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移植物抗白血病作用、移植物抗宿主病相互关系的研究现状
1
作者 靖彧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54-555,共2页
关键词 急性移植物抗白血病作用 移植物宿主病 相互关系 研究现状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治疗新靶点
2
作者 段昊良 茹煜华 陈佳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34-640,共7页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根治性手段,其疗效取决于预处理过程中对原发肿瘤的清除效果及移植物抗白血病(GVL)效应。然而,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 GVHD)是allo-HSCT后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和生...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根治性手段,其疗效取决于预处理过程中对原发肿瘤的清除效果及移植物抗白血病(GVL)效应。然而,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 GVHD)是allo-HSCT后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目前的临床前研究重点在于探索如何在减少aGVHD的同时保留足够的GVL效应以提高移植疗效。对此,我们归纳总结了近年来该领域的临床前研究成果,重点阐述了a GVHD中关于T细胞、抗原提呈细胞、髓源性抑制细胞及间充质干细胞相关的调控及其具体分子机制,分析了临床前研究中aGVHD的最新治疗策略,以期开发更多的治疗靶点与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急性移植物宿主病 移植物白血病效应 T细胞 原提呈细胞 髓源性抑制细胞 间充质干细胞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体外实验验证探讨黄芩苷联合热刺激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作用机制
3
作者 刘自茹 孙竹筠 +6 位作者 葛平亮 石冉 刘孝云 叶冬雪 张国英 容蓉 杨勇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67-1176,共10页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及体外实验探究黄芩苷联合热刺激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筛选热刺激干预ALL细胞系Jurkat、CCRF-CEM、Hut-78和正常淋巴细胞HMy2.CIR的适宜条件,并...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及体外实验探究黄芩苷联合热刺激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筛选热刺激干预ALL细胞系Jurkat、CCRF-CEM、Hut-78和正常淋巴细胞HMy2.CIR的适宜条件,并检测黄芩苷结合热刺激对3种ALL细胞系及正常细胞系增殖的影响。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得到黄芩苷联合发热刺激治疗ALL的关键靶点,通过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预测其可能的作用机制。通过RT-qPCR法检测黄芩苷单用及黄芩苷联合热刺激干预ALL细胞系Jurkat和CCRF-CEM后细胞中TNF-α、AKT1、TYMS、CASP3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热刺激干预ALL细胞的最佳条件为41℃,24 h,热刺激结合黄芩苷可协同抑制ALL细胞系的生长,并有效减少黄芩苷的细胞毒性。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共获得黄芩苷与ALL疾病交集靶点55个,黄芩苷与发热交集靶点77个。GO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提示,黄芩苷联合发热刺激干预ALL可能与影响细胞内活性氧代谢、DNA转录和半胱氨酸酶参与的细胞凋亡过程有关,细胞凋亡、TNF-α和IL-17等信号通路是黄芩苷联合热刺激作用于ALL的关键通路。体外实验表明,以SDHA基因作为管家基因,在41℃热刺激条件下,黄芩苷能明显上调ALL细胞内TNF-α、CASP3表达量,下调TYMS表达量。结论网络药理学分析及体外实验证明黄芩苷联合热刺激可协同治疗ALL,其作用机制与调节ALL细胞TNF-α、CASP3基因水平,破坏细胞结构进而诱导细胞凋亡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黄芩苷 热刺激 网络药理学 肿瘤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在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应用
4
作者 毕旭儿 叶佩佩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28-1232,共5页
医疗技术的发展、预期寿命的延长促进了人口老龄化,恶性血液疾病也在高龄老人中逐渐多见,其中最常见的是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该病确诊的中位年龄为68岁。老年AML患者由于临床状况差、严重合并症较多、对强化治疗耐受性差,以及不良或复... 医疗技术的发展、预期寿命的延长促进了人口老龄化,恶性血液疾病也在高龄老人中逐渐多见,其中最常见的是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该病确诊的中位年龄为68岁。老年AML患者由于临床状况差、严重合并症较多、对强化治疗耐受性差,以及不良或复杂的细胞遗传学、多药耐药等原因,导致预后较差,治疗后相关毒性、死亡风险增加。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老年AML患者的最佳治疗策略之一,随着减低强度预处理(RIC)的改进、供体选择范围的增加、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预防方案的改善、支持性护理的进展,越来越多的老年AML患者选择allo-HSCT。本文对近年allo-HSCT在老年AML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急性髓系白血病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预处理 移植物宿主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急性白血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复发通过非化疗方式诱导缓解2例
5
作者 莫文健 毛平 王顺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3461-3461,共1页
例1男,50岁,急性髓细胞白血病(M6型),血型B型,经化疗达完全缓解,寻得一HLA高分辨配型全相合的无关女性供者(血型O型)。
关键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慢性移植物宿主病 化疗方式 急性白血病 诱导缓解 术后复发 ALLO-HSCT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肝脏型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临床特征、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谢铭 李淼静 +2 位作者 樊婷 余艳利 韦素华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11期103-107,共5页
目的分析急性白血病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后肝脏型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cute 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aGVHD)的临床特征、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 目的分析急性白血病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后肝脏型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cute 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aGVHD)的临床特征、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9年3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allo-HSCT治疗的59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预后情况,将发生肝脏型aGVHD的患者纳入观察组,其余患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发生肝脏型aGVHD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59例急性白血病患者allo-HSCT术后共11例(18.6%)发生肝脏型aGVHD,中位发生时间为术后43 d(4~88 d),严重程度包括Ⅰ度3例(27.3%)、Ⅱ度3例(27.3%)、Ⅲ度3例(27.3%)、Ⅳ度2例(18.2%),其中有9例(81.8%)患者伴有皮肤、胃肠道、口腔等其他组织器官损害。观察组受体年龄、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配型不合、预处理期间肝功能障碍的比率、乳酸脱氢酶(lactic acid dehydrogenase,LDH)、CD34+T细胞计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移植前白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HLA配型不合、移植前LDH水平升高均为急性白血病患者发生肝脏型aGVHD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全部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25.8个月,其中1年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57.6%和23.7%。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22.0个月和27.5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重度(Ⅲ~Ⅳ度)aGVHD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显著短于轻度(Ⅰ~Ⅱ度)aGVHD患者(P<0.05)。结论急性白血病患者allo-HSCT术后肝脏型aGVHD的发生状况及预后不容乐观,HLA配型不合、移植前LDH水平升高均为急性白血病患者发生肝脏型aGVHD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急性移植物宿主病 肝脏 影响因素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8在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5
7
作者 居小萍 王健民 +3 位作者 侯军 冯曹波 童书鹏 章卫平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5期452-454,共3页
为了研究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 (allo PBSCT)移植期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 1 8(IL 1 8)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aGVHD)的关系 ,以探讨IL 1 8在aGVHD发病中的作用 ,对 2 6例恶性血液病患者进行了allo PBSCT ,并采用双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 (E... 为了研究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 (allo PBSCT)移植期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 1 8(IL 1 8)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aGVHD)的关系 ,以探讨IL 1 8在aGVHD发病中的作用 ,对 2 6例恶性血液病患者进行了allo PBSCT ,并采用双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移植前及移植后aGVHD发生时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泌的IL 1 8浓度。结果表明 :移植患者中 1 0例发生Ⅰ度GVHD和 5例发生Ⅲ -Ⅳ度GVHD ,发生aGVHD患者分泌的IL 1 8浓度显著高于未发生aGVHD患者 ,并且IL 1 8浓度与aGVHD的严重程度成正相关 ,与感染的发生无关。结论 :IL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急性移植物宿主病 白细胞介素—18 白血病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因子在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8
8
作者 居小萍 王健民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4期312-316,共5页
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aGVHD)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主要并发症 ,严重限制其应用。细胞因子网络在aGVHD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其作用机制在小鼠模型中已经得到清楚的阐述 ,而人类aGVHD的发病机制尚需进一步探讨。动态监测移植后血清细... 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aGVHD)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主要并发症 ,严重限制其应用。细胞因子网络在aGVHD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其作用机制在小鼠模型中已经得到清楚的阐述 ,而人类aGVHD的发病机制尚需进一步探讨。动态监测移植后血清细胞因子sIL 2R ,TNF α和IFN γ等的表达或检测移植前细胞因子的基因表达可以对aGVHD进行预测 ,从而有助于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GVHD有移植物抗白血病作用 (GVL)。GVHD和GVL是可分的。细胞因子IL 2 ,IL 12 ,IL 11,KGF和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 急性移植物宿主病 移植物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aGVHD的发生与移植物中免疫细胞成分的关系 被引量:3
9
作者 刘硕 周征 +5 位作者 翟文静 宋希拿 李强 姜尔烈 冯四洲 孙佳丽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39-545,共7页
目的:分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时,患者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发生与移植物中各类免疫细胞成分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接受allo-HSCT的104例AML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分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时,患者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发生与移植物中各类免疫细胞成分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接受allo-HSCT的104例AML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造血重建及GVHD发生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移植物中各类免疫细胞所占比例,计算并比较不同程度aGVHD患者各细胞成分的输注量,以分析AML患者allo-HSCT后GVHD发生的严重程度与移植物中免疫细胞成分的相关性。结果:有核细胞总数(TNC)高数量组患者造血重建所需时间与低数量组相比无显著差异,而CD34高数量组患者的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重建时间比CD34低数量组显著加快(P<0.05),且患者住院总时间也有缩短的趋势;无论全相合移植还是半相合移植,与未发生或发生Ι度aGVHD组(0-ΙaGVHD组)相比,发生Ⅱ-Ⅳ度aGVHD(Ⅱ-ⅣaGVHD组)患者的CD3^(+)、CD3^(+)CD4^(+)、CD3^(+)CD8^(+)细胞以及NK细胞和CD14^(+)单核细胞的输注量均较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半相合移植后发生Ⅱ-ⅣaGVHD组患者所输注的CD4^(+)CD25^(+)细胞量显著低于0-ΙaGVHD组(P<0.05),全相合移植患者也呈现相同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78)。结论:移植物中高数量的CD34^(+)细胞有利于AML患者的造血重建;输注较多的CD3^(+)、CD3^(+)CD4^(+)、CD3^(+)CD8^(+)T淋巴细胞、NK细胞或CD14^(+)单核细胞在一定程度上有增加aGVHD发生的趋势,而输注较多的CD4^(+)CD25^(+)调节T细胞有助于降低AML患者aGVHD的发生率或aGVHD发生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造血重建 淋巴亚群 移植物宿主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0
作者 陆英 邹勇 +2 位作者 刘文达 黄仁魏 林东军 《器官移植》 CAS 2011年第3期168-171,共4页
目的观察急性白血病患者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o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后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 目的观察急性白血病患者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o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后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M5b型患者于allo-HSCT后并发中枢神经系统aGVHD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接受allo-HSCT后40d突发癫,根据头颅磁共振成像(MRI)表现以及相关科室会诊意见,考虑中枢神经系统aGVHD,经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后病情好转,1个月后复查头颅MRI示病灶基本消失。结论急性白血病接受allo-HSCT后发生中枢神经系统aGVHD较少见,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加强监测排除其他疾病,确诊后及早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激素),可使患者获得较好的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移植 移植物宿主病 中枢神经系统 急性白血病 磁共振成像 甲泼尼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2和IL-6基因在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萍 董学斌 +1 位作者 王申五 陆道培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3期168-170,共3页
目的:研究IL-2及IL-6在急性GVHD中的表达状态。方法:采用细胞原位杂交方法,对骨髓移植后发生急性GVHD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检测其IL-2和IL-6的表达水平,测定积分光密度值。结果:IL-2表达在急性期与... 目的:研究IL-2及IL-6在急性GVHD中的表达状态。方法:采用细胞原位杂交方法,对骨髓移植后发生急性GVHD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检测其IL-2和IL-6的表达水平,测定积分光密度值。结果:IL-2表达在急性期与缓解后比较,t=5.99,P<0.001,差异非常显著;IL-6表达在急性期与缓解后比较,t=3.59,P<0.01,差异显著。结论:IL-2和IL-6在急性GVHD时表达升高,在缓解后降低,其表达状态有助于探讨GVHD的免疫病理损害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2 急性 白血病 移植物 宿主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以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被引量:14
12
作者 蔡大利 高峰 +4 位作者 高然 苏楠 马凤宇 莫文斌 李艳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5-49,共5页
目的观察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以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至2016年4月在我院接受了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21例急性髓系白血病和8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病例。其中,人类白细胞抗原(... 目的观察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以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至2016年4月在我院接受了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21例急性髓系白血病和8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病例。其中,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全相合异基因移植16例,单倍体相合异基因移植10例,同基因移植3例。预处理方案采用Bu Cy2±化疗,或全身照射(TBI)7.5~10 Gy联合环磷酰胺120 mg/kg±化疗。HLA全相合移植应用环孢素联合短程甲氨喋呤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单倍体相合移植采用兔抗人胸腺细胞球蛋白+环孢素+骁悉+甲氨喋呤+糖皮质激素,同基因移植无需GVHD预防。结果所有患者获得供者型造血重建。移植后100 d内死亡2例,随访中位时间23个月(1~60个月)。Ⅱ~Ⅳ度急性GVHD发生率为23.1%(6/26),其中Ⅲ/Ⅳ度2例;慢性GVHD 50%,其中轻度c GVHD 3例,中度6例,重度4例。移植相关死亡率13.8%(4/29),复发死亡率20.7%(6/29),2年总体生存率68.09%(95%CI:45.77%~82.78%),无病生存率60.22%(95%CI:38.19%~76.55%)。生存分析显示高危患者仍存在较高复发风险。结论 HLA全相合及单倍体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安全、有效、可行的。严密监测高危患者,提前或及早干预是必要的,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移植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急性髓系白血病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移植物宿主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患者HLA不全相合非清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胡锴勋 郭梅 +6 位作者 余长林 王丹红 孙琪云 乔建辉 刘广贤 刘铁强 艾辉胜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6期1527-1531,共5页
本研究观察并比较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及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经HLA不全相合非清髓造血干细胞移植(NST)后免疫重建及其与感染和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关系。6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4名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有HLA不全相合亲缘供者... 本研究观察并比较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及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经HLA不全相合非清髓造血干细胞移植(NST)后免疫重建及其与感染和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关系。6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4名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有HLA不全相合亲缘供者,接受以氟达拉滨,ATG,阿糖胞苷,环磷酰胺,TBI2Gy为主的非清髓预处理方案,移植前后给予环孢霉素A或他克莫司联合霉酚酸酯防治GVHD。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于移植前化疗缓解期,移植后监测患者体内的总T细胞、辅助/诱导T细胞、抑制/杀伤T细胞、γ/δT细胞、CD4/CD8比值,B细胞、NK细胞、NKT细胞、调节T细胞、活化T细胞、原始T细胞、记忆T细胞移植后变化规律,分析各免疫功能细胞与移植后感染及急、慢性GVHD的关系;比较ALL与AML免疫系统恢复差别。结果表明,移植后患者各淋巴细胞量恢复有各自规律,发生GVHD患者各淋巴细胞亚群数量较高,而移植后1个月γ/δT细胞、调节T细胞、NK细胞量较低。移植后2-3月时CD4/CD8、B细胞、NK细胞、原始T细胞较低。6-8个月时B细胞,原始T细胞,NK细胞较低。移植后早期发生感染患者总T细胞及各淋巴亚群恢复较慢,NK,NKT细胞数恢复较快,移植后3个月出现感染的患者,其B细胞及原始T细胞量恢复较快。ALL与AML患者淋巴细胞恢复无差异。结论:不全相合NST后各淋巴细胞亚群分析可间接反映患者胸腺功能恢复状态,NK、B细胞、原始T细胞的变化对区分和监测GVHD及感染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急性白血病 HLA不全相合 移植物宿主病 T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半相合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发生单纯肠道aGVHD的影响因素及治疗转归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晓宁 孙春红 +7 位作者 郭彩利 姚建娜 祁仕环 刘心 习杰英 王孟昌 贺鹏程 张梅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80-884,共5页
目的:观察急性白血病半相合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影响单纯肠道aGVHD发生的危险因素及治疗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行半相合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19例急性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探究发生与未发生肠道aGVH... 目的:观察急性白血病半相合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影响单纯肠道aGVHD发生的危险因素及治疗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行半相合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19例急性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探究发生与未发生肠道aGVHD患者的临床特征差异,单因素分析患者性别、供受者性别差异、供者年龄、预处理方案、兔抗人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用量、回输的单个核细胞计数及CD34^+细胞计数对肠道aGVHD发生的影响。观察发生肠道aGVHD患者治疗后的临床转归。结果:19例患者中5例于移植后发生肠道aGVHD(Ⅱ级1例,Ⅲ级3例,Ⅳ级1例),发生时间分别为移植后7,22,27,70和154 d。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性别、供受者性别差异、供者年龄、兔抗人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用量、回输的单个核细胞计数及CD34^+细胞计数与肠道aGVHD的发生无相关性,BuCy预处理方案同肠道aGVHD的发生可能相关(P<0.05)。5例患者中2例经甲强龙1 mg/(kg·d)治疗后好转,1例患者应用甲强龙联合他克莫司治疗后好转,其余2例患者对激素耐药,应用含CD25单克隆抗体的免疫抑制方案治疗后好转。结论:半相合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中BuCy预处理方案可能对移植后肠道aGVHD的发生有一定的影响,需要扩大病例数进一步观察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半相合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肠道移植物宿主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移植成功治疗急性白血病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植入失败 被引量:3
15
作者 黄克智 李益清 +5 位作者 谢少凡 肖洁 杨文娟 谢双锋 马丽萍 聂大年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27-434,共8页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首次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植入失败的二次移植治疗策略。方法2例急性白血病患者首次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2例供者均伴有地中海贫血,分别采集CD34+细胞2.57×10^(6)/kg和1.99×10^(6)/kg,首次单倍体...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首次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植入失败的二次移植治疗策略。方法2例急性白血病患者首次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2例供者均伴有地中海贫血,分别采集CD34+细胞2.57×10^(6)/kg和1.99×10^(6)/kg,首次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植入失败。二次移植更换为非地中海贫血供者,分别采集CD34+细胞4.28×10^(6)/kg和5.75×10^(6)/kg,采用减低剂量氟达拉滨(Flu)+白消安(Bu)+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预处理方案行二次移植。结果2例患者二次移植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植入时间分别为+12 d和+10 d、+10 d和+10 d。截止至末次随访时间(分别为二次移植+1062 d、+265 d),2例患者原发病均完全缓解,无明显移植并发症。结论减低剂量预处理的二次移植能够成功治疗急性白血病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植入失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移植 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植入失败 急性白血病 地中海贫血 移植物宿主病 环磷酰胺 胸腺细胞球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血缘脐血移植治疗高危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孙燕玲 李旭东 +1 位作者 林东军 方志刚 《器官移植》 CAS CSCD 2015年第6期420-424,共5页
目的:探讨非血缘脐血移植(UCBT)治疗儿童和成人高危急性白血病的效果。方法对高危急性白血病10例患者进行脐血移植,儿童3例,成人7例,中位年龄29岁(11~41岁)。6例接受单份脐血移植,4例接受双份脐血移植。采用清髓性不含抗胸腺... 目的:探讨非血缘脐血移植(UCBT)治疗儿童和成人高危急性白血病的效果。方法对高危急性白血病10例患者进行脐血移植,儿童3例,成人7例,中位年龄29岁(11~41岁)。6例接受单份脐血移植,4例接受双份脐血移植。采用清髓性不含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预处理方案。在白消安(Bu)加环磷酰胺(Cy)基础上加用阿糖胞苷(Ara-C)、氟达拉滨(Flu)或全身照射(TBI)。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预防采用环孢素及吗替麦考酚酯。结果8例(80%)患者获得成功植入,白细胞植入中位时间为19 d (14~25 d),血小板植入中位时间为40 d (33~60 d)。3例患者发生急性 GVHD,无1例发生慢性 GVHD。中位随访时间为24个月(1~29个月),7例患者无病存活。2年总体存活率及无病存活率均为66.7%。结论UCBT 治疗高危急性白血病是可行的,对于无 HLA 相合同胞供者的高危患者,UCBT 可作为首选,其 GVHD 发生率低、复发率低,有可能使急性白血病患者长期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血缘脐血移植 白血病 急性 急性移植物宿主病 白消安 环磷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倍体与同胞全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高危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7
作者 颜红菊 唐伦 +6 位作者 高蕾 张诚 刘耀 高力 孔佩艳 刘红 张曦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340-1346,共7页
目的分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治疗高危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的疗效,并探讨临床预后因素。方法对我院2007年7月至2013年8月进行All... 目的分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治疗高危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的疗效,并探讨临床预后因素。方法对我院2007年7月至2013年8月进行Allo-HSCT治疗并随访2年以上的69例ALL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按移植方式分为单倍体组(n=42)和全相合组(n=27),对各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单倍体组2年总体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及2年无白血病生存率(leukemia-free survival,LFS)分别是63.4%、59.4%,而全相合组分别是53.9%、53.7%,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2年累积非复发死亡率(cumulative non-relapse mortality,NRM)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2年累积复发率(cumulative relapse rate,RR)单倍体组明显高于全相合组(39.5%vs 19.5%,P=0.014)。造血重建方面,单倍体组中性粒细胞植入时间明显晚于全相合移植组(P=0.002),两组血小板植入时间无明显差异(P=0.072)。单倍体组Ⅰ~Ⅱ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versus-host disease,GVHD)发生率明显高于全相合组(P=0.008),两组间Ⅲ~Ⅳ度急性GVHD及慢性GVHD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倍体组半年内的感染率明显高于全相合组(P=0.02)。COX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移植前的疾病状态(非CR1)为异基因移植患者的危险因素(P=0.001),其危险度为7.581;而发生局限性慢性GVHD和初诊距离移植时间较短者为预后保护因素(P=0.013和P=0.012),危险度分别为0.178和0.688。结论在高危组ALL患者的治疗中,单倍体Allo-HSCT与全相合Allo-HSCT的整体疗效相当,因此,单倍体供者可以作为合适的造血干细胞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移植物宿主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剂量化疗联合二次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白血病复发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娟 高磊 +1 位作者 熊啸 汪菊萍 《护理学杂志》 2010年第17期18-19,共2页
对5例急性白血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复发的患者给予大剂量化疗联合供者外周血干细胞输注治疗,同时加强心理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化疗药物不良反应及移植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结果1例死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合并感染,1例白... 对5例急性白血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复发的患者给予大剂量化疗联合供者外周血干细胞输注治疗,同时加强心理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化疗药物不良反应及移植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结果1例死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合并感染,1例白血病髓外复发死亡,3例现分别存活195d、232d和375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造血干细胞移植 复发 化疗 干细胞输注 急性移植物宿主病 慢性移植物宿主病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A-PDT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鼠同种异基因骨髓移植后GVHD和GVL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冉海红 潘凯丽 张然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655-659,共5页
目的探讨5-氨基乙酰丙酸-光动力疗法(5-aminolevulinic acid-mediated photodynamic therapy,ALA-PDT)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小鼠骨髓移植后对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和移植物抗白血病作用(GVL)的影响。方法以ALL小鼠为模型,经致死剂... 目的探讨5-氨基乙酰丙酸-光动力疗法(5-aminolevulinic acid-mediated photodynamic therapy,ALA-PDT)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小鼠骨髓移植后对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和移植物抗白血病作用(GVL)的影响。方法以ALL小鼠为模型,经致死剂量60Co照射后,对其进行同种异基因骨髓移植的同时,静脉输注经ALA-PDT处理的供受鼠混合淋巴细胞,同时设立骨髓细胞加脾细胞移植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观察骨髓移植后受鼠的一般情况、30 d生存率、造血功能恢复情况以及肝脏等组织的病理学改变。结果ALA-PDT处理组小鼠30 d生存率明显高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造血功能恢复情况及GVHD反应均较其他各组有所改善。结论ALA-PDT能明显减轻小鼠骨髓移植后GVHD反应,并保留一定的GVL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氨基乙酰丙酸-光动力疗法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同种异基因骨髓移植 移植物宿主病 移植物白血病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血缘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高危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叶凡 唐晓文 +5 位作者 孙爱宁 仇惠英 金正明 付铮铮 陈峰 吴德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96-701,共6页
本研究探讨非血缘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URD-HSCT)治疗高危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疗效。22例接受URD-HSCT的高危难治性AML患者纳入研究,采用改良马利兰+环磷酰胺(20例)或全身放疗+环磷酰胺(2例)的清髓性预处理方案行URD-HSCT,术后采用... 本研究探讨非血缘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URD-HSCT)治疗高危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疗效。22例接受URD-HSCT的高危难治性AML患者纳入研究,采用改良马利兰+环磷酰胺(20例)或全身放疗+环磷酰胺(2例)的清髓性预处理方案行URD-HSCT,术后采用环孢素A(CsA)+甲氨蝶呤(MTX)+骁悉(MMF)+ATG预防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结果表明:22例患者中21例(95.5%)获得植入,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植活的中位时间分别是12(10-19)d和14(5-22)d;中位随访时间18(3-135.5)月,2年的总体生存率(OS)和无白血病生存率(LFS)分别为(53.9±12.2)%和(49.1±10.7)%;移植后8例患者发生aGVHD,累积发生率为(39.1±10.6)%,其中6例为I-II度aGVHD,2例为III-IV度aGVHD;在19例可评估的患者中,慢性GVHD(cGVHD)6例(4例为局限型,2例广泛型),累积发生率为(28.8±9.6)%;复发7例,2年的累积复发率为(35.8±11)%;死亡原因分析显示,9例死亡中1例死于败血症,1例死于肺部感染,6例死于复发,另外1例复发予化疗联合供体淋巴细胞输注(DLI)治疗缓解后发生IV度aGVHD而死亡;预后因素分析显示,复发是影响生存的主要因素(P<0.001),而性别、年龄、移植方式、aGVHD、感染等对生存无明显影响,cGVHD患者生存率高于未发生者(83.3%vs 37%,P=0.152)。结论:单中心样本研究结果显示,URD-HSCT是治疗无合适血缘供体高危AML患者的有效手段,cGVHD患者预后较好,复发是影响患者生存的主要因素,移植后通过过继免疫治疗如DLI可以预防复发并改善预后以获得长期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血缘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急性髓系细胞白血病 移植物宿主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