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头孢克洛和头孢克肟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肠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23
1
作者 王英姿 汪祝萍 +1 位作者 程海英 林蕴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708-709,共2页
目的临床观察头孢克洛和头孢克肟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肠炎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2006年5月~2008年3月共97例细菌性肠炎患儿分为口服头孢克洛干糖浆(每日25mg/kg,分三次口服)对照组及口服头孢克肟干糖浆(每日6~7mg/kg... 目的临床观察头孢克洛和头孢克肟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肠炎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2006年5月~2008年3月共97例细菌性肠炎患儿分为口服头孢克洛干糖浆(每日25mg/kg,分三次口服)对照组及口服头孢克肟干糖浆(每日6~7mg/kg,分二次口服)观察组。总疗程5~7d后,观察治疗有效率。结果头孢克肟干糖浆的有效率为89.80%.高于头孢克洛干糖浆(62.5%),(j,〈O.01)。结论头孢克肟治疗细菌性肠炎疗效优于头孢克洛。头孢克肟口味香甜,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肠炎症状缓解迅速,且无不良反应,是~种简单且经济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克洛 头孢克肟 小儿 急性细菌性肠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华鲮一种急性细菌性肠炎的病原分离及组织病理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蒋国民 邓时铭 +3 位作者 邹利 程小飞 李传武 刘丽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906-910,共5页
为鉴定人工养殖的湘华鲮出现大量由急性肠炎引起死亡的病原,本研究取病鱼腹水和肠道粘液进行病原菌分离纯化,获得菌株XHL-03。经人工感染试验验证,人工感染的湘华鲮出现与自然发病相同的症状,初步确定其为该病致病菌株。经细菌形态学、... 为鉴定人工养殖的湘华鲮出现大量由急性肠炎引起死亡的病原,本研究取病鱼腹水和肠道粘液进行病原菌分离纯化,获得菌株XHL-03。经人工感染试验验证,人工感染的湘华鲮出现与自然发病相同的症状,初步确定其为该病致病菌株。经细菌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16S r DNA序列分析及系统发育树聚类和血清凝集试验检测,结果显示致病菌株XHL-03为非O1/非O139型霍乱弧菌,其对诺氟沙星、头孢曲松、新霉素等10种药物高度敏感。病理切片显示,感染病原的湘华鲮肝胰脏细胞出现坏死,有急性胰腺炎和肠炎综合症状。本研究为湘华鲮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炎的临床诊断和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华鲮 急性细菌性肠炎 非O1/非O139型霍乱弧菌 药敏实验 病理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儿科急性细菌性肠炎临床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陶林辉 叶金花 +1 位作者 章哲 叶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年第5期1051-1052,共2页
目的:探讨中药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儿科急性细菌性肠炎临床研究。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7月期诊治的急性细菌性肠炎患儿79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79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n=38)与治疗组(n:41)。对照组给予头孢克洛分散片每日25m... 目的:探讨中药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儿科急性细菌性肠炎临床研究。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7月期诊治的急性细菌性肠炎患儿79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79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n=38)与治疗组(n:41)。对照组给予头孢克洛分散片每日25mg/kg,分3次口服,服用5d;治疗组给予中药喜炎平注射液0.2—0.4mE/(kg·d)加入静脉滴注100mL的5%葡萄糖注射液,每日1次,连用5d。两组其它纠正酸中毒,维持酸碱、水电解质及能量等治疗均相同。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便常规及症状改善情况等。两组患儿一般资料之间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68%)明显高于对照组(73.69%),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发生不良反应患儿3例(7.32%)低于对照组5例(13.15%),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肠炎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较轻,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炎平注射液 儿科急性细菌性肠炎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孢克肟在小儿急性细菌性肠炎中的疗效及对炎性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4
4
作者 张静 洪岩 段武琼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7期970-972,共3页
目的:观察头孢克肟在小儿急性细菌性肠炎中的疗效及对炎性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于本院进行治疗的90例急性细菌性肠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头孢克洛组)45例和观察组(头孢克肟组)45例,然后将两组中发热与未发热者的总有效... 目的:观察头孢克肟在小儿急性细菌性肠炎中的疗效及对炎性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于本院进行治疗的90例急性细菌性肠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头孢克洛组)45例和观察组(头孢克肟组)45例,然后将两组中发热与未发热者的总有效率及治疗前、治疗后不同时间的血清白介素-8(IL-8)、降钙素原(PCT)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和阳性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中发热与未发热者的总有效率均分别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不同时间的血清IL-8、PCT及TNF-α含量和阳性率均低于对照组及观察组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克肟在小儿急性细菌性肠炎中的综合疗效较好,且其对患儿的血清炎性指标也有较佳的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克肟 小儿急性细菌性肠炎 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诺如病毒胃肠炎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5
作者 王晓欢 于恩庶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21-624,共4页
关键词 急性细菌肠炎 诺如病毒 诺瓦克样病毒 免疫电镜技术 诺瓦克病毒 杯状病毒科 急性肠炎 世界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