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在重症监护病房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9
1
作者 刘卫珍 罗丽 熊楚梅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0年第1期9-11,共3页
综述了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在重症监护病房护理中的应用情况,提出将其应用于内科系统中还有待于探索。
关键词 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 重症监护病房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raden量表评分联合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评分预测压疮发生的价值 被引量:47
2
作者 郝娜 张建波 +1 位作者 高冰洁 周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2994-2997,共4页
背景压疮评估在压疮护理工作中是至关重要的一步。目前广泛应用的压疮评估工具是Braden量表,但是其评估临床压疮风险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目的评估Braden量表评分联合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预测压疮发生的价... 背景压疮评估在压疮护理工作中是至关重要的一步。目前广泛应用的压疮评估工具是Braden量表,但是其评估临床压疮风险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目的评估Braden量表评分联合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预测压疮发生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重庆市中医院ICU、CCU、心血管病科、肝病科、肿瘤科、肾病科、骨科、急诊科等临床科室上报的31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Braden量表评分及APACHEⅡ评分。Braden量表评分≤12分预测为压疮高风险,Braden量表评分>12分预测为压疮低风险;以Braden量表评分≤12分,且APACHEⅡ评分≥15分预测为压疮高风险,否则预测为压疮低风险。制作Braden量表评分、Braden量表评分联合APACHEⅡ评分预测压疮发生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 310例患者住院期间发生压疮57例,未发生压疮253例。Braden量表评分预测压疮高风险310例,压疮低风险0例。Braden量表评分预测压疮发生的AUC为0.326,95%CI(0.241,0.410);以12分为临界值时,预测压疮发生的灵敏度为100.0%,特异度为0,阳性预测值为18.4%,阴性预测值为0,Youden's指数为0。Braden量表评分联合APACHEⅡ评分预测压疮高风险63例(其中发生压疮54例),压疮低风险247例(其中发生压疮3例)。Braden量表评分联合APACHEⅡ评分预测压疮发生的AUC为0.946,95%CI(0.897,0.994);以Braden量表评分12分、APACHEⅡ评分15分为临界值时,预测压疮发生的灵敏度为94.7%,特异度为96.4%,阳性预测值为85.7%,阴性预测值为98.8%,Youden's指数为0.911。Braden量表评分联合APACHEⅡ评分预测压疮发生的Kappa值为0.876(P=0.035)。Braden量表评分联合APACHEⅡ评分预测压疮发生的AUC大于Braden量表评分预测压疮发生的AUC(Z=6.92,P<0.05)。结论 Braden量表评分联合APACHEⅡ评分能较好地预测压疮的发生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性溃疡 BRADEN量表 急性生理学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重病患者动脉血乳酸水平与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8
3
作者 陈涛 梅鸿 +3 位作者 刘映 钱明江 陈淼 石蓓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0期3419-3420,共2页
目的研究危重病患者动脉血乳酸水平与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的相关性。方法将我院综合ICU2008年5月—2009年7月收治的危重病患者72例按照临床预后分为死亡组(29例)和存活组(43例),分析两组患者入院24h内APACHEⅡ评... 目的研究危重病患者动脉血乳酸水平与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的相关性。方法将我院综合ICU2008年5月—2009年7月收治的危重病患者72例按照临床预后分为死亡组(29例)和存活组(43例),分析两组患者入院24h内APACHEⅡ评分与动脉血乳酸水平的关系。结果不同APACHEⅡ评分患者的动脉血乳酸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4.72,P<0.05),且APACHEⅡ评分>30分组与21~30分组,21~30分组与11~20分组患者动脉血乳酸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值分别为10.62和9.84,P<0.05)。死亡组血乳酸水平为(7.12±0.95)mmol/L,明显高于存活组的(4.56±0.78)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危重病患者动脉血乳酸水平随着APACHEⅡ评分的升高而升高,是危重病严重程度监测指标,值得临床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病 乳酸 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联合诺顿评分在ICU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赵敬花 朱明丽 +1 位作者 柴惠红 黄培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2年第6期13-16,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Ⅱ)联合诺顿压疮发生危险因素量化评估(又称NORTON评分)在ICU患者护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在杭州市第... 目的探讨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Ⅱ)联合诺顿压疮发生危险因素量化评估(又称NORTON评分)在ICU患者护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在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ICU治疗的130例危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65)和对照组(n=65)。观察组患者每天进行动态APACHEⅡ及NORTON评分,并根据评分结果调整护理人员配置和实施护理对策;对照组患者按疾病种类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危重患者ICU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压疮发生率、患者或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护士自身成就感、压力感及护士长对护理质量检查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ICU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压疮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护士对自身的成就感以及护士长对其护理质量检查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压力感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APACHEⅡ评分及NORTON评分的联合应用有利于提高护士对疾病严重程度的评估能力,并指导护理人力的合理调配,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或家属的满意度,提高护士对自身的成就感以及护士长对护理质量检查的满意度,减轻护士的压力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生理学慢性健康状况评分 诺顿压疮发生危险因素量化评估 压疮 满意度 成就感 压力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在评价心血管疾病危重情况及预测预后的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王娱 朱俊 +5 位作者 谭慧琼 高鑫 冯广迅 章晏 梁岩 杨艳敏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2-45,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判断心血管疾病危重情况及预测预后的能力。方法:连续入选1439例心血管重症患者,计算每个人的APACHE-Ⅱ分值和死亡危险性,按分值(〈10分组,10~20分组,〉20分组)和疾... 目的:探讨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判断心血管疾病危重情况及预测预后的能力。方法:连续入选1439例心血管重症患者,计算每个人的APACHE-Ⅱ分值和死亡危险性,按分值(〈10分组,10~20分组,〉20分组)和疾病类型(先天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脏瓣膜病,肺源性心脏病,心肌疾病)分类比较每组实际和预测病死率,以及实际死亡情况和分值之间的关系。结果:R0C曲线下的面积为0.689,诊断价值较低。实际病死亡率随APACHE-Ⅱ分值而增加。除〉20分组和肺源性心脏病预测病死率在实际病死率95%可信区间内,其余预测能力差。结论:APACHE-Ⅱ对于心血管疾病病死率的预测并不理想,应寻找更适合于心血管疾病的评分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生理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 心血管疾病 预测病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介素-18和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及序贯器官功能衰竭估计评分对早期脓毒症预后的评估价值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张少雷 孙荣青 +2 位作者 杨宏富 马宁 熊申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1605-1607,共3页
目的检测和记录脓毒症早期患者白介素(IL)-18、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及序贯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OFA),评价三者对脓毒症早期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38例重症监护病房(ICU)内脓毒症早期患者为脓毒症组,同期住院的20例非... 目的检测和记录脓毒症早期患者白介素(IL)-18、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及序贯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OFA),评价三者对脓毒症早期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38例重症监护病房(ICU)内脓毒症早期患者为脓毒症组,同期住院的20例非脓毒症患者为对照组。根据28 d生存情况分为生存和死亡两种结局。记录患者入选后24 h、48 h、72 h的临床资料,评价APACHEⅡ和SOFA评分,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18。判断其对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脓毒症组患者确诊后24 h、48 h、72 h时IL-18水平和SOFA评分间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疾病进展,IL-18水平呈下降趋势。两组患者APACHEⅡ在各时间点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患者亚组分析,死亡组IL-18水平、APAHCEⅡ和SOFA评分均明显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18在脓毒症早期表达升高,可以反映疾病进展程度。IL-18与APAHCEⅡ和SOFA评分对脓毒症的预后判断价值相似,可以作为早期脓毒症预后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白介素18 急性生理慢性健康状况评分 序贯器官功能衰竭评分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在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中的意义 被引量:5
7
作者 宋丽红 陈宝敏 李建菊 《中国医院管理》 2011年第3期43-45,共3页
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不仅对评估ICU患者的预后有着重要作用,而且在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综述了这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旨在推荐在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中用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评估患者病情严... 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不仅对评估ICU患者的预后有着重要作用,而且在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综述了这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旨在推荐在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中用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用其调整ICU目标性监测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各家医院比较医院感染发生率提供客观、统一的评价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 医院感染 目标性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系统Ⅱ在心血管急重症患者中的应用评价 被引量:5
8
作者 安涛 周琼 +7 位作者 黄燕 吕蓉 季诗明 苏文婷 邹长虹 张荣成 张宇辉 张健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3年第2期97-99,共3页
目的评估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系统Ⅱ(APACHEⅡ)在心血管急重症患者临床评价中的作用。方法连续入选345例心血管急重症住院患者,进行APACHEⅡ评分,同时检测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大内皮素等临床相关指标,比较患者院内的预... 目的评估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系统Ⅱ(APACHEⅡ)在心血管急重症患者临床评价中的作用。方法连续入选345例心血管急重症住院患者,进行APACHEⅡ评分,同时检测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大内皮素等临床相关指标,比较患者院内的预期病死率和实际病死率。结果 345例患者的实际病死率和预期病死率分别为4.93%和7.85%(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32。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APACHEⅡ评分参数———呼吸频率(OR=1.17,95%CI:1.04~1.31,P=0.01)、血钠浓度(OR=0.90,95%CI:0.81~0.99,P=0.03)、血肌酐浓度(OR=1.01,95%CI:1.00~1.02,P<0.01)、白细胞计数(OR=1.18,95%CI:1.05~1.33,P<0.01)与死亡率相关,而非APACHEⅡ评分因素———总蛋白(OR=0.95,95%CI:0.90~0.99,P=0.04)、白蛋白(OR=0.90,95%CI:0.83~0.99,P=0.02)、谷草转氨酶(OR=1.00,95%CI:1.00~1.01,P<0.01)、谷丙转氨酶(OR=1.00,95%CI:1.00~1.001,P=0.01)、NT-proBNP(OR=1.00,95%CI:1.00~1.01,P=0.02)、大内皮素(OR=1.58,95%CI:1.02~2.45,P=0.01)、是否进行机械通气(OR=178.36,95%CI:19.75~1610.72,P<0.01)亦与病死率相关。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钠值(OR=0.846,95%CI:0.740~0.968,P=0.015)、机械通气(OR=358.7,95%CI:27.2~4731.7,P<0.01)与病死率相关。结论 APACHEⅡ模型对心血管急重症患者的预后有一定的判断作用,但仍有很多不足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生理慢性健康状况评价系统 重症监护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对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患者的预后评估 被引量:24
9
作者 陈德臻 孔耀中 +6 位作者 肖观清 申伟 黎晓磊 张豫 侯爱珍 李导 游璐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131-1135,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对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患者的预后评估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6月30日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各科行CRRT的205例危重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行CRRT前24 h内的生理指标... 目的探讨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对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患者的预后评估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6月30日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各科行CRRT的205例危重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行CRRT前24 h内的生理指标最差值进行APACHEⅡ评分,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CRRT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并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与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评价APACHEⅡ评分的分辨力和校准力,以Logistic回归分析它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205例CRRT患者中81例死亡,死亡风险为39.51%。死亡组APACHEⅡ评分为(26.63±7.24),存活组为(21.00±6.29),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心率(OR=1.021,95%CI:1.001~1.040,P=0.035)为CRRT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而GCS积分(OR=0.882,95%CI:0.819~0.949,P=0.001)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25(95%CI:0.632~0.818,P <0.001),且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提示模型拟合较好。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PACHEⅡ评分≥24(OR=4.89,95%CI:2.280~10.498,P <0.001)是CRRT患者死亡的独立预测指标。结论 APACHEⅡ在CRRT前24 h内的评分能较好区分病情的严重程度,并作为预测模型显示出对于整体预后较好的分辨力与校准力,且APACHEⅡ评分≥24是CRRT患者死亡的独立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生理慢性健康状况评分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危险因素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脓毒症肺损伤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状况与肺损伤相关指标及SOFA、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分析
10
作者 闫云 赵璟 +5 位作者 范风江 包建颖 史晶心 李博 左远航 冯丽霞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5-178,共4页
目的分析脓毒症肺损伤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状况与肺损伤相关指标及序贯性器官衰竭评分(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 目的分析脓毒症肺损伤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状况与肺损伤相关指标及序贯性器官衰竭评分(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医院收治的脓毒症肺损伤患者80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肺损伤相关指标[动脉血氧合指数(ratio of partial pressure of O_(2) in arterial blood to fraction of inspired oxygen,PaO_(2)/FiO_(2))、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lveolar-arterial oxygen gradient,P(A-a)O_(2))]及SOFA、APACHEⅡ评分情况,根据中医分型标准对脓毒症肺损伤患者进行分型,比较不同分型的脓毒症肺损伤患者以上各观察指标情况并分析相关性。结果脓毒症肺损伤患者以肺热壅痹证型占比最高、35.00%(28/80),其次为瘀血阻肺型27.50%(22/80),肺塞腑实型23.75%(19/80),水饮郁肺型13.75%(11/80)。不同证型的患者在性别、年龄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证型的患者肺损伤指标PaO_(2)/FiO_(2)、P(A-a)O_(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证型的患者SOFA、APACHEⅡ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热壅痹、瘀血阻肺、肺塞腑实、水饮郁肺证型与PaO_(2)/FiO_(2)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P(A-a)O_(2)、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脓毒症肺损伤患者中医证型主要为肺热壅痹、瘀血阻肺、肺塞腑实、水饮郁肺,与肺损伤相关指标及SOFA、APACHEⅡ评分密切相关,掌握脓毒症肺损伤辨证分型特点并观察患者肺损伤相关指标及SOFA、APACHEⅡ评分变化,对疾病诊治及预后评估具有较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肺损伤 中医证型 动脉血氧合指数 肺泡动脉氧分压差 序贯性器官衰竭评分 急性生理慢性健康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评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预后评估价值的比较 被引量:36
11
作者 石齐芳 盛鹰 王树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42-245,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DECAF评分、DECAF评分、CAPS评分及APACHEⅡ评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本院186例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4种评分系统在入院24 ... 目的:探讨改良DECAF评分、DECAF评分、CAPS评分及APACHEⅡ评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本院186例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4种评分系统在入院24 h内对患者进行评分,入院后28 d患者生存状态为观察终点,使用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AUC)评价4种评分预测患者预后的价值。结果:4种评分系统AUC相互比较,改良DECAF评分(0.777,95%CI:0.710~0.835)和DECAF评分(0.766,95%CI:0.699~0.825)评估预后的AUC明显大于CAPS评分(0.699,95%CI:0.628~0.764)和APACHEⅡ评分(0.715,95%CI:0.645~0.779)(P<0.05)。结论:改良DECAF评分、DECAF评分可以预测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预后,简便快捷,有一定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DECAF评分 急性生理学慢性健康状况评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支气管哮喘生理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进行呼吸康复对健康相关生存质量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43
12
作者 何梅 于素娥 +3 位作者 洪光朝 杨忠民 吕寒静 邱忠民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36-641,共6页
目的:了解呼吸康复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11年12月—2013年12月在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呼吸科住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患者共101例,随机分为接受呼吸康复组(康复组)或常规治疗组... 目的:了解呼吸康复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11年12月—2013年12月在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呼吸科住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患者共101例,随机分为接受呼吸康复组(康复组)或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入院后呼吸康复组进行呼吸康复前评估,制定康复方案、进行康复锻炼、出院前再次评估,通过与对照组对比来评价呼吸康复对患者运动能力和生存质量的影响。结果:康复组呼吸康复前后的6min步行试验得到改善,从242.0±15.03m提高到291.0±14.61m(P=0.001),而对照组6min步行试验从263.9±20.75m改善到273.7±20.03m(P=0.620)。呼吸康复实施后的生存质量评分即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标准自测问卷的呼吸困难、疲劳、情绪障碍和疾病控制得分明显高于康复前(P<0.001),而对照组的评分无显著提高。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入院后实行呼吸康复可以改善健康状况,结果可为临床医生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甚至重症患者及时实施康复计划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期 呼吸康复 健康相关生存质量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标准自测问卷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评分系统在急诊危重患者预后评估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8
13
作者 任艺 邵旦兵 +7 位作者 刘红梅 张炜 许宝华 唐文杰 杨志洲 孙宝迪 陈娇 聂时南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93-496,共4页
目的急诊分诊是急救工作的重要环节,合理的评分系统能使分诊更科学、高效。文中拟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odified early warning score,MEWS)、快速急诊内科评分(rapid emergency medicine score,REMS)和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cu... 目的急诊分诊是急救工作的重要环节,合理的评分系统能使分诊更科学、高效。文中拟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odified early warning score,MEWS)、快速急诊内科评分(rapid emergency medicine score,REMS)和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sⅡ,APACHEⅡ)在评估急诊危重患者预后的性能,并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对急诊科412例患者进行MEWS评分、REMS评分和APACHEⅡ评分,追踪患者去向和预后,并根据其当次入院后死亡率,比较3种评分与急诊危重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同时通过ROC曲线下面积大小,比较3种评分系统预测预后的性能。结果 3种评分分值越高,死亡危险率越高;MEWS评分、REMS评分和APACHEⅡ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及其95%CI分别为0.750(0.685~0.814)、0.763(0.702~0.825)和0.865(0.814~0.915)。结论 3种评分系统均能预测患者的预后,其预测性能为APACHEⅡ>REMS>MEWS;从成本效益方面综合考虑,MEWS评分更适用于急诊患者的早期预后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快速急诊内科评分 急性生理慢性健康状况评分 急诊科 ROC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联合APACHEⅡ评分对急性肺栓塞病情及预后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12
14
作者 周洪 江跃全 +2 位作者 綦俊 张奇 尹哲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026-1030,共5页
目的 探讨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type 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H-FABP)联合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Ⅱ)在评估急性肺栓塞(acute pulmonary embolism,APE)... 目的 探讨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type 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H-FABP)联合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Ⅱ)在评估急性肺栓塞(acute pulmonary embolism,APE)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确诊的160例APE患者临床资料[男92例,女68例,年龄(51±12)岁]。根据APE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低危组[n=58,男33例,女25例,年龄(50±13)岁]、中危组[n=54,男30例,女24例,年龄(54±12)岁]及高危组[n=48,男29例,女19例,年龄(52±10)岁];根据临床转归,将其分为存活组(n=132)和死亡组(n=28),比较不同组间H-FABP和APACHEⅡ评分的差异,评价H-FABP(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和APACHEⅡ评分对评估APE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临床价值。结果 随着APE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增加,H-FABP和APACHEⅡ评分指标水平显著升高(P〈0.05);死亡组H-FABP和APACHEⅡ评分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浆H-FABP与APACHEⅡ评分水平呈正相关(r=0.71,P=0.000)。ROC曲线分析显示,H-FABP曲线下面积为0.854(95%CI 0.784~0.927),其血浆H-FABP〉13.3μg/L时,诊断APE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1.0%和79.4%;APACHEⅡ评分曲线下面积为0.861(95%CI 0.812~0.932),其APACHEⅡ评分〉19.2分时诊断APE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7.8%和80.4%。二者指标串联诊断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88.9%和87.6%,ROC曲线下面积为0.914(95%CI 0.825~0.948),其明显高于单一H-FABP和APACHEⅡ评分指标。结论 H-FABP联合APACHEⅡ评分评估APE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显著优于单一H-FABP和APACHEⅡ评分指标,其可为临床APE患者个体化治疗,降低其病死率提供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急性生理学慢性健康状况评分 急性肺栓塞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ACHEⅡ评分系统在S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5
作者 叶向红 彭南海 +2 位作者 江方正 李维勤 刘云 《中国护理管理》 2011年第2期36-38,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用于SICU护理管理的可行性及临床使用的价值。方法:对2005-2009年入住该院SICU病房的所有病人进行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针对分值高的项目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最终分析不同分值与护... 目的:探讨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用于SICU护理管理的可行性及临床使用的价值。方法:对2005-2009年入住该院SICU病房的所有病人进行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针对分值高的项目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最终分析不同分值与护理相关并发症的关系。结果:其评分的分值越高,病人的HAP、气管插管、精神障碍、计划外拔管、压疮、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和死亡率等均有相应的增加,在采取一定预防措施后,二者依然呈正相关。结论:在SICU中应用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对病人进行危重度的评估,并对其护理相关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预测,合理安排护士人力,对不同分值的病人给予不同的护理关注度,是一种科学的危重病管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 外科重症监护病房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ACHE Ⅲ评分系统在外科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16
作者 马颖 黄斌 程远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7期731-734,共4页
目的:评估分析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Ⅲ(APACHEⅢ)对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整理341例外科危重患者的资料,应用APACHEⅢ评分系统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结果:不同疾病类型比... 目的:评估分析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Ⅲ(APACHEⅢ)对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整理341例外科危重患者的资料,应用APACHEⅢ评分系统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结果:不同疾病类型比较,脑出血和多发创伤的评分、病死率均高于其他病种(P<0.0001),APACHEⅢ分值与实际病死率呈正相关,评分分值≥60分者病死率明显增高。死亡组51例、评分平均(76.45±28.32)分;存活组290例,评分平均(39.92±18.03)分;伴随有慢性疾病的患者病情危重;急诊手术组评分分值、病死率均高于择期手术组、未手术组。结论:APACHEⅢ评分系统可应用于SICU评估病情程度和预后,是医疗质量及合理利用SICU资源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生理学慢性健康状况评分 SICU 危重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不同疾病严重程度评分系统进行ICU护理分级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7
17
作者 石青青 范宇莹 +3 位作者 张悦 王宇 王晓慧 常广明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506-1510,共5页
[目的]探讨采用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价系统Ⅱ(APACHEⅡ)、简化急性生理评分2(SAPS2)、病死概率模型Ⅱ(MPMⅡ)3种常用的疾病严重程度评分系统对重症监护室(ICU)病人进行护理分级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在ICU接受监护的病人... [目的]探讨采用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价系统Ⅱ(APACHEⅡ)、简化急性生理评分2(SAPS2)、病死概率模型Ⅱ(MPMⅡ)3种常用的疾病严重程度评分系统对重症监护室(ICU)病人进行护理分级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在ICU接受监护的病人300例,应用APACHEⅡ、SAPS2、MPMⅡ3种疾病严重程度评分系统进行横断面调查,以"ICU重症病人ABCD护理分级管理方法"作为校标,应用ROC曲线下面积比较这3种评分系统对ICU病人进行护理分级的效果。[结果]APACHEⅡ、SAPS2、MPMⅡ3种评分系统与ICU重症病人ABCD护理分级均呈正相关(P<0.01);SAPS2对A级病人的分辨能力(AUC=0.698)略高于APACHEⅡ(AUC=0.639)、MPMⅡ(AUC=0.651);3种评分系统对A级+B级病人的分辨能力高于对A级病人的分辨能力(P<0.001),而MPMⅡ对A级+B级病人的分辨能力(AUC=0.735)优于APACHEⅡ(AUC=0.695)、SAPS2(AUC=0.695)。[结论]APACHEⅡ、SAPS2、MPMⅡ3种评分系统与ICU重症病人ABCD护理分级均相关,应用SAPS2、MPMⅡ区分ICU病人护理分级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生理慢性健康评价系统 简化急性生理评分 病死概率模型 疾病严重程度 评分系统 重症监护室 护理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评分系统评估ICU护士个人管床数的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兆北 张静萍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30-532,共3页
[目的]探讨治疗干预评分系统-28(TISS-28)、改良版护理活动评分量表(NAS)、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Ⅳ(APACHEⅣ)对于重症监护室(ICU)护士管床分配的适用性。[方法]采用3种评分系统于2016年12月15日—2017年6月15日对贵州省某大... [目的]探讨治疗干预评分系统-28(TISS-28)、改良版护理活动评分量表(NAS)、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Ⅳ(APACHEⅣ)对于重症监护室(ICU)护士管床分配的适用性。[方法]采用3种评分系统于2016年12月15日—2017年6月15日对贵州省某大型三级甲等医院ICU 180d360个班次的护理工作量进行评分,评估病人330例,收集量表14 355份,根据各量表的评估分数计算每个护士管理病人数量。[结果]3种评分系统评估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改良NAS与APACHEⅣ评分呈正相关(P<0.001);改良NAS在ICU护士病人管理分配方面优于TISS-28与APACHEⅣ,即改良NAS预测分数段在40.9分~<52.9分可参考护患比为1∶2.5,52.9~<62.4分可参考1∶2.0,62.4~<68.0分可参考1∶1.5,68.0~98.4分可参考1∶1。[结论]NAS在计算护患比时更便捷,量表内容可直接反映护理工作量,改良NAS在评估ICU护士病人管理分配方面更具有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 护患比 治疗干预评分系统-28 改良版护理活动评分量表 急性生理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ACHE Ⅱ评分与PEWS评分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预后的预测价值探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何亚妮 曾苹 徐娟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6期161-164,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评分与儿童早期预警评分(pediatric early warning score,PEWS)评分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 目的探讨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评分与儿童早期预警评分(pediatric early warning score,PEWS)评分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131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入院后均采取积极对症治疗,包括治疗创伤、控制感染、呼吸支持、维持电解质平衡等。将患儿入院且诊断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作为研究起点,患儿痊愈出院或死亡作为终点。根据预后情况将入选患儿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采用APACHEⅡ评分和PEWS评分评价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预后。结果存活组患儿入院后第3天APACHEⅡ评分低于第1天,死亡组患儿入院后第3天APACHEⅡ评分高于第1天,均具有显著差异(P_均<0.05);存活组患儿入院后第1天和第3天APACHEⅡ评分均显著低于同期死亡组(P_均<0.05)。存活组患儿入院后第3天PEWS评分低于第1天,死亡组患儿入院后3天PEWS评分高于第1天,均具有显著差异(P_均<0.05);存活组患儿入院后第1天和第3天PEWS评分均低于同期死亡组(P_均<0.05)。入院后第1天,APACHEⅡ评分变量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30,PEWS评分变量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96;入院后第3天,APACHEⅡ评分变量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32,PEWS评分变量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93。结论 APACHEⅡ评分与PEWS评分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预后均具有一定预测价值,值得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生理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 儿童早期预警评分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ACHEⅡ评分对心脏大血管外科术后患者病情与预后的评估 被引量:12
20
作者 王曙红 何国平 +2 位作者 曾翠 周建辉 夏晓晨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19-424,共6页
目的:探讨急性生理改变及慢性健康评估综合评分系统II(APACHEII)在心脏大血管外科术后患者病情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34例心脏大血管手术患者在人心脏外科重症监护室后的24h内用APACHEII评估其危重程度及预后,并进行统... 目的:探讨急性生理改变及慢性健康评估综合评分系统II(APACHEII)在心脏大血管外科术后患者病情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34例心脏大血管手术患者在人心脏外科重症监护室后的24h内用APACHEII评估其危重程度及预后,并进行统计学相关分析。结果:234例心脏直视术后患者APACHEII得分为(12.88±3.97)分;不同转归分组的APACHEII评分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术前心功能分组的APACHEII评分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ACHEII评分与住院时间呈正相关;APACHEII评分系统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91±0.006;以死亡概率〉30%作为预测标准,APACHEII评分系统对死亡危险度预测的灵敏度是80.00%,特异性是99.12%;将APACHEII得分按〈10分、10~20分、〉20分进行分组,仅〉20分组预测病死率在实际病死率95%可信区间内。结论:APACHEII评分系统是评估心脏大血管外科术后患者病情危重程度及预后的良好指标,可以为临床实施分级监测提供依据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生理学慢性健康状况评分 心脏大血管外科手术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