声心动图测量肺动脉压力并评估其在急性肺血栓栓塞症危险分层中的意义。方法:将58例超声心动图资料完整的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分为肺动脉高压组和对照组,分别对其危险因素、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其预后进行分析。结果:肺动... 目的:通过超声心动图测量肺动脉压力并评估其在急性肺血栓栓塞症危险分层中的意义。方法:将58例超声心动图资料完整的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分为肺动脉高压组和对照组,分别对其危险因素、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其预后进行分析。结果:肺动脉高压组发病至就诊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晕厥、咯血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肺动脉高压组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氧分压及二氧化碳分压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肺动脉高压组患者S1Q3T3及右束支传导阻滞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死亡及发生临床不良事件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肺动脉高压可作为评价急性肺血栓栓塞症严重性及预后不良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血栓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肺动脉肉瘤误诊为肺血栓栓塞症的病例思考 被引量:2
5
作者 梁颖 米玉红 +2 位作者 刘双 陈东 方微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282-1285,共4页
肺动脉肉瘤(PAS)是一种起源于肺动脉内膜的恶性疾病,临床极其罕见。症状上可表现为胸闷、憋气,极易误诊为肺血栓栓塞症(PTE)或其他疾病,本文旨在通过这个病例,提醒临床医生加强对该病的认识,尽早诊断及治疗该病。
关键词 胸闷 憋气 血栓栓塞 肺动脉肉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肺动脉血栓栓塞诊治一例
6
作者 蔡迟 张洪亮 +3 位作者 庞冉 赵杰 叶蕴青 王墨扬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07-610,共4页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64岁,10 d前休息时突发胸痛,伴胸闷、恶心、呕吐,症状持续约2 h缓解,外院诊断为“急性胃肠炎”,予抗感染、止泻治疗,患者持续卧床休息。6 d前出现双下肢及颜面部水肿,外院查肌钙蛋白I 8.36 ng/ml(正常范围0~0.02 ng/m...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64岁,10 d前休息时突发胸痛,伴胸闷、恶心、呕吐,症状持续约2 h缓解,外院诊断为“急性胃肠炎”,予抗感染、止泻治疗,患者持续卧床休息。6 d前出现双下肢及颜面部水肿,外院查肌钙蛋白I 8.36 ng/ml(正常范围0~0.02 ng/ml),超声心动图示左心室下壁运动减弱,以“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AMI)”转诊至我院。既往有高脂血症及2型糖尿病病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肺动脉 血栓栓塞 胸痛 心血管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并发急性肺血栓栓塞症一例
7
作者 肖勇强 黄建清 +2 位作者 熊长明 叶绍东 柳志红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69-369,共1页
关键词 急性血栓栓塞 冠状动脉造影 术后并发 急性心肌梗死后 介入诊断 心血管病 介入诊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介入治疗现状
8
作者 候学智 黄强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27-1033,共7页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 PTE)的危险分层是治疗的导向,针对不同的危险分层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案。抗凝治疗是急性PTE治疗的基石,但单纯抗凝治疗与中、高危人群中早期血流动力学失代偿和死亡的风险增加相关;系统溶栓...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 PTE)的危险分层是治疗的导向,针对不同的危险分层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案。抗凝治疗是急性PTE治疗的基石,但单纯抗凝治疗与中、高危人群中早期血流动力学失代偿和死亡的风险增加相关;系统溶栓能够快速减轻血栓负荷,缓解右心室功能障碍,可以更早地改善血流动力学,但存在出血的高风险。目前,导管介入治疗正在迅速发展,并发展出了不少与之匹配的装置,旨在更好地完善急性PTE治疗方案,以满足肺栓塞治疗的临床需求。该文虽未对其临床相关应用优势展开对照研究,但是却基于危险分层的治疗思路,对机械性血栓清除装置、吸入性血栓清除装置、裂解性血栓清除装置等不同类型进行了综述,并论述其在各自应用范围内的优势及发展趋势,旨在为当前学术研究进行系统性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血栓栓塞 危险分层 导管定向溶栓 导管血栓清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急性肺血栓栓塞症严重程度与心电图评分的关系
9
作者 夏小玲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250-252,共3页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肺血栓栓塞症严重程度与心电图评分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老年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40例及同期体检者20例,根据是否患有急性肺血栓栓塞症及病情严重程度分组,体检者纳入对照组(20例)、小...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肺血栓栓塞症严重程度与心电图评分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老年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40例及同期体检者20例,根据是否患有急性肺血栓栓塞症及病情严重程度分组,体检者纳入对照组(20例)、小面积阻塞患者纳入观察A组(20例)、大面积阻塞患者纳入观察B组(20例),均进行心电图检查、超声心动图检查,分析检查结果、急性肺血栓栓塞症严重程度与心电图评分关系、心电图评分诊断老年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效能。结果:Daniel心电图评分、肺动脉收缩压、右心室前后径对比分析,均为对照组<观察A组<观察B组(P<0.05);观察A组较观察B组低(P<0.05)。心动过速、右束支传导阻滞、V1导联T波倒置、V2导联T波倒置、V3导联T波倒置、V1~V4导联T波倒置、I导联S波>1.5 mm、Ⅲ导联Q波>1.5 mm、Ⅲ导联T波倒置、S1Q3T3检出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A组右束支传导阻滞、V1-V4导联T波倒置、V2导联T波倒置、V3导联T波倒置、Ⅲ导联Q波>1.5 mm、Ⅲ导联T波倒置、S1Q3T3检出率较观察B组低(P<0.05)。Spearman分析结果显示:急性肺血栓栓塞症严重程度同Daniel心电图评分、肺动脉收缩压、右心室前后径呈正相关(P<0.05);Daniel心电图评分同肺动脉收缩压、右心室前后径呈正相关(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显示,Daniel心电图评分截断值为3.21分时,诊断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敏感度为90.00%、特异度为95.00%、AUC值0.842、95%CI值为0.665~0.892。结论:老年急性肺血栓栓塞症严重程度与心电图评分关系密切,通过Daniel心电图评分可以鉴别及分析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血栓栓塞 心电图 Daniel心电图评分 右束支传导阻滞 敏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院前血浆D-二聚体水平对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复发静脉血栓栓塞风险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2
10
作者 王勇 张洪亮 +5 位作者 罗勤 赵智慧 赵青 柳志红 熊长明 倪新海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984-989,共6页
目的:评价出院前血浆D-二聚体(D-dimer)水平对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E)患者复发静脉血栓栓塞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连续入选2005年6月至2010年10月间首次发作的急性PE患者共204例,入院后再次取血检测其血浆D-dimer水平,并根据该检测... 目的:评价出院前血浆D-二聚体(D-dimer)水平对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E)患者复发静脉血栓栓塞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连续入选2005年6月至2010年10月间首次发作的急性PE患者共204例,入院后再次取血检测其血浆D-dimer水平,并根据该检测结果将入选患者分为:出院前血浆D-dimer水平恢复正常组(恢复正常组,n=138)和出院前血浆D-dimer水平持续升高组(持续升高组,n=66).分别在出院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以及其后每年一次进行系统性评估随访.首要研究终点是复发静脉血栓栓塞症(VTE)事件.结果:出院时,华法林治疗2周左右达标后国际标准化比值控制在2.0~3.0,204例患者中66例(32.4%)出院前血浆D-dimer水平持续升高,138例(67.6%)患者恢复正常.平均随访(31±19)个月,持续升高组患者复发VTE事件的发生率高于恢复正常组(21.5%vs 5.8%,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调整口服抗凝药物治疗时间之后,出院前血浆D-dimer水平持续升高是急性PE患者复发VTE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HR=4.10,95%CI:1.61~10.39,P=0.003),其对于VTE复发风险的阴性预测值(NPV)为94.2%.结论:出院前血浆D-dimer水平与急性PE患者的复发VTE事件风险明显相关,且具有较高的阴性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血栓栓塞 D-二聚体 复发静脉血栓栓塞事件 阴性预测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单药抗凝治疗癌症相关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疗效和预后分析 被引量:21
11
作者 刘璠 封辰叶 +1 位作者 刘廷威 康健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22-424,共3页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长程抗凝治疗癌症相关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疗效和预后。方法将2003年3月—2013年3月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癌症相关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90例,按接受低分子肝素/华法令序贯抗凝治疗和低分子肝素单药抗凝治疗...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长程抗凝治疗癌症相关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疗效和预后。方法将2003年3月—2013年3月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癌症相关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90例,按接受低分子肝素/华法令序贯抗凝治疗和低分子肝素单药抗凝治疗分成两组(即序贯抗凝组53例,单药抗凝组3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结果和预后。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指数、动脉血氧分压、吸烟率、基础疾病患病率及严重程度和肿瘤类型分布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60 d后单药抗凝组低氧血症的改善优于序贯抗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药抗凝组的再栓塞率和病死率均低于序贯抗凝组(2.7%比20.8%,8.1%比2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减少发生率与序贯抗凝组类似(24.3%比22.6%),出血事件发生率相对较低(18.9%比24.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单药抗凝治疗可更加有效治疗癌症相关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血栓栓塞 肿瘤 肝素 低分子量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大面积肺血栓栓塞症患者心肌肌钙蛋白I水平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尹娟 刘永强 +1 位作者 张泽明 阎琦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5期2821-2822,共2页
目的了解急性大面积肺血栓栓塞症(acute massive pulmonary embo-lism,AMPE)患者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变化情况。方法选择我院近6年确诊为急性肺血栓栓塞症(Acute pulmonary thromboem bolism,APTE)并行CtnI检查的患者共58例,其中AMPE... 目的了解急性大面积肺血栓栓塞症(acute massive pulmonary embo-lism,AMPE)患者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变化情况。方法选择我院近6年确诊为急性肺血栓栓塞症(Acute pulmonary thromboem bolism,APTE)并行CtnI检查的患者共58例,其中AMPE患者19例,非AMPE患者39例,比较两组APTE患者CtnI的浓度以及血气分析、右心功能、预后情况。并对AMPE患者血浆中CtnI不同时间的平均检测值进行分析。结果 AMPE组与非AMPE组CtnI值、血气分析、右心功能以及预后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AMPE组(15例)患者的CtnI进行监测,发现在5h后CtnI即出现阳性反应(CtnI≥0.1μg/L),在20h左右处达到峰值。结论 AMPE患者CtnI明显升高,可作为判断病变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大面积肺血栓栓塞 心肌钙蛋白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急性期肺血栓栓塞患者血浆ADAMTS-13及炎症因子变化 被引量:3
13
作者 何婉媚 李斌 +2 位作者 曾勉 陈瑞滔 陈燕珠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1-134,共4页
【目的】探讨肺动脉血栓栓塞症(PTE)患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ADAMTS-13)水平及其与炎症反应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的方法 (ELISA)测定25例我院呼吸科门诊随访病程超过3个月的PTE患者、15例健康对照者的外周血血管性血友... 【目的】探讨肺动脉血栓栓塞症(PTE)患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ADAMTS-13)水平及其与炎症反应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的方法 (ELISA)测定25例我院呼吸科门诊随访病程超过3个月的PTE患者、15例健康对照者的外周血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 WF)、ADAMTS-13、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结果】PTE组及健康组血浆v WF水平分别为136.89(78.90)ng/m L、57.12(25.23)ng/m L,PTE组v WF水平高于健康组(P<0.001)。PTE组及健康组血浆ADAMTS-13水平分别为213.34±52.39 ng/m L、354.71±79.02 ng/m L,PTE组ADAMTS-13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0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血浆ADAMTS-13水平与血浆v WF水平呈负相关(r=-0.490,P=0.013)PTE组及健康组血浆IL-6水平分别为2.59(2.34)pg/m L、1.70(0.71)pg/m L,PTE组IL-6水平高于健康组(P<0.05)。【结论】PTE患者在急性发作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存在血浆ADAMTS-13水平的下降及非特异性的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血栓栓塞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 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评分系统对2型糖尿病患者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预测价值比较 被引量:8
14
作者 刘志英 顿晓熠 +1 位作者 马怿民 叶立功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075-1078,共4页
目的有关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预测研究较少。文中探讨Padua评分、修正的Geneva评分以及Wells PE评分对内科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解放军第474医院临... 目的有关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预测研究较少。文中探讨Padua评分、修正的Geneva评分以及Wells PE评分对内科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解放军第474医院临床疑诊肺血栓栓塞症的2型糖尿病内科住院患者151例,其中确诊为肺血栓栓塞症患者80例。应用ROC曲线下面积比较Padua评分、修正的Geneva评分和Wells PE评分对2型糖尿病患者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预测价值,计算约登指数,并得出最佳分界值。结果 Padua评分、修正的Geneva评分和Wells PE评分诊断糖尿病肺血栓栓塞症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4±0.035、0.635±0.045和0.705±0.043。Padua评分与修正的Genev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 7);与Wells P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6 7)。修正的Geneva评分与Wells P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6 7)。Padua评分最佳分界值为3分,约登指数为0.51;修正的Geneva评分最佳分界值为3分,约登指数为0.24;Wells PE评分最佳分界值为1分,约登指数为0.39。结论 Padua评分、修正的Geneva评分和Wells PE评分在一定程度上均可预测2型糖尿病内科住院患者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发生风险。Padua评分预测价值高于修正的Geneva评分,与Wells PE评分的预测价值相当;但3种评分预测价值有限,仍不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急性血栓栓塞 Padua评分 修正的Geneva评分 WELLS PE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痫前期合并急性肺动脉栓塞2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左坤 赵有红 +5 位作者 陈德 董燕 杨清芳 康亚辉 刘小晖 王梅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706-710,共5页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PE)合并急性肺动脉栓塞(PTE)孕妇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20年12月在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危重症孕妇救护中心治疗的27例PE并发急性PTE孕妇为研究对象,按肺栓塞严重程度指数(PESI)分为中高危组(n=10)...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PE)合并急性肺动脉栓塞(PTE)孕妇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20年12月在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危重症孕妇救护中心治疗的27例PE并发急性PTE孕妇为研究对象,按肺栓塞严重程度指数(PESI)分为中高危组(n=10)和低危组(n=17),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母婴结局。结果:①27例PE合并急性PTE的孕妇,其中重度PE患者18例(66.7%),超声检查提示下肢深静脉血栓11例(40.7%),发生于产后26例(96.3%),其中剖宫产后25例;②27例患者D-二聚体均不同程度升高,平均4.10(2.69,5.87)mg/L,所有患者均存在低氧血症,平均动脉血氧分压(PaO_(2))为59.63±13.29 mmHg,N-末端脑钠肽前体升高17例(63.0%);③中高危组PaO_(2)较低危组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血乳酸、N-末端脑钠肽前体、血小板分布宽度、D-二聚体较低危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17例PE合并急性PTE低危患者经氧疗、抗凝治疗,无孕妇死亡。10例中高危患者,经抗凝、高级生命支持、下腔静脉滤器植入等治疗,死亡4例,总死亡率14.8%。23例产妇产后42天随访,21例血压降至正常,15例行心脏彩超、血气分析复查均未见异常。分娩的25例新生儿其中早产14例(56.0%),低体重儿13例(52.0%),围产儿死亡3例(12.0%)。结论:PE合并中高风险PTE更容易导致孕妇死亡,血气分析中PaCO_(2)、血乳酸,以及心脏生物学标志物N-末端脑钠肽前体、凝血指标中D-二聚体在PTE危险度分层中具有指导价值,针对PE合并PTE应采取以抗凝治疗为主的综合救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静脉血栓栓塞 肺动脉栓塞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急性肺血栓栓塞症及尿激酶治疗中TNF-α、IL-8和IL-10的变化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斗霞 张丽梅 +1 位作者 张凌 白明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7-40,共4页
 目的 探讨兔急性肺血栓栓塞症 (PTE) 时血浆和肺泡灌洗液中TNF-α, IL -8和 IL- 10的水平及尿激酶的影响。方法 采用自体血栓回输法建立兔急性PTE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和模型组。ELISA方法检测血浆和肺泡灌洗液中细胞因子 ...  目的 探讨兔急性肺血栓栓塞症 (PTE) 时血浆和肺泡灌洗液中TNF-α, IL -8和 IL- 10的水平及尿激酶的影响。方法 采用自体血栓回输法建立兔急性PTE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和模型组。ELISA方法检测血浆和肺泡灌洗液中细胞因子 (CK) 水平, 术毕行病理分析。结果 栓塞后上述 CK水平明显升高, 治疗后再次升高。病理检查可见, 栓塞后肺动脉内血栓形成, 组织萎缩、出血、炎性反应明显。治疗后栓塞、出血、萎缩减轻, 但炎性反应有所加重。结论 急性PTE后CK在引起急性肺损伤中起重要作用, 溶栓治疗可以改善 PTE的供血, 但短期内对肺组织的炎性损伤没有帮助, 可能与缺血再灌注损伤有关。因此, 在急性 PTE溶栓治疗的同时抗炎治疗也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E 急性血栓栓塞 IL-8 IL-10 CK 尿激酶 治疗后 起重 炎性损伤 改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血栓栓塞症CTPA假阳性诊断常见原因分析及影像表现 被引量:2
17
作者 范欣 李琦 +1 位作者 张越 邹佩伶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0-76,共7页
目的:分析肺血栓栓塞症(PTE)CT肺动脉成像(CTPA)假阳性诊断的常见原因,以降低PTE的误诊率。方法:搜集我院62例PTE假阳性诊断病例的CTPA资料,观察肺动脉CTPA表现,分析误诊原因并对其进行分型,统计各型的发生率。结果:肺血栓栓塞CTPA假阳... 目的:分析肺血栓栓塞症(PTE)CT肺动脉成像(CTPA)假阳性诊断的常见原因,以降低PTE的误诊率。方法:搜集我院62例PTE假阳性诊断病例的CTPA资料,观察肺动脉CTPA表现,分析误诊原因并对其进行分型,统计各型的发生率。结果:肺血栓栓塞CTPA假阳性诊断的常见原因包括:①呼吸运动及心脏传导搏动伪影引起的假阳性诊断(17.74%,11/62),假性栓子表现为紧贴肺动脉管壁一侧的窄带状稍低密度影,常累及多支血管;②上腔静脉内高浓度对比剂引起的硬射线伪影导致假阳性诊断(8.06%,5/62),表现为上腔静脉内对比剂浓度较高,周围见放射状分布的条纹状低密度影,累及邻近右肺动脉或右肺上叶肺动脉;③将肺门淋巴结误诊为栓子(12.90%,8/62),假性栓子常位于肺动脉分叉处,邻近肺动脉管壁轮廓光整,未见明显充盈缺损;④肺血管阻力局限性增高所致假阳性诊断(27.42%,17/62),表现为肺动脉期肺动脉管腔内条片状低密度影,主动脉期该条片状低密度影消失,邻近肺组织内常见慢性炎症或伴有同侧胸腔积液;⑤心血管功能差、肺循环减慢所致假阳性诊断(16.13%,10/62),CTPA表现为肺动脉远端分支强化程度减低,管腔内对比剂充盈不良;⑥纵隔及肺门淋巴结肿大压迫邻近肺动脉所致假阳性诊断(9.68%,6/62),CTPA表现为肺门及纵隔多发淋巴结增大、钙化,邻近肺动脉管腔受压狭窄,多见于尘肺及肺结核患者;⑦将支气管黏液栓误诊为肺动脉血栓(8.06%,5/62),表现为肺动脉走行区条状无强化低密度影,近端与支气管相连,周围见肺动脉分支伴行。结论:肺栓塞CTPA假阳性诊断的类型多样,正确识别各型误诊病例的图像特点,规范扫描方案,优化扫描策略,掌握正确的分析方法,有助于降低PTE的假阳性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栓塞 CT肺动脉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假阳性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V1和V6导联校正QT差异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8
作者 孙更新 吴娟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6期443-446,450,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V1和V6导联校正QT差异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行CTA检查疑似急性PTE患者89例进行研究。入院时记录基线12导联心电图,增益为10 mm/mV,纸张速度为25 mm/s。结果:在本研究入组的89例疑似PTE患者中,... 目的:探讨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V1和V6导联校正QT差异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行CTA检查疑似急性PTE患者89例进行研究。入院时记录基线12导联心电图,增益为10 mm/mV,纸张速度为25 mm/s。结果:在本研究入组的89例疑似PTE患者中,CTA鉴定了45例急性PTE患者和44例无PTE患者。两组中大多数患者的主诉是呼吸困难,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PTE患者的D-二聚体和高敏感肌钙蛋白水平明显高于无PTE患者(P<0.05)。PTE组中的V1导联中的QT和QTc显著大于非PTE组(P<0.05),但V6导联的QT和QTc在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PTE组的QTc差值(V1~V6)明显大于非PTE组(P<0.05)。在形态学分析中,PTE组导联Ⅲ中的T波倒置、V1或V1与V2的T波倒置明显高于非PTE组(P<0.05)。两组其他心电图形态学参数包括S1Q3T3的患病率在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值(P>0.05)。对于预测急性PTE的最大准确性最大QTc差值(V1~V6)≥20 ms,灵敏度为83.2%,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为100%。V1导联T波倒置是与PTE相关的最敏感的形态学异常,敏感性为80.06%,特异性为62.29%,导联Ⅲ中T波倒置是次敏感的预测因子,敏感性为51.20%,特异性为70.53%。结论:QTC差值(V1~V6)是急性PTE的一个明显特征,QTC差值(V1~V6)≥20 ms在急诊环境下可作为鉴别急性PTE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血栓栓塞 V1和V6导联 QT差异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发生肺血栓栓塞症一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越夫 王东 李立环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33-233,共1页
关键词 冠状动脉搭桥术 血栓栓塞 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血小板计数 冠脉搭桥术 肝素抗凝 低温体外循环 室壁瘤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肺动脉导管溶栓治疗肺动脉栓塞症一例
20
作者 梁志会 崔进国 潘新元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4期266-266,共1页
关键词 肺动脉导管溶栓治疗 肺动脉栓塞 彩色多谱勒 血栓形成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