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移植术后急性细胞介导排斥反应的诊疗新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徐钰 练巧燕 +8 位作者 陈奥 张建恒 徐鑫 韦兵 蔡宇航 黄丹霞 邝敏婷 何建行 巨春蓉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14-618,共5页
急性细胞介导排斥反应(ACR)是肺移植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主要是由T淋巴细胞识别移植物细胞表面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引发的免疫反应,目前被认为是急性排斥反应的主要形式。ACR不仅可以直接导致受者死亡,也是肺移植术后慢性排斥反应的高... 急性细胞介导排斥反应(ACR)是肺移植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主要是由T淋巴细胞识别移植物细胞表面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引发的免疫反应,目前被认为是急性排斥反应的主要形式。ACR不仅可以直接导致受者死亡,也是肺移植术后慢性排斥反应的高危因素。但肺移植术后ACR的诊断困难,治疗棘手。本文总结了肺移植受者ACR的危险因素、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新进展,以期提高ACR的诊治效率,延长受者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移植 急性细胞介导排斥反应 细胞毒T淋巴细胞 人类白细胞抗原(HLA)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 组织病理学检查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移植术后慢性活动性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预后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2
作者 惠宇 蒋昊 +6 位作者 周政 胡林昆 王亮良 潘浩 魏雪栋 黄玉华 侯建全 《器官移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65-573,共9页
目的探讨影响肾移植术后慢性活动性抗体介导排斥反应(caAMR)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1例进行移植肾穿刺活组织检查(活检)并确诊为caAMR患者的资料,根据是否合并急性T细胞介导的排斥反应(TCMR)分为caAMR组(41例)和caAMR+TCMR... 目的探讨影响肾移植术后慢性活动性抗体介导排斥反应(caAMR)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1例进行移植肾穿刺活组织检查(活检)并确诊为caAMR患者的资料,根据是否合并急性T细胞介导的排斥反应(TCMR)分为caAMR组(41例)和caAMR+TCMR组(20例),随访3年。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活检时24 h尿蛋白和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在预测移植物丢失中的价值。应用LASSO-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caAMR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用Spearman等级相关矩阵分析比较分组、结局和Banff评分之间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各亚组移植肾存活率。结果caAMR组和caAMR+TCMR组3年移植肾存活率分别为83%和79%,活检时eGFR和24 h尿蛋白预测3年移植肾丢失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3[95%可信区间(CI)0.70~0.97]和0.78(95%CI 0.61~0.96)。LASSO-Cox回归分析及Kaplan-Meier法显示eGFR≤25.23 mL/(min·1.73 m^(2))及主要供者特异性抗体(DSA)为人类白细胞抗原(HLA)Ⅰ类可能是影响移植肾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风险比分别为7.67(95%CI 2.18~27.02)和5.13(95%CI 1.33~19.80)。Banff慢性病变指标肾间质纤维化和肾小管萎缩之间存在强相关性(P<0.05)。结论活检时主要DSA为HLAⅠ类以及eGFR≤25.23mL/(min·1.73m^(2))可能是影响caAMR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慢性排斥反应 抗体介导排斥反应 T细胞介导排斥反应 供者特异性抗体 人类白细胞抗原 估算肾小球滤过率 移植肾丢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移植术后耐激素性急性排斥反应的诊疗现状
3
作者 彭华彬 孙丽莹 《器官移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6-162,共7页
实体器官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后常采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激素)冲击治疗,但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对部分患者无效,即耐激素性急性排斥反应,易导致移植物丢失,严重影响患者预后。目前认为细胞介导排斥反应和抗体介导排斥反应均参与了... 实体器官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后常采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激素)冲击治疗,但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对部分患者无效,即耐激素性急性排斥反应,易导致移植物丢失,严重影响患者预后。目前认为细胞介导排斥反应和抗体介导排斥反应均参与了耐激素性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发展。肾移植术后耐激素性急性排斥反应的诊断与治疗已比较成熟,而肝移植术后耐激素性急性排斥反应国内以往关注较少,目前尚未形成统一规范的治疗方案。因此,本文就肝移植术后耐激素性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进行综述,以期为肝移植术后耐激素性急性排斥反应的诊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急性排斥反应 耐激素性 T细胞介导排斥反应 抗体介导排斥反应 供者特异性抗体 他克莫司 吗替麦考酚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颈部异位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模型中的动态免疫学特征
4
作者 曹曦 黄涛 +5 位作者 杨骥伟 王小文 朱文峰 陈浩琦 范宁 汪根树 《器官移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6-263,共8页
目的 建立小鼠颈部心脏移植急性排斥模型,评估移植后生存情况及排斥反应的动态过程。方法 将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0)、同系移植组(n=21)和同种异体移植组(n=65),分别进行假手术、同系颈部心脏移植、同种异体颈部心脏移植。观察受体... 目的 建立小鼠颈部心脏移植急性排斥模型,评估移植后生存情况及排斥反应的动态过程。方法 将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0)、同系移植组(n=21)和同种异体移植组(n=65),分别进行假手术、同系颈部心脏移植、同种异体颈部心脏移植。观察受体小鼠及移植物存活情况、移植物组织病理学变化、脾脏淋巴细胞亚群和血清、移植物炎症因子表达情况。结果 假手术组、同系移植组术后7 d生存率及移植物存活率为100%;同种异体移植组5例手术失败,均于术后1 d死亡,术后7 d生存率为86%,存活的小鼠移植物均于术后7 d停止搏动。同种异体移植组在术后7 d出现明显排斥反应,伴随组织损伤和CD8^(+)T细胞浸润;脾脏CD8^(+)T细胞比例在术后持续升高,而CD4^(+)T细胞比例呈下降趋势;血清和移植物干扰素-γ表达在术后5 d达到峰值,而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小鼠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在术后5~7 d加剧,此时可能是免疫干预的关键时间窗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移植 颈部 异位移植 小鼠 急性排斥反应 浸润 CD8^(+)T细胞 CD4^(+)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肾脏移植受者排斥反应临床诊疗指南
5
作者 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 +4 位作者 王祥慧 丁振山 代贺龙 秦燕 薛武军 《器官移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0,共20页
肾脏移植排斥反应是影响受者、移植肾存活的重要障碍。为进一步规范中国肾脏移植受者排斥反应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和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组织肾脏移植专家、移植免疫学等专家,在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 肾脏移植排斥反应是影响受者、移植肾存活的重要障碍。为进一步规范中国肾脏移植受者排斥反应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和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组织肾脏移植专家、移植免疫学等专家,在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发布的《肾脏移植排斥反应临床诊疗技术规范(2019版)》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外新近的相关研究成果、专家共识、指南和成熟的临床经验,结合我国肾脏移植受者排斥反应诊治的临床现状,制定《中国肾脏移植受者排斥反应临床诊疗指南》。内容涵盖肾脏移植超急性排斥反应、急性排斥反应(急性T细胞介导排斥反应、急性抗体介导排斥反应)及慢性排斥反应(慢性活动性T细胞介导排斥反应、慢性活动性抗体介导排斥反应)的临床规范诊治,以期为中国肾脏移植受者排斥反应的临床诊疗提供理论及临床实践参考,旨在改善及促进肾脏移植质量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移植 急性排斥反应 急性排斥反应 慢性排斥反应 T细胞介导排斥反应 抗体介导排斥反应 供者特异性抗体 去致敏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移植术后急性T细胞介导的排斥反应外周血中miRNA特异性表达谱筛选
6
作者 徐亮 陈秀秀 +2 位作者 徐剑 甘惠玲 蒋鸿涛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15期1141-1146,共6页
目的:研究肾移植术后发生急性T细胞介导的排斥反应(T cell mediated rejection,TCMR)的受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表达具有差异性的miRNA。方法:选取4例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发生急性T细胞介导排斥反应的受者和4例同期行同种异体肾... 目的:研究肾移植术后发生急性T细胞介导的排斥反应(T cell mediated rejection,TCMR)的受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表达具有差异性的miRNA。方法:选取4例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发生急性T细胞介导排斥反应的受者和4例同期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正常受者分别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提取其肘静脉血。采用二代测序的方法获得miRNA文库,经R语言软件进行差异分析。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共检测出14个显著差异表达的miRNA,其中5个miRNA表达上调(P<0.05)、9个miRNA表达下调(P<0.05)。结论:本研究通过分析miRNA表达,为临床寻找诊断TCMR的生物学标志物及其相关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急性T细胞介导排斥反应 MI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排斥反应受者血常规及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特征性变化 被引量:1
7
作者 罗帅宇 聂曼华 +7 位作者 宋磊 谢益欣 钟明达 谭书波 安荣 李潘 谭亮 谢续标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7-425,共9页
目的:排斥反应一直是限制移植肾存活的最重要因素。移植肾病理活检是排斥反应诊断的金标准,但因其局限性并不能作为常规监测手段。近来,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已成为评估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手段,然而其在肾移植领域的应用价值和策略有... 目的:排斥反应一直是限制移植肾存活的最重要因素。移植肾病理活检是排斥反应诊断的金标准,但因其局限性并不能作为常规监测手段。近来,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已成为评估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手段,然而其在肾移植领域的应用价值和策略有待探究;此外,常规检验参数的新开发利用也是探索肾移植疾病诊断策略和预测模型的重要手段。本研究旨在结合血常规,探究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与T细胞介导的排斥反应(T cell-mediated rejection,TCMR)和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antibody-mediated rejection,ABMR)的相关性及其协助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至12月就诊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且符合纳入标准的154例肾移植受者的基本资料以及临床资料。根据排斥反应是否发生及其类型分为稳定组、TCMR组和ABMR组。比较3组的基本资料,并将TCMR组和ABMR组排斥反应治疗前的移植肾功能、血常规和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数据与稳定组进行比较。结果:稳定组、TCMR组和ABMR组在免疫抑制维持方案、移植肾来源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ABMR组的肾移植术后时间显著长于稳定组(P<0.001)和TCMR组(P<0.05)。在移植肾功能方面,ABMR组的血肌酐值均高于稳定组和TCMR组(均P<0.01),并且TCMR组也高于稳定组(P<0.01);TCMR组和ABMR组的尿素氮均显著高于稳定组(均P<0.01),而TCMR组和ABMR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CMR组和ABMR组的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均低于稳定组(均P<0.01)。在血常规方面:ABMR组的血红蛋白、红细胞数和血小板数均低于稳定组(均P<0.05);TCMR组的中性粒细胞比例和数量均高于稳定组(均P<0.05),ABMR组的中性粒细胞比例高于稳定组(P<0.05);TCMR组的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和数量均低于稳定组和ABMR组(均P<0.05);TCMR组和ABMR组的嗜碱性粒细胞比例和数量、淋巴细胞比例和数量均低于稳定组(均P<0.05);稳定组、TCMR组和ABMR组的单核细胞比例和数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淋巴细胞亚群方面:TCMR组和ABMR组的CD45+细胞和T细胞数均低于稳定组(均P<0.05);TCMR组的CD4+T细胞数、NK细胞数和B细胞数均低于稳定组(均P<0.05);稳定组、TCMR组和ABMR组在T细胞比例、CD4+T细胞比例、CD8+T细胞比例和数量、CD4+/CD8+T细胞比值、NK细胞比例、B细胞比例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排斥反应的发生导致移植肾功能受损,同时会伴有肾移植受者血常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部分指标的特征性变化。TCMR和ABMR发生时血常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部分指标改变特点的不同可能有助于预测和诊断排斥反应以及二者的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抗体介导排斥反应 T细胞介导排斥反应 血常规 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抗体介导排斥反应中微血栓形成对移植物损伤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张勇 王雅梅 +2 位作者 宗焕涛 杨称称 崔元善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77-381,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抗体介导排斥反应(Antibody-mediated rejection,AMR)中微血栓形成对移植器官损伤的效应及机制。方法:在三磷酸核苷双磷酸水解酶(NTPDase1)野生型裸鼠皮肤移植模型上诱导急性AMR,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倒置显微镜等方法,研究... 目的:探讨急性抗体介导排斥反应(Antibody-mediated rejection,AMR)中微血栓形成对移植器官损伤的效应及机制。方法:在三磷酸核苷双磷酸水解酶(NTPDase1)野生型裸鼠皮肤移植模型上诱导急性AMR,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倒置显微镜等方法,研究B细胞NTPDase1的表达活性、移植皮肤NTPDase1 mRNA表达量、血小板活化标记物和血小板移动平均速率测定值,及移植皮肤病理变化;补充外源性NTPDase1预处置对血小板活化和移植皮肤损伤的影响。结果:急性AMR发生时,B细胞NTPDase1的表达上调,移植皮肤的NTPDase1 mRNA表达下降,血小板活化、移植皮肤受损;NTPDase1预处置可有效抑制血小板活化、保护移植皮肤。结论:NTPDase1降解胞外ADP失衡可能是急性AMR中移植物损伤的主要原因,中剂量外源性NTPDase1预处置保护移植物有效、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磷酸核苷双磷酸水解酶 B细胞 ADP 急性抗体介导排斥反应 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细胞亚群的检测在肾移值术后急性排斥反应时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7
9
作者 傅耀文 张志宏 +1 位作者 李胜文 邢广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79-180,共2页
通过流式细胞仪对54例肾移植术后受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进行动态监测。结果显示肾移植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时,CD3+、CD4+细胞及CD4+/CD8+比值均升高,经激素冲击治疗有效的病人CD3+、CD4+细胞及CD4+/... 通过流式细胞仪对54例肾移植术后受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进行动态监测。结果显示肾移植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时,CD3+、CD4+细胞及CD4+/CD8+比值均升高,经激素冲击治疗有效的病人CD3+、CD4+细胞及CD4+/CD8+比值逐渐下降,而CD3+、CD4+细胞及CD4+/CD8+比值居高不降者说明激素冲击冶疗无效。T细胞亚群检测可作为对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进行监测的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亚群 肾移植 流式细胞 急性 排斥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心脏移植急性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模型的建立和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廖涛 杨哲 +2 位作者 张燕楠 韩飞 孙启全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62-368,共7页
目的建立小鼠心脏移植急性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AMR)模型并分析其特点。方法建立小鼠皮肤移植和心脏移植模型。根据处理方法不同分为同系对照组、非致敏组、预致敏组和预致敏+环孢素组(每组供、受体各9只)。观察各组移植物存活时间、供... 目的建立小鼠心脏移植急性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AMR)模型并分析其特点。方法建立小鼠皮肤移植和心脏移植模型。根据处理方法不同分为同系对照组、非致敏组、预致敏组和预致敏+环孢素组(每组供、受体各9只)。观察各组移植物存活时间、供体特异性抗体(DSA)水平和病理学表现,分析其排斥反应的特点。结果同系对照组小鼠心脏移植物在3个月观察期内均长期存活,非致敏组、预致敏组和预致敏+环孢素组心脏移植物存活时间分别为(7.0±0.7)d、(2.6±0.5)d和(5.0±0.7)d,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预致敏组在心脏移植术后3 d、预致敏+环孢素组在心脏移植术后5 d DSA水平均较基础值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非致敏组病理学表现为心肌细胞破坏,形成间质炎,C4d少量沉积,CD3细胞大量浸润;预致敏组和预致敏+环孢素组病理学表现为心肌细胞破坏,形成毛细血管炎,C4d大量沉积,但是前者CD3细胞浸润多于后者。结论利用不同品系间小鼠皮肤移植和心脏移植的基础上加用环孢素可成功建立实用性强的小鼠心脏移植急性AMR模型,为后续AMR的发病机制和干预研究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体介导排斥反应 细胞介导排斥反应 心脏移植 动物模型 供体特异性抗体 C4D 环孢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7与Th17细胞在小鼠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司中洲 吴建国 +1 位作者 贺志军 李亭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76-681,共6页
目的:研究辅助T细胞17(T helper cell 17,Th17)细胞及其相关因子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在小鼠心脏移植排斥反应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建立小鼠心脏移植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为急性排斥反应组(n=12)和同系移植组(n=12),应... 目的:研究辅助T细胞17(T helper cell 17,Th17)细胞及其相关因子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在小鼠心脏移植排斥反应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建立小鼠心脏移植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为急性排斥反应组(n=12)和同系移植组(n=12),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assay,ELISA)分别检测2组小鼠移植术后第3天和第7天血清中IL-17的含量;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移植心脏中浸润淋巴细胞中Th17细胞数量,并取移植心脏经10%甲醛固定后行常规病理检查。结果:急性排斥反应组术后第3天及第7天血清中IL-17表达明显高于同系移植组(P<0.05),且急性排斥反应组术后第7天IL-17表达明显高于第3天(P<0.05);与同系移植组相比,急性排斥反应组移植心脏浸润淋巴细胞中Th17细胞比例在术后第3天及第7天明显增高(P<0.05),且术后第7天时Th17细胞比例明显高于第3天(P<0.05);病理组织学检查急性排斥反应组随着移植时间的延长,排斥反应逐渐增强。结论:Th17与心脏移植排斥反应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移植脏器中细胞因子IL-17的检测可望成为急性排斥反应早期诊断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移植 急性排斥反应 TH17细胞 细胞介素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白细胞介素6单克隆抗体抑制小鼠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及其机制 被引量:2
12
作者 雷钧 陈知水 +4 位作者 方路 刘天德 袁荣发 王军 邵江华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75-280,共6页
目的观察抗白细胞介素6(IL-6)单克隆抗体(anti-IL-6monoclonal antibody,anti-IL-6mAb)对同种异体小鼠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小鼠颈部异位心脏移植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同系移植组、移植模... 目的观察抗白细胞介素6(IL-6)单克隆抗体(anti-IL-6monoclonal antibody,anti-IL-6mAb)对同种异体小鼠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小鼠颈部异位心脏移植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同系移植组、移植模型组、移植对照组(注射rat-IgG)和移植治疗组(注射anti-IL-17mAb或anti-IL-6mAb)。观察各组移植心脏存活时间并检测病理组织学改变;Real-time PCR检测各组移植心脏中细胞因子IL-17、干扰素-γ(IFN-γ)及Th17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RORγt mRNA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受鼠脾脏CD4+、CD8+T细胞中IL-17、IFN-γ的表达水平。结果①anti-IL-6mAb、anti-IL-17mAb输注均可显著抑制小鼠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移植心脏存活时间分别延长至(22.0±2.3)d、(13.0±1.8)d,anti-IL-6mAb组抑制排斥反应发生的效果更加显著。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anti-IL-6mAb组排斥反应病理分级明显下降(Stanford 2级);②anti-IL-6mAb组移植心脏中IL-17、IFN-γ和RORγt mRNA的转录水平较rat-IgG对照组及移植模型组显著下降,anti-IL-17mAb输注可部分下调IFN-γmRNA的转录水平;③anti-IL-6mAb组受鼠脾脏CD4+及CD8+T细胞中IFN-γ+的比例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且CD4+IFN-γ+T细胞较CD8+IFN-γ+T细胞下降更为明显,同时CD4+IL-17+T(Th17)细胞的比例在anti-IL-6mAb组中亦明显下降。结论 anti-IL-6mAb可有效抑制急性排斥反应小鼠体内Th17和Th1细胞的活化,并延长同种异体心脏移植物的存活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排斥反应 心脏移植 抗白细胞介素6单克隆抗体 细胞介素-17 RORyt 干扰素-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种移植胎肠细胞介导排斥反应的免疫学机制 被引量:2
13
作者 周洪伟 姚榛祥 杜成友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56-158,172,共4页
目的 :用大鼠游离胎肠移植于小鼠模型研究细胞介导排斥反应 (CMXR)的免疫学机理。方法 :观察同种和异种胎肠游离移植各组移植物的病理改变和浸润细胞的表型 ,并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移植物内Th细胞因子mRNA表达。结果 :( 1)移植胎肠的存... 目的 :用大鼠游离胎肠移植于小鼠模型研究细胞介导排斥反应 (CMXR)的免疫学机理。方法 :观察同种和异种胎肠游离移植各组移植物的病理改变和浸润细胞的表型 ,并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移植物内Th细胞因子mRNA表达。结果 :( 1)移植胎肠的存活率同种移植组高于异种移植组 (P <0 .0 1) ;( 2 )异种移植胎肠主要发生细胞介导的排斥反应 ;( 3)异种移植物内浸润细胞主要为CD4 +T细胞和ED2 +MΦ ,其IL - 4、IL - 5和IL - 10mRNA阳性细胞均明显高于IFN -γmRNA阳性细胞 (P<0 .0 1)。结论 :CMXR与同种移植急性排斥反应存在本质差异 ,其特点是排斥程度强烈 ,异种移植胎肠内以CD4 +T细胞和ED2 +MΦ浸润为主 ,且Th2细胞功能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种移植 细胞介导排斥反应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17细胞相关细胞因子在大鼠小肠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小松 王鹏程 +2 位作者 任松林 桂佳育 王大勇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3期404-410,共7页
目的通过对大鼠小肠移植FK506预处理模型研究,探讨Th17细胞相关细胞因子在大鼠小肠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的表达。根据病理表现及相关细胞因子表达,进一步探究Th17细胞相关因子在大鼠小肠移植急性排斥的作用机理,试图为预防小肠移植急性排... 目的通过对大鼠小肠移植FK506预处理模型研究,探讨Th17细胞相关细胞因子在大鼠小肠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的表达。根据病理表现及相关细胞因子表达,进一步探究Th17细胞相关因子在大鼠小肠移植急性排斥的作用机理,试图为预防小肠移植急性排斥损伤提出新思路。方法雄性健康F344大鼠5对及Lewis大鼠10对,6~8周龄,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1组(F344 5只、Lewis 5只)、对照2组(Lewis大鼠5对)和实验组(F344 5只、Lewis 5只)。采用供体肠系膜上动脉-受体腹主动脉端侧、供体门静脉-受体下腔静脉端侧吻合法,供体肠管近端旷置远端回肠-回肠端侧吻合的异体全段性小肠移植术式。实验组:FK506按2 mg/Kg的剂量实验前3日每日肌肉注射,手术当日及术后7 d,按0.3 mg.kg-1.d-1肌肉注射。术后7 d处死受体大鼠或濒死大鼠,取供体肠管行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病理变化,右心室穿刺取血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IL-17、IL-23、IL-6、TGF-β、IFN-γ的含量。结果在大鼠小肠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模型中,移植肠管的黏膜发生明显的病理形态学改变。对照1组小肠黏膜的病理形态学改变最明显,实验组病理学改变相对较轻,对照2组大鼠小肠黏膜改变最轻。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提示巨噬细胞浸润以对照1组最明显,其次为实验组,对照2组浸润最轻。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大鼠静脉血血清中的IL-6、IL-17、IL-23、TGF-β平均浓度大体趋势相同,各种细胞因子以对照1组最高,实验组次之,对照2组最低。结论在大鼠小肠移植模型中,FK506预处理能减轻小肠移植急性排斥反应造成的黏膜损伤,有利于移植受体的存活。其机理与减少移植肠管巨噬细胞的浸润有关。对照1组和实验组大鼠血液中IL-17、IL-23等细胞因子水平均值都高于对照2组,提示Th17相关因子参与急性排斥反应过程。阻断Th17相关因子产生可能会减轻小肠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移植 TH17细胞 细胞因子 白介素17 急性排斥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芯片对大鼠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T淋巴细胞信号传导基因表达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智宇 朱晓峰 +2 位作者 陈规划 许赤 黄洁夫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678-681,共4页
目的 :从基因水平研究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T淋巴细胞信号传导途径。方法 :利用 4 0 96条大鼠cDNA克隆的基因芯片对从急性排斥组Wistar→SD(n=5 )和对照组SD→SD(n=5 )两组肝移植大鼠T细胞中抽提、纯化mRNA ,扩增、逆转录成cDNA ,荧光... 目的 :从基因水平研究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T淋巴细胞信号传导途径。方法 :利用 4 0 96条大鼠cDNA克隆的基因芯片对从急性排斥组Wistar→SD(n=5 )和对照组SD→SD(n=5 )两组肝移植大鼠T细胞中抽提、纯化mRNA ,扩增、逆转录成cDNA ,荧光标记后与芯片杂交 ,扫描后筛选出差异表达的基因。结果 :在 4 0 96个基因中共发现差异表达基因 190条 ,其中 11条与细胞信号传导有关的基因差异表达明显 :MHC(3条 )、CD3抗原 (1条 )相关基因 ;蛋白酶类 :蛋白激酶C结合蛋白、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D型受体、磷脂酰肌醇二磷酸酶基因各 1条 ;涉及核酸信号传导、激活、转录、翻译的基因 3条。结论 :T细胞在肝移植术后排斥反应中信号传导机制涉及多个基因 ,基因芯片技术的大规模筛选为进一步研究T细胞在排斥反应中的信号传导途径提供了客观依据和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芯片 T淋巴细胞 急性排斥反应 信号传导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活性细胞在异种移植急性血管性排斥反应中的意义 被引量:1
16
作者 曹荣华 陈栋 +4 位作者 郭晖 陈刚 王西墨 沈世乾 陈实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16-318,共3页
目的探讨免疫活性细胞在异种移植急性血管性排斥反应(AVR)中的意义。方法猪到猕猴腹腔内异位心脏移植,使用高纯度的眼镜蛇毒因子完全清除受体体内补体,建立AVR模型。常规病理检查,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移植心CD4+T细胞、CD8+T细胞和巨... 目的探讨免疫活性细胞在异种移植急性血管性排斥反应(AVR)中的意义。方法猪到猕猴腹腔内异位心脏移植,使用高纯度的眼镜蛇毒因子完全清除受体体内补体,建立AVR模型。常规病理检查,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移植心CD4+T细胞、CD8+T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程度,检测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水平。结果移植心内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其中50%为巨噬细胞,CD4+T细胞占15%,CD8+T细胞占25%;ICAM1和TNFα表达明显上调。结论细胞机制在异种移植AVR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 异种 急性血管性排斥反应 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水平与肝移植术后迟发性急性排斥反应的关系 被引量:1
17
作者 汪国营 李华 +7 位作者 张剑 易述红 汪根树 姜楠 李敏如 张琪 杨扬 陈规划 《器官移植》 CAS 2012年第4期205-208,218,共5页
目的评价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诊断肝移植术后迟发性急性排斥反应(AR)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37例肝移植术6个月后行肝穿刺活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理确诊结果,比较迟发性AR组(AR组,24例次)和非迟发性AR组(非AR组,1... 目的评价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诊断肝移植术后迟发性急性排斥反应(AR)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37例肝移植术6个月后行肝穿刺活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理确诊结果,比较迟发性AR组(AR组,24例次)和非迟发性AR组(非AR组,16例次)患者肝穿刺当日或前1d血常规中白细胞的分类,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和比例的最佳截断值,分析其诊断迟发性AR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AR组患者的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比例显著高于非AR组。ROC曲线分析显示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和比例分别为0.145×109/L和0.023时约登指数最高(分别为0.333和0.625),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46和0.813。分别以0.145×109/L和0.023作为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和比例升高的截断值,诊断AR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46和0.88、0.75和0.88。当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0.285×109/L和比例≥0.03时,诊断AR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25和1.0、0.50和1.0,所有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0.285×109/L者的细胞比例均≥0.03。结论肝移植术后6个月,延迟性AR患者的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比例显著高于非延迟性AR患者,嗜酸性粒细胞比例≥0.03对诊断迟发性AR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急性排斥反应 嗜酸性粒细胞 预测 特异度 敏感度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式细胞仪监测肺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波 陈胜喜 +2 位作者 罗万俊 蒋海河 施家琦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4期401-402,共2页
关键词 肺移植 急性排斥反应 流式细胞 T淋巴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植肾T细胞介导的排斥反应的病理学 被引量:5
19
作者 郭晖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34-142,共9页
T细胞介导的排斥反应(TCMR)是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的主要效应机制之一,也是最常见的急性排斥反应类型。2019年Banff移植病理学诊断标准(Banff标准)根据免疫损伤病变的特征将TCMR分为急性TCMR(aTCMR)和慢性活动性TCMR(caTCMR)。本文对TCMR... T细胞介导的排斥反应(TCMR)是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的主要效应机制之一,也是最常见的急性排斥反应类型。2019年Banff移植病理学诊断标准(Banff标准)根据免疫损伤病变的特征将TCMR分为急性TCMR(aTCMR)和慢性活动性TCMR(caTCMR)。本文对TCMR的基本定义、移植肾Banff标准中TCMR病理学的研究历程和TCMR的基本病变及其诊断分级进行综述,旨在为早期识别、诊断和治疗TCMR提供依据,以预防其进展为caTCMR,进而保障移植肾和受者的长期存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nff移植病理学诊断标准(Banff标准) T细胞介导排斥反应(TCMR) 抗体介导排斥反应(AMR) 慢性移植物血管病(CAV) 慢性移植物损伤指数(CADI) 肾小管萎缩 间质纤维化 动脉内膜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允许性高碳酸血症在大鼠肺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对CD4^+、CD8^+ T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玲 拉佈旦白拉 《器官移植》 CAS CSCD 2016年第5期365-369,共5页
目的探讨允许性高碳酸血症在大鼠肺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对CD4^+、CD8^+T细胞的影响。方法24只Wistar雄性大鼠和12只SD雄性大鼠配对,随机分成3组(每组6对)。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以SD大鼠和Wistar大鼠为供、受体,同种移植组以Wistar大鼠为... 目的探讨允许性高碳酸血症在大鼠肺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对CD4^+、CD8^+T细胞的影响。方法24只Wistar雄性大鼠和12只SD雄性大鼠配对,随机分成3组(每组6对)。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以SD大鼠和Wistar大鼠为供、受体,同种移植组以Wistar大鼠为供、受体。采用Cuff法建立大鼠左肺原位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模型。治疗组再灌注后吸入50%的氧气和8%的二氧化碳,对照组和同种移植组再灌注后吸入50%的氧气。术后7 d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移植肺组织中CD4^+和CD8^+T细胞的表达情况;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中CD4^+和CD8^+T细胞的比例;采用酶链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IL)-2和干扰素(IFN)-γ的水平。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和同种移植组大鼠移植肺组织中CD8^+T细胞表达均明显减少。流式细胞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和同种移植组的CD8^+T细胞比例均明显降低(均为P<0.05)。ELISA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和同种移植组的IL-2和IFN-γ水平均明显降低(均为P<0.05)。结论允许性高碳酸血症通过抑制CD8^+T细胞的增殖及CD4^+T细胞释放炎症因子,从而抑制肺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允许性高碳酸血症 肺移植 急性排斥反应 CD8 +T细胞 CD4 +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