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对重症脑卒中死亡风险评估的价值 被引量:5
1
作者 姜霁纹 张茁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27-529,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对神经内科监护室脑卒中患者死亡风险评估的价值。方法选择北京安贞医院神经科监护室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143例。入院24 h内采集患者各项生理指标计算其APACHEⅡ,比较生存患者和死亡患... 目的探讨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对神经内科监护室脑卒中患者死亡风险评估的价值。方法选择北京安贞医院神经科监护室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143例。入院24 h内采集患者各项生理指标计算其APACHEⅡ,比较生存患者和死亡患者的APACHEⅡ量表评分,以及由APACHEⅡ预测患者病死率的价值。结果死亡患者与生存患者APACHEⅡ比较,死亡患者为(22.3±5.9)分,生存患者为(9.5±4.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APACHEⅡ计算的预期病死率与实际病死率比较,预测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 APACHEⅡ对神经科监护室患者的病情及预后评估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急性病生理学和长期健康评价 重症监护 死亡率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及严重程度床边指数评分对急性胰腺炎病情变化的预测价值研究 被引量:33
2
作者 王露 黄兰 +3 位作者 邵颖颖 吴建胜 洪万东 黄智铭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2期3693-3695,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严重程度床边指数评分(BISAP)在预测急性胰腺炎(AP)严重程度、器官衰竭发生及治疗方法选择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运用APACHEⅡ、BISAP对911例AP患者进行回顾性评分,比较轻症组与... 目的探讨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严重程度床边指数评分(BISAP)在预测急性胰腺炎(AP)严重程度、器官衰竭发生及治疗方法选择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运用APACHEⅡ、BISAP对911例AP患者进行回顾性评分,比较轻症组与重症组、器官衰竭组与非器官衰竭组、手术组与非手术组的评分差异,比较高分组与低分组之间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发生率、器官衰竭发生率以及手术率的差异。结果重症组与轻症组、器官衰竭组与非器官衰竭组的APACHEⅡ及BISA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组与非手术组APACHE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BIS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APACHEⅡ,高分组(≥10分)和低分组(<10分)患者SAP、器官衰竭发生率及手术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于BISAP,高分组(≥3分)与低分组(<3分)的SAP及器官衰竭发生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手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PACHEⅡ和BISAP对于判断AP严重程度及器官衰竭均具有重要参考意义。BISAP简便易行,能够早期对AP患者进行死亡风险评估,将有望广泛应用于临床。在治疗方法的选择上,APACHEⅡ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而BISAP的应用价值不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急性病生理学和长期健康评价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评价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价值 被引量:9
3
作者 徐晓雪 赵建农 +5 位作者 张小明 杨汉丰 李杨 唐伟 陈耀康 张勇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34-438,共5页
目的:探讨MRI对急性胰腺炎(AP)严重程度评价的价值。方法:搜集我院经临床诊断为AP并行MRI检查的患者资料,利用APACHEⅡ评分系统对患者进行临床严重程度评分,通过Balthazar分级标准评价MRSI,并分析A-PACHEⅡ评分与MRS I之间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MRI对急性胰腺炎(AP)严重程度评价的价值。方法:搜集我院经临床诊断为AP并行MRI检查的患者资料,利用APACHEⅡ评分系统对患者进行临床严重程度评分,通过Balthazar分级标准评价MRSI,并分析A-PACHEⅡ评分与MRS I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完全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AP患者共68例。APACHEⅡ评分与MRSI之间的相关系数r=0.286(P〈0.05),呈弱相关。按照APACHEⅡ评分以8分为标准对AP患者严重程度分组,轻、重两型两组之间的MRSI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利用MRSI≤3、4~6、≥7将AP疾病严重程度分为轻型、中度、重症三种类型,重症AP组的APACHE评分与轻型AP、中度AP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轻型AP与中型AP组间APACHE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相对APACHEⅡ评分系统而言,MRSI更适宜于急性胰腺炎局部并发症严重程度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急性 磁共振成像 急性病生理学和长期健康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常用量表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死亡预测的价值 被引量:50
4
作者 张江 王大力 +3 位作者 彭延波 赵晓晶 常莉莎 张丽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108-1111,共4页
目的评价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APACHEⅢ)、改良的爱丁堡-斯堪的纳维亚评分(CS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欧洲卒中评分(ESS)、既往史和伴发疾病评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选择441... 目的评价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APACHEⅢ)、改良的爱丁堡-斯堪的纳维亚评分(CS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欧洲卒中评分(ESS)、既往史和伴发疾病评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选择44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入院24 h内分别进行APACHEⅡ、APACHEⅢ、CSS、NIHSS、ESS、既往史和伴发疾病评分,并据患者发病后1个月时的预后分为生存组279例和死亡组162例,对2组患者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通过ROC曲线评定分析6个量表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死亡组APACHEⅡ、APACHEⅢ、CSS、NIHSS和伴发疾病评分高于生存组(P<0.01),ESS评分低于生存组(P<0.01)。2组既往史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PACHEⅡ、APACHEⅢ、CSS、NIHSS、ESS和伴发疾病评分6个量表预测急性脑梗死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7、0.858、0.896、0.876、0.886和0.8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预测界值分别为12、31、15、26、33和10分。结论 APACHEⅡ、APACHEⅢ、CSS、NIHSS、ESS和伴发疾病评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预后均有较好的预测价值,预测准确度在75%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脑梗死 急性病生理学和长期健康评价 危险性评估 预后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胰腺炎患者并发消化性溃疡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廖娟 袁聪 +1 位作者 刘娟 冯迎春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3年第7期499-502,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并发消化性溃疡(PU)的临床特征,并分析并发PU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2年1月本院收治的156例AP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入院后48 h内均进行胃镜检查,以评估其PU和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应用R...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并发消化性溃疡(PU)的临床特征,并分析并发PU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2年1月本院收治的156例AP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入院后48 h内均进行胃镜检查,以评估其PU和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应用Ranson评分、APACHEⅡ评分和CT严重指数评估AP严重程度。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χ2检验对伴发PU和无PU的AP患者临床特征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P患者并发PU的危险因素。结果156例AP患者中,88例患者胃镜检出PU,检出率为56.4%。88例PU患者中,只有28(31.8%)例检测到幽门螺杆菌。28例幽门螺杆菌阳性的PU患者中,22例发生胃溃疡,6例同时发生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没有发现单独的十二指肠溃疡;而60例幽门螺杆菌阴性PU患者中,25例发生胃溃疡,26例发生十二指肠溃疡,9例同时发生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男性、酒精源性胰腺炎、吸烟、饮酒、高甘油三酯水平和高C反应蛋白水平、APACHEⅡ评分≥8分与AP患者并发PU显著相关。然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只有APACHEⅡ评分≥8分(OR=8.54,95%CI:4.52~16.15,P<0.01)是AP患者并发PU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AP患者容易并发PU,而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较低。APACHEⅡ评分≥8分是AP患者并发PU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 消化性溃疡 危险因素 急性病生理学和长期健康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1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预后指标分析 被引量:13
6
作者 帅维正 李琦 +3 位作者 王长征 钱桂生 何坤霖 扬楠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77-380,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高病死率的影响因素,筛选其临床预后指标。方法收集呼吸重症监护室(RICU)2001年6月-2008年5月收治的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慢性疾病史,免疫抑制药物使用情况,诱因,确诊24h内各种... 目的通过分析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高病死率的影响因素,筛选其临床预后指标。方法收集呼吸重症监护室(RICU)2001年6月-2008年5月收治的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慢性疾病史,免疫抑制药物使用情况,诱因,确诊24h内各种化验指标(血常规、血气分析、肾功能、血电解质等)的最差值,治疗方法(保护性肺通气策略、预防性抗真菌治疗、早期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无创通气、持续肾脏替代治疗),急性病理生理学和长期健康评价(APACHE)Ⅱ评分,肺外衰竭器官以及确诊后21d病死率。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各种因素与病死率之间的关系。结果纳入病例71例,男50例,女21例,年龄18~80(45.3±16.0)岁;到确诊后21d为止,死亡42例,死亡率59.2%。联合使用免疫抑制药物(≥3种)患者死亡率为25%(2/8),低于其他未联用免疫抑制药物的患者;病死组患者PaCO2、APACHEⅡ评分(分别为36.5±11.5mmHg、21.7±6.9分)高于存活组(分别为30.0±6.5mmHg、16.7±5.4分,P<0.05)。氧合指数(PaO2/FiO2)≤150mmHg的ARDS患者死亡率为72%(36/50),高于PaO2/FiO2>150mmHg的患者(28.5%,6/21;P<0.05)。经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免疫抑制药物≥3种、PaCO2≥50mmHg、PaO2/FiO2≤150mmHg、APACHEⅡ≥18分、PaO2/FiO2≤150mmHg+APACHEⅡ≥18分等因素与ARDS病死率相关。在此基础上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PaO2/FiO2≤150mmHg+APACHEⅡ≥18分是ARDS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在对ARDS患者进行以治疗原发病为主的综合治疗的前提下,PaO2/FiO2≤150mmHg+APACHEⅡ≥18分可以作为评价ARDS患者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成人 预后 回顾性分析 急性病生理学和长期健康评价 氧合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6
7
作者 叶文 王锦权 +2 位作者 陶晓根 范骁钦 王秋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98-701,共4页
目的探讨ICU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CVC-RI)的病原学及临床特点。方法分析32例CVC-RI确诊患者的菌群分布及细菌耐药情况,以及引起CVC-RI的相关因素。结果32例CVC-RI患者中,共分离出菌株35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4株,革兰阴性菌10株,真菌1... 目的探讨ICU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CVC-RI)的病原学及临床特点。方法分析32例CVC-RI确诊患者的菌群分布及细菌耐药情况,以及引起CVC-RI的相关因素。结果32例CVC-RI患者中,共分离出菌株35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4株,革兰阴性菌10株,真菌11株;置管7天后CVC-RI发生率逐渐增高。与对照组比较,CVC-RI组患者年龄较大(P<0·05),住院时间、导管留置入时间较长(P<0·05),入科时APACHEⅡ评分较高(P<0·05),血清白蛋白和Glasgow评分较低(P<0·05),给予胃肠内营养者较少(P<0·05),气管切开数较多(P<0·05)。结论对于住院时间较长、血清白蛋白低、APACHEⅡ评分较高、Glasgow评分较低、行胃肠外营养及高龄气管切开患者,尤其应注意CVC-RI的发生;重视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应根据已存在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插入术 中心静脉 感染/病因学 重症监护病房 急性病生理学和长期健康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鼻高流量氧疗与无创正压通气在不同APACHE Ⅱ评分老年AECOPD患者中拔管后的治疗效果研究 被引量:49
8
作者 胡述立 汤浩 范学朋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1790-1795,共6页
目的观察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与无创正压通气(NPPV)在不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拔管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1月于武汉市第一医院重症医学... 目的观察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与无创正压通气(NPPV)在不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拔管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1月于武汉市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行气管插管的符合研究标准的120老年例AE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APACHEⅡ评分的高低将患者分为A组(APACHEⅡ评分<12分)、B组(APACHEⅡ评分12~24分)、C组(APACHEⅡ评分>24分),各40例;每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再分为亚组Ⅰ(HFNC治疗)、亚组Ⅱ(NPPV治疗),各20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记录呼吸指标、终点事件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A组的治疗方法与时间在p H值、氧合指数(OI)、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_2)、呼吸频率(RR)、血乳酸(Lac)上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治疗方法、时间在p H值、OI、Pa CO_2、RR、Lac上主效应不显著(P>0.05);亚组Ⅰ、亚组Ⅱ再次插管及肺不张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Ⅰ腹胀发生率低于亚组Ⅱ(P<0.05)。B组的治疗方法与时间在p H值、OI、RR、Lac上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在Pa CO_2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治疗方法、时间在p H值、OI、RR、Lac上主效应不显著(P>0.05),在Pa CO_2上主效应显著(P<0.05);亚组Ⅰ、Ⅱ再次插管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Ⅰ腹胀、肺不张发生率低于亚组Ⅱ(P<0.05)。C组的治疗方法与时间在p H值、Lac上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在OI、Pa CO_2、RR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治疗方法、时间在p H值、Lac上主效应不显著(P>0.05),在OI、Pa CO_2、RR上主效应显著(P<0.05);亚组Ⅰ再次插管发生率高于亚组Ⅱ(P<0.05),腹胀和肺不张发生率低于亚组Ⅱ(P<0.05)。结论在APACHEⅡ评分<24分时,HFNC和NPPV序贯氧疗预防老年AECOPD拔管后呼吸衰竭的效果无差别;APACHEⅡ评分>24分时,HFNC预防老年AECOPD拔管后呼吸衰竭的效果劣于NPP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正压呼吸 呼吸 人工 急性病生理学和长期健康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脓毒症患者早期血浆皮质醇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研究 被引量:21
9
作者 边毓尧 寿松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026-1029,共4页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早期血浆皮质醇水平的变化及其对脓毒症患者病情危重程度的判断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2年3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急救中心收治的81例脓毒症患者为脓毒症组,另选取同期非脓毒症患者40例为对照组。脓毒症患者根...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早期血浆皮质醇水平的变化及其对脓毒症患者病情危重程度的判断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2年3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急救中心收治的81例脓毒症患者为脓毒症组,另选取同期非脓毒症患者40例为对照组。脓毒症患者根据预后分为存活组67例和死亡组14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分析血浆皮质醇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判断价值。结果 (1)脓毒症组与对照组患者血浆皮质醇、乳酸(LAC)、血糖(GLU)、白细胞计数(WBC)、肌酐(Cr)、C反应蛋白(CRP)、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IL)-10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降钙素原(PCT)、血氧分压(PaO2)、血小板计数(PL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脓毒症死亡组与存活组患者血浆皮质醇水平、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LAC、GLU、PaO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Spearman's相关分析显示,脓毒症患者血浆皮质醇水平与ACTH、PCT、TNF-α、APACHEⅡ评分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03、0.186、0.403和0.360,P<0.05),与IL-10水平呈负相关(r=-0.375,P<0.05)。血浆ACTH水平与TNF-α呈正相关(r=0.251,P<0.05),与IL-10水平呈负相关(r=-0.229,P<0.05)。(4)Logistic回归分析,皮质醇、APACHEⅡ评分、LAC、PaO2与脓毒症患者预后有回归关系。皮质醇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93。结论脓毒症患者早期表现为高皮质醇、高TNF-α、低IL-10水平者预后较差。早期血浆皮质醇水平变化对脓毒症患者病情危重程度和预后的判断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氢化可的松 急性病生理学和长期健康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