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等容量血液稀释对丙泊酚靶控输注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曹晖 蒋豪 +1 位作者 薛张纲 缪长虹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4期224-226,共3页
目的观察急性等容量血液稀释对丙泊酚靶控输注的影响并探讨给药方式的合理调整。方法28例全麻患者按术中预计出血量分为对照组(预计出血量≤500ml)及稀释组(预计出血量>500ml),每组14例。两组均实施丙泊酚靶控输注并维持脑电双频指数... 目的观察急性等容量血液稀释对丙泊酚靶控输注的影响并探讨给药方式的合理调整。方法28例全麻患者按术中预计出血量分为对照组(预计出血量≤500ml)及稀释组(预计出血量>500ml),每组14例。两组均实施丙泊酚靶控输注并维持脑电双频指数(BIS)于50左右。诱导后稀释组行急性等容量血液稀释,分别于采血前、采血后10、30、60min、停药前及苏醒时测定丙泊酚血浆药物浓度、游离药物浓度及血浆白蛋白浓度,并记录各时点靶控浓度及苏醒时间。结果血液稀释后即刻丙泊酚血浆浓度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并一直持续至苏醒时(P<0.01)。两组间丙泊酚游离药物浓度无显著性差异。血液稀释组在稀释后靶控浓度逐渐降低,苏醒时间明显延长(P<0.05),量效关系也发生改变。血浆蛋白浓度与丙泊酚游离药物百分比显著负相关。结论等容量血液稀释明显降低丙泊酚血浆浓度,但对麻醉深度影响并不显著,无须立即调整用药。在较长时间输注时应逐步降低靶控浓度并提早停药以免苏醒延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等容量血液稀释 丙泊酚 靶控输注 脑电双频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度急性等容量血液稀释对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脑氧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徐霞 胡礼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87-790,共4页
目的观察中度急性等容量血液稀释对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脑氧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为常规输液,观察组采用羟乙基淀粉行中度急性等容量血液稀释,于全麻插管后10 ... 目的观察中度急性等容量血液稀释对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脑氧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为常规输液,观察组采用羟乙基淀粉行中度急性等容量血液稀释,于全麻插管后10 min(T_1)、稀释后10 min(T_2)、二氧化碳气腹和Trendelenburg体位后30 min(T_3)和手术结束时(T_4)4个时间点,经颈内静脉球部和桡动脉采血进行血气分析,计算CERO2、CaO_2、CjvO_2、SjvO_2、Da-jvO_2及VADL等指标,记录术中出血量、输血例数和输血量。结果观察组未输入异体血,对照组异体输血率和输血量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DajvO_2在T_2和T_3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SjvO_2和CERO_2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VADL在各时间点组内和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度等容量血液稀释不影响患者脑氧供和脑氧代谢,可以安全有效的应用于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中,达到节约用血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等容量血液稀释 腹腔镜 前列腺癌根治术 脑氧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甲环酸联合急性等容量血液稀释在非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7
3
作者 李炎 张崧 +2 位作者 周莹 漆勇 郭建荣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7年第5期584-588,共5页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联合急性等容量血液稀释(ANH)对非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患者的影响。方法:择期OPCABG手术患者60例,ASA II~III级,年龄45~70岁,BMI20~23 kg/m^2,随机分为3组(n=20):对照组(C组)、氨甲环酸组(T组)、氨甲环...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联合急性等容量血液稀释(ANH)对非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患者的影响。方法:择期OPCABG手术患者60例,ASA II~III级,年龄45~70岁,BMI20~23 kg/m^2,随机分为3组(n=20):对照组(C组)、氨甲环酸组(T组)、氨甲环酸联合ANH组(T+A组)。C组不做处理;T组于麻醉诱导后30 min内采用静脉注射负荷量20 mg/kg氨甲环酸,然后以10 mg·kg^(-1)·h^(-1)输注至术毕;T+A组采用氨甲环酸和ANH联合应用。依次记录术前和术毕、术后24 h Hb,红细胞压积(Hct),Plt,凝血酶原时间(PT)和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等凝血功能指标以及D-二聚体的变化,以及术后6、24h胸管引流量,记录术后24 h内异体红细胞和新鲜冰冻血浆输注等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T组和T+A组术毕和术后24 h时D-二聚体浓度下降,术后胸管引流量、异体红细胞的使用率和使用量降低(P<0.05);各组间各时点Hb、Hct、Plt和IN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组比较,T+A组术后胸管引流量、异体红细胞和血浆使用量降低(P<0.05)。3组未见住院期间死亡和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氨甲环酸联合中度ANH可以产生协同节约用血的效果,对OPCABG手术患者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甲环酸 急性等容量血液稀释 非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术 凝血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中急性等容量血液稀释的配合 被引量:1
4
作者 蔡峰丽 方法娇 陈晃生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2年第9期657-658,共2页
关键词 急性等容量血液稀释 手术中护理 手术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诱导期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在老年患者的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滕如阳 张卫 李莉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8期564-565,共2页
关键词 诱导期 急性容量血液稀释 急性等容量血液稀释 老年 血液动力学 心输出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非等容量血液稀释联合氨甲环酸对凝血因子和失血量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朱玉民 骆喜宝 +4 位作者 刘志贵 覃祥玲 黄志华 王菲 翟庶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2137-2139,共3页
目的:探讨在脑肿瘤手术中急性非等容量血液稀释(CANIH)联合氨甲环酸应用对凝血因子和失血量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脑肿瘤手术患者42例,分为N组和T组,每组21例。N组只进行ANIH,T组采用ANIH和氨甲环酸联合应用。记录术中失血量、输血量、... 目的:探讨在脑肿瘤手术中急性非等容量血液稀释(CANIH)联合氨甲环酸应用对凝血因子和失血量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脑肿瘤手术患者42例,分为N组和T组,每组21例。N组只进行ANIH,T组采用ANIH和氨甲环酸联合应用。记录术中失血量、输血量、输液量和尿量,记录术前1 d和术后1 d凝血功能指标以及D-二聚体的变化,记录分析ANIH前、ANIH后和自体血回输后血红蛋白的变化。结果:T组失血量较N组少,自体血回输后,T组血红蛋白高于N组。T组和N组尿量和输血量无明显差异。两组对凝血因子影响不大。结论:ANIH联合氨甲环酸可以产生协同节血效果,对凝血功能影响不大,可以安全用于脑肿瘤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急性等容量血液稀释 氨甲环酸 凝血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非等容量血液稀释法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王耀华 郑祥德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7期472-473,共2页
目的对急性非等容量血液稀释法(ANIH)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初步研究与评价.方法选择23例ASAⅠ~Ⅱ级行脊柱手术的患者进行ANIH.分别于采血前、稀释后和术毕监测并比较循环各指标、电解质、动脉血气、酸碱值(BE)、动脉乳酸值(AL)、红细... 目的对急性非等容量血液稀释法(ANIH)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初步研究与评价.方法选择23例ASAⅠ~Ⅱ级行脊柱手术的患者进行ANIH.分别于采血前、稀释后和术毕监测并比较循环各指标、电解质、动脉血气、酸碱值(BE)、动脉乳酸值(AL)、红细胞压积(Hct)和血红蛋白(Hb)的变化.结果23例患者采血量(885.7±107.2)ml,出血量(1 547.1±425.3)ml;围术期动脉血气、BE和AL无明显改变(P>0.05);CVP在血液稀释后显著升高(P<0.01);MAP术毕明显下降(P<0.05),K+稀释后明显下降(P<0.01),Cl-则明显升高(P<0.01),但均在正常范围内.稀释后Hct和Hb分别为(28.2±3.79)%和(94.4±10.3)g/L,术毕为(26.5±5.80)%和(91.5±14.2)g/L,较采血前均显著下降(P<0.01).其中5例输入异体血.结论ANIH用于术中出血量较大患者是安全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等容量血液稀释 血气 电解质 乳酸 ANIH 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非等容性血液稀释联合氨甲环酸对脑肿瘤手术患者循环功能和血气电解质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骆喜宝 朱玉民 +3 位作者 刘志贵 黄志华 覃祥玲 翟庶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3244-3246,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非等容血液稀释(ANIH)联合氨甲环酸(TA)对脑肿瘤手术患者循环功能和血气电解质的影响。方法:择期脑肿瘤患者42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1例,ANIH+TA组(A组)行ANIH并静注TA 10 mg/kg,ANIH组(B组)单用ANIH。记录两组麻醉诱导后A... 目的:探讨急性非等容血液稀释(ANIH)联合氨甲环酸(TA)对脑肿瘤手术患者循环功能和血气电解质的影响。方法:择期脑肿瘤患者42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1例,ANIH+TA组(A组)行ANIH并静注TA 10 mg/kg,ANIH组(B组)单用ANIH。记录两组麻醉诱导后ANIH前(T1)、ANIH后即刻(T2)、ANIH后1 h(T3)和自体血回输后(T4)HR、CVP、MAP和血气电解质变化情况,并比较各时点Hb和Hct改变。结果 :HR、CVP、MAP组间及组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T1比较,两组Hb、Hct在T2、T3、T4时显著降低(P<0.05);T4时,A组Hb、Hct大于B组(P<0.05)。两组pH、PaO2、PaCO2、BE值组间及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K+、Na+、Cl-、Ca2+组间及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NIH对循环功能以及血气电解质影响不大,联合TA可安全用于脑肿瘤手术,两者联合应用有一定的节血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等容量血液稀释 氨甲环酸 脑肿瘤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