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Th17型细胞因子IL-17A和特异性转录因子维甲酸相关孤独受体(RORγt)在百草枯(PQ)中毒小鼠急性肺损伤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各8只。模型组予一次性腹腔注射20 mg/kg PQ建立染毒模型,对照组予...目的:观察Th17型细胞因子IL-17A和特异性转录因子维甲酸相关孤独受体(RORγt)在百草枯(PQ)中毒小鼠急性肺损伤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各8只。模型组予一次性腹腔注射20 mg/kg PQ建立染毒模型,对照组予同法注射等量生理盐水,48 h后处死小鼠并取材。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原位末端缺刻标记法观察细胞凋亡并计数;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IL-17A的水平;免疫荧光定量PCR法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肺组织RORγt m RNA及IL-17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肺组织炎症及细胞凋亡显著增加;血清IL-17A含量明显增多(P<0.05);肺组织RORγt m RNA和IL-17蛋白的表达均增高。结论:Th17可能通过分泌IL-17参与PQ中毒小鼠急性肺损伤的炎症过程,并在其致病中发挥重要作用。展开更多
百草枯(paraquat,PQ)是有机杂环类除草剂,因除草效果好,遇泥土分解而对环境无公害,故在全球广泛使用。但各种误服和自服可造成大量中毒死亡。PQ主要在肺内聚集导致急性肺损伤,最终患者因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百草枯(paraquat,PQ)是有机杂环类除草剂,因除草效果好,遇泥土分解而对环境无公害,故在全球广泛使用。但各种误服和自服可造成大量中毒死亡。PQ主要在肺内聚集导致急性肺损伤,最终患者因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以及肺纤维化所致的低氧血症死亡。其机制不明,推测与过氧化物和炎症介质的释放、氮氧合酶系统激活、DNA损伤等原因有关。目前临床无特效治疗方案,一般以减少毒物吸收、抗氧化、抑制免疫反应和支持治疗为主,但疗效均不佳。文中就急性PQ中毒有关的机制和治疗进展作一综述。展开更多
目的俯卧位通气是治疗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重要方法之一,目前俯卧位通气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导致ARDS的报道较少。文中旨在评价俯卧位通气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致中重度ARDS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目的俯卧位通气是治疗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重要方法之一,目前俯卧位通气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导致ARDS的报道较少。文中旨在评价俯卧位通气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致中重度ARDS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东部战区总医院急救医学科43例急性百草枯中毒合并中重度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是否行俯卧位通气将患者分为2组:俯卧组(进行俯卧位通气,n=13)、对照组(未进行俯卧位通气,n=30)。统计分析2组患者入科时的性别、年龄、APACHE II评分、血浆百草枯浓度等指标,比较住院前5天的氧合指数、呼吸频率、二氧化碳分压及平均动脉压,同时比较2组患者住院病死率、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等预后指标。结果第2天,俯卧组患者氧合指数(176±13)、二氧化碳分压[(33.6±4.3) mm Hg]较对照组[(149±18)、(26.3±3.2) mm Hg]明显升高(P<0.05),第3-5天亦明显升高(P<0.05);俯卧组呼吸频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2组患者的住院病死率、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气道意外率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俯卧位通气用于急性百草枯中毒致中重度ARDS的患者是安全的,改善了该类患者的氧合,但未能改善预后。为俯卧位通气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合并ARDS提供了理论依据。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观察Th17型细胞因子IL-17A和特异性转录因子维甲酸相关孤独受体(RORγt)在百草枯(PQ)中毒小鼠急性肺损伤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各8只。模型组予一次性腹腔注射20 mg/kg PQ建立染毒模型,对照组予同法注射等量生理盐水,48 h后处死小鼠并取材。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原位末端缺刻标记法观察细胞凋亡并计数;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IL-17A的水平;免疫荧光定量PCR法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肺组织RORγt m RNA及IL-17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肺组织炎症及细胞凋亡显著增加;血清IL-17A含量明显增多(P<0.05);肺组织RORγt m RNA和IL-17蛋白的表达均增高。结论:Th17可能通过分泌IL-17参与PQ中毒小鼠急性肺损伤的炎症过程,并在其致病中发挥重要作用。
文摘百草枯(paraquat,PQ)是有机杂环类除草剂,因除草效果好,遇泥土分解而对环境无公害,故在全球广泛使用。但各种误服和自服可造成大量中毒死亡。PQ主要在肺内聚集导致急性肺损伤,最终患者因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以及肺纤维化所致的低氧血症死亡。其机制不明,推测与过氧化物和炎症介质的释放、氮氧合酶系统激活、DNA损伤等原因有关。目前临床无特效治疗方案,一般以减少毒物吸收、抗氧化、抑制免疫反应和支持治疗为主,但疗效均不佳。文中就急性PQ中毒有关的机制和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文摘目的俯卧位通气是治疗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重要方法之一,目前俯卧位通气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导致ARDS的报道较少。文中旨在评价俯卧位通气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致中重度ARDS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东部战区总医院急救医学科43例急性百草枯中毒合并中重度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是否行俯卧位通气将患者分为2组:俯卧组(进行俯卧位通气,n=13)、对照组(未进行俯卧位通气,n=30)。统计分析2组患者入科时的性别、年龄、APACHE II评分、血浆百草枯浓度等指标,比较住院前5天的氧合指数、呼吸频率、二氧化碳分压及平均动脉压,同时比较2组患者住院病死率、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等预后指标。结果第2天,俯卧组患者氧合指数(176±13)、二氧化碳分压[(33.6±4.3) mm Hg]较对照组[(149±18)、(26.3±3.2) mm Hg]明显升高(P<0.05),第3-5天亦明显升高(P<0.05);俯卧组呼吸频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2组患者的住院病死率、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气道意外率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俯卧位通气用于急性百草枯中毒致中重度ARDS的患者是安全的,改善了该类患者的氧合,但未能改善预后。为俯卧位通气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合并ARDS提供了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